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4  10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针织面料由于其较好的柔软触感,常用作服装的保暖内衣内裤、家纺面料,尤其是用作床上三件套-床单、被套、枕套,由于人体表面容易产生汗液以及脂质,在睡觉时汗液以及脂质附着在床单以及被套的表面,而清洗不及时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螨虫,从而导致人们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包括面层以及与面层缝合连接的基层,所述面层由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以及梳栉gb4编织成经编组织,所述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所述基层由两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以四个系统的梳栉交织呈经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质地柔软的特点,在将该面料应用于床上家纺用品时,能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并且其中梳栉gb1和gb2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能通过拒油纱线的拒油特点,减少皮肤产生汗液以及油脂的附着,同时抗菌纱线能抑制面料上细菌的滋生,从而在被单被套在使用时,能减少细菌螨虫的滋生,有益人体的健康,同时基层采用两个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提高了床单被套的抗形变能力和抗撕裂强度。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3/2-1/1-2/1-0/1-2/2-1||1穿1空;
9.所述梳栉gb2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0/2-3/1-0/2-3/1-0/2-3||1穿1空;
10.梳栉gb3和梳栉gb4均为编链组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梳栉gb1和梳栉gb2相互交错重叠,使得面层表现形成若干均匀设置的间隙,从而提高面层的透气性,在汗液附着面层时,能通过间隙进行扩散,且实现了床单以及被套在清洗后晾晒速干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拒油纱线包括纱芯以及包覆于纱芯外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内含有若干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拒油纱线由纱芯以及包覆层组成,通过含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包覆层,能提高拒油纱线的抗污、拒油能力,提高床单被套的抗污能力,降低了清
洗的难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由中空纱和缠绕纱合股而成,若干所述缠绕纱沿同捻向螺旋盘绕于中空纱外。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芯采用中空纱和缠绕纱制成,通过中空纱的中空结构,能提高床单被套的保暖效果,并且缠绕纱包覆在中空纱外,能对中空纱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纱由若干股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中空纱为聚酯纤维材质一体挤塑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纱采用异形纤维加捻而成,通过异形纤维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面积,提高缠绕纱包覆的稳定性,并且包覆层包裹于纱芯外时,通过包覆层向异形纤维之间的缝隙渗透,从而增大了包覆层与缠绕纱的包覆能力。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包括上经与下经,所述纬纱包括上纬和下纬,所述上经与上纬、下经与下纬分别以平纹编织成相间设置的条纹部一和条纹部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和纬纱分别以上经和上纬、下经和下纬分别经纬编织并交错形成条纹部一和条纹部二,提高了面料的层次感,同时具有均匀的质地和良好的强度。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经或下经包括相间设置的疏水纱线和强力纱线,所述上纬和下纬分别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疏水纱线和强力纱线,能使里层具有良好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疏水能力,不易吸附汗液中的水分,并使在清洗后,减少面料吸附的水分,具备速干的能力。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采用竹纤维材质、苎麻纤维材质或艾草纤维材质中至少一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纱线采用竹纤维、苎麻纤维或艾草纤维材质,通过竹纤维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以及天然的抗菌抑菌效果,并且苎麻纤维和艾草纤维同样具备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具有消毒杀菌、祛味的功能。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面层以四个系统的梳栉交织呈经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质地柔软的特点,在将该面料应用于床上家纺用品时,能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并且其中梳栉gb1和gb2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能通过拒油纱线的拒油特点,减少皮肤产生汗液以及油脂的附着,同时抗菌纱线能抑制面料上细菌的滋生,从而在被单被套在使用时,能减少细菌螨虫的滋生,有益人体的健康,同时基层采用两个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提高了床单被套的抗形变能力和抗撕裂强度。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里层的组织结构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层的组织结构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层的垫纱运动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拒油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面层;2、基层;3、纱芯;4、包覆层;5、中空纱;6、缠绕纱;7、上经;8、下经;9、上纬;10、下纬;11、疏水纱线;12、强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包括面层1以及与面层1缝合连接的基层2,面层1由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以及梳栉gb4编织成经编组织,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基层2由两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抗菌纱线采用竹纤维材质、苎麻纤维材质或艾草纤维材质中至少一种,其中梳栉gb1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3/2-1/1-2/1-0/1-2/2-1||1穿1空,梳栉gb2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0/2-3/1-0/2-3/1-0/2-3||1穿1空,而梳栉gb3和梳栉gb4均为编链组织。
34.如图5所示,拒油纱线包括纱芯3以及包覆于纱芯3外的包覆层4,包覆层4内含有若干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其中,纱芯3由中空纱5和缠绕纱6合股而成,若干缠绕纱6沿同捻向螺旋盘绕于中空纱5外,而缠绕纱6由若干股异形纤维加捻而成,中空纱5为聚酯纤维材质一体挤塑而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纱5采用聚酯材质经计量泵挤压而成,而异形纤维采用丙纶材质经异形喷丝板纺纱而成,异形纤维的纤维断面为正六边形。
35.如图1和图2所示,经纱包括上经7与下经8,纬纱包括上纬9和下纬10,上经7与上纬9、下经8与下纬10分别以平纹编织成相间设置的条纹部一和条纹部二,其中,上经7或下经8包括相间设置的疏水纱线11和强力纱线12,上纬9和下纬10分别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强力纱线12采用尼龙纤维以s捻向加捻而成,疏水纱线11采用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能力。
36.工作过程:梳栉gb1和梳栉gb2相互交错重叠,且梳栉gb1和gb2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能通过拒油纱线的拒油特点,减少皮肤产生汗液以及油脂的附着,同时抗菌纱线能抑制面料上细菌的滋生,将该面料应用于床上家纺用品时,能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并且从而在被单被套在使用时,能减少细菌螨虫的滋生,有益人体的健康,并且梳栉gb1和梳栉gb2形成若干均匀设置的间隙,从而提高面层1的透气性,在汗液附着面层1时,能通过间隙进行扩散,且实现了床单以及被套在清洗后晾晒速干的效果,并且基层2采用两个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提高了床单被套的抗形变能力和抗撕裂强度。
37.其中,拒油纱线由纱芯3以及包覆层4组成,其中,纱芯3采用中空纱5和缠绕纱6制成,通过中空纱5的中空结构,能提高床单被套的保暖效果,并且缠绕纱6包覆在中空纱5外,能对中空纱5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缠绕纱6采用异形纤维加捻而成,通过异形纤维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面积,提高缠绕纱6包覆的稳定性,并且包覆层4包裹于纱芯3外时,通过包覆层4向异形纤维之间的缝隙渗透,从而增大了包覆层4与缠绕纱6的包覆能力,将盘绕缠绕纱6的中空纱5浸过还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整理液中,经烘干后形成含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包覆层4,能提高拒油纱线的抗污、拒油能力,提高床单被套的抗污能力,降低了清洗的难度。
38.而基层2的经纱和纬纱分别以上经7和上纬9、下经8和下纬10分别经纬编织并交错形成条纹部一和条纹部二,提高了面料的层次感,同时具有均匀的质地和良好的强度,并且
选用疏水纱线11和强力纱线12,能使里层具有良好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疏水能力,不易吸附汗液中的水分,并使在清洗后,减少面料吸附的水分,具备速干的能力,抗菌纱线采用竹纤维、苎麻纤维或艾草纤维材质,通过竹纤维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以及天然的抗菌抑菌效果,并且苎麻纤维和艾草纤维同样具备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具有消毒杀菌、祛味的功能。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以及与面层(1)缝合连接的基层(2),所述面层(1)由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以及梳栉gb4编织成经编组织,所述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所述基层(2)由两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3/2-1/1-2/1-0/1-2/2-1||1穿1空;所述梳栉gb2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0/2-3/1-0/2-3/1-0/2-3||1穿1空;所述梳栉gb3和梳栉gb4均为编链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油纱线包括纱芯(3)以及包覆于纱芯(3)外的包覆层(4),所述包覆层(4)内含有若干纳米二氧化钛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芯(3)由中空纱(5)和缠绕纱(6)合股而成,若干所述缠绕纱(6)沿同捻向螺旋盘绕于中空纱(5)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纱(6)由若干股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中空纱(5)为聚酯纤维材质一体挤塑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包括上经(7)与下经(8),所述纬纱包括上纬(9)和下纬(10),所述上经(7)与上纬(9)、下经(8)与下纬(10)分别以平纹编织成相间设置的条纹部一和条纹部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经(7)或下经(8)包括相间设置的疏水纱线(11)和强力纱线(12),所述上纬(9)和下纬(10)分别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采用竹纤维材质、苎麻纤维材质或艾草纤维材质中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针织面料,涉及纺织织物,旨在解决清洗不及时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螨虫,从而导致人们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以及与面层缝合连接的基层,面层由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以及梳栉GB4编织成经编组织,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分别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基层由两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表里换层组织。本实用新型采用拒油纱线和抗菌纱线,减少皮肤产生汗液以及油脂的附着,同时抗菌纱线能抑制面料上细菌的滋生,从而在被单被套在使用时,能减少细菌螨虫的滋生,有益人体的健康,同时基层采用两个系统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提高了床单被套的抗形变能力和抗撕裂强度。能力和抗撕裂强度。能力和抗撕裂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越发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10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