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7  98


本发明涉及临床护理,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的发展,临床医学中逐渐出现了一批人工器官来代替无法治愈的病变器官。人工器官是指用人工材料和医学技术制造的一种可以替代或增强人类自然器官功能的医疗设备。例如心脏起搏器作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可植入人工器官,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人体心脏的功能,挽救不少生命,让患者过上舒适的生活,因此可植入器官在医疗领域备受关注。

2、但人工器官只能起到功能代替的作用,因其是人工制造,可能会与身体中的原生器官发生冲突,患者体内数据异常且无法调节时没有及时告知医生,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或患者当即发现身体不适,但最近的医院无法解决,只能依次去别的医院问诊,患者不仅舟车劳顿,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设计实时监测可植入器官和医疗信息共享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利用无线接收器对患者用户所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同步通过信号探测模块实时采集患者的身体数据以及电量检测装置对器官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4、步骤二: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基于统计的离群点检测对接收到的患者用户身体器官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以及通过各类传感器检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患者身体数据的预警值;

5、步骤三:对患者异常的身体数据进行共享使用了lte无线通信的方式,结合gps定位能够实现将患者身体的异常情况更快更远的传递出去,争取得到最迅速的解决。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对人工器官数据进行监测的步骤,包括:

7、步骤a1:由于人工器官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其输出电压会逐渐变低,直到不再输出电流,则视为电量即将耗尽;

8、步骤a2:此时人工心脏电池的输出电压将会低于三端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比较器的正向电压高于反向电压,于是输出高电平;

9、步骤a3:由于比较器输出端与三极管相连,输出高电平后使得三极管导通;

10、步骤a4:三极管连通步骤三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导通后使其工作,执行步骤三。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患者体温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步骤,包括:

12、步骤b1:体温检测系统包括带有热敏电阻的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以及ad转换芯片;使用体温检测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对患者体温进行实时检测;

13、步骤b1-1:将检测出的温度值经过ad数模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14、步骤b1-2:使用单片机处理该十六位进制数,经过计算使之成为热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关系,计算出实际体温数据;

15、步骤b1-2-1:将ad转换出的十六进制数,通过公式转换成热敏电阻的阻值,其中rs为热敏电阻的实际值,vs为该十六进制值,ff为计算得到的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

16、步骤b1-2-2:算出热敏电阻的实际值rs后,经过公式计算得出t1后将其转换成摄氏度:t1-273.15即可,其中t1和t2是开尔文温度,单位为k,t2是常温,即273.15+25,单位为k;rt是热敏电阻在t1温度下的阻值,r是热敏电阻在t2常温下的标称阻值,例如10k的热敏电阻25℃的值为10k,即r=10k,b值是热敏电阻的重要参数;

17、步骤b2:将计算出的体温数据通过无线发射器发射到数据收集器中;

18、步骤b3:数据收集器实时监测并采集患者内部身体的温度数据;

19、步骤b4:数据储存装置将患者用户的体温数据传输至各医院终端时,两个终端会被oracle-jdbc建立起加密压缩的通信通道;

20、步骤b5:将步骤1中检测出的体温数据传至数据处理系统。

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对患者尿酸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

22、步骤c1:将步骤一中检测出的尿酸数据传到数据处理系统;

23、步骤c2:使用基于统计的离群点检测此数据;

24、步骤c2-1:获取尿酸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离群点检测的对象和参数,例如一组尿酸样本数据为:200,168,420,377,298,146,218,325,166,233;

25、步骤c2-2:平均值xθ=(200+168+220+199+298+146+218+215+166+233)/10=206.3;标准差阈值xσ=(xθ±2)×xδ=(125.5,287.1);其中xθ表示上述十组尿酸数据的平均值,xδ表示上述十组尿酸数据的标准差值,xσ表示对上述十组尿酸数据进行基于统计的离群点检测后,得出的最高上限和最低下限,因此在此范围内都属于正常波动;

26、步骤c2-3:确定阈值后对各数据进行离群点分析,超出阈值范围的则视为离群点;

27、步骤c3:数据正常,继续检测新的数据;数据异常,进行步骤三。

2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不同环境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

29、步骤d-1:设定最低限值;黄昏至满月时的照度是1-3.4lux,其中lux为照度单位,人睡眠时心率应为40-60次/分;

30、步骤d-2:设定最高限值:当照度大于3.4lux,人正常活动心率应为60-100次/分;

31、步骤d-3:使用光照传感器对外部光照进行实时监测,光照传感器将实际光照转换成光信号,再通过光敏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最终传输给单片机;

32、步骤d-4:检验所测环境光照与患者心率是否同在上述区间内,并进行步骤三。

3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过lte无线通信交换信息的步骤,包括:

34、步骤e1:经过步骤二的数据处理后,异常的肾小球过滤率数据被存入lte网络;

35、步骤e2:患者植入人工器官中的人工肾后,患者与其家属需在大数据库中录入基本信息,以方便患者身体异常时与医院端的信息传递;

36、步骤e3:当lte通信与lte网络接通时,医院端通过lte的数据传输接收到患者的肾小球过滤情况;

37、步骤e4:当医院端了解患者病情且考虑自身能力等客观因素后,若发出治疗邀请则进行步骤e5,若无法治疗该病情则进行步骤e6;

38、步骤e5:发出治疗邀请后根据步骤e3通过lte的数据传输,将医院端具体信息,如地址、医疗团队及过往治疗经验、费用发送给患者家属端;

39、步骤e5-1:若患者家属选择该医院,则再次通过步骤e3将患者信息以及通过gps采集到的患者地址传输给医院端;若患者家属未选择该医院,则进行步骤e6;

40、步骤e5-2:患者家属与医院方可通过交换的电话信息进一步讨论与约谈;

41、步骤e6:当医院端或患者家属任一端没有意向,将关闭两端间的lte通信与lte网络连接。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实时监测系统与信息数据共享,通过基于统计的离群点检测与let无线通信的方法,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医治。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人工器官数据进行监测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体温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患者尿酸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环境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lte无线通信交换信息的步骤,包括:

7.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的临床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床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采集监测传输模块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临床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计算处理模块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临床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数据共享传递模块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无线接收器对患者用户所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同步通过信号探测模块实时采集患者的身体数据以及电量检测装置对器官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步骤二: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基于统计的离群点检测对接收到的患者用户身体器官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以及通过各类传感器检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患者身体数据的预警值;步骤三:对患者异常的身体数据进行共享使用了LTE无线通信的方式,结合GPS定位能够实现将患者身体的异常情况更快更远的传递出去,争取得到最迅速的解决,本发明,具有实时监测可植入器官和医疗信息共享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觅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8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