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
背景技术:2.目前,塑料袋制造产线上常用的模切刀是由大刀片和小刀片固定在刀架座上构成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小刀片用于切断边料的,大刀片的形状是根据客户产品要求制。而刀架座直接和生产线的驱动装置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对水平生产线上的水平移动的制袋原料进行切割。
3.当需要更换时,需要重新拆装刀架,重新对中校准,安装十分繁琐。而且现有的刀架座上的小刀片直接嵌于刀架座上,而小刀片刀身短小,在生产时由于刀架的冲击力容易使得直接嵌于刀架座上小刀片会松动,导致模切刀报废。因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该刀架不仅可以稳定固定小刀片,延长模切刀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和刀架座;所述的连接座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且连接座内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刀架座的顶部设置有燕尾,底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的燕尾与燕尾槽形成沿水平轴向可插接的燕尾配合,从而将刀架座定位连接在连接座内;所述的燕尾配合的插接方向与制袋原料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7.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内的燕尾槽设置在连接座的正中心处;所述燕尾设置在刀架座的顶部的正中心处,从而使得燕尾与燕尾槽形成燕尾配合。
8.优选的,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大刀片和小刀片;所述的大刀片有两个,并且每个大刀片的刀身围成一个矩形刀;所述的矩形刀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底部设置的大刀片凹槽内;所述的小刀片有两个,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底部设置的小刀片凹槽内,且小刀片与矩形刀的一条外侧短边平行,并保持间隙;还包括辅助铁片;所述的辅助铁片安装在刀架座底部设置的辅助槽内,且辅助铁片与矩形刀的内侧长边平行,并从左到右依次与小刀片和矩形刀的外侧短边形成抵触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刀架座上还设置有备用小刀片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与小刀片沿刀架座的水平中心线形成对称分布。
10.优选的,所述的辅助铁片为无刃设计,且辅助铁片比大刀片和小刀片的刀身低2mm。
11.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母孔;所述的连接座通过在连接螺母孔中装入连接螺母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的驱动杆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的大刀片可依据待切割产品的设计设置成与其相符的异形刀。
13.优选的,还包括配重铁片;所述的配重铁片分布在刀架座底部的四个角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刀架一分为二,且在连接座内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刀架座的顶部设置有燕尾,底部设置有切割组件;燕尾与燕尾槽形成沿水平轴向可插接的燕尾配合,即可使得刀架座与连接座连接,且自动对中。这不仅避免的换模切刀时拆装的麻烦,而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刀架座上设置辅助铁片,辅助铁片与矩形刀的内侧长边平行,并从左到右依次与小刀片和矩形刀的外侧短边形成抵触连接,从而对小刀片和大刀片刀身形成支撑。这避免了在生产时由于刀架的冲击力使得直接嵌于刀架座上小刀片会松动,导致模切刀报废情况出现,延长了模切刀片的使用寿命。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架座上设置备用小刀片安装槽,当小刀片槽因为刀架座的频繁冲压而导致损坏时,通过将刀架座旋转180度,再在备用小刀片槽中装入小刀片,即可继续生产,无需更换模具,便捷的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架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20.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21.10-连接座 11-连接螺母孔 12-燕尾槽
22.20-刀架座 21-大刀片 22-小刀片 23-辅助铁片 24-配重铁片
23.25-安装槽 26-燕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如图1-2所示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0 和刀架座20;所述的连接座10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且连接座10内设置有燕尾槽12;所述的刀架座20的顶部设置有燕尾26,底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的燕尾26与燕尾槽12形成沿水平轴向可插接的燕尾配合,从而将刀架座20定位连接在连接座10内;所述的燕尾配合的插接方向与制袋原料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27.连接座10的正中心处设置有燕尾槽12,而刀架座20的顶部的正中心处设置有燕尾26,燕尾槽12与燕尾26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从而使得燕尾26与燕尾槽12形成燕尾配合,即可使得刀架座与连接座连接,且自动对中。这不仅避免的换模切刀时拆装的麻烦,而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28.切割组件由大刀片21和小刀片22组成。大刀片21有两个,并且每个大刀片21的刀身围成一个矩形刀,或者可依据待切割产品的设计设置成与其相符的异形刀。矩形刀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大刀片凹槽内。
29.小刀片22也有两个,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小刀片凹槽内,且小刀片22与矩形刀的一条外侧短边平行,并保持一定的间隙。
30.还包括辅助铁片23,辅助铁片23为无刃设计,且辅助铁片23比大刀片 21和小刀片22的刀身低2mm,从而辅助铁片23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对待切割原料造成破坏。辅助铁片23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辅助槽内,且辅助铁片23与矩形刀的内侧长边平行,并从左到右依次与小刀片和矩形刀的外侧短边形成抵触连接。从而对小刀片和大刀片刀身形成支撑。这避免了在生产时由于刀架的冲击力使得直接嵌于刀架座上小刀片会松动,导致模切刀报废情况出现,延长了模切刀片的使用寿命。
31.在刀架座20上还设置有备用小刀片的安装槽25,安装槽25与小刀片22 沿刀架座20的水平中心线形成对称分布。当小刀片槽因为刀架座20的频繁冲压而导致损坏时,通过将刀架座20旋转180度,再在备用小刀片安装槽25 中装入小刀片22,即可继续生产,无需更换模具,便捷的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
32.在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母孔11,通过在连接座10的连接螺母孔11中装入连接螺母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的驱动杆连接。
33.还包括配重铁片24,配重铁片24分布在刀架座20底部的四个角处,通过配种铁片,使得刀架整体保持平衡,在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更为稳定。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0)和刀架座(20);所述的连接座(10)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且连接座(10)内设置有燕尾槽(12);所述的刀架座(20)的顶部设置有燕尾,底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的燕尾与燕尾槽(12)形成沿水平轴向可插接的燕尾配合,从而将刀架座(20)定位连接在连接座(10)内;所述的燕尾配合的插接方向与制袋原料的行进方向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10)内的燕尾槽(12)设置在连接座(10)的正中心处;所述燕尾设置在刀架座(20)的顶部的正中心处,从而使得燕尾与燕尾槽(12)形成燕尾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组件包括大刀片(21)和小刀片(22);所述的大刀片(21)有两个,并且每个大刀片(21)的刀身围成一个矩形刀;所述的矩形刀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大刀片凹槽内;所述的小刀片(22)有两个,一左一右对称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小刀片凹槽内,且小刀片(22)与矩形刀的一条外侧短边平行,并保持间隙;还包括辅助铁片(23);所述的辅助铁片(23)安装在刀架座(20)底部设置的辅助槽内,且辅助铁片(23)与矩形刀的内侧长边平行,并从左到右依次与小刀片和矩形刀的外侧短边形成抵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座(20)上还设置有备用小刀片的安装槽(25);所述的安装槽(25)与小刀片(22)沿刀架座(20)的水平中心线形成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铁片(23)为无刃设计,且辅助铁片(23)比大刀片(21)和小刀片(22)的刀身低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母孔(11);所述的连接座(10)通过在连接螺母孔(11)中装入连接螺母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的驱动杆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刀片(21)可依据待切割产品的设计设置成与其相符的任意异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铁片(24);所述的配重铁片(24)分布在刀架座(20)底部的四个角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异形袋切割用的刀架,包括连接座和刀架座;所述的连接座与生产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且连接座内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刀架座的顶部设置有燕尾,底部设置有切割组件;所述的燕尾与燕尾槽形成沿水平轴向可插接的燕尾配合,从而将刀架座定位连接在连接座内;所述的燕尾配合的插接方向与制袋原料的行进方向相垂直。该刀架不仅可以稳定固定小刀片,延长模切刀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程耀良 江亚萍 黄红军 童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