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11  10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管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


背景技术:

2.污水管网就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把需要收集的污水收集起来,通过管道排到污水处理厂。这些管道就组成了网状结构,俗称管网。因为它是用来收集污水的,所以称为污水管网;传统的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有一些缺点,在使用时,由于传统的防污隔水结构的结构复杂,从而不便于工人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其次由于污水管网不同位置处的大小不同,从而需要工人提前准备不同大小的防污隔水结构,故而导致工人需要携带不同大小的防污隔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主框体内侧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齿轮盘的上端啮合设置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所述齿轮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固定盘的一端靠近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主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动块,所述连接盘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连接盘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杆。
6.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延伸至主框体的内部,所述转动轴与主框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板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齿轮板均分布在齿轮盘的上下两端处,所述移动块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块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主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盘的一端靠近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滑动块的数量有两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另一组齿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形状为l字形。
8.优选的,所述固定盘、连接盘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控制杆贯穿主框体的内部靠近转动轴的一侧处,所述控制杆与主框体之间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主框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滑轨,所述固定滑轨的外侧滑动设置有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控制杆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主框体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槽分布开设在主框体的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两组所述移动块分别与两组移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外侧与移
动槽的内侧靠近移动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后端与控制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挡板通过固定滑轨与主框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把手的形状为t字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拉动把手且使得移动挡板沿着固定滑轨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挡板向内收缩,可以达到便于工人将主框体放到指定位置处的目的。
13.2、通过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向外反弹从而使得两组齿轮板带动齿轮盘以转动轴为轴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盘推动控制杆移动且控制杆带动移动挡板移动,可以达到工人便于安装的目的,其次通过主弹簧反弹推动连接盘移动的距离,可以达到便于污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的调节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框体;2、固定滑轨;3、移动挡板;4、固定杆;5、把手;6、移动槽;7、调节机构;71、齿轮盘;72、转动轴;73、齿轮板;74、移动块;75、连接杆;76、固定盘;77、伸缩杆;78、主弹簧;79、连接盘;710、滑动块;711、调节杆;712、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4所示,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包括主框体1,主框体1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包括活动设置在主框体1内侧的齿轮盘71,齿轮盘7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72,齿轮盘71的上端啮合设置有齿轮板73,齿轮板7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74,齿轮板7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5,连接杆7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76,固定盘7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77,固定盘76的一端靠近伸缩杆7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主弹簧78,伸缩杆7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盘79,连接盘7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动块710,连接盘7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杆711,连接盘7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杆712。
21.本实施例中,转动轴72延伸至主框体1的内部,转动轴72与主框体1之间固定连接,齿轮板73的数量有两组,两组齿轮板73均分布在齿轮盘71的上下两端处,移动块74的数量有两组,两组移动块74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连接杆75的形状为l字形,主弹簧78的另一端与连接盘79的一端靠近伸缩杆77的外侧固定连接,滑动块710的形状为t字形,滑动块710的数量有两组,调节杆711的一端与另一组齿轮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杆711的形状为l字形,固定盘76、连接盘79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控制杆712贯穿主框体1的内部靠近转动轴72的一侧处,控制杆712与主框体1之间滑动连接。
22.具体的,首先移动控制杆712,从而使得控制杆712带动连接盘79移动,并且使得连接盘79带动滑动块710在移动槽6的内侧中滑动,而且使得连接盘79通过调节杆711带动另
一组齿轮板73移动,从而使得另一组齿轮板73带动另一组移动块74在另一组移动槽6的内侧中滑动,由于齿轮盘71分别与两组齿轮板73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另一组齿轮板73的移动带动齿轮盘71以转动轴72为轴旋转,从而使得齿轮盘71带动齿轮板73移动,从而使得齿轮板73通过另一组调节杆711拉动另一组连接盘79移动,并且另一组连接盘79带动另一组控制杆712移动,与此同时,连接盘79与固定盘76向内压缩主弹簧78,而且连接盘79与固定盘76向内挤压伸缩杆77,这时在将主框体1放到指定位置处,然后使得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78向外反弹,从而主弹簧78推动固定盘76与连接盘79反向移动,同时使得两组齿轮板73反向移动,并且使得连接盘79带动控制杆712反向移动,通过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78向外反弹从而使得两组齿轮板73带动齿轮盘71以转动轴72为轴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盘79推动控制杆712移动且控制杆712带动移动挡板3移动,可以达到工人便于安装的目的,其次通过主弹簧78反弹推动连接盘79移动的距离,可以达到便于污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
23.本实施例中,主框体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滑轨2,固定滑轨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移动挡板3,移动挡板3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控制杆71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把手5,主框体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6,移动槽6的数量有两组,两组移动槽6分布开设在主框体1的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两组移动块74分别与两组移动槽6之间滑动连接,滑动块710的外侧与移动槽6的内侧靠近移动块74的一侧滑动连接,固定杆4的后端与控制杆712的前端固定连接,移动挡板3通过固定滑轨2与主框体1之间滑动连接,把手5的形状为t字形。
24.具体的,通过拉动把手5且使得移动挡板3沿着固定滑轨2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挡板3向内收缩,可以达到便于工人将主框体1放到指定位置处的目的。
25.工作原理:
26.使用时,首先拉动把手5,使得把手5带动控制杆712移动,从而使得控制杆712通过固定杆4带动移动挡板3沿着固定滑轨2移动,同时控制杆712带动连接盘79移动,并且使得连接盘79带动滑动块710在移动槽6的内侧中滑动,而且使得连接盘79通过调节杆711带动另一组齿轮板73移动,从而使得另一组齿轮板73带动另一组移动块74在另一组移动槽6的内侧中滑动,由于齿轮盘71分别与两组齿轮板73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另一组齿轮板73的移动带动齿轮盘71以转动轴72为轴旋转,从而使得齿轮盘71带动齿轮板73移动,从而使得齿轮板73通过另一组调节杆711拉动另一组连接盘79移动,并且另一组连接盘79带动另一组控制杆712移动,与此同时,连接盘79与固定盘76向内压缩主弹簧78,而且连接盘79与固定盘76向内挤压伸缩杆77,这时在将主框体1放到指定位置处,然后松开把手5,从而使得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78向外反弹,从而主弹簧78推动固定盘76与连接盘79反向移动,同时使得两组齿轮板73反向移动,并且使得连接盘79带动控制杆712反向移动,而且使得控制杆712通过固定杆4带动移动挡板3沿着固定滑轨2反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挡板3卡在指定位置处,从而使两组移动挡板3与主框体1将施工位置处的污水隔开,通过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78向外反弹从而使得两组齿轮板73带动齿轮盘71以转动轴72为轴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盘79推动控制杆712移动且控制杆712带动移动挡板3移动,可以达到工人便于安装的目的,其次通过主弹簧78反弹推动连接盘79移动的距离,可以达到便于污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包括主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活动设置在主框体(1)内侧的齿轮盘(71),所述齿轮盘(7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72),所述齿轮盘(71)的上端啮合设置有齿轮板(73),所述齿轮板(7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74),所述齿轮板(7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5),所述连接杆(7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76),所述固定盘(7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77),所述固定盘(76)的一端靠近伸缩杆(77)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主弹簧(78),所述伸缩杆(7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盘(79),所述连接盘(7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动块(710),所述连接盘(79)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杆(711),所述连接盘(7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杆(7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2)延伸至主框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轴(72)与主框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板(73)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齿轮板(73)均分布在齿轮盘(71)的上下两端处,所述移动块(74)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块(74)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5)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主弹簧(78)的另一端与连接盘(79)的一端靠近伸缩杆(77)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710)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滑动块(710)的数量有两组,所述调节杆(711)的一端与另一组齿轮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711)的形状为l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76)、连接盘(79)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控制杆(712)贯穿主框体(1)的内部靠近转动轴(72)的一侧处,所述控制杆(712)与主框体(1)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滑轨(2),所述固定滑轨(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移动挡板(3),所述移动挡板(3)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控制杆(712)的后端固定设置有把手(5),所述主框体(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6)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槽(6)分布开设在主框体(1)的内侧顶部与内侧底部,两组所述移动块(74)分别与两组移动槽(6)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710)的外侧与移动槽(6)的内侧靠近移动块(74)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的后端与控制杆(71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挡板(3)通过固定滑轨(2)与主框体(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把手(5)的形状为t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主框体内侧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齿轮盘的上端啮合设置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所述齿轮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用防污隔水结构,通过压缩状态下的主弹簧向外反弹从而使得控制杆移动且控制杆带动移动挡板移动达到工人便于安装的目的,其次通过主弹簧反弹推动连接盘移动的距离达到便于污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水管网不同位置处使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锴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1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