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2.量值传递是由国家最高标准去统一各级计量标准,再由各级计量标准去统一工作用测量仪器,来实现量值准确一致的过程。量值传递,与给定的特定的定义一致的值,我们称为该量的真值。一个量的真值一般不能准确知道,因为不可能得到没有误差的计量器具,也不可能有理想的测量条件,通常会使用到流量计用来进行测量,为防止流量计使用久会发生误差,所以需要配合校准器来搭配使用。
3.但是,校准器通常暴露在外界,受外力影响,没有适当的安全防护极易引起元件的碰撞损坏,且校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员更换电池,通过工具将螺丝拆卸,而后更换电池,再重新进行安装,此过程费时费力,并且一旦发生人员遗漏了安装用的工具就会更发的增加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校准器通常暴露在外界,受外力影响,没有适当的安全防护极易引起元件的碰撞损坏,且校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员更换电池,通过工具将螺丝拆卸,而后更换电池,再重新进行安装,此过程费时费力,并且一旦发生人员遗漏了安装用的工具就会更发的增加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包括管体和流量计,流量计安装于管体外表壁,所述管体的外表壁一侧且位于流量计的一侧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校准器,所述外壳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外壳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扣爪,且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两侧与相邻的扣爪的一侧外壁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扣爪的另一侧与相邻的校准器的一侧相贴合。
7.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校准器的两侧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内腔两个内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滑轨。
9.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且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壳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外壳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外壳侧壁的穿线孔。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向外拉动扣爪带动扣固定块顺着滑槽内腔位移,使得弹簧发生变形,人员通过铰链转动扣爪,使得扣爪向外翻转状态,人员将校准器两侧的限位块对准限位滑轨,推动其进入外壳内侧,松开扣爪,受弹簧弹力影响,弹簧带动扣爪向后位移,扣爪的一侧接触到外壳的内侧壁,受铰链的影响角度自动回正,使得扣爪与校准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穿线孔使得将校准器与流量计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适当的防护防止了自动校准器免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同时,无工具化的安装,节省了人员更换校准器电池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年限,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14.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连接块的设置,帮助了外壳保持了稳定,且减少了外壳对空间的占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滑轨的设置,便人员将校准器与外壳内腔进行对接,通过门板的设置,使得外界的灰尘与杂物不会轻易进入外壳内侧,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失去了人员拉动的扣爪进行复位,并紧紧的将校准器固定抱死,通过穿线孔的设置,使得人员方便将校准器与流量计进行对接。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线孔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管体;2、流量计;3、连接块;4、外壳;5、校准器;6、门板;7、把手;8、穿线孔;9、限位块;10、限位滑轨;11、弹簧;12、滑槽;13、滑块;14、固定块;15、扣爪;16、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参照图1-4,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包括管体1和流量计2,流量计2安装于管体1外表壁,管体1的外表壁一侧且位于流量计2的一侧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校准器5,外壳4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3,并且滑块13远离滑槽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与外壳4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11弹性连接,固定块14的一侧设置有扣爪15,且固定块14的一侧外壁两侧与相邻的扣爪15的一侧外壁两侧均通过铰链16转动连接,扣爪15的另一侧与相邻的校准器5的一侧相贴合,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通过外壳4给予了校准器5安装的场所,且保护了校准器5不
受外界环境影响,人员拉动把手7带动门板6呈打开状态,人员向外拉动扣爪15带动扣固定块14顺着滑槽12内腔位移,使得弹簧11发生变形,人员通过铰链16转动扣爪15,使得扣爪15向外翻转状态,人员将校准器5两侧的限位块9对准限位滑轨10,推动其进入外壳4内侧,松开扣爪15,受弹簧11弹力影响,弹簧11带动扣爪15向后位移,扣爪15的一侧接触到外壳4的内侧壁,受铰链16的影响角度自动回正,使得扣爪15与校准器5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穿线孔8使得将校准器5与流量计2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适当的防护防止了自动校准器5免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同时,无工具化的安装,节省了人员更换校准器5电池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年限,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5.在人员使用时,通过外壳4给予了校准器5安装的场所,且保护了校准器5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人员拉动把手7带动门板6呈打开状态,人员向外拉动扣爪15带动扣固定块14顺着滑槽12内腔位移,使得弹簧11发生变形,人员通过铰链16转动扣爪15,使得扣爪15向外翻转状态,人员将校准器5两侧的限位块9对准限位滑轨10,推动其进入外壳4内侧,松开扣爪15,受弹簧11弹力影响,弹簧11带动扣爪15向后位移,扣爪15的一侧接触到外壳4的内侧壁,受铰链16的影响角度自动回正,使得扣爪15与校准器5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穿线孔8使得将校准器5与流量计2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
26.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7.适当的防护防止了自动校准器5免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同时,无工具化的安装,节省了人员更换校准器5电池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年限,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28.进一步地,管体1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顶部与外壳4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连接块3的设置,帮助了外壳4保持了稳定,且减少了外壳4对空间的占用。
29.进一步地,校准器5的两侧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外壳4的内腔两个内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9相适配的限位滑轨10,具体的,通过限位块9和限位滑轨10的设置,方便人员将校准器5与外壳4内腔进行对接。
30.进一步地,外壳4的一侧通过铰链16转动连接有门板6,且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具体的,通过门板6的设置,使得外界的灰尘与杂物不会轻易进入外壳4内侧。
31.进一步地,弹簧11的一端与外壳4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弹簧1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滑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弹簧11的设置,使得失去了人员拉动的扣爪15进行复位,并紧紧的将校准器5固定抱死。
32.进一步地,外壳4远离门板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外壳4侧壁的穿线孔8,具体的,通过穿线孔8的设置,使得人员方便将校准器5与流量计2进行对接。
33.综上所述:在人员使用时,通过外壳4给予了校准器5安装的场所,且保护了校准器5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人员拉动把手7带动门板6呈打开状态,人员向外拉动扣爪15带动扣固定块14顺着滑槽12内腔位移,使得弹簧11发生变形,人员通过铰链16转动扣爪15,使得扣爪15向外翻转状态,人员将校准器5两侧的限位块9对准限位滑轨10,推动其进入外壳4内侧,松开扣爪15,受弹簧11弹力影响,弹簧11带动扣爪15向后位移,扣爪15的一侧接触到外壳4的内侧壁,受铰链16的影响角度自动回正,使得扣爪15与校准器5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
穿线孔8使得将校准器5与流量计2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块3的设置,帮助了外壳4保持了稳定,且减少了外壳4对空间的占用,通过限位块9和限位滑轨10的设置,便人员将校准器5与外壳4内腔进行对接,通过门板6的设置,使得外界的灰尘与杂物不会轻易进入外壳4内侧,通过弹簧11的设置,使得失去了人员拉动的扣爪15进行复位,并紧紧的将校准器5固定抱死,通过穿线孔8的设置,使得人员方便将校准器5与流量计2进行对接,适当的防护防止了自动校准器5免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同时,无工具化的安装,节省了人员更换校准器5电池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年限,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1.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包括管体(1)和流量计(2),流量计(2)安装于管体(1)外表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壁一侧且位于流量计(2)的一侧设置有外壳(4),且外壳(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校准器(5),所述外壳(4)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3),并且滑块(13)远离滑槽(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与外壳(4)一侧内壁之间通过弹簧(11)弹性连接,所述固定块(14)的一侧设置有扣爪(15),且固定块(14)的一侧外壁两侧与相邻的扣爪(15)的一侧外壁两侧均通过铰链(16)转动连接,所述扣爪(15)的另一侧与相邻的校准器(5)的一侧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的顶部与外壳(4)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器(5)的两侧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外壳(4)的内腔两个内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9)相适配的限位滑轨(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一侧通过铰链(16)转动连接有门板(6),且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的一端与外壳(4)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弹簧(1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滑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远离门板(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外壳(4)侧壁的穿线孔(8)。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校准器通常暴露在外界,受外力影响,没有适当的安全防护极易引起元件的碰撞损坏,且校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员更换电池,通过工具将螺丝拆卸,而后更换电池,再重新进行安装,此过程费时费力,并且一旦发生人员遗漏了安装用的工具就会更发的增加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的问题。一种质量量值传递自动校准装置,包括管体和流量计,流量计安装于管体外表壁。本实用新型适当的防护防止了自动校准器免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同时,无工具化的安装,节省了人员更换校准器电池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华 邓军 杨轩元 谭明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