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2.目前市场上的球囊扩张导管大致分为三种结构,分别为拉细结构、同轴结构、对接结构;如图1所示,拉细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具体结构为采用双腔管2,在双腔管2外形成拉细段,球囊4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拉细段上;
3.如图2所示,同轴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外管1、芯管3以及球囊4,芯管3穿设在外管1中,球囊4前端与芯管3前端连接,球囊4后端与外管1 前端连接;
4.如图3所示,对接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芯管3、双腔管2以及球囊4,芯管3与双腔管2连接,球囊4前端与芯管3前端连接,球囊4后端与双腔管2 连接,双腔管2的导丝腔与芯管3连通,双腔管2的注液腔与球囊4连通。
5.为了能够通过内窥镜通道,球囊4都会进行分翼折叠(折叠示意如图4所示)。
6.此三种结构均是球囊两端与尼龙材料的导管(即芯管3、外管1或者双腔管 2)进行焊接。球囊扩张至工作压力时球囊会扩大,导管也会因应力而变形,导致导管对于球囊没有约束力。球囊在收缩后无法顺利恢复折叠翼,撤出内窥镜通道时球囊会堆积在内窥镜通道口导致球囊无法顺利撤出。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解决以往球囊在收缩后无法顺利恢复折叠翼,撤出内窥镜通道时球囊会堆积在内窥镜通道口导致球囊无法顺利撤出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
10.外管和软头;
11.球囊,其前端与软头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外管固定连接;
12.支撑丝,其前端依次从外管和球囊中穿过,并且,其前端与软头连接,其后端位于外管内;
13.弯曲管,位于球囊内,并且支撑丝从弯曲管内穿过;其前端与球囊和软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球囊和/外管形成密封固定连接;
14.所述弯曲管上开设出水口,以使弯曲管内腔与球囊连通;
15.无菌水依次经外管、弯曲管的出水口进入球囊内,以使球囊鼓起;
16.球囊适于在弯曲管表面收缩并形成折叠翼。
17.进一步的,所述弯曲管包括
18.管体,所述管体外壁开设螺旋线槽,所述螺旋线槽由管体的一端延伸至管体另一端。
19.进一步的,所述管体采用不锈钢;
20.所述管体外的螺旋线槽采用激光切割形成。
21.进一步的,所述弯曲管前端面与软头后端台阶面相抵接,所述球囊前端包裹在弯曲管和软头外部,并且球囊分别与软头、弯曲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22.进一步的,所述弯曲管后端面与外管前端面相抵接,所述球囊后端包裹在弯曲管和外管外部,并且球囊分别与弯曲管、外管之间形成焊接连接。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在球囊扩张结束收缩时弯曲管会对球囊有较好的约束力,使球囊收缩后可恢复一定的折叠翼,并使球囊处于拉直状态,在撤出内窥镜通道时不会造成堆积,可有效改善球囊回撤性。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拉细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示意图;
27.图2是同轴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示意图;
28.图3是对接结构的球囊扩张导管示意图;
29.图4是球囊分翼折叠的截图面;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球囊扩张导管示意图;
31.图6是弯曲管示意图;
32.其中,1、外管,2、双腔管,3、芯管,4、球囊,5、软头,6、弯曲管, 61、螺旋线槽,62、出水口,7、支撑丝。
具体实施方式
3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4.如图4图5图6所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外管1和软头5;
35.球囊4,其前端与软头5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外管1固定连接;
36.支撑丝7,其前端依次从外管1和球囊4中穿过,并且,其前端与软头5连接,其后端位于外管1内;
37.弯曲管6,位于球囊4内,并且支撑丝7从弯曲管6内穿过;其前端与球囊 4和软头5形成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球囊4和/外管1形成密封固定连接;
38.所述弯曲管6上开设出水口62,以使弯曲管6内腔与球囊4连通;
39.无菌水依次经外管1、弯曲管6的出水口62进入球囊4内,以使球囊4鼓起;
40.球囊4适于在弯曲管6表面收缩并形成折叠翼。
4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弯曲管6 包括
42.管体,所述管体外壁开设螺旋线槽61,所述螺旋线槽61由管体的一端延伸至管体另一端。
43.开设螺旋线槽61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管体可以做弯曲,从而使球囊扩张导管在从内窥镜通道进入的时候可以做形变弯曲,从而顺利进入人体内部。
4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管体采用不锈钢;具体为304不锈钢。
45.所述管体外的螺旋线槽61采用激光切割形成。
46.本实施例中,弯曲管6的外径采用0.65mm,内径采用0.55mm;
47.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弯曲管6 前端面与软头5后端台阶面相抵接,所述球囊4前端包裹在弯曲管6和软头5 外部,并且球囊4分别与软头5、弯曲管6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具体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
4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弯曲管6 后端面与外管1前端面相抵接,所述球囊4后端包裹在弯曲管6和外管1外部,并且球囊4分别与弯曲管6、外管1之间形成焊接连接。具体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
49.本实用新型的球囊扩张导管在作业时,通过内窥镜通道进入人体,外管1 内开始注液,无菌水依次经外管1、弯曲管6的出水口62进入球囊4内,以使球囊4鼓起;取出时,球囊4开始做收缩,由于现在增设了弯曲管6,弯曲管6 可以在轴向对球囊4起到很好的约束力,使球囊4收缩后可恢复一定的折叠翼,并使球囊4处于拉直状态,在撤出内窥镜通道时不会造成堆积,可有效改善球囊4回撤性。
5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包括外管和软头;球囊,其前端与软头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外管固定连接;支撑丝,其前端依次从外管和球囊中穿过,并且,其前端与软头连接,其后端位于外管内;弯曲管,位于球囊内,并且支撑丝从弯曲管内穿过;其前端与球囊和软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球囊和/外管形成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管上开设出水口,以使弯曲管内腔与球囊连通;无菌水依次经外管、弯曲管的出水口进入球囊内,以使球囊鼓起;球囊适于在弯曲管表面收缩并形成折叠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弯曲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壁开设螺旋线槽,所述螺旋线槽由管体的一端延伸至管体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所述管体采用不锈钢;所述管体外的螺旋线槽采用激光切割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弯曲管前端面与软头后端台阶面相抵接,所述球囊前端包裹在弯曲管和软头外部,并且球囊分别与软头、弯曲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弯曲管后端面与外管前端面相抵接,所述球囊后端包裹在弯曲管和外管外部,并且球囊分别与弯曲管、外管之间形成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外管和软头;球囊,其前端与软头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外管固定连接;支撑丝,其前端依次从外管和球囊中穿过,并且,其前端与软头连接,其后端位于外管内;弯曲管,位于球囊内,并且支撑丝从弯曲管内穿过;其前端与球囊和软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球囊和/外管形成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管上开设出水口,以使弯曲管内腔与球囊连通。在球囊扩张结束收缩时弯曲管会对球囊有较好的约束力,使球囊收缩后可恢复一定的折叠翼,并使球囊处于拉直状态,在撤出内窥镜通道时不会造成堆积,可有效改善球囊回撤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锋 李东明 张鋆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常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