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
背景技术:2.钻头是在机加工过程中加工孔类零件的最重要刀具,但是钻头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刀刃会受到磨损,需要使用砂轮等装置对钻头进行打磨,人工打磨的操作较为灵活,但是由于人工操作时的准确度较低,会造成钻头打磨的效率降低,而现有的钻头磨刃装置虽然控制性较好,但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在进行钻头打磨时会对砂轮的同一位置进行长时间打磨,容易造成砂轮上同一位置出现磨损严重的情况,会因砂轮上凹凸不平而造成钻头打磨时出现偏差。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座、转动电机、打磨机、主体、控制块、第一螺纹杆、上横梁、第二螺纹杆、螺纹轴、固定筒、滑动槽、固定扣、钻头;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且连接座与底座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且转动电机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纹轴设置在转动电机的右侧,且螺纹轴与转动电机通过螺栓相连接,并且螺纹轴与连接座间隙配合;所述打磨机设置在连接座的上端右侧,且打磨机与连接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主体设置在连接座的上端左侧,且主体与连接座滑动配合,并且主体与螺纹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控制块设置在主体的前端,且控制块与主体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控制块的前端,且固定筒与控制块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控制块的侧部;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滑动槽的内侧,且第一螺纹杆与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扣设置在第一螺纹杆的侧部,且固定扣的下端与第一螺纹杆间隙配合,并且固定扣的上端与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钻头设置在固定扣的内侧,且钻头的一端与固定扣活动连接,并且钻头的另一端与固定筒活动连接;所述上横梁设置在主体的上端,且上横梁与主体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控制块的上端,且第二螺纹杆与控制块活动连接,并且第二螺纹杆与上横梁通过螺纹相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所述连接座呈矩形状,且连接座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供主体滑动的槽。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所述控制块呈矩形状,且控制块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活动连接的固定块。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所述固定筒呈空心圆柱状,且固定筒的左端设置在滑动槽的圆心处。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所述滑动槽呈圆弧状,且滑动槽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且第一螺纹杆设置为固定扣的固定装置。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固定扣、固定筒,能够方便的对钻头位置进行固定,且在进行打磨角度的调整时也较为方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块与主体滑动配合,第二螺纹杆与上横梁通过螺纹相连接,能够通过旋拧第二螺纹杆调整控制块的使用高度,在进行钻头打磨时能够方便的进行钻头高度的调整,避免对砂轮造成持久性的磨损,减小因砂轮的凹凸不平而造成打磨时的偏差。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较为方便、偏差较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底座1、连接座2、转动电机3、打磨机4、主体5、控制块6、第一螺纹杆7、上横梁8、第二螺纹杆9、螺纹轴301、固定筒601、滑动槽602、固定扣701、钻头70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25.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27.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座2、转动电机3、打磨机4、主体5、控制块6、第一螺纹杆7、上横梁8、第二螺纹杆9、螺纹轴301、固定筒601、滑动槽602、固定扣701、钻头702;底座1呈矩形板状;连接座2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且连接座2与底座1通过焊接相连接;转动电机3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且转动电机3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接;螺纹轴301设置在转动电机3的右侧,且螺纹轴301与转动电机3通过螺栓相连接,并且螺纹轴301与连接座2间隙配合;打磨机4设置在连接座2的上端右侧,且打磨机4与连接座2通过螺栓相连接;主体5设置在连接座2的上端左侧,且主体5与连接座2滑动配合,并且主体5与螺纹轴301通过螺纹相连接;控制块6设置在主体5的前端,且控制块6与主体5滑动配合;固定筒601设置在控制块6的前端,且固定筒601与控制块6通过转轴相连接;滑动槽602开设在控制块6的侧部;第一螺纹杆7设置在滑动槽602的内侧,且第一螺纹杆7与滑动槽602滑动配合;固定扣701设置在第一螺纹杆7的侧部,且固定扣701的下端与第一螺纹杆7间隙配合,并且固定扣701的上端与第一螺纹杆7通过螺纹相连接;钻头702设置在固定扣701的内侧,且钻头702的一端与固定扣701活动连接,并且钻头702的另一端与固定筒601活动连接;上横梁8设置在主体5的上端,且上横梁8与主体5通过焊接相连接;第二螺纹杆9设置在控制块6的上端,且第二螺纹杆9与控制块6活动连接,并且第二螺纹杆9与上横梁8通过螺纹相连接。
28.具体的,如图1与图4中,连接座2呈矩形状,且连接座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供主体5滑动的槽,用于主体5的左右滑动,在主体5移动到打磨机4的侧部时,夹持的钻头能够通过打磨机4进行打磨。
29.具体的,如图1与图3中,控制块6呈矩形状,且控制块6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9活动连接的固定块,用于对控制块6的位置进行固定,正向旋拧第二螺纹杆9时使控制块6能够被向上拉动,反向旋拧第二螺纹杆9时使控制块6能够被向下推动。
30.具体的,如图1中,固定筒601呈空心圆柱状,且固定筒601的左端设置在滑动槽602的圆心处,用于放置钻头,且使钻头能够在滑动槽602上进行角度的旋转。
31.具体的,如图1中,滑动槽602呈圆弧状,且滑动槽602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用于对打磨的角度进行调节,且打磨角度能够方便的进行辨识。
32.具体的,如图2中,第一螺纹杆7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且第一螺纹杆7设置为固定扣701的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一螺纹杆7的下端固定在滑动槽602的内部,在旋拧第一螺纹杆7的上端时,使固定扣701的上端不断收紧,能够将钻头702与固定扣701的位置进行固定。
33.具体实施步骤:
34.首先将钻头穿过固定扣701后放置到固定筒601的内侧,然后将钻头调整到需要打磨的方向后通过扭动第一螺纹杆7将钻头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打磨机4启动,再启动转动电机3,使主体5向右侧滑动到打磨机4的侧部时对钻头进行打磨,打磨时可以通过扭动第
二螺纹杆9对钻头的打磨位置进行上下的调整。
35.综上所述:该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固定扣、固定筒,能够方便的对钻头位置进行固定,且在进行打磨角度的调整时也较为方便,通过设置控制块与主体滑动配合,第二螺纹杆与上横梁通过螺纹相连接,能够通过旋拧第二螺纹杆调整控制块的使用高度,在进行钻头打磨时能够方便的进行钻头高度的调整,避免对砂轮造成持久性的磨损,减小因砂轮的凹凸不平而造成打磨时的偏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较为方便、偏差较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座(2)、转动电机(3)、打磨机(4)、主体(5)、控制块(6)、第一螺纹杆(7)、上横梁(8)、第二螺纹杆(9)、螺纹轴(301)、固定筒(601)、滑动槽(602)、固定扣(701)、钻头(70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矩形板状;所述连接座(2)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且连接座(2)与底座(1)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且转动电机(3)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纹轴(301)设置在转动电机(3)的右侧,且螺纹轴(301)与转动电机(3)通过螺栓相连接,并且螺纹轴(301)与连接座(2)间隙配合;所述打磨机(4)设置在连接座(2)的上端右侧,且打磨机(4)与连接座(2)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主体(5)设置在连接座(2)的上端左侧,且主体(5)与连接座(2)滑动配合,并且主体(5)与螺纹轴(30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控制块(6)设置在主体(5)的前端,且控制块(6)与主体(5)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筒(601)设置在控制块(6)的前端,且固定筒(601)与控制块(6)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滑动槽(602)开设在控制块(6)的侧部;所述第一螺纹杆(7)设置在滑动槽(602)的内侧,且第一螺纹杆(7)与滑动槽(602)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扣(701)设置在第一螺纹杆(7)的侧部,且固定扣(701)的下端与第一螺纹杆(7)间隙配合,并且固定扣(701)的上端与第一螺纹杆(7)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钻头(702)设置在固定扣(701)的内侧,且钻头(702)的一端与固定扣(701)活动连接,并且钻头(702)的另一端与固定筒(601)活动连接;所述上横梁(8)设置在主体(5)的上端,且上横梁(8)与主体(5)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9)设置在控制块(6)的上端,且第二螺纹杆(9)与控制块(6)活动连接,并且第二螺纹杆(9)与上横梁(8)通过螺纹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呈矩形状,且连接座(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供主体(5)滑动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6)呈矩形状,且控制块(6)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9)活动连接的固定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601)呈空心圆柱状,且固定筒(601)的左端设置在滑动槽(602)的圆心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02)呈圆弧状,且滑动槽(602)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设置有固定块,且第一螺纹杆(7)上端设置为固定扣(701)的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头加工用磨刃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座、转动电机、打磨机、主体、控制块、第一螺纹杆;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且连接座与底座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且转动电机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纹轴设置在转动电机的右侧,且螺纹轴与转动电机通过螺栓相连接,并且螺纹轴与连接座间隙配合;所述打磨机设置在连接座的上端右侧,且打磨机与连接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主体设置在连接座的上端左侧,且主体与连接座滑动配合,并且主体与螺纹轴通过螺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较为方便、偏差较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阿卡龙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