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用灯。
背景技术:2.led灯具的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其基本用途是作为收录机等电子设备的指示灯。为了充分发挥发光二极管的照明潜力,近来,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照明的新型发光二极管灯泡。这种灯泡具有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可连续使用10万小时,比普通白炽灯泡长100倍。led灯具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各项技术也都很成熟,但作为新型照明工具,led灯具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温度易导致led灯具内部电路元件老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用灯,通过转动的叶轮将内壳体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的出口端排出,并通过内壳体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进入空气,流动的空气完成对灯体的表面进行散热,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室内用灯,包括灯具壳体,所述灯具壳体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所述内壳体的底面贯穿有圆孔;所述内壳体内安装有叶轮和电机,所述叶轮的出口端穿过圆孔与灯具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叶轮设有的入口端位于内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叶轮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叶轮的中部为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灯体。
6.进一步地,所述灯具壳体还包括外环体和连接板,所述内壳体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向开口一侧延长的外环体,所述内壳体与外环体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其中,所述外环体的侧面上贯穿有槽孔。
7.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体为矩形框体,所述外环体的侧边与内壳体相对应的侧边之间中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向外凸起的弹片;所述过滤部的中部开有深槽,所述深槽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凹面,所述深槽卡接在连接板的外侧,同时所述弹片与凹面限位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为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内安装有过滤板。
9.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体的转角与内壳体的转角通过延伸板连接,延伸板上开有安装孔。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电机带动安装的叶轮转动,转动的叶轮将内壳体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的出口端排出,并通过内壳体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进入空气,流动的空气完成对灯体的表面进行散热。
12.2、本实用新型内壳体与外环体之间形成间隙,外环体的侧面上贯穿有槽孔,穿过
内壳体和外环体的空气经过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通过设有的过滤部完成对空气中灰尘进行过滤;另外通过连接板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向外凸起的弹片完成对过滤部的固定,便与拆卸。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壳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壳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灯具壳体,11-外环体,12-内壳体,13-连接板,14-槽孔,15-安装孔, 16-圆孔,2-过滤部,21-深槽,3-叶轮,4-灯体,5-弹片,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室内用灯,包括灯具壳体1,灯具壳体1 包括内壳体12,内壳体12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14,内壳体12的底面贯穿有圆孔16;内壳体12内安装有叶轮3和电机6,叶轮3的出口端穿过圆孔16与灯具壳体1的外部连通,叶轮3设有的入口端位于内壳体12内部,电机6的输出端与叶轮3输入端传动连接;叶轮3的中部为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灯体4。
26.设有的电机6带动安装的叶轮3转动,转动的叶轮3,将内壳体12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3的出口端排出,并通过内壳体12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14进入空气,流动的空气完成对灯体4的表面进行散热。
27.实施例二:
28.如图2-5所示,灯具壳体1还包括外环体11和连接板13,内壳体12具有一开口,内壳
体12的底面上设有向开口一侧延长的外环体11,内壳体12 与外环体11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2;其中,外环体11的侧面上贯穿有槽孔14。
29.外环体11为矩形框体,外环体11的侧边与内壳体12相对应的侧边之间中部通过连接板13连接,连接板13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向外凸起的弹片5;过滤部2的中部开有深槽21,深槽21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凹面,深槽 21卡接在连接板13的外侧,同时弹片5与凹面限位配合。
30.过滤部2为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内安装有过滤板。
31.外环体11的转角与内壳体12的转角通过延伸板连接,延伸板上开有安装孔15。
32.内壳体12与外环体11之间形成间隙,外环体11的侧面上贯穿有槽孔 14,穿过内壳体12和外环体11的空气经过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2,通过设有的过滤部2完成对空气中灰尘进行过滤;另外通过连接板13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向外凸起的弹片5完成对过滤部2的固定,便与拆卸。
33.工作原理,通过设有的螺钉穿过安装孔15将灯具壳体1固定在墙体上,灯具壳体1的开口贴合在墙面上实现封闭,通过设有的电机6,带动叶轮3 转动,转动的叶轮3便于将内壳体12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3的出口端排出,并通过内壳体12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14进入空气,流动的空气完成对灯体4的表面进行散热;穿过内壳体12和外环体11的空气经过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2,通过设有的过滤部2完成对空气中灰尘进行过滤。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室内用灯,包括灯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1)包括内壳体(12),所述内壳体(12)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14),所述内壳体(12)的底面贯穿有圆孔(16);所述内壳体(12)内安装有叶轮(3)和电机(6),所述叶轮(3)的出口端穿过圆孔(16)与灯具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叶轮(3)设有的入口端位于内壳体(12)内部,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叶轮(3)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叶轮(3)的中部为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灯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1)还包括外环体(11)和连接板(13),所述内壳体(12)具有一开口,所述内壳体(12)的底面上设有向开口一侧延长的外环体(11),所述内壳体(12)与外环体(11)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安装有过滤部(2);其中,所述外环体(11)的侧面上贯穿有槽孔(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11)为矩形框体,所述外环体(11)的侧边与内壳体(12)相对应的侧边之间中部通过连接板(13)连接,所述连接板(13)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安装有向外凸起的弹片(5);所述过滤部(2)的中部开有深槽(21),所述深槽(21)的相对两侧面均为凹面,所述深槽(21)卡接在连接板(13)的外侧,同时所述弹片(5)与凹面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2)为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内安装有过滤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用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11)的转角与内壳体(12)的转角通过延伸板连接,延伸板上开有安装孔(15)。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用灯。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灯具壳体,灯具壳体包括内壳体,内壳体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内壳体的底面贯穿有圆孔;内壳体内安装有叶轮和电机,叶轮的出口端穿过圆孔与灯具壳体的外部连通,叶轮设有的入口端位于内壳体内部,电机的输出端与叶轮输入端传动连接;叶轮的中部为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灯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的叶轮将内壳体内部的空气通过叶轮的出口端排出,并通过内壳体的侧面上贯穿有若干个槽孔进入空气,流动的空气完成对灯体的表面进行散热。面进行散热。面进行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曾世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普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