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3  4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提供的插座包括壳体和翻盖,壳体具有接线部,翻盖与壳体转动连接,转动翻盖可以露出或遮挡接线部,当接线部被露出时,则可以在接线部连接各种电线,以便于完成插座的装配;接线完成后,又可以翻转翻盖将接线部遮挡起来,进而确保接线的可靠性。
3.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插座装配工序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其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
7.壳体,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扣合且连接,第一盖体设置有插孔;
8.翻盖,所述翻盖与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与第一盖体扣合与分离;以及,
9.接线柱压盖,接线柱压盖与第二盖体一体成型,翻盖能遮挡接线柱压盖。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盖体包括侧壁,侧壁与接线柱压盖一体成型。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连接有接线柱,接线柱压盖与接线柱连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具有接线部,接线部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接线柱和压线板,接线柱压盖与接线柱连接,接线柱用于设置线缆,压线板用于固定线缆;第二盖体包括呈夹角连接的底壁和侧壁,底壁设置有安装部,且安装部与侧壁间隔分布;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和与翻盖本体连接的延伸部,延伸部与安装部转动连接,以使翻盖本体能相对于第二盖体转动以露出或遮挡接线部。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设置有转轴和插接孔两者中的一者;延伸部远离翻盖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和插接孔两者中的另一者,转轴与插接孔可转动地插接配合。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包括朝向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转轴和插接孔两者中的一者。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远离延伸部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用于与安装槽的槽壁滑动配合。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相对两个槽壁均设置有插接孔,延伸部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与两个槽壁设置的插接孔一一对应地插接。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壁还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的两端分别连通安装槽和侧壁,延伸部能嵌设于避让槽内。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安装槽的深度大于避让槽的深度。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三板远离第二板的一端与翻盖本体连接,第一板远离第二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第三板能嵌设于避让槽内,第一板能嵌设于安装槽内。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包括壳体、翻盖和接线柱压盖,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扣合且连接,第一盖体开设有插孔;翻盖与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接线柱压盖与第二盖体一体成型。由于第二盖体与接线柱压盖一体成型,故在装配插座时,不需要独立装配接线柱压盖,在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扣合时,即可同步装配好接线柱压盖,能够减少插座的装配工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标:010-插座;100-壳体;101-底壁;102-侧壁;103-安装部;104-插接孔;105-避让槽;106-接线部;110-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插座本体;131-插孔;132-卡槽;133-卡齿;134-插接板;140-连接件;141-连接孔;142-避让孔;143-通孔;200-翻盖;210-翻盖本体;211-装配孔;212-紧固件;213-台阶部;214-头部;215-第一紧固部;216-第二紧固部;220-延伸部;221-转轴;222-引导斜面;223-第一板;224-第二板;225-第三板;231-接线柱;232-接线柱压盖;233-压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01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设置有插座本体130,插座本体130用于与插头插接。其中,插座本体130包括三孔插座本体、两孔插座本体和usb插座本体三者中的至少一者,以便于用于选择适合的插头进行取电。
34.进一步地,壳体100包括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扣合且连接,插座本体130设置于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之间,第一盖体110设置有插孔131,插孔131用于避让插座本体130的插接部,以便于插头穿过插孔131与插座本体130插接。
35.可选地,插座本体130与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卡接,以确保插座本体130设置于壳体100内的可靠性。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体110设置的插孔131的数量和分布于插座本体130的类型和数量相适配,在此不再赘述。
37.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槽132,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齿133,卡齿133与卡槽132卡接配合,以便于确保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扣合且连接的可靠性,并且便于将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拆卸,进而便于维护。
3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还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9.为了确保插座010整体结构的整洁性,第一盖体110连接有插接板134,插接板134开设有卡槽132,卡齿133设置于第二盖体120的内侧壁,第一盖体110与第二盖体120扣合时,插接板134插接于第二盖体120内,且卡槽132与卡齿133卡接,以使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通过卡接配合的卡齿133和卡槽132稳定地连接。
40.为了使插座010能够可靠地装配于座椅扶手等地方,请参照图1和图2,插座010还包括连接件140,连接件140设置于第二盖体120,连接件140设置有连接孔141,第二盖体120开设有避让孔142,避让孔142与连接孔141连通;在将插座010装配于座椅扶手等安装位置时,可以将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设置于安装位置的安装孔、避让孔142和连接孔141,即可利用紧固件将插座010稳定地设置于各种安装位置。
41.连接件140可以卡接于第二盖体1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40还可以与第二盖体120一体成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2.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第二盖体120设置有通孔143,通孔143与连接件140相对分布;由于连接件140卡接于第二盖体120,在第二盖体120设置通孔143,且使得通孔143与连
接件140相对,可以便于利用工具穿过通孔143将连接件140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插座010进行维护。
43.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壳体100具有接线部106,以便于在接线部106连接各类电线,进而使得各个插座本体130能够可靠地通电。
44.请参照图1-图3,壳体100还包括接线柱压盖232,接线柱压盖232与第二盖体120一体成型,接线柱压盖232与接线部106对应分布。由于第二盖体120与接线柱压盖232一体成型,故在装配插座010时,不需要独立装配接线柱压盖232,在将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扣合时,即可同步装配好接线柱压盖232,能够减少插座010的装配工序,降低成本。
45.进一步地,接线部106设置有接线柱231,具体地,第一盖体110连接有接线柱231,接线柱压盖232与接线柱231连接;具体地,接线柱压盖232与接线柱231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装配壳体100时,第二盖体12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盖体110的一端连接,接线柱压盖232通过紧固件与接线柱231连接,以便于使第二盖体120的另一端和第一盖体110的另一端因接线柱压盖232与接线柱231的连接而连接,减少了插座010的装配工序。
46.再进一步地,接线部106还设置有压线板233,即第一盖体110连接有压线板233,接线柱231和压线板233间隔分布,接线柱231用于设置线缆,压线板233用于固定线缆。如此设置,可以确保线缆的稳定装配。
47.插座010还包括翻盖200,翻盖2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以使翻盖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进而可以露出或遮挡接线部106,即露出或遮挡接线柱231、接线柱压盖232和压线板三者。当接线部106被露出时,则可以在接线部106连接各种电线,以便于完成插座010的装配;接线完成后,又可以翻转翻盖200将接线部106遮挡起来,进而确保接线的可靠性。
48.请继续参照图3,壳体1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底壁101和侧壁102,底壁101设置有安装部103,安装部103与侧壁102间隔分布;翻盖200包括翻盖本体210和与翻盖本体210连接的延伸部220,延伸部220与安装部103转动连接,以使翻盖本体210能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以露出或遮挡接线部106。由于安装部103与壳体100的侧壁102间隔分布,且翻盖200的延伸部220与安装部103转动连接,故翻盖2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的位置不是在邻近壳体100的侧边的位置,即翻盖200不是在壳体100的边缘与其转动连接;这样一来,能够减少翻盖200与壳体100的转动连接处受到外界的碰撞,进而确保翻盖200和壳体100可靠地转动连接,即确保两者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改善两者容易因碰撞而意外分离的问题。
49.进一步地,接线部106设置于第一盖体110,第二盖体12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底壁101和侧壁102,底壁101设置有安装部103,即翻盖200与第二盖体120转动连接,也即翻盖本体210能相对于第二盖体120转动至与第一盖体110扣合并遮挡接线部106、或与第一盖体110分离并露出接线部106。这样一来,当需要接线时,转动翻盖200,使翻盖200与第一盖体110分离,即可露出接线部106,以便于在接线部106接线;当接线完成后,再次转动翻盖200,使得翻盖200与第一盖体110扣合,即可遮挡接线部106,进而确保接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部106还可以设置于第二盖体12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1.在其他实施例中,翻盖200还可以与第一盖体110转动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2.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1,侧壁102与接线柱压盖232一体成型;如此设置,确保第二盖体120未通过紧固件直接与第一盖体110连接的一端,即邻近侧壁102的一端通过接线
柱压盖232与接线柱231的连接,而可靠地连接。
5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接线柱压盖232通过紧固件与接线柱231连接时,该紧固件还直接连接导电线,还可以视为导电线直接稳定地固定于第二盖体120,进一步减少装配工序。
54.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安装部103设置有插接孔104,延伸部220设置有转轴221,转轴221与插接孔104可转动地插接。如此,便于将翻盖200和壳体100转动连接。
55.进一步地,安装部103包括朝向壳体100的内侧凹陷的安装槽,即第二盖体120设置的安装部103包括朝向第一盖体110凹陷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插接孔104;如此设置,在设置于延伸部220的转轴221与插接孔104插接时,可以减少延伸部220凸出于底壁101的尺寸,进而确保紧凑的结构设置,且还能够改善延伸部220与安装部103转动连接后受到的外界的碰撞,进而确保两者能够可靠、稳定地转动连接,改善翻盖200和壳体100的转动连接强度不高的问题。
56.再进一步地,安装槽的相对两个槽壁均设置有插接孔104,延伸部220设置有两个转轴221,两个转轴221与两个槽壁设置的插接孔104一一对应地插接。如此设置,便于确保翻盖2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地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确保翻盖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时地平稳性。
5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03设置有转轴221,具体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转轴221;延伸部220设置有插接孔104。
58.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03设置有第一孔,具体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孔,延伸部220设置有第二孔,插座010还包括枢接轴,枢接轴同时插接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以使翻盖2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
59.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转轴221远离延伸部220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斜面222,引导斜面222用于与安装槽的槽壁滑动配合。通过引导斜面222的设置,便于在装配插座010时,使转轴221插接于插接孔104内,确保了插座010装配的易操作性。
60.本实施例中,底壁101还设置有避让槽105,避让槽105的两端分别连通安装槽和侧壁102,延伸部220能嵌设于避让槽105内。这样一来,能够改善延伸部220相对于底壁101凸起的问题,确保插座010紧凑的结构设置,也能够减少延伸部220受到的外界的碰撞,进而确保翻盖200与壳体100可靠地转动连接。
61.进一步地,沿垂直于底壁101的方向,安装槽的深度大于避让槽105的深度;通孔143设置于避让槽105内。如此设置,有利于确保壳体100内,即第二盖体120朝向第一盖体110的一侧的空间足够大,以确保壳体100内具有足够大的装配空间用于装配连接件140等部件。
62.延伸部22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20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223、第二板224和第三板225,第三板225远离第二板224的一端与翻盖本体210连接,第一板223远离第二板224的一端设置有转轴221;第三板225能嵌设于避让槽105内。当翻盖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且翻盖200与第一盖体110分离时,第三板225与避让槽105分离;当翻盖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且翻盖200与第一盖体110扣合时,第三板225嵌设于避让槽105内;这样一来,通过将第三板225嵌设于避让槽105内,能够在翻盖200遮挡接线部106时,有效地减小延伸部220相对于底板凸出的尺寸,确保插座010紧凑的结
构,并且改善翻盖200和壳体100之间容易因碰撞而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63.进一步地,第一板223嵌设于安装槽内,且第二板224能够搭接于安装槽的槽壁,即当翻盖200遮挡接线部106时,以进一步确保插座010紧凑的结构设计。
64.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翻盖本体210设置有装配孔211,装配孔211设置有紧固件212,紧固件212用于与壳体100连接,具体地,紧固件212用于与第一盖体110连接;这样一来,当翻盖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至遮挡接线部106时,用紧固件212与第一盖体110连接,即可将翻盖200锁定于遮挡接线部106的位置。
65.紧固件21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紧固件212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214、第一紧固部215和第二紧固部216,第二紧固部216的直径大于第一紧固部215的直径;装配孔211的孔壁设置有台阶部213,第二紧固部216能与台阶部213抵接,以防止紧固件212与装配孔211脱离。如此设置,即使在紧固件212拧松时,紧固件212也不会与装配孔211分离,进而改善紧固件212容易丢失的问题。
66.进一步地,头部214、第一紧固部215和第二紧固部216依次同轴连接,第二紧固部216为外螺纹柱,第一紧固部215为螺纹柱或光轴;当翻盖本体210与第一盖体110扣合且遮挡接线部106时,紧固件212的第二紧固部216能够与第一盖体110螺纹连接,且头部214与翻盖本体210抵接,进而可以使翻盖本体210可靠地与第一盖体110扣合并连接,以可靠地遮挡接线部106。
67.本实施例的插座010在装配时,可以转动翻盖200,使翻盖本体210与第一盖体110分离,以露出接线部106,即可进行接线工作;接线完成后,可以再转动翻盖200,使得翻盖本体210与第一盖体110扣合且通过紧固件212连接。
6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座010能够确保翻盖200和壳体100可靠地转动连接,即确保两者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改善两者容易因碰撞而意外分离的问题,且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
6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盖体(110)和第二盖体(120),所述第一盖体(110)和所述第二盖体(120)扣合且连接,所述第一盖体(110)设置有插孔(131);翻盖(200),所述翻盖(200)与第二盖体(120)可转动地连接,以与所述第一盖体(110)扣合与分离;以及,接线柱压盖(232),所述接线柱压盖(232)与所述第二盖体(120)一体成型,所述翻盖(200)能遮挡所述接线柱压盖(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120)包括侧壁(102),所述侧壁(102)与所述接线柱压盖(23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10)连接有接线柱(231),所述接线柱压盖(232)与接线柱(2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10)具有接线部(106),所述接线部(106)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接线柱(231)和压线板(233),所述接线柱压盖(232)与所述接线柱(231)连接,所述接线柱(231)用于设置线缆,所述压线板(233)用于固定所述线缆;所述第二盖体(12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底壁(101)和侧壁(102),所述底壁(101)设置有安装部(103),且所述安装部(103)与所述侧壁(102)间隔分布;所述翻盖(200)包括翻盖本体(210)和与所述翻盖本体(210)连接的延伸部(220),所述延伸部(220)与所述安装部(103)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翻盖本体(210)能相对于所述第二盖体(120)转动以露出或遮挡所述接线部(1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03)设置有转轴(221)和插接孔(104)两者中的一者;所述延伸部(220)远离所述翻盖本体(210)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转轴(221)和所述插接孔(104)两者中的另一者,所述转轴(221)与所述插接孔(104)可转动地插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03)包括朝向所述壳体(100)的内侧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所述转轴(221)和所述插接孔(104)两者中的一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0)设置有所述转轴(221),所述转轴(221)远离所述延伸部(220)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斜面(222),所述引导斜面(222)用于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滑动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01)还设置有避让槽(105),所述避让槽(105)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侧壁(102),所述延伸部(220)能嵌设于所述避让槽(105)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底壁(101)的方向,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避让槽(105)的深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0)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223)、第二板(224)和第三板(225),所述第三板(225)远离所述第二板(224)的一端与所述翻盖本体(210)连接,所述第一板(223)远离所述第二板(22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转轴(221);所述第三板(225)能嵌设于所述避让槽(105)内,所述第一板(223)能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插座包括壳体、翻盖和接线柱压盖,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扣合且连接,第一盖体设置有插孔;翻盖,翻盖与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与第一盖体扣合与分离;接线柱压盖与第二盖体一体成型,翻盖能遮挡接线柱压盖。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裘加恩 尹军平 王会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9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