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3  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汽车座椅使用的餐桌板多为≤5kg的承重设计,当投放至市场后,有较多乘客违规超限使用餐桌板,使得机构损坏严重,整体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包括座椅和桌板主体,所述座椅背部固定设置两个沿左右方向的转轴,所述桌板主体的下方通过设置转轴孔可旋转地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桌板主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内设有位于转轴上方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转轴在相应位置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盖板内还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压在滑块的上方,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住上盖板。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在凸台的上方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点。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台具有与滑块配合的弧面。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凸起的中心柱和限位柱,所述扭簧安装在中心柱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在限位柱上。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桌板主体的下方设有沉槽,所述两转轴孔设置在沉槽的两侧。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连接部和柱体,所述柱体伸入桌板主体内的转轴孔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丝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到座椅背部。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背部设有能与桌板主体配合锁定的开关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桌板主体。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槽采用强度较高的材质。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采用强度高且耐磨损的材质。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滑块和凸台的配合实现卸力,在承重力超限的状态下对桌板进行卸力保护,更好地延长了使用寿命。
17.2、转轴在凸台的上方增设凸点,使桌板先掉落一定角度,更加安全,使用感更佳。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是桌板主体的拆解图。
21.图3是桌板主体的另一拆解图。
22.图4是桌板主体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23.图5是桌板主体在打开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24.图6是桌板主体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5.图7是桌板主体在卸载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8.参考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包括座椅200和桌板主体100,座椅背部固定设置两个沿左右方向的转轴300,桌板主体的下方设置沉槽130,两转轴通过沉槽两侧的转轴孔140插入桌板主体内;桌板主体包括上盖板110和下底板120,上盖板内设有位于转轴上方的滑槽111,滑槽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滑块400,滑块处于最下方时并不挤压转轴使得桌板能够正常翻转,转轴上设有与滑块配合的凸台310,上盖板内还设有一扭簧500,扭簧的一端压在滑块的上方,另一端抵住上盖板。滑块和凸台的配合实现卸力机构,当桌板受力超过上限承重力值时,滑块会被凸台顶起,从而滑块越过凸台不再受支撑,使得桌板下翻卸载。
29.为方便卸载状态的桌板向上进行回收,凸台具有与滑块配合的弧面311。滑块在从卸载状态向上回复时利用弧面可以更加省力,方便用户操作。
30.进一步地,转轴在凸台的上方还设有凸点320,当打开桌板后,滑块先与凸点配合,使桌板先张开一定角度,不会立即快速掉落,更加安全,用户体验感更佳。
31.桌板内部的扭簧一端下压住滑块,使滑块位于滑槽的最下方,因此滑块在无凸台的转轴处能够正常向上翻转或下放。参考图5,当桌板开启后,滑块先自行掉落到与凸点配
合,此时桌板张开一定角度;再稍一施力使滑块配合卡在凸台上方,令桌板的张角增大到处于图6中的使用状态。当桌板上方受力持续增加,并超过上限承重力值时,凸台反向挤压滑块,使滑块沿滑道上移越过凸台,从而使得滑块下方不再受限,餐桌板下翻处于图7的卸载状态。当卸载后的桌板要往回收时,需要作用力在桌板下方,使凸台逆向压抑滑块,将滑块往上顶起回到凸台的上方,此时桌板回到正常承重范围内,滑块不挤压转轴,桌板可正常进行回收及下放。此时将桌板向上翻到贴合座椅,再利用座椅背部的开关结构210对桌板主体上方进行锁定,令桌板处于图4的闭合状态。
32.由于滑块在卸载和复位过程中需要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对滑槽的强度要求较高,滑槽需要采用不锈钢等强度较高的材质。同时,为防止凸点和凸台长期频繁使用后磨损造成承重范围减小,需要采用不锈钢等强硬耐磨的材质制造转轴。
33.在具体实施例中,上盖板上设有凸起的中心柱112和限位柱113,扭簧安装在中心柱上,扭簧一端压在滑块上方,另一端抵在限位柱上。更具体地,转轴包括连接部330和柱体,柱体伸入桌板主体内的转轴孔,凸台和凸点设置在柱体上,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丝的安装孔331,通过自攻螺丝将连接部固定到座椅的背部。上盖板和下底板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桌板主体。在桌板的沉槽内设有配合的挡块,骨架用于遮挡转轴的连接部以提升美观性。
34.桌板的上方设有内侧倾斜向下的斜块,座椅背部的相应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内枢接与斜块配合的开关结构210,开关的内侧设有能容纳斜块的容腔,开关的下方开设能插入斜块的缺槽,开关和沉槽之间设置复位用的弹簧。其中,开关的下端设有倾斜向内的斜面,斜面与斜块的倾斜角度配合,斜块向上回收时会推动开关向上旋转。
35.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桌板主体,所述座椅背部固定设置两个沿左右方向的转轴,所述桌板主体的下方通过设置转轴孔可旋转地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桌板主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内设有位于转轴上方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转轴在相应位置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盖板内还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压在滑块的上方,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住上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在凸台的上方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具有与滑块配合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凸起的中心柱和限位柱,所述扭簧安装在中心柱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在限位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主体的下方设有沉槽,所述两转轴孔设置在沉槽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连接部和柱体,所述柱体伸入桌板主体内的转轴孔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安装自攻螺丝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到座椅背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背部设有能与桌板主体配合锁定的开关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桌板主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桌板的卸力机构,包括座椅和桌板主体,所述座椅背部固定设置两个沿左右方向的转轴,所述桌板主体的下方通过设置转轴孔可旋转地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桌板主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内设有位于转轴上方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转轴在相应位置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盖板内还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压在滑块的上方,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住上盖板。通过滑块和凸台的配合实现卸力,在承重力超限的状态下对桌板进行卸力保护,更好地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雨 张晓杰 林金辉 陈冬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09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