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及悬挂式轨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3  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及悬挂式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2.悬挂式轨道系统的道岔梁是用来连接不同支路的特殊轨道梁,道岔梁通常需要进行平移或进行扳道岔操作以连接不同的支路,因此道岔梁以及轨道梁上与道岔梁对接位置处通常需要安装大量的电气设备,各种线缆需要从地面铺设至轨道梁以及道岔梁上,如果大量的线缆杂乱无章地摆放在轨道梁或道岔梁下方,不仅妨碍列车行驶,而且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线缆铺设更规范整齐,消除安全隐患。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包括立柱和卡线组件,所述卡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卡线组件适于布置线缆。
5.可选地,所述卡线组件包括围护件,所述围护件的外壁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围护件的中空腔体形成布线结构,所述布线结构适于布置所述线缆。
6.可选地,所述围护件为c形钢,所述c形钢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c形钢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合围形成所述布线结构。
7.可选地,所述c形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c形钢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立柱连接。
8.可选地,所述卡线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立柱和/或所述c形钢连接,并适于限制所述线缆脱离所述布线结构。
9.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压板,于所述c形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压板的一端与一侧的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立柱和/或所述c形钢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紧固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紧固件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卡线组件还包括电缆接头,所述电缆接头设置在所述c形钢的端部。
12.可选地,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立柱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适于布置线缆的卡线组件,使得线缆可以附着在立柱的外表面上,线缆铺设更规范整齐,不妨碍列车行驶,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系统,以解决如何使线缆铺设更规范整齐,消除安全隐患。
1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6.一种悬挂式轨道系统,包括线缆和如上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所述线缆布置在所述入岔墩架总成的卡线组件上。
17.所述悬挂式轨道系统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入岔墩架总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入岔墩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形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入岔墩架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立柱、2-卡线组件、21-围护件、211-布线结构、212-第一通孔、22-紧固件、221-第二通孔、23-电缆接头、3-横梁、10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右方;“y”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后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悬挂式轨道系统的道岔梁是用来连接不同支路的特殊轨道梁,道岔梁通常需要进行平移或进行扳道岔操作以连接不同的支路,因此道岔梁以及轨道梁上与道岔梁对接位置处通常需要安装大量的电气设备,各种线缆需要从地面铺设至轨道梁以及道岔梁上,如果大量的线缆杂乱无章地摆放在轨道梁或道岔梁下方,不仅妨碍列车行驶,而且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2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包括立柱1和卡线组件2,卡线组件2设置在立柱1上,并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卡线组件2适于布置线缆100。
28.如图1和图4所示,卡线组件2可以采用卡箍、扎带、线卡、线管或其他形式的卡线组件2,卡线组件2可以设置在立柱1外侧的立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立柱1内侧的立面上,卡线组件2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采用粘固剂等方式与立柱1连接,线缆100布置在卡线组件2中。
29.本实施例中,卡线组件2设置在立柱1外侧的立面上,并通过螺栓与立柱1连接,由此,可以节省立柱1内侧空间,不妨碍列车通过,螺栓连接更加牢固,并且容易拆卸,方便维
护。
30.其中,如图1所示,立柱1的高度方向是指沿z轴的方向。
31.这样,通过在立柱1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适于布置线缆100的卡线组件2,使得线缆100可以附着在立柱1的外表面上,线缆100铺设更规范整齐,不妨碍列车行驶,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32.可选地,卡线组件2包括围护件21,围护件21的外壁与立柱1连接,围护件21的中空腔体形成布线结构211,布线结构211适于布置线缆100。
33.如图1和图3所示,围护件21是指具有中空腔体或者凹槽的工件,例如线管、卷板、槽钢、工字钢或c形钢等,围护件21的外壁与立柱1连接,围护件21的中空腔体或凹槽形成适于布置线缆100的布线结构211,围护件21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质的材料,其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本实施例中,围护件2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强度大,不易变形和损坏,可以更好地保护线缆100。
34.这样,通过采用具有布线结构211的围护件21,将线缆100布置在布线结构211中,可以更好地保护线缆100。
35.可选地,围护件21为c形钢,c形钢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设置,c形钢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与立柱1连接,底板与两个侧板合围形成布线结构211。
36.如图1至图3所示,c形钢是指一侧端面上具有开口结构的方形管,开口结构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贯通,可以采用镀锌c形钢、热镀锌电缆桥架c形钢、玻璃卡槽c形钢、玻璃幕墙c形钢、走线槽c形钢等不同种类的c形钢,本实施例中,采用走线槽c形钢,c形钢的截面形状大致为c形,c形钢的内部中空,c形钢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与立柱1连接,两个侧板与底板的两侧端连接,两个侧板远离底板的部分向内折弯形成折弯部,左右两个折弯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开口结构,开口结构与内部中空部分贯通形成布线结构211。
37.这样,c形钢的底板与立柱1连接,c形钢的底板与两个侧板合围形成布线结构211,将线缆100布置在布线结构211中,可以更好地保护线缆100。
38.可选地,c形钢上设有第一通孔212,c形钢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212与立柱1连接。
39.如图3所示,c形钢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与立柱1连接,本实施例中,c形钢的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212,第一通孔21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通孔212可以上下间隔设置,相应地,立柱1朝前一侧的端面上对应位置处设有螺孔,c形钢通过第一连接件(图未示)穿过第一通孔212与立柱1连接,第一连接件可以采用例如螺栓、插销、卡扣或铆钉等,在此不作限制。
40.这样,通过在c形钢上设置第一通孔212,c形钢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212与立柱1连接,使得c形钢拆装更方便。
41.可选地,卡线组件2还包括紧固件22,紧固件22与立柱1和/或c形钢连接,并适于限制线缆100脱离布线结构211。
4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2可以采用卡箍、压板或卸扣等工件,紧固件22可以与立柱1连接,也可以与c形钢连接,或者同时与立柱1以及c形钢连接,紧固件22将线缆100限制在布线结构211中,防止线缆100脱离布线结构211。
43.这样,通过设置与立柱1和/或c形钢连接的紧固件22,可以防止线缆100脱离布线
结构211,使得线缆100布设更加整齐。
44.可选地,紧固件22为压板,于c形钢的宽度方向上,压板的一端与一侧的侧板接触,压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侧板接触,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221,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221与立柱1和/或c形钢连接。
45.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22采用压板,压板设置在c形钢具有开口结构的一侧端面上,并且横跨开口结构与c形钢的左右两个侧板的折弯部接触,压板与立柱1和/或c形钢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221,立柱1上对应位置处也设有螺孔,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221与立柱1连接,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例如螺栓、插销、卡扣或铆钉等,在此不作限制,压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采用边角余料制作,能够节省材料,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221与立柱1连接,使得压板拆装更方便。
46.其中,如图3所示,c形钢的宽度方向是指沿x轴的方向。
47.这样,通过设置与立柱1和/或c形钢连接的压板,可以防止线缆100脱离布线结构211,使得线缆100布设更加整齐。
48.可选地,紧固件22设有多个,多个紧固件22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49.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立柱1具有较大的高度,因此,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紧固件22,相邻紧固件22之间的间距相等。
50.这样,可以减小紧固件22之间的间距,提高紧固效果,使得线缆100布设更加整齐。
51.可选地,卡线组件2还包括电缆接头23,电缆接头23设置在c形钢的端部。
52.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电缆接头23又称电缆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并将各段线连接为一个整体成为连续线路的工件,电缆接头23能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等作用,按安装场所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两种,本实施例中,由于电缆接头23设置在c形钢的端部,处于室外环境中,因此,采用户外式电缆接头,户外式电缆接头密封性能良好,雨水和潮气不易侵入电缆内部,绝缘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53.这样,通过在c形钢的端部设置电缆接头23,方便卡线组件2内部的线缆100与卡线组件2外部的线缆100连接。
54.可选地,入岔墩架总成还包括横梁3,横梁3与立柱1连接。
55.如图4所示,横梁3设置在立柱1的顶部,立柱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横梁3可以采用端部与立柱1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部位与立柱1连接的方式,横梁3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与立柱1呈一定角度放置形成l形、t形、y形、门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入岔墩架总成,本实施例中,立柱1设有2个,横梁3水平设置,并且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柱1的顶部形成门形入岔墩架总成,横梁3的底部中间处还设有用于悬挂轨道梁的吊耳,门形入岔墩架总成的横梁3左右两端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好。
56.这样,通过设置与立柱1连接的横梁3,方便悬挂轨道梁。
5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系统,包括线缆100和如上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线缆100布置在入岔墩架总成的卡线组件2上。
5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卡线组件2可以设置一组,也可以设置多组,相应地,线缆100也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本实施例中,卡线组件2设有两组,两组卡线组件2左右并排设置,两根线缆100分别设置在两组卡线组件2中。
59.这样,通过将线缆100布置在入岔墩架总成的卡线组件2中,使得线缆100可以附着在立柱1的外表面上,线缆100铺设更规范整齐,不妨碍列车行驶,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60.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卡线组件(2),所述卡线组件(2)设置在所述立柱(1)上,并沿所述立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卡线组件(2)适于布置线缆(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2)包括围护件(21),所述围护件(21)的外壁与所述立柱(1)连接,所述围护件(21)的中空腔体形成布线结构(211),所述布线结构(211)适于布置所述线缆(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件(21)为c形钢,所述c形钢沿所述立柱(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c形钢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1)连接,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合围形成所述布线结构(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钢上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c形钢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2)与所述立柱(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2)还包括紧固件(22),所述紧固件(22)与所述立柱(1)和/或所述c形钢连接,并适于限制所述线缆(100)脱离所述布线结构(2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2)为压板,于所述c形钢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压板的一端与一侧的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侧板接触,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221),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1)与所述立柱(1)和/或所述c形钢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紧固件(22)沿所述立柱(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2)还包括电缆接头(23),所述电缆接头(23)设置在所述c形钢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3),所述横梁(3)与所述立柱(1)连接。10.一种悬挂式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100)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入岔墩架总成,所述线缆(100)布置在所述入岔墩架总成的卡线组件(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入岔墩架总成及悬挂式轨道系统,涉及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入岔墩架总成包括立柱和卡线组件,所述卡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卡线组件适于布置线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立柱上沿高度方向设置适于布置线缆的卡线组件,使得线缆可以附着在立柱的外表面上,线缆铺设更规范整齐,不妨碍列车行驶,可以消除安全隐患。以消除安全隐患。以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 李龙 张智莹 周亮 曾介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9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