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
背景技术:2.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
3.现有的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承台高度不可调节,稳固性不强,抗剪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承台高度不可调节、抗剪力不足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升降驱动组件、插地组件和承台;
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筒和承台,承台位于支撑筒上方;
8.所述插地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移动螺母、和插地杆,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支撑筒内,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用以与第一斜齿轮啮合,且第二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移动螺母带动插地杆沿着丝杆移动,插地杆可以从支撑筒侧壁伸出。
9.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块、多个螺纹杆、多个螺纹套、多个顶杆,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支撑筒内,用于支撑安装螺纹杆和第二电机,螺纹杆可以在固定块上转动,螺纹套可以在螺纹杆上带动顶杆上下移动,多个顶杆用于固定连接升降柱和螺纹套,升降柱用于支撑承台。
10.优选地,所述升降柱与承台下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强柱,多组加强柱用于加强连接升降柱和承台。
11.优选地,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直径大于螺纹杆直径,限位片用以对螺纹套进行限位,避免螺纹套从螺纹杆上脱落。
12.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中心处,多个所述从动轮固定套设在螺纹杆上,且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从而将主动轮的转动传递给从动轮。
13.优选地,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轮槽上设置有防滑纹,避免主动轮在带动从动轮的时候发生相对滑动。
14.优选地,所述固定块设置成圆台形,且固定块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圆槽,第一电机安装在圆槽内。
15.优选地,所述支撑筒下端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设置成上端大下端尖,方便支
撑筒安装在地下。
16.优选地,所述插地杆设置成折弯型,且插地杆远离移动螺母的一端设有尖端,方便插地杆插入地面。
17.优选地,所述升降柱下端设置有密封圈,避免外界污垢进入支撑筒,影响支撑筒内传动组件正常运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螺纹杆、螺纹套、顶杆和升降柱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承台的高度进行调节,相比于传统固定一体式基桩无疑较为灵活,通过第二电机、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移动螺母和插地杆的配合使用,当支撑筒固定以后,可以通过插地杆的伸出,增加支撑筒与地面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基桩支撑强度与抗剪力能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支撑筒、2钻头、3升降柱、4承台、5加强柱、6插地杆、7固定块、8第一电机、9螺纹杆、10螺纹套、11主动轮、12从动轮、13顶杆、14第二电机、15第一斜齿轮、16丝杆、17第二斜齿轮、18移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升降驱动组件、插地组件和承台4;
25.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筒1和承台4,承台4位于支撑筒1上方,支撑筒1下端固定安装有钻头2,钻头2设置成上端大下端尖,方便支撑筒1安装在地下;
26.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8、主动轮11和多个从动轮12,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在固定块7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4均为伺服电机,其电机输出轴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多个从动轮12固定套设在螺纹杆9上,且从动轮12与主动轮11啮合从而将主动轮11的转动传递给从动轮12,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轮槽上设置有防滑纹,避免主动轮11在带动从动轮12的时候发生相对滑动,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块7、多个螺纹套10、多个螺纹套10、多个顶杆13,固定块7固定设置在支撑筒1内,用于支撑安装螺纹杆9和第二电机14,螺纹杆9可以在固定块7上转动,螺纹套10可以在螺纹杆9上带动顶杆13上下移动,螺纹杆9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直径大于螺纹杆9直径,限位片用以对螺纹套10进行限位,避免螺纹套10从螺纹杆9上脱落,多个顶杆13用于固定连接升降柱3和螺纹套10,升降柱3用于支撑承台4,升降柱3与承台4下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强柱5,多组加强柱5用于加强连接升降柱3和承台4,升降柱3下端设置有密封圈,避免外界污垢进入支撑筒1,影响支撑筒1内传动组件正常运动,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螺纹杆9、螺纹套10、顶杆13和升降柱3的配合使用
可以对承台4的高度进行调节,相比于传统固定一体式基桩无疑较为灵活;
27.插地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7、丝杆16、移动螺母18、和插地杆6,第二电机14位于支撑筒1内,第二电机14驱动第一斜齿轮15转动,第二斜齿轮17用以与第一斜齿轮15,且第二斜齿轮17带动丝杆16转动,移动螺母18带动插地杆6沿着丝杆16移动,插地杆6可以从支撑筒1侧壁伸出,插地杆6设置成折弯型,且插地杆6远离移动螺母18的一端设有尖端,方便插地杆6插入地面,通过第二电机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7、丝杆16、移动螺母18和插地杆6的配合使用,当支撑筒1固定以后,可以通过插地杆6的伸出,增加支撑筒1与地面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基桩支撑强度与抗剪力能力。
28.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调节承台4高度时,第一电机8输出轴带动主动轮11、从动轮12正转,螺纹杆9随之正转,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的螺纹套10通过顶杆13向上顶起升降柱3进而顶起承台4,反之,第一电机8输出轴反转,则承台4高度下降,第二电机14输出轴正转,第一斜齿轮15带动第二斜齿轮17进而带动丝杆16正转,与丝杆16螺纹连接的移动螺母18带动插地杆6伸出支撑筒1插入地面,提高支撑筒1整体支撑强度和抗剪力能力,反之,第二电机14输出轴反转,则插地杆6收缩进支撑筒1内。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升降驱动组件、插地组件和承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筒(1)和承台(4),承台(4)位于支撑筒(1)上方;所述插地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7)、丝杆(16)、移动螺母(18)、和插地杆(6),所述第二电机(14)位于支撑筒(1)内,第二电机(14)驱动第一斜齿轮(15)转动,第二斜齿轮(17)用以与第一斜齿轮(15)啮合,且第二斜齿轮(17)带动丝杆(16)转动,移动螺母(18)带动插地杆(6)沿着丝杆(16)移动,插地杆(6)可以从支撑筒(1)侧壁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块(7)、多个螺纹杆(9)、多个螺纹套(10)、多个顶杆(13),固定块(7)固定设置在支撑筒(1)内,用于支撑安装螺纹杆(9)和第二电机(14),螺纹杆(9)可以在固定块(7)上转动,螺纹套(10)可以在螺纹杆(9)上带动顶杆(13)上下移动,多个顶杆(13)用于固定连接升降柱(3)和螺纹套(10),升降柱(3)用于支撑承台(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3)与承台(4)下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加强柱(5),多组加强柱(5)用于加强连接升降柱(3)和承台(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直径大于螺纹杆(9)直径,限位片用以对螺纹套(10)进行限位,避免螺纹套(10)从螺纹杆(9)上脱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8)、主动轮(11)和多个从动轮(12),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在固定块(7)中心处,多个所述从动轮(12)固定套设在螺纹杆(9)上,且从动轮(12)与主动轮(11)啮合从而将主动轮(11)的转动传递给从动轮(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轮槽上设置有防滑纹,避免主动轮(11)在带动从动轮(12)的时候发生相对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设置成圆台形,且固定块(7)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圆槽,第一电机(8)安装在圆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下端固定安装有钻头(2),所述钻头(2)设置成上端大下端尖,方便支撑筒(1)安装在地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6)设置成折弯型,且插地杆(6)远离移动螺母(18)的一端设有尖端,方便插地杆(6)插入地面。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3)下端设置有密封圈,避免外界污垢进入支撑筒(1),影响支撑筒(1)内传动组件正常运动。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高强度建筑基桩,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升降驱动组件、插地组件和承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筒和承台,承台位于支撑筒上方;所述插地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丝杆、移动螺母、和插地杆,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支撑筒内,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用以与第一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移动螺母带动插地杆沿着丝杆移动,插地杆可以从支撑筒侧壁伸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承台的高度进行调节,相比于传统固定一体式基桩无疑较为灵活,当支撑筒固定以后,可以通过插地杆的伸出,增加支撑筒与地面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基桩支撑强度与抗剪力能力。提高了基桩支撑强度与抗剪力能力。提高了基桩支撑强度与抗剪力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叶世锋 林德环 梁美花 唐彩玲 孙显炯 徐兴煌 张颖 李嘉荣 谢海健 韩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众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