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烹饪机。
背景技术:2.现有的商场等公共场所中的自动煮饺子机设备,只能对铁质容器进行加热,进而煮熟饺子。
3.然而,现有的饺子的包装容器大多数为铝制材料,而并非铁制容器,从而造成使用者买完饺子后,面临无法烹煮的尴尬问题,进而发现现有自动煮饺子机设备的使用范围较窄,使用人群较少的问题。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烹饪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智能烹饪机,包括上壳、中壳、下壳以及后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两者位于所述中壳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与所述中壳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所述中壳、所述下壳以及所述后壳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与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水泵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水箱连接贯通,所述水箱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散热装置、加热盘以及加热主板,所述中壳正面一侧顶部设有触摸屏控制板,所述触摸屏控制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维码扫描块与工作区,所述二维码扫描块与所述二维码扫描器相配合,所述工作区内顶部设有热水出水口,所述工作区内底部中心处设有电磁炉加热面,所述下壳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纯净水进水口、大桶水进水口、加热内胆出水口以及电源开关。
8.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一侧底部设有加热板散热孔,所述后壳上且位于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相配合的位置设有内胆散热孔。
9.作为优选,所述电磁炉加热面顶部与所述工作区内底部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电磁炉加热面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筋。
10.作为优选,所述热水出水口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加热盘位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的下方且与其电性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大桶水进水口与所述水泵输入端连接贯通,所述加热内胆出水口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电磁炉工作频率是90-100赫兹,所述热水出水口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连接贯通。
13.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道挡板,所述风道挡板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空间
分成两个散热风道,两个散热风道的进出风方向相反,所述加热主板与所述加热盘两者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加热主板的下方设有加热主板散热片,所述加热主板散热片一侧设有加热主板散热风机,所述加热盘底部设有加热盘散热风机,所述加热板散热孔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所述下壳的一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的加热主板散热进风口与加热盘散热出风口。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电磁炉工作频率90-100赫兹的控制,可对配套的铝材容器加热煮熟饺,提高了烹饪机的适应范围;通过工作区与电磁炉加热面平齐,电磁炉加热面两侧设置弧形限位筋从而对加热容器进行限位,在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发生烫伤;通过加热盘散热风机与加热主板散热风机对加热盘与加热主板进行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爆炸效果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上壳;2、中壳;3、下壳;4、后壳;5、水箱;6、二维码扫描器;7、水箱加热内胆;8、水泵;9、电磁阀;10、工作区;11、热水出水口;12、电磁炉加热面;13、弧形限位筋;14、二维码扫描块;15、触摸屏控制板;16、加热板散热孔;17、纯净水进水口;18、大桶水进水口;19、加热内胆出水口;20、电源开关;21、内胆散热孔;22、加热盘;23、加热主板;24、加热盘散热风机;25、加热主板散热风机;26、风道挡板;27、加热主板散热进风口;28、加热盘散热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烹饪机。
27.实施例一,如图1
‑ꢀ
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包括上壳1、中壳2、下壳3以及后壳4,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3两者位于所述中壳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4与所述中壳2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1、所述中壳2、所述下壳3以及所述后壳4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
6,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7与水泵8,所述水泵8的顶部设有电磁阀9,所述水泵8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9与所述水箱5连接贯通,所述水箱5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散热装置、加热盘22以及加热主板23,所述中壳2正面一侧顶部设有触摸屏控制板15,所述触摸屏控制板15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维码扫描块14与工作区10,所述二维码扫描块14与所述二维码扫描器6相配合,所述工作区10内顶部设有热水出水口11,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中心处设有电磁炉加热面12,所述下壳3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纯净水进水口17、大桶水进水口18、加热内胆出水口19以及电源开关20。
28.实施例二,包括上壳1、中壳2、下壳3以及后壳4,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3两者位于所述中壳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4与所述中壳2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1、所述中壳2、所述下壳3以及所述后壳4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6,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7与水泵8,所述水泵8的顶部设有电磁阀9,所述水泵8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9与所述水箱5连接贯通,所述水箱5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散热装置、加热盘22以及加热主板23,所述中壳2正面一侧顶部设有触摸屏控制板15,所述触摸屏控制板15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维码扫描块14与工作区10,所述二维码扫描块14与所述二维码扫描器6相配合,所述工作区10内顶部设有热水出水口11,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中心处设有电磁炉加热面12,所述下壳3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纯净水进水口17、大桶水进水口18、加热内胆出水口19以及电源开关20,所述中壳2一侧底部设有加热板散热孔16,所述后壳4上且位于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相配合的位置设有内胆散热孔21,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顶部与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筋13。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工作区10与电磁炉加热面12平齐,电磁炉加热面12两侧设置弧形限位筋13从而对加热容器进行限位,在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发生烫伤。
29.实施例三,包括上壳1、中壳2、下壳3以及后壳4,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3两者位于所述中壳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4与所述中壳2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1、所述中壳2、所述下壳3以及所述后壳4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6,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7与水泵8,所述水泵8的顶部设有电磁阀9,所述水泵8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9与所述水箱5连接贯通,所述水箱5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散热装置、加热盘22以及加热主板23,所述中壳2正面一侧顶部设有触摸屏控制板15,所述触摸屏控制板15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维码扫描块14与工作区10,所述二维码扫描块14与所述二维码扫描器6相配合,所述工作区10内顶部设有热水出水口11,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中心处设有电磁炉加热面12,所述下壳3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纯净水进水口17、大桶水进水口18、加热内胆出水口19以及电源开关20,所述热水出水口11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加热盘22位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下方且与其电性连接,所述大桶水进水口18与所述水泵8输入端连接贯通,所述加热内胆出水口19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所述电磁炉工作频率是90-100赫兹,所述热水出水口11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道挡板26,所述风道挡板26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空间分成
两个散热风道,所述加热主板23与所述加热盘22两者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内,两个散热风道的进出风方向相反,所述加热主板23的下方设有加热主板散热片,所述加热主板散热片一侧设有加热主板散热风机25,所述加热盘22底部设有加热盘散热风机24,所述加热板散热孔16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所述下壳3的一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的加热主板散热进风口27与加热盘散热出风口28。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通过对电磁炉工作频率90-100赫兹的控制,可对配套的铝材容器加热煮熟饺,提高了烹饪机的适应范围。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块14与二维码扫描器6进行扫码支付,然后将铝材容器连通饺子放置电磁炉加热面12上,铝制容器被两个弧形限位筋13限定住位置,水箱加热内胆7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水口11向铝制容器加水,同时,加热盘22通过电磁炉加热面12对铝制容器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对饺子烹饪的效果。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中壳(2)、下壳(3)以及后壳(4),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3)两者位于所述中壳(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4)与所述中壳(2)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1)、所述中壳(2)、所述下壳(3)以及所述后壳(4)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6),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7)与水泵(8),所述水泵(8)的顶部设有电磁阀(9),所述水泵(8)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9)与所述水箱(5)连接贯通,所述水箱(5)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散热装置、加热盘(22)以及加热主板(23),所述中壳(2)正面一侧顶部设有触摸屏控制板(15),所述触摸屏控制板(15)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维码扫描块(14)与工作区(10),所述二维码扫描块(14)与所述二维码扫描器(6)相配合,所述工作区(10)内顶部设有热水出水口(11),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中心处设有电磁炉加热面(12),所述下壳(3)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纯净水进水口(17)、大桶水进水口(18)、加热内胆出水口(19)以及电源开关(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2)一侧底部设有加热板散热孔(16),所述后壳(4)上且位于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相配合的位置设有内胆散热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顶部与所述工作区(10)内底部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筋(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口(11)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加热盘(22)位于所述电磁炉加热面(12)的下方且与其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桶水进水口(18)与所述水泵(8)输入端连接贯通,所述加热内胆出水口(19)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工作频率是90-100赫兹,所述热水出水口(11)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7)连接贯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道挡板(26),所述风道挡板(26)将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空间分成两个散热风道,两个散热风道的进出风方向相反,所述加热主板(23)与所述加热盘(22)两者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加热主板(23)的下方设有加热主板散热片,所述加热主板散热片一侧设有加热主板散热风机(25),所述加热盘(22)底部设有加热盘散热风机(24),所述加热板散热孔(16)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所述下壳(3)的一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散热风道连接贯通的加热主板散热进风口(27)与加热盘散热出风口(28)。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烹饪机,包括上壳、中壳、下壳以及后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两者位于所述中壳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后壳与所述中壳两者配合在一起,所述上壳、所述中壳、所述下壳以及所述后壳四者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顶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下方一侧设有二维码扫描器,所述安装空间内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水箱加热内胆与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设有电磁阀,所述水泵输出端贯穿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水箱连接贯通,所述水箱与所述水箱加热内胆连接贯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加热盘与加热主板。有益效果:通过对电磁炉工作频率90-100赫兹的控制,可对配套的铝材容器加热煮熟饺,提高了烹饪机的适应范围。提高了烹饪机的适应范围。提高了烹饪机的适应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一船小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