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3.但是,现有汽车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顶出,传统的顶出机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顶出效果好的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可以通过两根导向柱对上下模具的位置进行限制,可以在注塑完成后自动顶起产品,操作简单方便。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四角处均匀安装有四根支撑柱,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安装有下模具固定台,所述下模具固定台上端开设有模具固定槽,所述模具固定槽内部安装有下模具;
7.所述下模具内部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杆安装孔,所述下模具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所述下模具内部下侧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机构安装槽,两个所述顶起杆安装孔以及两个导向柱安装孔下端分别与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连通;
8.两个所述顶起机构安装槽内均安装有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有一个连接板、一根导向柱、一根顶起杆和两根弹簧,所述连接板滑动装配在顶起机构安装槽内,所述导向柱下端伸入导向柱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起杆下端穿过顶起杆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顶起杆上端穿过下模具内部下端,两根所述弹簧安装于连接板下端左右两侧;
9.四根所述支撑柱上端共同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两个所述伸缩气缸活塞杆分别伸入到安装板下端与两根导向柱上端位置相匹配,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按压气缸,所述按压气缸活塞杆穿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位置相匹配,两个所述导向柱上端均贯穿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端开设有注塑口。
10.这样便能在注塑时,通过按压气缸6控制上模具的升降,将上模具降下与下模具相契合,上模具在下降时可以通过两根导向柱来限制下模具与上模具的位置,等到契合完毕后,启动两个伸缩气缸,使活塞杆与导向柱上端相抵接,在持续向下伸出活塞杆,使活塞杆将导向柱持续按压,导向柱下端产生按压的力,按压力大于连接板下端弹簧的弹力时,连接板向下滑动,弹簧被压缩,也带动顶起杆向下运动,直至连接板将弹簧压缩到极限,同时顶
起杆上端与顶起杆安装孔上端平行,此时可以通过注塑口进行注塑,等注塑完成之后,优先升起两个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升起活塞杆之后,由于对导向柱上端持续的按压力消失,弹簧不再被持续压缩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势能,但是由于上模具与下模具是闭合状态,所以此刻模具互相契合产生的按压力依旧存在,所以此刻弹簧不会弹起,注塑完成后利用按压气缸,将上模具升起,生气后上模具对下模具的按压力不在,所以在上模具持续升起时,弹簧也持续伸张,直至上模具完全离开下模具,弹簧带动连接板,连接板带动顶起杆,完全将注塑完成的产品顶起,这样的操作方便快捷,节约工作时间。
11.所述安装台一侧安装有模具收集框,这样便能注塑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将产品取出放入到模具收集框之中,这样方便收集。
12.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安装板,所述控制器安装板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两个所述伸缩气缸和按压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便能通过控制器来直接控制升降组件以及两个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升降,让操作更方便快捷。
13.两根所述导向柱上端均安装有按压扣,这样便能当伸缩气缸活塞杆接触到导向柱上端时,会优先接触到按压扣上端,一方面按压扣上端面积更大,更方便按压,第二可以将活塞杆的力分散,使导向柱受力更均匀。
14.所述安装台下端均匀安装有四根稳定柱,这样便能安装台起到一个稳定支撑的作用。
15.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与两个伸缩气缸相匹配的伸缩气缸保护箱,这样便能给伸缩气缸提供保护,防止被外界力量破坏。
1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按压气缸以及两根导向柱来对上下模具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契合工程中上下模具位置发生变化,可以在注塑后,利用顶起组件第一时间将加工产品顶起,无须额外的操作,节约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台与下模具固定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与上模具装配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安装台1、支撑柱12、下模具固定台13、模具固定槽14、下模具15、顶起杆安装孔2、导向柱安装孔21、顶起机构安装槽22、连接板3、导向柱31、顶起杆32、弹簧33、上模具 4、安装板5、伸缩气缸51、伸缩气缸保护箱510、注塑口52、按压气缸6、控制器安装板61、控制器62、按压扣63、稳定柱64。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图5所示,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上端面四角处均匀安装有四根支撑柱12,安装台1上端面安装有下模具固定台13,下模具固定台 13上端开设有模具固定槽14,模具固定槽14内部安装有下模具15;
27.下模具15内部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杆安装孔2,下模具15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21,下模具15内部下侧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机构安装槽22,两个顶起杆安装孔 2以及两个导向柱安装孔21下端分别与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22连通;
28.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22内均安装有顶起组件,顶起组件包括有一个连接板3、一根导向柱31、一根顶起杆32和两根弹簧33,连接板3滑动装配在顶起机构安装槽22内,导向柱 31下端伸入导向柱安装孔21与连接板3上端中部固定连接,顶起杆32下端穿过顶起杆安装孔2与连接板3上端固定连接,顶起杆32上端穿过下模具15内部下端,两根弹簧33安装于连接板3下端左右两侧;
29.四根支撑柱12上端共同连接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上端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51,两个伸缩气缸51活塞杆分别伸入到安装板5下端与两根导向柱31上端位置相匹配,安装板5上端安装有按压气缸6,按压气缸6活塞杆穿过安装板5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上模具4与下模具 15位置相匹配,两个导向柱31上端均贯穿上模具4,上模具4上端开设有注塑口52。
30.在进行注塑时,优先控制上模具4的按压气缸6,使上模具4下降与下模具15相契合,在上模具4下降时通过左右端的导向柱31进行导向,从而限制住上模具4在上下移动中的位置,等到上模具4与下模具15相契合后,在微微施加一点力,使上模具4与下模具15夹紧,等到夹紧完毕后,控制两个伸缩气缸51的活塞杆的下端下降,直至活塞杆下端与导向柱31 上端抵接,抵接之后再持续下降,对导向柱31产生一个持续按压的力,由于导向柱31下端与连接板3上端抵接,所以导向柱31的被按压的力也会传导给连接板3,连接板3被按压后,下端的弹簧33将会被压缩,所以连接板3会在顶起机构安装槽22之内向下滑动,从而也带动顶起杆32向下滑动;
31.等到弹簧33被压缩到极限以后,顶起杆32上端与顶起机构安装孔2上端相平齐,此时可以直接通过上模具4上端的注塑口52进行注塑,等到注塑完毕之后,优先升起两个伸气缸 51的伸缩杆,两个伸气缸51的伸缩杆持续升起,直至与两根导向柱31的上端分开,伸缩气缸51的伸缩杆对导向柱31的按压力消失,但是由于上模具4与下模具15相契合,注塑完毕的产品下端面对顶起杆32上端面产生持续的按压力,顶起杆32下端继续按压着连接板3,连接板3持续按压着弹簧33,使弹簧33不会弹起,注塑完毕之后,控制按压气缸6使上模具 4向上升起,当上模具4向上持续升起时,因为上模具4对注塑产品的按压力不在,所以注塑产品对顶起杆32的按压力持续减弱,直至消失,当注塑产品对顶起杆32的按压力持续减弱时,弹簧33的弹力会将连接板3顶起,连接板3在顶起机构安装槽22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顶起杆32持续向上,直到上模具4完全离开下模具15,顶起杆32便会将注塑产品完全顶起,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产品拿出,由此完成了一次注塑的完整流程。
32.安装台1一侧安装有模具收集框,这样便能注塑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将产品取出放入到模具收集框之中,这样方便收集。
33.安装板5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安装板61,控制器安装板6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62,两个伸缩气缸51和按压气缸6均与控制器62电性连接,这样便能通过控制器62来直接控制升降组件以及两个伸缩气缸41的活塞杆升降,让操作更方便快捷。
34.两根导向柱31上端均安装有按压扣63,这样便能当伸缩气缸51活塞杆接触到导向柱上端时,会优先接触到按压扣63上端,一方面按压扣61上端面积更大,更方便按压,第二可以将活塞杆的力分散,使导向柱31受力更均匀。
35.安装台1下端均匀安装有四根稳定柱64,这样便能安装台1起到一个稳定支撑的作用。
36.安装板5上端安装有与两个伸缩气缸51相匹配的伸缩气缸51保护箱510,这样便能给伸缩气缸51提供保护,防止被外界力量破坏。
37.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1.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四角处均匀安装有四根支撑柱,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安装有下模具固定台,所述下模具固定台上端开设有模具固定槽,所述模具固定槽内部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部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杆安装孔,所述下模具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所述下模具内部下侧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机构安装槽,两个所述顶起杆安装孔以及两个导向柱安装孔下端分别与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连通;两个所述顶起机构安装槽内均安装有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有一个连接板、一根导向柱、一根顶起杆和两根弹簧,所述连接板滑动装配在顶起机构安装槽内,所述导向柱下端伸入导向柱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起杆下端穿过顶起杆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顶起杆上端穿过下模具内部下端,两根所述弹簧安装于连接板下端左右两侧;四根所述支撑柱上端共同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两个所述伸缩气缸活塞杆分别伸入到安装板下端与两根导向柱上端位置相匹配,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按压气缸,所述按压气缸活塞杆穿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位置相匹配,两个所述导向柱上端均贯穿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端开设有注塑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一侧安装有模具收集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安装板,所述控制器安装板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两个所述伸缩气缸和按压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导向柱上端均安装有按压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下端均匀安装有四根稳定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与两个伸缩气缸相匹配的伸缩气缸保护箱。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台,安装台上端面四角处均匀安装有四根支撑柱,安装台上端面安装有下模具固定台,下模具型腔内部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杆安装孔,下模具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下模具内部下侧左右对称开设有顶起机构安装槽,两个顶起杆安装孔以及两个导向柱安装孔下端分别贯通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两个顶起机构安装槽,内安装有顶起组件,顶起组件包括有一个连接板、一根导向柱、一根顶起杆和两根弹簧,四根支撑柱共同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在注塑完成后自动顶起产品,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豪 张强 袁新良 陈远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兆鸿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