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13  120



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由于收集的一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漂浮杂质,影响污水沉淀效果,在对污水进行沉淀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故需要一种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的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
4.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滤筒,滤筒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滤筒下方开设有多个槽口,滤筒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淀箱,沉淀箱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桨。
5.所述传送螺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金属刷,每个金属刷均与滤筒内壁接触,每个金属刷的位置分别与每个槽口相对应。
6.还包括挤压筒、压板、滑杆和气缸,滤筒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压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杆右端,挤压筒滑动连接在滤筒和两个滑杆上,压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挤压筒固定连接在两个气缸的移动端,挤压筒与压板接触。
7.两个滑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挡片。
8.所述挤压筒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9.还包括排水阀和排泥阀,排水阀设置于沉淀箱右端,排泥阀设置于沉淀箱底部。
10.还包括烘干筒,烘干筒内转动连接有排泥辊,排泥辊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
11.还包括刮板、安装架、扭簧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沉淀箱底部,安装架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移动端,刮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刮板与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扭簧。
12.还包括皮带轮和第一电机,皮带轮一端固定连接在传送螺杆上,皮带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桨上,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滤筒上,传送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13.所述烘干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排泥辊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和图2为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传送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挤压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沉淀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25.参看1-10,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26.本装置包括固定座107,固定座107上焊接固定连接有滤筒101、滤筒1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104,滤筒101下方开设有多个槽口105,滤筒101下方焊接固定连接有沉淀箱401,沉淀箱4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拌桨402,滤筒101上方开设有矩形开口。
27.在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将待处理污水从滤筒101上方的矩形开口倒入滤筒101内,污水通过滤筒101下方的多个槽口105流出,进而排入沉淀箱401内,多个槽口105起到对污水过滤的作用,能够将污水中的杂质阻隔在滤筒101内,然后工作人员控制传送螺杆104转动,进而传送螺杆104能够将滤筒101内的杂质传送至滤筒101右侧,防止杂质堆积在滤筒101左侧,造成多个槽口105堵塞,影响排水速度,固定座107起到对滤筒101支撑的作用,能够保持滤筒101处于倾斜状态,使得污水向滤筒101左侧聚集,同时被传送的杂质中残留的水分能够顺着滤筒101向下流动。
28.污水排进沉淀箱401内后,工作人员向沉淀箱401内加入现有的絮凝剂,然后再控制搅拌桨402转动,使得搅拌桨402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进而便于污水与絮凝剂混合,加快絮凝剂再污水中分解,使得污水中的污泥快速沉淀,搅拌完成后控制搅拌桨402停止转动,使得沉淀箱401内的污水静止一段时间,进而污泥沉淀在沉淀箱401的底部。
29.参看图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进一步防止多个槽口105堵塞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30.传送螺杆104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金属刷108,每个金属刷108均与滤筒101内壁接触,每个金属刷108的位置分别与每个槽口105相对应。
31.在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控制传送螺杆104转动,传送螺杆104在将杂质向右侧传送的同时带动多个金属刷108转动,每个金属刷108分别能够对每个槽口105进行刮蹭,进而能够防止一些细小的杂质卡在槽口105内,造成槽口105堵塞,影响排水速度。
32.参看图5和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杂质进行压缩排水并定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33.本装置还包括挤压筒102、压板103、滑杆202和气缸201,滤筒1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202,滤筒101上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滑杆202分别与两个两个圆形通孔配合实现滑动,压板103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杆202右端,挤压筒102为空心结构,挤压筒102滑动
连接在滤筒101和两个滑杆202上,挤压筒102上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滑杆202分别与两个圆形通孔配合滑动,压板10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201,挤压筒1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挤压筒102与压板103接触。
34.在使用本装置时,传送螺杆104转动将杂质向右侧传送,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处于收缩状态,杂质与压板103接触后,杂质堆积在右侧,当杂质不断增多时,压板103受到挤压带动两个滑杆202自动向右侧滑动,进而带动挤压筒102向右滑动,使得杂质堆积在挤压筒102内,当杂质继续增多时,压板103此时已经处于最右端的状态,进而在挤压筒102内进行自动压缩,使得杂质之间的间隙变小,杂质中挤压出的水分顺着挤压筒102向下流动,实现杂质排水的功能,最后杂质被压缩成圆柱状固体杂质块,存留在挤压筒102内,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挤压筒102是否完全伸出来判断挤压筒102内的杂质是否堆积满。
35.当挤压筒102内的杂质堆积满后,控制传送螺杆104停止转动,此时工作人员控制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伸出,由于挤压筒102处于充满杂质的状态,进而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伸出时能够带动挤压筒102脱离压板103向左滑动,进而使得挤压筒102内成型的杂质块露出,由于压板103处于不动的状态,压板103保持挤压杂质块的状态,防止杂质块直接掉落,此时工作人员可借助铲子和撬棍这类工具将杂质块取出,杂质块取出后,工作人员控制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收缩,使得挤压筒102贴合在压板103上,最后通过手动向左拉动两个滑杆202,使得压板103重新贴合在滤筒101右端即可,本装置实现了对杂质进行压缩、排水和定型的功能,减少杂质的含水量,减小杂质占用空间,便于将杂质移动运输。
36.参看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对两个滑杆202进行限位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37.两个滑杆202上均焊接固定连接有挡片203。
38.在使用本装置时,两个滑杆202向右滑动时,带动两个挡片203滑动,当两个挡片203与滤筒101上的耳环接触时,两个滑杆202被卡住停止滑动,进而压板103停止移动,此时压板103处于最右端的状态。
39.参看图5-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起到杂质透气作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0.挤压筒10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06。
41.在使用本装置时,多个透气孔106起到杂质透气作用,能够使得杂质中的水分排出和蒸发,保证杂质的干燥性。
42.参看图7和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污水与污泥分离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3.本装置还包括排水阀403和排泥阀404,排水阀403设置于沉淀箱401右端,排泥阀404设置于沉淀箱401底部,排泥阀404外接有抽泥泵。
44.在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将排水阀403和排泥阀404关闭,使得污水静止沉淀,当污泥沉淀在沉淀箱401底部时,工作人员将排水阀403打开,此时上层的污水即可从排水阀403排出,经过除杂质和沉淀的污水可以进行下一步净化处理,然后在将排泥阀404打开,通过现有的抽泥泵将沉淀箱401内的污泥从排泥阀404抽出,实现将污水与污泥分离的功能。
45.参看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便于将污泥烘干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6.本装置还包括烘干筒501,烘干筒5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排泥辊502,排泥辊502上焊接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503,烘干筒501上外接电热丝。
47.在使用本装置时,抽出的污泥排入烘干筒501内,工作人员将电热丝通电发热,电热丝将热量传递到烘干筒501上,进而烘干筒501能够对污泥进行烘干,同时工作人员控制排泥辊502顺时针转动,排泥辊502带动多个搅拌叶503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污泥搅拌的功能,加快污泥的烘干速度。
48.参看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烘干的污泥排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9.本装置还包括刮板602、安装架603、扭簧604和电动推杆601,电动推杆6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沉淀箱401底部,安装架6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601的移动端,刮板602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03上,刮板602与安装架603之间焊接固定连接有两个扭簧604。
50.在使用本装置时,排泥辊502带动多个搅拌叶503顺时针转动对污泥搅拌,当污泥烘干之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推杆601的移动端伸出,使得安装架603向下移动,使得刮板602与搅拌叶503接触,刮板602悬空时为自然倾斜状态,当刮板602与搅拌叶503接触后,扭簧604受力使得刮板602能够压在搅拌叶503上,搅拌叶503转动时在扭簧604的作用下使得刮板602能够自由摆动,防止受到搅拌叶503的刚性力产生损坏,刮板602压在搅拌叶503上能够将搅拌叶503上的污泥刮下,进而实现将烘干的污泥排出的功能。
51.参看图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驱动传送螺杆104转动的实施例的意图,进一步地,
52.本装置还包括皮带轮301和第一电机302,皮带轮301一端通过键固定连接在传送螺杆104上,皮带轮301另一端通过键固定连接在搅拌桨402上,第一电机3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滤筒101上,传送螺杆10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02的输出轴上。
53.在使用本装置时,启动第一电机302,第一电机302转动带动传送螺杆104转动,传送螺杆104带动皮带轮301转动,皮带轮301带动搅拌桨402转动,进而实现传送螺杆104传送杂质的同时,搅拌桨402对污水进行搅拌的效果,提高加工速率。
54.参看图2和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驱动排泥辊502转动的实施例的意图,进一步地,
55.烘干筒5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4,排泥辊50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504的输出轴上。
56.在使用本装置时,启动第二电机504,第二电机504带动排泥辊502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07),固定座(107)上固定连接有滤筒(101),滤筒(10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104),滤筒(101)下方开设有多个槽口(105),滤筒(101)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淀箱(401),沉淀箱(40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桨(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螺杆(10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金属刷(108),每个金属刷(108)均与滤筒(101)内壁接触,每个金属刷(108)的位置分别与每个槽口(105)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筒(102)、压板(103)、滑杆(202)和气缸(201),滤筒(10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202),压板(103)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杆(202)右端,挤压筒(102)滑动连接在滤筒(101)和两个滑杆(202)上,压板(10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201),挤压筒(102)固定连接在两个气缸(201)的移动端,挤压筒(102)与压板(103)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杆(202)上均固定连接有挡片(20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10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阀(403)和排泥阀(404),排水阀(403)设置于沉淀箱(401)右端,排泥阀(404)设置于沉淀箱(401)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烘干筒(501),烘干筒(501)内转动连接有排泥辊(502),排泥辊(50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50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602)、安装架(603)、扭簧(604)和电动推杆(601),电动推杆(601)固定连接在沉淀箱(401)底部,安装架(603)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601)的移动端,刮板(602)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03)上,刮板(602)与安装架(60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扭簧(60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轮(301)和第一电机(302),皮带轮(301)一端固定连接在传送螺杆(104)上,皮带轮(30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桨(402)上,第一电机(302)固定连接在滤筒(101)上,传送螺杆(104)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02)的输出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50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4),排泥辊(502)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504)的输出轴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滤筒,滤筒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滤筒下方开设有多个槽口,滤筒下方固定连接有沉淀箱,沉淀箱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传送螺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金属刷,每个金属刷均与滤筒内壁接触,每个金属刷的位置分别与每个槽口相对应,还包括挤压筒、压板、滑杆和气缸,滤筒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压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杆右端,挤压筒滑动连接在滤筒和两个滑杆上,压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挤压筒固定连接在两个气缸的移动端,挤压筒与压板接触,本装置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本装置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本装置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滤除。


技术研发人员:范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亚楠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5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