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16  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形针织机械设备特别是针织袜机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编织袜机或类似的圆形针织机的针织制品的生产领域中,需要将制品从用于生产制品的机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单元,以对该制品执行进一步的、不能在所述机器上进行的或在所述机器上执行并不经济方便的工作。
3.特别是,在袜类生产领域中,近年来已经开发出通过缝合或成圈来自动执行闭合其袜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一些是基于从用于生产制品的机器拾取制品并且将其转移到与生产机器分开的工位以执行进一步的工作,以便在其它工作工位中闭合袜类物品的袜头,同时机器可以继续用于生产下一袜类制品。相对于基于直接在用于袜类制品生产的机器上执行袜类制品的袜头的闭合的其它方法,这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会过度地损害机器的生产率。
4.转移拾取装置作用,其一将袜类制品、或类似的管状制品从用于其生产的机器转移到下一个加工工位上,其二转移拾取装置通过拾取元件单独地从机器的织针上取出制品的针织线圈并在制品的转移过程中保持它们。
5.目前转移拾取装置的技术基本是结构复杂、拾取制品时需要织袜机留出足够的轴向空间使拾取装置进入。为留出足够轴向空间给拾取装置进入,纱嘴盘及机头要抬的很高,这样不仅使机器结构复杂而且会造成邻近纱线之间缠绕,影响下一次的工作。同时织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变形造成与针筒的径向位置的误差,抓取时造成漏抓针织线圈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用于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中拾取针织管状制品并将其传送到适于对制品执行附加操作的单元,具有防止针织圈在转移拾取过程中意外脱落的高安全性能,结构简单,轴向占用空间小,且拾取单元与织针对接的精准度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包括套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抓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为同心圆设置,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分别设置有若干对应配合的可径向移动的套取针和抓取片,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两者相对上下移动的轴向驱动装置。
8.拾取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套取组件和抓取组件,抓取组件相对于套取组件可做上下轴向移动,套取针滑动安装在套取组件的套取针安装盘上,抓取片滑动安装在抓取组件的抓取片安装盘上,通过各自对应的控制三角控制两者的前后径向滑动。所述套取组件有
与织针对应数量的套取针,其位置与织针一一对应,并在凸轮盘和套取针控制三角作用下能使其做径向外移,套取针外侧有箍有箍簧用以向内复位。套取针向内侧复位移动由于是箍簧的弹性力作用,其头部在对位织针时能自动适应织针的径向位置的误差,避免未对上针钩而造成线圈漏抓。所述抓取组件装有与织针对应数量的抓取片,其位置处于两枚套取针中间,通过凸轮盘和抓取针控制三角一起作用能使其能做径向外移和内移。
9.机器编织结束,织针处于待拾取高度,吸袜铜管上升同时把袜类针织制品抬起,针织线圈位于针舌上面。转移拾取装置进入针筒上方,此时抓取片在第一位置,套取针在第二位置,抓取装置处于上升位。通过转移拾取装置的下降和上升,利用抓取片和套取针配合,将线圈从织针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上,能够防止针织线圈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转移稳定、运行可靠。
10.进一步,所述轴向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与所述抓取组件连接的轴向驱动气缸,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轴和弹性复位装置。
11.进一步,所述抓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导向轴的上端与所述套取组件固定,所述导向轴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片固定,且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抓取组件间隙配合。导向轴固定在安装片和套取组件之间,轴向驱动气缸推动抓取组件沿导向轴上下移动,提高运动的精准度,避免产生位移偏差。抓取组件上开设用于安装导向套的安装孔,两者过盈配合,安装结构稳定,导向轴在导向套内上下移动,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直接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12.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的复位压簧导杆,所述复位压簧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导杆的底部与抓取组件连接,导杆与套取组件间隙配合,当抓取组件被驱动上移时,复位压簧导杆上移,复位压簧被压缩产生形变。当抓取组件需要下移时,复位压簧回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向下推动抓取组件,使其能够快速回复到初始位置。
13.进一步,所述抓取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套取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复位压簧安装槽,所述复位压簧导杆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复位压簧安装槽内,上端与所述套取装置滑动配合。复位压簧的一端抵触在套取组件的复位压簧安装槽内,另一端抵触在抓取组件的复位压簧安装槽内。下发抓取组件上下移动时,带动复位压簧在两个复位压簧安装槽内压缩拉伸。
14.进一步,所述复位压簧导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卡簧,所述套取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簧配合的限位台阶。限位卡簧固定在复位压簧导杆的上端,当复位压簧恢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使得下方的抓取组件向下回复位移时,上端限位卡簧与限位台阶配合对其进行限位,避免下移过度,提高运动的精准度。
15.进一步,所述套取组件包括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的内圈设置有套取针安装盘,所述套取针滑动安装在所述套取针安装盘上,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连接有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的下方安装有若干弧形的套取针控制三角,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的上方连接有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套取针控制气缸,套取针控制气缸推动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转动从而推动套取针控制三角实现套取针的径向移动,所述抓取组件和所述套取组件上下对称分布设置。抓取组件和所述套取组件上各部件上下对称分布设置,
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少轴向占用空间。
16.进一步,所述套取针包括定位导片,所述定位导片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套取针片,两个所述套取针片的头部接触贴合形成一个v字形半闭环,所述抓取片的前端设有上下两个抓取凸角。通过转移拾取装置的下降和上升,利用两个不同高度的抓取凸角和套取针配合,将线圈从织针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的v字形半闭环外并由抓取片抓固牢能够防止针织线圈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转移稳定、运行可靠。
17.进一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抓取片控制三角,所述抓取片控制三角设有抓取片作用槽,所述抓取片作用槽的内壁圆弧是抓取片控制三角在最外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外壁圆弧是抓取片控制三角在最内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
18.抓取片作用槽的内外壁不同心的好处在于,当抓取片控制三角外移内壁圆弧拉动抓取片的安装凸台可以使圆周上的每一枚抓取片都外移到相同的圆周上,反之当抓取片控制三角内移外壁圆弧推动抓取片的安装凸台可以使圆周上的每一枚抓取片都内移到相同的圆周上。
19.进一步,所述定位导片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抓取凸角设置为三角形。套取针片通过定位安装槽安装在定位导片的两侧,提高装配的精准度和操作的便利性。三角形的抓取凸角设计便于对线圈的抓取及按压,尖端设置弧形面,避免尖角对线圈的损伤。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取组件下设置可轴向上下移动的抓取组件,当袜类织品编织编织完成后,由下方的抓取片通过轴向和径向移动与套取针配合将线圈从织针脱离转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抓取片的配合将线圈从织针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的v字形半闭环外并由抓取片抓固牢能够防止针织线圈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确保转移过程稳定、运行可靠。本实用新型用于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中拾取针织管状制品并将其传送到适于对制品执行附加操作的单元,具有防止针织圈从拾取元件意外脱离的高安全性;结构简单,与织针的对接精准度高,不会造成拾取线圈的遗漏现象;结构紧凑,轴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套取组件的俯视图及套取针控制三角作用套取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套取针处于第一位置中,为了简单和更清晰起见省略了一些元件。
22.图2为本发明的套取组件的俯视图及套取针控制三角作用套取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套取针处于第二位置中,为了简单和更清晰起见省略了一些元件。
23.图3为本发明的抓取组件的仰视图及抓取片控制三角作用抓取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抓取片处于第一位置中,为了简单和更清晰起见省略了一些元件。
24.图4为本发明的抓取组件的仰视图及抓取片控制三角作用抓取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抓取片处于第二位置中,为了简单和更清晰起见省略了一些元件。
25.图5为本发明左视图及抓取盘导向轴局部剖视图和抓取盘轴向驱动气缸局部剖视图,其中抓取组件处于下降位。
26.图6为本发明左视图及抓取盘导向轴局部剖视图和抓取盘轴向驱动气缸局部剖视图,其中抓取组件处于上升位。
27.图7为图6中轴向驱动装置处结构放大图。
28.图8-17为本发明转移拾取织物线圈各个动作分解示意图。
29.标注说明:1、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2、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a、导向槽;2b、定位销;3、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a、凸轮狭槽;4、套取针;4a、左套取针片;4b、定位导片;4c、右套取针片;4d 、v字形半闭环;4e、箍簧定位口;5、套取针控制气缸;6、气缸连接头;7、拾取盘连接组件;8、轴向驱动气缸;9、复位压簧导杆;10、轴位螺丝;11、套取针控制三角;12、抓取片安装盘固定座;13、抓取片控制三角安装盘;13a、导向槽;14、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a、凸轮狭槽;15、抓取片;15a、上抓取凸角;15b、下抓取凸角;15c、凸台;16、抓取片控制气缸;17、气缸连接关节轴承;18、安装片;19、抓取片控制三角;19a、抓取片作用槽;19b、内壁圆弧;19c、外壁圆弧;20、气缸活塞;21、导向轴;22、导向套;23、复位压簧;24、套取针安装盘;24a、套取片安装槽;25、抓取片安装盘;26、织针;26a、针舌;27、箍簧;28、袜类针织制品;28a、针织线圈;29、吸袜铜管;30、限位卡簧;31、凸台;32、复位压簧安装槽;33、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照图1至图1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31.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包括套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抓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为同心圆设置,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分别设置有若干对应配合的可径向移动的套取针4和抓取片15,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两者相对上下移动的轴向驱动装置。
32.转移拾取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套取组件和抓取组件,抓取组件相对于套取组件可做上下轴向移动,套取针4滑动安装在套取组件的套取针安装盘24上,抓取片15滑动安装在抓取组件的抓取片安装盘25上,通过各自对应的控制三角控制两者的前后径向滑动。所述套取组件有与织针26对应数量的套取针4,其位置与织针26一一对应,并在凸轮盘和套取针4控制三角作用下能使其做径向外移,套取针4外侧箍有箍簧27用以向内复位。套取针4向内侧复位移动由于受箍簧27的弹性力作用,其头部在对位织针26时能自动适应织针26的径向位置的误差,避免未对上针钩而造成线圈漏抓。所述抓取组件装有与织针26对应数量的抓取片15,其位置处于两枚套取针4中间,通过凸轮盘和抓取片控制三角19一起作用能使其能做径向外移和内移。
33.机器编织结束,织针26处于待拾取高度,吸袜铜管29上升同时把袜类针织制品28抬起,针织线圈28a位于针舌26a上面。转移拾取装置进入针筒上方,此时抓取片15在第一位置,套取针4在第二位置,抓取组件处于上升位。通过转移拾取装置的下降和上升,利用抓取片15和套取针4配合,将线圈从织针26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4上,能够防止针织线圈28a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转移稳定、运行可靠。
34.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轴向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与所述抓取组件连接的轴向驱动气缸,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轴21和弹性复位装置。
35.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抓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片18,所述导向轴21的上端与所述套取组件固定,所述导向轴21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片18固定,且所述导向轴21与所述抓取组件间隙配合。导向轴21固定在安装片18和套取组件之间,轴向驱动气缸8推动抓取组件沿导向轴21上下移动,提高运动的精准度,避免产生位移偏差。抓取组件上开设用于安装导
向套22的安装孔,两者过盈配合,安装结构稳定,导向轴21在导向套22内上下移动,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直接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36.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的复位压簧导杆9,所述复位压簧导杆9上套设有复位压簧23。复位压簧导杆9的底部与抓取组件连接,导杆与套取组件间隙配合,当抓取组件被驱动上移时,复位压簧导杆9上移,复位压簧23被压缩产生形变。当抓取组件需要下移时,复位压簧23回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向下推动抓取组件,使其能够快速回复到初始位置。
37.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抓取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套取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复位压簧安装槽32,所述复位压簧导杆9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复位压簧安装槽32内,上端与所述套取装置滑动配合。复位压簧23的一端抵触在套取组件的复位压簧安装槽32内,另一端抵触在抓取组件的复位压簧安装槽32内。下发抓取组件上下移动时,带动复位压簧23在两个复位压簧安装槽32内压缩拉伸。
38.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复位压簧导杆9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卡簧30,所述套取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簧30配合的限位台阶33。限位卡簧30固定在复位压簧导杆9的上端,当复位压簧23恢复形变产生的作用力使得下方的抓取组件向下回复位移时,上端限位卡簧30与限位台阶33配合对其进行限位,避免下移过度,提高运动的精准度。
39.如图5-7所示,所述套取组件下方设有抓取组件,抓取组件相对于套取组件可做上下移动。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设有三组导向轴安装孔,其孔中装有三组六根导向轴21上端用螺丝固定。抓取片安装盘固定座12设有3组导向套安装孔,其孔中装有三组六个导向套22(两者为过盈配合),导向套22套入对应的导向轴21中下端装导向轴安装片18并用螺丝固定。每组导向轴22中间设有轴向驱动气缸8,轴向驱动气缸8安装在抓取片安装盘固定座12的气缸安装孔中。轴向驱动气缸8内装有气缸活塞20底部顶在导向轴安装片18上,给气缸活塞20通气气压作用把轴向驱动气缸8推起,则轴向驱动气缸8带动抓取组件做轴向上移。三个抓取盘复位压簧导杆9装在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的压簧杆导向孔中,顶端用限位卡簧卡住,杆中套入复位压簧23,用以抓取组件做轴向下复位。
40.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套取组件包括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的内圈设置有套取针安装盘14,所述套取针4滑动安装在所述套取针安装盘14上,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连接有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的下方安装有若干弧形的套取针控制三角11,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的上方连接有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套取针控制气缸5,套取针控制气缸5推动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转动从而推动套取针控制三角11实现套取针4的径向移动,所述抓取组件和所述套取组件上下对称分布设置。抓取组件和所述套取组件上各部件上下对称分布设置,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少轴向占用空间。
41.本实施例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套取组件包括安装在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上方的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上开设有若干凸轮狭槽3a,其与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上的导向槽2a对应,所述凸轮狭槽3a为螺旋形,所述凸轮狭槽3a内设置有轴位螺丝10,所述轴位螺丝10从所述凸轮狭槽3a内穿入再经过所述导向槽2a与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11连接。
42.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上开有均布的5组凸轮狭槽,凸轮狭槽是类似阿基米
德螺旋线形状,随旋转角的改变而改变对应的半径;五个套取针控制三角装11在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1、套取针安装盘24和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2三者之间的间隔空腔中;轴位螺丝10从三角控制凸轮盘3的凸轮狭槽3a穿入再经过控制三角安装盘2的导向槽2a与套取针控制三角11的螺丝孔连接。这样当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旋转,凸轮狭槽3a作用于轴位螺丝10,轴位螺丝10就带着套取针控制三角11在导向槽2a的轨迹方向移动。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连接有套取针控制气缸5,套取针控制气缸5安装在拾取装置连接组件7上,套取针控制气缸5活塞杆头部连接气缸连接头6,套取针控制气缸5连接头再与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的气缸连接孔联接,这样套取针控制气缸5伸缩就可以推动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做旋转运动。三角安装盘上2的设置有若干等半径分布的定位销2b,所述定位销2b限住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的外径。通过3颗等半径分布定位销2b限住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的外径,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3以外径的圆心能做旋转运动。
43.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安装在抓取片控制三角安装盘13上方的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所述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上开设有若干凸轮狭槽14a,其与抓取片控制三角安装盘13上的导向槽13a对应,所述凸轮狭槽14a为螺旋形,所述凸轮狭槽14a内设置有轴位螺丝10,所述轴位螺丝10从所述凸轮狭槽14a内穿入再经过所述导向槽13a与所述抓取针控制三角19连接。
44.所述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上开有均布的5组凸轮狭槽14a,凸轮狭槽14a是类似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随旋转角的改变而改变对应的半径;五个抓取片控制三角19装在抓取片安装盘固定座12、抓取片安装盘25和抓取片控制三角安装盘13三者之间的间隔空腔中;轴位螺丝10从三角控制凸轮盘14的凸轮狭槽14a穿入再经过控制三角安装盘13的导向槽13a与抓取针控制三角19的螺丝孔连接。这样当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旋转,凸轮狭槽14a作用于轴位螺丝10,轴位螺丝10就带着抓取片控制三角19在导向槽14a的轨迹方向移动。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连接有抓取片控制气缸16,抓取片控制气缸16安装在拾取装置连接组件7上,抓取片控制气缸16活塞杆头部连接气缸连接关节轴承17,气缸连接关节轴承17再与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的气缸连接孔联接,这样抓取片控制气缸16伸缩就可以推动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做旋转运动。三角安装盘13上的设置有若干等半径分布的定位销13b,所述定位销13b限住所述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的外径。通过3颗等半径分布定位销13b限住14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的外径,抓取片三角控制凸轮盘14以外径的圆心能做旋转运动。
45.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套取针4包括定位导片4b,所述定位导片4b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套取针片,两个所述套取针片的头部接触贴合形成一个v字形半闭环4d ,所述抓取片15的前端设有上下两个抓取凸角。通过转移拾取装置的下降和上升,利用两个不同高度的抓取凸角和套取针4配合,将线圈从织针26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4的v字形半闭环4d 外并由抓取片15抓固牢能够防止针织线圈28a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转移稳定、运行可靠。
46.如图7所示,所述套取针4,由左套取针片4a,定位导片4b和右套取针片4c三者铆接复合,其头部由左右两套取针接触贴合形成一个v字形半闭环4d,在套取织物线圈时此v字形半闭环4d对应织针26针钩,所述套取针4后部设有箍簧定位口4e。
47.所述套取针安装盘24径向设有与织针26对应数量的套取片安装槽24a,对应数量的套取针4装在套取针安装盘24的安装槽24a中且能在槽中滑动,所述套取针4后部的箍簧
定位口4e箍有箍簧27,使其始终保持在向着内侧。套取针4在套取针安装盘24的安装槽24a中通过套取针控制三角作11用做径向滑动,当套取针控制三角11复位在箍簧27的作用力下使套取针4向内侧复位(当有织针26变形径向位置产生误差套取针4会自动适应织针26的位置误差)。
48.进一步,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抓取片控制三角19,所述抓取片控制三角19设有抓取片作用槽19a,所述抓取片作用槽19a的内壁圆弧19b是抓取片控制三角19在最外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外壁圆弧19c是抓取片控制三角19在最内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
49.抓取片作用槽的内外壁不同心的好处在于,当抓取片控制三角19外移内壁圆弧拉动抓取片的安装凸台15c可以使圆周上的每一枚抓取片都外移到相同的圆周上,反之当抓取片控制三角19内移外壁圆弧19c推动抓取片的安装凸台15c可以使圆周上的每一枚抓取片都内移到相同的圆周上。
50.所述抓取片安装盘25径向设有与织针26对应数量的抓取片安装槽25a,对应数量的抓取片装15在抓取片安装盘25的安装槽25a中且能在槽中滑动,所述抓取片15后端设有凸台15c,凸台15c嵌在抓取片控制三角19的抓取片作用槽19a。抓取片15在抓取片安装盘25的安装槽25a中通过抓取片控制三角19作用做径向滑动。
51.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定位导片4b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抓取凸角设置为三角形。套取针4片通过定位安装槽安装在定位导片4b的两侧,提高装配的精准度和操作的便利性。三角形的抓取凸角设计便于对线圈的抓取及按压,尖端设置弧形面,避免尖角对线圈的损伤。
5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53.如图8所示,机器编织结束,织针26处于待拾取高度,吸袜铜管29上升同时把袜类针织制品28抬起,针织线圈28a位于针舌26a上面。转移拾取装置进入针筒上方,此时抓取片15在第一位置,套取针4在第二位置,抓取组件处于上升位。
54.如图9所示,转移拾取装置下降,15抓取片底部把28a针织线圈下压到26a针舌下方。
55.如图10所示,抓取片15退出在第二位置,与针织线圈28a脱离接触。
56.如图11所示,抓取组件下降处于下降位置。
57.如图12所示,抓取片15进入在第一位置,下抓取凸角15b把针织线圈28a抓入;套取针4进入第一位置,其头部v字形半闭环4d的环腔内套入织针26针钩。
58.如图13所示,抓取盘组件上升处于上升位置,下抓取凸角15b把针织线圈28a提升一个高度。
59.如图14所示,抓取片15退出在第二位置,与针织线圈28a脱离接触。
60.如图15所示,抓取组件下降处于下降位置,抓取片15进入在第一位置,上抓取凸角5a把针织线圈28a抓入。
61.如图16所示,抓取盘组件上升处于上升位置,上抓取凸角15a把针织线圈28a拨出针舌26a套入v字形半闭环4d外,此时针织线圈28a就套在 v字形半闭环外并由抓取片15抓固牢。
62.如图17所示,转移拾取装置抬升,套取针4的字形半闭环4d v是由两片构成,在上升脱离织针26针钩时会自动弹开避免勾住针钩。这样袜类针织制品28就从针筒织针26拾取
成功。
63.综上所述本发明转移拾取装置能把袜类针织制品的针织线圈套在 v字形半闭环外并由抓取片抓固牢,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中拾取针织管状制品并将其传送到适于对制品执行附加操作的单元;本发明具有防止针织圈从拾取元件意外脱离的高安全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较高的结构简单性并且确保了拾取元件到用于生产制品的机器的针的联接的极佳精度;本发明由及薄的套取盘与抓取盘组成,轴向空间占用空间很小;本发明的套取针一一对应织针每一枚套取针有箍簧推入第一位置具有自动适应织针的径向位置的误差以避免针织线圈遗漏。
6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抓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为同心圆设置,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分别设置有若干对应配合的可径向移动的套取针和抓取片,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两者相对上下移动的轴向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驱动装置包括若干与所述抓取组件连接的轴向驱动气缸,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导向轴和弹性复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导向轴的上端与所述套取组件固定,所述导向轴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片固定,且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抓取组件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的复位压簧导杆,所述复位压簧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套取组件的下表面开设有复位压簧安装槽,所述复位压簧导杆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复位压簧安装槽内,上端与所述套取组件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压簧导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卡簧,所述套取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卡簧配合的限位台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取组件包括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的内圈设置有套取针安装盘,所述套取针滑动安装在所述套取针安装盘上,所述套取针安装盘固定座连接有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的下方安装有若干弧形的套取针控制三角,所述套取针控制三角安装盘的上方连接有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所述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套取针控制气缸,套取针控制气缸推动套取针三角控制凸轮盘转动从而推动套取针控制三角实现套取针的径向移动,所述抓取组件和所述套取组件上下对称分布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取针包括定位导片,所述定位导片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套取针片,两个所述套取针片的头部接触贴合形成一个v字形半闭环,所述抓取片的前端设有上下两个抓取凸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抓取片控制三角,所述抓取片控制三角设有抓取片作用槽,所述抓取片作用槽的内壁圆弧是抓取片控制三角在最外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外壁圆弧是抓取片控制三角在最内侧时圆心与抓取组件同心。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片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安装槽,所述抓取凸角设置为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针织机转移拾取装置,包括套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抓取组件,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为同心圆设置,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分别设置有若干对应配合的可径向移动的套取针和抓取片,所述套取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两者相对上下移动的轴向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取组件下设置可轴向上下移动的抓取组件,当袜类织品编织编织完成后,由下方的抓取片通过轴向和径向移动与套取针配合将线圈从织针脱离转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抓取片的配合将线圈从织针上脱离转移到套取针的V字形半闭环外并由抓取片抓固牢能够防止针织线圈在转移过程中意外脱离,确保转移过程稳定、运行可靠。运行可靠。运行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钱福海 单向海 吴华盛 陈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越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6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