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10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


背景技术:

2.机房,在旧时是手工、丝棉织业等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在现在是指电脑学习室,在it行业中,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用来存放服务器并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在当今社会,机房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了机房,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
3.机房内的数据中心电源会加热空气,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排出,机房内环境温度则会上升,导致电子设备失灵,并且在干燥的环境中,会出现静电放电问题,可能会损坏元器件。
4.由上可见机房通风散热的重要性,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机房的通风散热处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节能环保,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效果更佳的通风散热型机房。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包括房体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房体组件上的雨水循环组件;
7.所述房体组件包括墙壁和固定在所述墙壁顶部的屋顶,所述屋顶的顶端开设有盛雨凹槽,所述屋顶内部的四周边开通有通腔,所述通腔的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水密封层;
8.所述雨水循环组件包括两根弹簧出水管、两组冷凝管和进水管,两根所述弹簧出水管分别连通至所述通腔的前端,两组所述冷凝管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内,所述进水管连通至所述通腔的后端。
9.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循环组件还包括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上的储水箱,所述弹簧出水管的底端安装有出水嘴,所述储水箱的前端安装有进水嘴,所述出水嘴可插接至所述进水嘴内,所述储水箱的后端通过上水软管连通至所述冷凝管的进水口。
10.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循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背面所述墙壁上的冷却泵和回水泵,所述冷却泵和回水泵相互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出水口通过下水软管连通至所述冷却泵,所述回水泵接通至所述进水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呈s形结构固定卡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镶嵌至左右两侧所述墙壁的内部上端。
12.进一步地,所述屋顶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屋顶的顶端并位于所述盛雨凹槽的底面设置有凸顶,所述屋顶的侧面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太阳能瓦组件。
13.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瓦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的吸热层、太阳能芯片和铝
制背板,所述吸热层、太阳能芯片和铝制背板的外周边安装有紧固包边。
14.进一步地,所述墙壁的内壁顶面设置有导圆吊顶,所述导圆吊顶内部安装有中央空调,所述中央空调的通风管连通至多个安装在所述导圆吊顶底面上的排风格栅,所述墙壁的顶部与所述屋顶之间安装有隔热加强顶板,所述墙壁的底部安装有防潮干燥底板。
15.进一步地,前侧所述墙壁上安装有双开大门,所述双开大门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墙壁上分别开设有中悬窗,前后两侧所述墙壁的下端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镶嵌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
16.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承重板和基底,所述承重板固定在所述防潮干燥底板的底部,所述基底位于所述承重板的下端,且所述承重板和基底之间间隔分布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承重板的前端安装有连接至地面的台阶。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本实用新型中,在房体组件的上端安装雨水循环组件,当机房内部的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气会蒸腾上升,一方面,向雨水循环组件中灌入自然界降下的雨水或人工添加的冷水,另一方面,热气遇到冷凝管冷凝回流,共同经由冷却泵冷却、回水泵循环流动,对机房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散热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中,在屋顶上均匀排列安装太阳能瓦组件,不仅能大量吸收太阳直射的热量,降低机房内的温度,还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为装置所用,有助于节约资源。
20.本实用新型中,在房体组件的前后侧墙壁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中悬窗和排气扇,中悬窗不仅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少,而且通风效果较强,排气扇开设在墙壁的下端,机房内安装的中央空调排出的冷气会下沉,可沿着下端排气扇排出,提高整个机房内的凉爽程度,前后中悬窗和排气扇形成空气对流,大大改善机房内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顶俯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瓦组件俯视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瓦组件拆解图。
26.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屋顶;101、盛雨凹槽;102、凸顶;103、防水密封层;104、通腔;2、太阳能瓦组件;201、紧固包边;202、吸热层;203、太阳能芯片;204、铝制背板;3、雨水循环组件;301、弹簧出水管;302、出水嘴;303、储水箱;304、进水嘴;305、上水软管;306、安装板;307、冷凝管;308、下水软管;309、冷却泵;3010、回水泵;3011、进水管;4、房体组件;401、墙壁;402、导圆吊顶;403、隔热加强顶板;404、防潮干燥底板;5、双开大门;6、中悬窗;7、排气扇;701、防尘罩;8、承重板;9、支撑柱;10、基底;11、台阶;12、中央空调;1201、排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参见图1-图5。
31.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包括房体组件4和安装在所述房体组件4上的雨水循环组件3;
32.所述房体组件4包括墙壁401和固定在所述墙壁401顶部的屋顶1,所述屋顶1的顶端开设有盛雨凹槽101,所述屋顶1内部的四周边开通有通腔104,所述通腔104的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水密封层103;
33.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包括两根弹簧出水管301、两组冷凝管307和进水管3011,两根所述弹簧出水管301分别连通至所述通腔104的前端,两组所述冷凝管307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内,所述进水管3011连通至所述通腔104的后端。
34.本实用新型中,在房体组件的上端安装雨水循环组件,当机房内部的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气会蒸腾上升,一方面,向雨水循环组件中灌入自然界降下的雨水或人工添加的冷水,另一方面,热气遇到冷凝管冷凝回流,共同经由冷却泵冷却、回水泵循环流动,对机房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散热效果。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还包括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上的储水箱303,所述弹簧出水管301的底端安装有出水嘴302,所述储水箱303的前端安装有进水嘴304,所述出水嘴302可插接至所述进水嘴304内,所述储水箱303的后端通过上水软管305连通至所述冷凝管307的进水口,这样设计,可由所述屋顶1内盛接的自然界的雨水经由所述弹簧出水管301流到所述储水箱303内,所述出水嘴302与所述进水嘴304可拆卸安装,便于工作人员随时操作,还可向所述储水箱303内人工灌注水源,共同流向所述冷凝管307。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还包括安装在背面所述墙壁401上的冷却泵309和回水泵3010,所述冷却泵309和回水泵3010相互连通,所述冷凝管307的出水口通过下水软管308连通至所述冷却泵309,所述回水泵3010接通至所述进水管3011,这样设计,一方面,向所述冷凝管307中灌入自然界降下的雨水或人工添加的冷水,另一方面,热气遇到所述冷凝管307冷凝回流,共同经由所述冷却泵309冷却、所述回水泵3010循环流动,对机房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散热效果。
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307呈s形结构固定卡接在安装板306上,所述安装板306镶嵌至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的内部上端,这样设计,当机房内部的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气会蒸腾上升,热气遇到所述冷凝管307冷凝回流,有效吸附机房内产生的热量。
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屋顶1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屋顶1的顶端并位于所述盛雨凹槽101的底面设置有凸顶102,所述屋顶1的侧面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太阳能瓦组件2,这样设计,所述盛雨凹槽101盛接雨水,所述凸顶102有效避免雨水积液在所述屋顶1顶部,雨水经由所述通腔104流向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中进行冷却循环,节约资源。
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瓦组件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的吸热层202、太阳能芯片203和铝制背板204,所述吸热层202、太阳能芯片203和铝制背板204的外周边安装有紧固包边201,这样设计,所述太阳能瓦组件2不仅能大量吸收太阳直射的热量,降低机房内的温度,还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为装置所用,有助于节约资源。
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墙壁401的内壁顶面设置有导圆吊顶402,所述导圆吊顶402内部安装有中央空调12,所述中央空调12的通风管连通至多个安装在所述导圆吊顶402底面上的排风格栅1201,所述墙壁401的顶部与所述屋顶1之间安装有隔热加强顶板403,所述墙壁401的底部安装有防潮干燥底板404,这样设计,所述中央空调12排出的冷气在机房内部会逐渐下沉,所述导圆吊顶402具有导风效果,避免吹风的四角,最大程度提高机房内部冷气扩散效果,所述隔热加强顶板403既隔绝太阳直射热量,又牢固支撑所述屋顶1,所述防潮干燥底板404防止受潮腐蚀。
41.在一实施例中,前侧所述墙壁401上安装有双开大门5,所述双开大门5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墙壁401上分别开设有中悬窗6,前后两侧所述墙壁401的下端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镶嵌安装有排气扇7,所述排气扇7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701,这样设计,所述中悬窗6不仅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少,而且通风效果较强,所述中央空调12排出的冷气可沿着下端所述排气扇7排出,提高整个机房内的凉爽程度,前后所述中悬窗6和排气扇7形成空气对流,大大改善机房内通风效果。
4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承重板8和基底10,所述承重板8固定在所述防潮干燥底板404的底部,所述基底10位于所述承重板8的下端,且所述承重板8和基底10之间间隔分布有多个支撑柱9,所述承重板8的前端安装有连接至地面的台阶11,这样设计,所述基座组件不仅起到支撑该机房装置的作用,提高设备稳固程度,还大大增强装置底部的通风效果,避免受潮腐蚀和虫蚁啃咬。
43.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组件(4)和安装在所述房体组件(4)上的雨水循环组件(3);所述房体组件(4)包括墙壁(401)和固定在所述墙壁(401)顶部的屋顶(1),所述屋顶(1)的顶端开设有盛雨凹槽(101),所述屋顶(1)内部的四周边开通有通腔(104),所述通腔(104)的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水密封层(103);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包括两根弹簧出水管(301)、两组冷凝管(307)和进水管(3011),两根所述弹簧出水管(301)分别连通至所述通腔(104)的前端,两组所述冷凝管(307)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内,所述进水管(3011)连通至所述通腔(104)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还包括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上的储水箱(303),所述弹簧出水管(301)的底端安装有出水嘴(302),所述储水箱(303)的前端安装有进水嘴(304),所述出水嘴(302)可插接至所述进水嘴(304)内,所述储水箱(303)的后端通过上水软管(305)连通至所述冷凝管(307)的进水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循环组件(3)还包括安装在背面所述墙壁(401)上的冷却泵(309)和回水泵(3010),所述冷却泵(309)和回水泵(3010)相互连通,所述冷凝管(307)的出水口通过下水软管(308)连通至所述冷却泵(309),所述回水泵(3010)接通至所述进水管(30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307)呈s形结构固定卡接在安装板(306)上,所述安装板(306)镶嵌至左右两侧所述墙壁(401)的内部上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呈梯形台结构,所述屋顶(1)的顶端并位于所述盛雨凹槽(101)的底面设置有凸顶(102),所述屋顶(1)的侧面均匀排列安装有多个太阳能瓦组件(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瓦组件(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的吸热层(202)、太阳能芯片(203)和铝制背板(204),所述吸热层(202)、太阳能芯片(203)和铝制背板(204)的外周边安装有紧固包边(20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401)的内壁顶面设置有导圆吊顶(402),所述导圆吊顶(402)内部安装有中央空调(12),所述中央空调(12)的通风管连通至多个安装在所述导圆吊顶(402)底面上的排风格栅(1201),所述墙壁(401)的顶部与所述屋顶(1)之间安装有隔热加强顶板(403),所述墙壁(401)的底部安装有防潮干燥底板(404)。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墙壁(401)上安装有双开大门(5),所述双开大门(5)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墙壁(401)上分别开设有中悬窗(6),前后两侧所述墙壁(401)的下端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镶嵌安装有排气扇(7),所述排气扇(7)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70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散热型机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承重板(8)和基底(10),所述承重板(8)固定在所述防潮干燥底板(404)的底部,所述基底(10)位于所述承重板(8)的下端,且所述承重板(8)和基底(10)之间间隔分布有多个支撑柱(9),所述承重板(8)的前端安装有连接至地面的台阶(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散热型机房,包括房体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房体组件上的雨水循环组件;所述房体组件包括墙壁和固定在所述墙壁顶部的屋顶,所述屋顶的顶端开设有盛雨凹槽,所述屋顶内部的四周边开通有通腔,所述通腔的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水密封层;所述雨水循环组件包括两根弹簧出水管、两组冷凝管和进水管,两根所述弹簧出水管分别连通至所述通腔的前端,两组所述冷凝管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所述墙壁内,所述进水管连通至所述通腔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中,在机房上安装冷却循环系统,向雨水循环组件中灌入自然界降下的雨水或人工添加的冷水,对机房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不仅节能环保,还提高散热效果。还提高散热效果。还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帮 刘荣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金美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0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