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5  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流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清洗机的新型溢流阀。


背景技术:

2.高压清洗机在工作时,依靠溢流阀来控制出水口最大压力,同时通过溢流阀与微动开关的联动作用实现开枪和关枪瞬间电机的启动与停止。目前溢流阀现有的技术采用的是阀芯与阀套之间锥面硬接触密封。清洗机在工作时,由于溢流阀的阀芯与阀套均承受非常高的压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配合面出现严重磨损,增大了阀芯的受力面积,使得作用于阀芯锥面的水压力大于阀芯的弹簧力,导致机器出现跳泵现象。此外,由于阀芯和阀套之间的磨损,关枪状态时,水压泄漏,关枪压力无法持续,工作压力下降过快,压力无法达到弹开溢流阀和微动开关的临界值,导致电机因无法关机而出现烧机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溢流阀,能够降低阀芯表面的磨损,提高阀芯的密封效果,防止阀芯移动过程中将密封圈挤出,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溢流阀,包括安装在泵体出水口的阀套、连接在阀套上的阀体以及设于阀套内的阀芯,所述阀芯的前端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部分呈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进入阀芯内并且与阀芯内的前密封圈紧贴形成锥面密封结构,所述圆锥结构通过锥面与前密封圈接触以减轻前密封圈的轴向挤出力,所述圆锥结构与轴向的夹角a为1-30
°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锥结构为前窄后宽的圆锥结构,所述阀芯沿轴向移动使密封柱进入阀套内,通过圆锥结构逐渐压紧前密封圈的内圈从而形成锥面密封结构。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锥结构位于密封柱的中部位置。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套上具有与密封柱配合的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的内径大于圆锥结构的最宽部位的外径。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内还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设置在前密封圈的左侧并压紧前密封圈。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堵头卡扣式连接在阀套的端部上。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后端设有后密封圈,所述后密封圈与阀芯的后端形成圆柱形密封结构。
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阀体相接触,另一端与阀芯相接触。
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均为氟橡胶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溢流阀,在阀芯的密封柱上设置锥面结构,通过锥面结构和前密封圈进行密封,柔性的前密封圈可以有效防止密封柱磨损,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1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溢流阀,阀芯在向左运动时,通过密封柱的锥形结构缓缓对前密封圈施加压紧力,避免阀芯对前密封圈施加过大的轴向推力而导致前密封圈被挤出和磨损。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溢流阀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所示的新型溢流阀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阀套,11、导向开口,2、阀芯,21、圆锥结构,22、密封柱,3、前密封圈,4、后密封圈,5、堵头,6、弹簧,7、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新型溢流阀,包括安装在泵体出水口的阀套1、连接在阀套1上的阀体7以及设于阀套1内的阀芯2,阀芯2的前端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密封柱22,密封柱22的部分呈圆锥结构,圆锥结构21进入阀芯2内并且与阀芯2内的前密封圈3紧贴形成锥面密封结构,圆锥结构21通过锥面与前密封圈3接触以减轻前密封圈3的轴向挤出力。圆锥结构21与轴向的夹角a为1-30
°
,两者夹角越大圆锥结构21对前密封圈3的轴向挤出力越小,更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从而在满足密封性前提下,确保密封圈不被挤出。
22.圆锥结构21为前窄后宽的圆锥结构21,阀芯2沿轴向移动使密封柱22进入阀套1内,通过圆锥结构21逐渐压紧前密封圈3的内圈从而形成锥面密封结构。圆锥结构21位于密封柱22的中部位置。圆锥结构21的长度可以根据阀芯2和阀套1的实际尺寸进行合理设置。阀芯2前进使圆锥结构21的前端先与前密封圈3的内壁接触,由于圆锥结构21的前端对前密封圈3的挤压力较小,前密封圈3不会受到很大的轴向推力和径向压紧力,阀芯2继续移动,圆锥结构21对前密封圈3轴向推力和径向压紧力越来越大,轴向推力实现从小到大的过程
避免圆柱结构始终处于较大的轴向推力而导致前密封圈3被挤出或出现磨损。在阀芯2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圆锥结构21刚好和前密封圈3完全紧贴,实现密封效果。
23.阀套1上具有与密封柱22配合的导向开口11,导向开口11的内径大于圆锥结构21的最宽部位的外径。密封柱22完全进入导向开口11至极限位置时,圆锥结构21和前密封圈3处于最佳密封状态。
24.阀芯2内还设有堵头5,堵头设5置在前密封圈3的左侧并压紧前密封圈3。堵头5卡扣式连接在阀套1的端部上。堵头5进一步防止前密封圈3被挤出。堵头5与阀套1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材料采用铜,并设计成卡扣结构,以保证在长时间工作以后,堵头5和前密封圈3依然能够在阀套1内保持原来的位置,增加了密封的稳定性。
25.阀体7后端设有后密封圈4,后密封圈4与阀芯2的后端形成圆柱形的密封保压结构。
26.阀芯2上套设有弹簧6,弹簧6一端与阀体7相接触,另一端与阀芯2相接触。弹簧6为阀芯2提供复位力。
27.前密封圈3和后密封圈4均为氟橡胶密封圈。氟橡胶密封圈具有较强的弹性和耐磨性,确保和阀芯2之间形成很好的密封性能。
28.开枪工作时,水进入泵体,经增压之后从出水口流出,溢流阀端部的高水压经过堵头5之后,前密封圈3在高水压力作用下产生微量变形,牢牢抱紧阀芯2端部的圆锥结构21,形成严实的密封,保证压力不泄露。关枪时,水压瞬间升高,使其作用于阀芯2端部的压力大于作用于阀芯2上的弹簧力,将阀芯2弹开,阀芯2推动阀芯2尾部的微动开关,从而实现关机。当再次开枪工作时,因出口压力降低,阀芯2回弹,锥面结构再次与前密封圈3牢牢接触。前密封圈3在工作时能够始终与阀芯2的圆锥结构21紧密柔性接触,不出现跳泵现象,关枪时压力瞬间升高不发生泄露,关枪的瞬间电机能够立即停止运转。
29.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溢流阀,能够降低阀芯表面的磨损,提高阀芯的密封效果,防止阀芯移动过程中将密封圈挤出和磨损,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3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溢流阀,包括安装在泵体出水口的阀套、连接在阀套上的阀体以及设于阀套内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前端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部分呈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进入阀芯内并且与阀芯内的前密封圈紧贴形成锥面密封结构,所述圆锥结构通过锥面与前密封圈接触以减轻前密封圈的轴向挤出力,所述圆锥结构与轴向的夹角a为1-3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结构为前窄后宽的圆锥结构,所述阀芯沿轴向移动使密封柱进入阀套内,通过圆锥结构逐渐压紧前密封圈的内圈从而形成锥面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结构位于密封柱的中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上具有与密封柱配合的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的内径大于圆锥结构的最宽部位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内还设有堵头,所述堵头设置在前密封圈的左侧并压紧前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卡扣式连接在阀套的端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后端设有后密封圈,所述后密封圈与阀芯的后端形成圆柱形密封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阀体相接触,另一端与阀芯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均为氟橡胶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溢流阀,包括安装在泵体出水口的阀套、连接在阀套上的阀体以及设于阀套内的阀芯,阀芯的前端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密封柱,密封柱的部分呈圆锥结构,圆锥结构进入阀芯内并且与阀芯内的前密封圈紧贴形成锥面密封结构,圆锥结构通过锥面与前密封圈接触以减轻前密封圈的轴向挤出力,圆锥结构与轴向的夹角a为1-30


技术研发人员:冯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彩象园林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11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