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清水红砖作为承重结构应用逐渐退出主体结构建筑材料行业,而砖简单、耐用、廉价以及丰富的造型与造景等特点,作为非承重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3.现有的清水红砖垒砌幕墙存在不适合抗拉与抗弯的短板,同时难以塑造整体高大的砖幕墙。由此,无粘结清水红砖施工工法应运而生。无粘结清水红砖施工工法是指在建筑外墙上,通过在钢结构托架上安装一道稳固的免装饰的清水砖墙的施工技术。无粘结清水红砖幕墙作为一道非承重结构,与钢结构灵活的搭配可以塑造丰富的造型,不仅提高了建筑的保温、隔热、吸音能力,同时具有表现建筑设计语言和美观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砂浆砌筑,无粘结清水红砖施工过程无需砂浆,产生极少的建筑垃圾,且整个体系中清水红砖、拉结钢管等可以实现重复利用,绿色环保。但是,目前的无粘结清水红砖施工工法中缺乏合理、形式灵活、整洁美观的凹造型结构设计元素。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包括受力骨架和凹造型的托架以及若干连接构件;所述受力骨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所述托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受力骨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力骨架底部的托架,另一端贯穿所述受力骨架顶部的托架并固定,多根所述连接构件沿所述托架的边缘排列设置;若干清水红砖错缝整齐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构件上。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力骨架包括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悬臂龙骨,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焊接成方形,所述悬臂龙骨纵向焊接于所述竖向龙骨或横向龙骨或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的交汇处。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悬臂龙骨均采用方形钢管。
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托架由两个纵向托架和横向托架组成的凹型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托架的中部在纵向方向设有供所述悬臂龙骨穿过的插孔,且其两侧和外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横向托架的一侧设有搭接于所述横向龙骨的搭接
槽,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
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拉结钢管和套筒,所述拉结钢管采用圆形钢管,且所述拉结钢管的两端设置连接螺纹,所述套筒螺纹对接两所述拉结钢管。
1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清水红砖包括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所述l型转角砖设于幕墙系统的拐角处,所述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上均设有至少2个矩形通孔。
1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上均还和有圆形通孔。
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上下两层清水红砖之间还设有圆环钢套,若干所述圆环钢套套设于所述连接构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受力骨架和托架以及连接构件组成的凹型托挂组件,将清水红砖按照错缝形式固定在结构主体外受力骨架上,结构新颖,施工方便,通过拉结钢管穿过清水红砖的预留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损耗,清水红砖、拉结钢管等材料能实现重复利用,整个操作工艺环保。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在施工中的状态图;
19.图3是图1或图2提供的所述受力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或图2提供的所述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或图2提供的在幕墙结构中最底部的所述托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1或图2提供的所述l型转角砖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1或图2提供的所述矩形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或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包括受力骨架10和凹造型的托架20以及若干连接构件30。
28.所述受力骨架10固定于主体结构上,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的所述受力骨架10包括竖向龙骨101、横向龙骨102和悬臂龙骨103,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焊接成方形,所述悬臂龙骨纵向焊接于所述竖向龙骨或横向龙骨或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的交汇处,本实施例优选将悬臂龙骨焊接于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的交汇处。优选的,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悬臂龙骨均采用方形钢管。受力骨架具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29.所述托架20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受力骨架10的顶部和底部,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托架20配合连接构件30在结构中起到支撑清水红砖的作用。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托架20由两个纵向托架201和横向托架202组成的凹型结构,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纵向托架201的中部在纵向方向设有供所述悬臂龙骨穿过的插孔2010,该插孔的横截面呈п型,直接通过插孔安装于悬臂龙骨上,如附图2所示,所述横向托架202的一侧设有搭接于所述横向龙骨的搭接槽2020,所述横向托架搭接于横向龙骨上,如附图2所示。
30.所述连接构件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力骨架底部的托架,另一端贯穿所述受力骨架顶部的托架并固定,多根所述连接构件30沿所述托架20的边缘排列设置;具体的,在所述纵向托架201的两侧和外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多个通孔200,在所述横向托架202靠近所述纵向托架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200,用于安装连接构件,形成清水红砖的凹型托挂组件。所述通孔的开设可选择距离边缘7mm左右处开孔,开孔间距根据清水红砖的排布位置决定,开孔的大小根据连接构件的配套大小决定。
31.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构件30包括拉结钢管301和套筒302,所述拉结钢管301采用圆形钢管,且所述拉结钢管的两端设置连接螺纹,所述套筒302螺纹对接两所述拉结钢管301,套筒一方面可以固定拉结钢管于受力骨架,另一方面能连接上一级的拉结钢管,使凹型托挂组件形成连续的整体。
32.具体实施时,幕墙结构最下方的托架上可不设置通孔,如附图5所示,连接构件直接焊接于所述托架;也可以设置通孔,连接构件通过螺母紧固连接,实现可拆卸安装。
33.若干个定制的清水红砖40上预留有通孔,具体的,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清水红砖的中部开圆形通孔401,主要考虑减轻结构重量,节约材料等,不用做连接通道,清水红砖的两侧分别设置矩形通孔402,所述连接构件30穿过所述矩形通孔402,矩形通孔还能实现清水红砖安装时的位置调动,若干清水红砖40错缝整齐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构件30上。具体的,清水红砖包括矩形砖40a和l型转角砖40b,所述l型转角砖40b设于幕墙系统的阴阳角处,上下相邻两排砖转角位置通过l型转角砖正反倒置排列,形成错缝的排列效果,如附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l型转角砖上设置有三处矩形通孔,如附图6所示。
3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上下两层清水红砖40之间还设有圆环钢套50,若干所述圆环钢套50套设于所述连接构件30,使上下两层清水红砖之间留有缝隙。具体实施例时,清水红砖在竖直方向上按照传统砌筑方式错缝排列,每个矩形砖通过两根拉结钢管连接,l型转角砖通过两个或三个拉结钢管连接。
35.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钢构件均做防腐处理。
36.本实用新型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以下:
37.步骤一:在主体结构上精确定位出竖向龙骨的位置,竖向龙骨逐一与主体焊接连接。
38.步骤二:根据设计要求,划分横向龙骨与悬臂龙骨的位置,两者在水平方向平齐,控制误差在正负2mm。
39.步骤三:利用专用三维建模软件,对矩形砖与l型转角砖错缝排列,得出拉结钢管的位置。
40.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在托架上的开孔位置,然后进行托架的制作。
41.步骤五:将制作好的纵向托架安装在悬臂龙骨上,横向托架安装在横向龙骨上。
42.步骤六:安装拉结钢管,拉结钢管采用丝扣套装,首层可选择焊接在托架上,以后每层用套筒连接,固定好拉结钢管后,清水红砖按照建模要求排布,由下而上分片区砌筑,直至砌筑至下一层受力骨架位置,用套筒固定。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骨架和凹造型的托架以及若干连接构件,其中:所述受力骨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所述托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受力骨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力骨架底部的托架,另一端贯穿所述受力骨架顶部的托架并固定,多根所述连接构件沿所述托架的边缘排列设置;若干清水红砖错缝整齐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骨架包括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悬臂龙骨,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焊接成方形,所述悬臂龙骨纵向焊接于所述竖向龙骨或横向龙骨或竖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的交汇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悬臂龙骨均采用方形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由两个纵向托架和横向托架组成的凹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托架的中部在纵向方向设有供所述悬臂龙骨穿过的插孔,且其两侧和外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横向托架的一侧设有搭接于所述横向龙骨的搭接槽,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拉结钢管和套筒,所述拉结钢管采用圆形钢管,且所述拉结钢管的两端设置连接螺纹,所述套筒螺纹对接两所述拉结钢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红砖包括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所述l型转角砖设于幕墙系统的拐角处,所述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上均设有至少2个矩形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和l型转角砖上均还和有圆形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清水红砖之间还设有圆环钢套,若干所述圆环钢套套设于所述连接构件。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造型无粘结清水砖幕墙结构,其包括受力骨架和凹造型的托架以及若干连接构件;所述受力骨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所述托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受力骨架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力骨架底部的托架,另一端贯穿所述受力骨架顶部的托架并固定,多根所述连接构件沿所述托架的边缘排列设置;若干清水红砖错缝整齐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构件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受力骨架和托架以及连接构件组成的凹型托挂组件,将清水红砖按照错缝形式固定在结构主体外受力骨架上,结构新颖,施工方便,通过拉结钢管穿过清水红砖的预留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损耗,清水红砖、拉结钢管等材料能实现重复利用,整个操作工艺环保。个操作工艺环保。个操作工艺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立 杜清华 高连生 陈卫武 颜超 赵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