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10  100



1.本发明属于纽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2.在我国,纽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纽扣主要是石纽扣、木纽扣、贝壳纽扣,后来发展到用布料制成的带纽扣、盘结纽扣。盘结纽扣在我们服装的发展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装功能扣件向服装装饰过渡;中式盘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纽扣形式,是用各种布料缝成细条,盘结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式纽扣;中式盘扣造型优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态的工艺品,可以说是我国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中式盘扣除具有与其他纽扣同样的使用价值,较多地用来装饰和美化服装,特别是应用在民族服装上,更加体现出其服装的美感。
3.纽扣发展至今天,纽扣本身的指标也越来越丰富,如越来越多的纽扣要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且具有一定的强度;纽扣本身的苯乙烯含量也是重要指标之一;这些都是纽扣的内在指标,纽扣在使用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4.在纽扣的使用中,一般通过针线将纽扣固定在衣物上,当出门在外,固定纽扣的线断裂,此时没有随身针线,纽扣不再发挥其本身功能,常常给人们带来尴尬;且针对纽扣较少的衣物如睡袍等,若需要临时加装纽扣应对突发情况,通过针线的方式加装通常不方便,且不易再次取下。
5.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出门在外,固定纽扣的线断裂,此时没有随身针线,纽扣不再发挥其本身功能,常常给人们带来尴尬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制造工艺,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8.s1:原料制备:以重量份计:选用脲醛树脂80-90份、促进剂2-4份、固化剂2-3份进行混合,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或异辛酸钴,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并加入苯乙烯,控制苯乙烯的含量为500ppm以下,制成混合浆料;
9.s2: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制成卡帽的a部分;将金属倒入模具制造卡帽的b部分、底座以及转盘、弧形杆;
10.s3:将转盘以及弧形杆组装至卡帽的b部分上,利用卡帽的b部分上的弧形轨道将转盘、弧形杆固定,再利用胶水将卡帽的a、b两部分连接,随后利用胶水将橡胶块以及一号块顶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纽扣适用于上述的制造工艺,所述纽扣包括:
12.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号块;
13.卡帽;所述卡帽由a、b两部分组成且卡帽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号腔。
1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
15.优选的,所述一号块的顶部固连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宽度大于一号块的宽度,所述一号腔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橡胶块相匹配的空腔。
16.优选的,所述卡帽上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嵌入卡帽内,所述转盘的内侧壁与卡帽之间留有一号空隙;所述转盘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帽对应弧形杆的部位开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与一号腔相通。
17.优选的,所述弧形杆靠近一号腔的端部通过圆弧处理。
18.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圈表面设有防滑纹。
19.优选的,所述卡帽位于一号空隙的部位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限位块,两个所述一号限位块之间设置于二号限位块,所述二号限位块与转盘内侧壁固定连接。
20.优选的,所述一号块对应弧形轨道的部位开设有一号环形槽。
21.优选的,所述一号腔对应一号块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一号腔入口处的宽度。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3.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通过将卡帽底部中央位置的一号腔与衣物纽扣孔洞处对应,再将底座从衣物背面带着衣物,使一号块顶动衣物,一号块带着衣物共同卡入一号腔,实现纽扣的功能,且底座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此设置加强了底座与卡帽的固定效果,使底座与卡帽固定时不易脱落。
24.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通过在转盘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弧形杆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弹性金属片,当转盘未转动处于原位时,此时弧形杆未从弧形轨道内伸入一号腔;当一号块进入一号腔时,此时逆时针拧动转盘,使得转盘带着弧形杆运动,弧形杆在转盘的带动下,使得弧形杆与转盘的连接处慢慢靠近弧形轨道,进而使得弧形杆在一号空隙内的长度变短,从而使得弧形杆顺着弧形轨道运动,并从弧形轨道内伸入到一号腔,将一号块抵住,使得一号块向外移动时橡胶块受到弧形杆的阻挡,使底座与卡帽不易分离,再次加强了底座与卡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制造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27.图2是本发明中纽扣的立体图;
28.图3是本发明中纽扣的剖视图;
29.图4是本发明中纽扣的俯视剖视图;
30.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31.图中:底座1、固定环11、一号块12、橡胶块13、一号环形槽14、卡帽2、一号腔21、一号限位快22、转盘3、一号空隙31、弧形杆32、弧形轨道33、二号限位块34。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制造工艺,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4.s1:原料制备:以重量份计:选用脲醛树脂80-90份、促进剂2-4份、固化剂2-3份进行混合,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或异辛酸钴,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并加入苯乙烯,控制苯乙烯的含量为500ppm以下,制成混合浆料;
35.s2: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制成卡帽2的a部分;将金属倒入模具中制造卡帽2的b部分、底座1以及转盘3、弧形杆32;
36.s3:将转盘3以及弧形杆32组装至卡帽2的b部分上,利用卡帽2的b部分上的弧形轨道33将转盘3、弧形杆32固定,再利用胶水将卡帽2的a、b两部分连接,随后利用胶水将橡胶块13以及一号块12顶部连接。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纽扣适用于上述的制造工艺,所述纽扣包括:
38.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号块12;
39.卡帽2;所述卡帽2由a、b两部分组成且卡帽2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号腔21。
40.工作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纽扣的尺寸大,且本技术纽扣的原料主要为脲醛树脂以及金属,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本技术纽扣中含有金属,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
41.衣物的纽扣处一般开设有孔洞,故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将卡帽2底部中央位置的一号腔21与衣物纽扣孔洞处对应,再将底座1从衣物背面带着衣物,使一号块12顶动衣物,一号块12带着衣物共同卡入一号腔21,实现纽扣的功能;此外,本技术将一号块12卡入一号腔21内,一号块12由金属制成,一号腔21受到一号块12的支撑,保证卡帽2的内部强度,不易损坏;本技术适用以下多种场景:
42.一是在使用时直接当做普通纽扣使用,此时底座1与卡帽2合为一体,用针线通过固定环11,实现本纽扣与衣物的固定,再将底座1与卡帽2的结合体共同穿过孔洞实现纽扣功能,当出门在外,固定纽扣的线断裂,此时没有随身针线,为防止衣冠不整的尴尬,可将底座1与卡帽2分开,通过一号块12带着衣物共同卡入一号腔21,再次实现纽扣的功能,方便快捷;
43.二是随身放入口袋,衣物纽扣掉落时,可取用本技术的纽扣当做应急使用;
44.三是放在家中,可临时固定类似睡袍等纽扣较少的衣物,以供应急使用,避免使用针线,操作方便也易取下,且节约时间。
4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2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
46.工作时,底座1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2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此设置加强了底座1与卡帽2的固定效果,使底座1与卡帽2固定时不易脱落。
4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块12的顶部固连有橡胶块13,所述橡胶块13的宽度大于一号块12的宽度,所述一号腔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橡胶块13相匹配的
空腔。
48.工作时,一号块12的顶部固连有橡胶块13,当一号块12带着橡胶块13进入一号腔21时,由于橡胶块13的宽度大于一号块12的宽度,故橡胶块13发生形变,且一号腔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橡胶块13相匹配的空腔,橡胶块13为球形设置,而空腔内表面同样为球形,橡胶块13的球形表面容易嵌入空腔中并相互配合;当橡胶块13运动至此处时,橡胶块13卡入此空腔内,当一号块12再次拔出时,橡胶块13就要再次形变,进而使一号块12不会轻易从一号腔21内拔出,此装置再次加强了底座1与卡帽2的固定效果。
4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卡帽2上转动连接有转盘3且转盘3嵌入卡帽2内,所述转盘3的内侧壁与卡帽2之间留有一号空隙31;所述转盘3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32,所述弧形杆3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帽2对应弧形杆32的部位开设置有弧形轨道33,所述弧形轨道33与一号腔21相通。
50.工作时,如图4所示,转盘3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32,弧形杆32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弹性金属片,当转盘3未转动处于原位时,此时弧形杆32未从弧形轨道33内伸入一号腔21;当一号块12进入一号腔21时,此时逆时针拧动转盘3,使得转盘3带着弧形杆32运动,弧形杆32在转盘3的带动下,使得弧形杆32与转盘3的连接处慢慢靠近弧形轨道33,进而使得弧形杆32在一号空隙31内的长度变短,从而使得弧形杆32顺着弧形轨道33运动,并从弧形轨道33内伸入到一号腔21,将一号块12抵住,使得一号块12向外移动时橡胶块13受到弧形杆32的阻挡,使底座1与卡帽2不易分离,再次加强了底座1与卡帽2的固定效果。
5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杆32靠近一号腔21的端部通过圆弧处理。
52.工作时,当一号块12带着衣物进入一号腔21时,此时拧动转盘3,使弧形杆32将一号块12抵住,弧形杆32靠近一号腔21的端部通过圆弧处理,使得弧形杆32接触衣物时,弧形杆32不会对衣物造成损伤,避免弧形杆32将衣物扎破的情况。
5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盘3的外圈表面设有防滑纹。
54.工作时,转盘3外圈部分凸出卡帽2的b部分的外圈表面,且转盘3的外圈表面设有防滑纹,增大摩擦,进而使得人为转动转盘3时,转盘3更加容易被转动,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5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卡帽2位于一号空隙31的部位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限位块22,两个所述一号限位块22之间设置于二号限位块34,所述二号限位块34与转盘3内侧壁固定连接。
56.工作时,如图4所示,当转盘3未转动,弧形杆32未从弧形轨道33伸出到一号腔21时,此时二号限位块34与右边的一号限位块22接触,当弧形杆32从弧形轨道33伸出到一号腔21并抵住一号块12时,此时二号限位块34与左边的一号限位块22接触,设置一号限位块22以及二号限位块34的目的在于限制转盘3的转动角度,防止转盘3转动角度过大,带动弧形杆32脱离弧形轨道33进入一号空隙31或者使弧形杆32过度弯折的情况。
5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块12对应弧形轨道33的部位开设有一号环形槽14。
58.工作时,当一号块12进入一号腔21且转动转盘3使弧形杆32进入一号腔21时,弧形杆32能够进入一号环形槽14,弧形杆32与一号环形槽14配合,使得弧形杆32能够对一号块
12进行限位,使得一号块12不易从一号腔21脱落;进而保证底座1与卡帽2不易分离。
5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腔21对应一号块12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一号腔21入口处的宽度。
60.工作时,一号腔21对应一号块12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一号腔21入口处的宽度,在衣物布料进入一号腔21时,此设置一方面使得衣物布料在一号腔21内有运动空间,不易将衣物布料卡的过紧,减少在需要取下纽扣时,不易取下的情况;另一方面,当弧形杆32带动布料进入一号环形槽14时,弧形杆32需要拉动更多布料一号腔21,由于布料在一号腔21内有运动空间,故此设置使得一号腔21对应一号块12中间部位对布料的挤压减小,使得弧形杆32容易拉动更多布料一号腔21,进而使得转盘3更易被转动。
61.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62.本技术在使用时,可将卡帽2底部中央位置的一号腔21与衣物纽扣孔洞处对应,再将底座1从衣物背面带着衣物,使一号块12顶动衣物,一号块12带着衣物共同卡入一号腔21,实现纽扣的功能;此外,转盘3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32,弧形杆32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弹性金属片,当转盘3未转动处于原位时,此时弧形杆32未从弧形轨道33内伸入一号腔21;当一号块12进入一号腔21时,此时逆时针拧动转盘3,使得转盘3带着弧形杆32运动,弧形杆32在转盘3的带动下,使得弧形杆32与转盘3的连接处慢慢靠近弧形轨道33,进而使得弧形杆32在一号空隙31内的长度变短,从而使得弧形杆32顺着弧形轨道33运动,并从弧形轨道33内伸入到一号腔21,将一号块12抵住,使得一号块12向外移动时橡胶块13受到弧形杆32的阻挡,使底座1与卡帽2不易分离,再次加强了底座1与卡帽2的固定效果。
63.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6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6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以重量份计:选用脲醛树脂80-90份、促进剂2-4份、固化剂2-3份进行混合,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或异辛酸钴,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并加入苯乙烯,控制苯乙烯的含量为500ppm以下,制成混合浆料;s2:将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制成卡帽(2)的a部分;将金属倒入模具制造卡帽(2)的b部分、底座(1)以及转盘(3)、弧形杆(32);s3:将转盘(3)以及弧形杆(32)组装至卡帽(2)的b部分上,利用卡帽(2)的b部分上的弧形轨道(33)将转盘(3)、弧形杆(32)固定,再利用胶水将卡帽(2)的a、b两部分连接,随后利用胶水将橡胶块(13)以及一号块(12)顶部连接。2.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纽扣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工艺,所述纽扣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号块(12);卡帽(2);所述卡帽(2)由a、b两部分组成且卡帽(2)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号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2)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块(12)的顶部固连有橡胶块(13),所述橡胶块(13)的宽度大于一号块(12)的宽度,所述一号腔(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橡胶块(13)相匹配的空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2)上转动连接有转盘(3)且转盘(3)嵌入卡帽(2)内,所述转盘(3)的内侧壁与卡帽(2)之间留有一号空隙(31);所述转盘(3)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杆(32),所述弧形杆(3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帽(2)对应弧形杆(32)的部位开设置有弧形轨道(33),所述弧形轨道(33)与一号腔(21)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32)靠近一号腔(21)的端部通过圆弧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的外圈表面设有防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2)位于一号空隙(31)的部位固定设置有两个一号限位块(22),两个所述一号限位块(22)之间设置于二号限位块(34),所述二号限位块(34)与转盘(3)内侧壁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块(12)对应弧形轨道(33)的部位开设有一号环形槽(14)。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腔(21)对应一号块(12)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一号腔(21)入口处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纽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的阻燃性纽扣及其工艺,该所述纽扣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号块;卡帽;所述卡帽由a、b两部分组成且卡帽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号腔;本发明通过将卡帽底部中央位置的一号腔与衣物纽扣孔洞处对应,再将底座从衣物背面带着衣物,使一号块顶动衣物,一号块带着衣物共同卡入一号腔,实现纽扣的功能,且底座的顶部四周以及卡帽的底部四周固定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此设置加强了底座与卡帽的固定效果,使底座与卡帽固定时不易脱落。使底座与卡帽固定时不易脱落。使底座与卡帽固定时不易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陈纪 陈海华 熊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城钮扣饰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0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