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杨琴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5-06  1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蜀杨琴。


背景技术:

2.蜀杨琴是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3.传统的蜀杨琴的琴架不具有折叠功能,存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蜀杨琴,旨在解决琴架不具有折叠功能,存储不方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蜀杨琴,包括琴体以及与所述琴体背面连接的琴架,所述琴体正面设有琴弦;
6.所述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
7.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与所述琴体的侧壁抵接;
8.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琴体的侧壁抵接;
9.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琴体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朝着所述第一凸起向下倾斜;
10.所述第三侧板靠近所述琴体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朝着所述第二凸起向下倾斜。
11.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采用了上述蜀杨琴,包括琴体以及与琴体背面连接的琴架,琴体正面设有琴弦,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因此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相对于传统的蜀杨琴的琴架不具有折叠功能,存储不方便的方案,本方案的蜀杨琴的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其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蜀杨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如图1所示的蜀杨琴的爆炸图。
17.图3为如图1所示的蜀杨琴的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如图1所示的蜀杨琴的琴体的爆炸图。
19.附图标记:
20.10-琴体,11-面板,111-音腔,113-琴码,115-支撑板,117-第一容纳腔,119-第二容纳腔,13-底板;
21.21-第一侧板,211-第一凸起,213-第一斜面,23-第二侧板,25-第三侧板,251-第二凸起,253-第二斜面;
22.30-琴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蜀杨琴,包括琴体10以及与琴体10背面连接的琴架,琴体10正面设有琴弦30。
27.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转动连接,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转动连接。
28.第一侧板21远离第二侧板23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211,第一凸起211用于与琴体10的侧壁抵接。
29.第三侧板25远离第二侧板23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凸起251,第二凸起251用于与琴体10的侧壁抵接。
30.第一侧板21靠近琴体10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一斜面213,第一斜面213朝着第一凸起211向下倾斜。
31.第三侧板25靠近琴体10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二斜面253,第二斜面253朝着第二凸起251向下倾斜。
32.采用了上述蜀杨琴,包括琴体10以及与琴体10背面连接的琴架,琴体10正面设有琴弦30,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转动连接,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转动连接。由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转动连
接,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转动连接,因此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相对于传统的蜀杨琴的琴架不具有折叠功能,存储不方便的方案,本方案的蜀杨琴的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
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21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图中未显示),第二侧板23靠近第一侧板2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一卡扣配合件(图中未显示),第一卡扣件和第一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
34.具体来说,第一侧板21上设有第一卡扣件(图中未显示),第二侧板23靠近第一侧板2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一卡扣配合件(图中未显示),第一卡扣件和第一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在琴架对琴体10进行支撑的时候,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有利于提高琴架对琴体10的支撑效果。
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侧板25上设有第二卡扣件(图中未显示),第二侧板23靠近第三侧板25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扣配合件(图中未显示),第二卡扣件和第二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第三侧板25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
36.具体来说,第三侧板25上设有第二卡扣件(图中未显示),第二侧板23靠近第三侧板25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扣配合件(图中未显示),第二卡扣件和第二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第三侧板25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在琴架对琴体10进行支撑的时候,第三侧板25和第二侧板23不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琴架对琴体10的支撑效果。
37.在本实施方式中,琴体10和琴架连接时,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均设置在琴体10背面的外围。
38.具体来说,琴体10和琴架连接时,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均设置在琴体10背面的外围,更进一步提高琴架对琴体10的支撑效果。
3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通过转轴连接,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通过转轴连接。
40.具体来说,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通过转轴连接,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之间能够转动,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通过转轴连接,第二侧板23和第三侧板25之间能够转动,因此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
41.优选的,琴体10包括面板11以及与面板11连接的底板13,面板11和底板13围成音腔111,琴弦30设置在面板11远离底板13的一面,面板11与底板13连接的一面用于与所述琴架连接。
42.具体来说,琴体10包括面板11以及与面板11连接的底板13,面板11和底板13围成音腔111,琴弦30设置在面板11远离底板13的一面,面板11与底板13连接的一面用于与所述琴架连接,面板11和底板13围成音腔111,使得蜀杨琴具有较好的音质。
43.优选的,面板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琴钉(图中未显示)和第二琴钉(图中未显示),琴弦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琴钉和第二琴钉连接。
44.具体来说,面板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琴钉(图中未显示)和第二琴钉(图中未显示),琴弦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琴钉和第二琴钉连接,琴弦30通过第一琴钉和第二琴钉固定在面板11上.
45.优选的,琴体10还包括设置在面板11远离底板13一面的琴码113,琴码113用于支撑琴弦30。
46.具体来说,琴体10还包括设置在面板11远离底板13一面的琴码113,琴码113用于支撑琴弦30,能够将琴弦30的震动传导至面板11上。
47.优选的,琴体10还包括设置在音腔111内的支撑板115,支撑板115的厚度小于音腔111的深度。
48.具体来说,琴体10还包括设置在音腔111内的支撑板115,支撑板115能够对面板11起支撑作用,支撑板115的厚度小于音腔111的深度,避免支撑板115将音腔111分隔开。
49.优选的,支撑板115为多个,多个支撑板115沿着音腔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0.具体来说,支撑板115为多个,多个支撑板115沿着音腔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板115能够增强对面板11的支撑作用。
51.优选的,面板11与底板13连接的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一侧板21配合的第一容纳腔117以及用于与第三侧板25配合的第二容纳腔119,第一容纳腔117、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9沿着琴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52.具体来说,面板11与底板13连接的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一侧板21配合的第一容纳腔117以及用于与第三侧板25配合的第二容纳腔119,第一容纳腔117、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9沿着琴体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利于提高琴架对琴体10的支撑效果。
5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蜀杨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以及与所述琴体背面连接的琴架,所述琴体正面设有琴弦;所述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与所述琴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琴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琴体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朝着所述第一凸起向下倾斜;所述第三侧板靠近所述琴体的一端的端部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朝着所述第二凸起向下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一卡扣配合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一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不相对转动;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扣配合件,所述第二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配合件卡扣在一起时,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不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和所述琴架连接时,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设置在所述琴体背面的外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通过转轴连接。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包括面板以及与所述面板连接的底板,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围成音腔,所述琴弦设置在所述面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面用于与所述琴架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琴钉和第二琴钉,所述琴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琴钉和所述第二琴钉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远离所述底板一面的琴码,所述琴码用于支撑所述琴弦。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音腔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音腔的深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沿着所述音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蜀杨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三侧板配合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沿着所述琴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蜀杨琴,包括琴体以及与琴体背面连接的琴架,琴体正面设有琴弦,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采用了上述蜀杨琴,包括琴体以及与琴体背面连接的琴架,琴体正面设有琴弦,琴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因此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相对于传统的蜀杨琴的琴架不具有折叠功能,存储不方便的方案,本方案的蜀杨琴的琴架具有折叠功能,存储较方便。存储较方便。存储较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 林戈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蜀乐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1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