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汽车涂料是指涂装在轿车等各类车辆车身及零部件上的涂料,其通过在车体表面形成保护膜不仅具有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的作用,还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但是,由于汽车涂料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或者冲刷,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涂料不仅要求光泽美观、还要求高耐老化性、抗腐蚀性、耐磨性等。
3.现有汽车涂料普遍存在光泽度、耐老化性、抗腐蚀性、耐磨性等不能兼得,难以适应复杂恶劣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旨在解决现有汽车涂料普遍存在光泽度、耐老化性、抗腐蚀性、耐磨性等不能兼得,难以适应复杂恶劣环境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6.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5-6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5-9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3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3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0-20份以及水15-25份。
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8.按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
9.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
10.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即得。
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通过由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按比例复配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甲基化三聚氰胺以及水而得,将其涂覆于汽车表面,附着力好,光泽度高,且耐老化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性能优异,能够适应于复杂恶劣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4.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5-6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5-9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3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3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0-20份以及水15-25份。
15.其中,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
17.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0-160℃下反应0.5-1h后,降温至40-50℃,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
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甲基苯基硅树脂因苯基硅氧链的引入,使其在力学性能、热弹性、粘结性、光泽性及与有机物、无机填料的配伍性等方面更优异于一般的硅树脂;聚酯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多元酸酯化而得,具体地,该聚酯树脂可以为采用新戊二醇、季戊二醇、甲基丙二醇中的一种与乙二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中的一种制备得到,所采用的多元醇或多元酸的种类并不会对本技术体系效果产生影响,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聚酯树脂均是由新戊二醇与间苯二甲酸酯化而得,并不用以限定本技术范围。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的羟基间进行缩合反应,完成接枝聚合,具体缩合方式同样不影响本技术体系效果,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其中,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的质量比优选为(1-2):(4-5),二者含量配比会对涂料加工性能、耐候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地,当甲基苯基硅树脂含量过高时,将会导致涂料的加工性能变差;当聚酯树脂含量过高时,将会影响涂料的耐候性能。
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3-0.5):(0.3-0.5),优选为10:0.4:0.4。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3-5):1的硬丙烯酸类单体与软丙烯酸类单体共聚而成;具体合成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其合成方式除了所用单体种类以及单体配比外,对本技术体系效果无直接影响,其中,硬丙烯酸类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软丙烯酸类单体可以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等。优选地,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分子量《1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与分子量》2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按照质量比(1-3):1组成。其中,分子量《1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可以选路博润solsperse 41000、毕克byk111、毕克byk102、迪高disper 655、巴斯夫efka 4701、巴斯夫efka 4732等中的一种,而分子量》2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可以为路博润solsperse 32000、solsperse 39000、solsperse 75000中的一种。
23.在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4.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以及水20份。
25.另外,根据用户对该涂料的外观颜色需求,可以向该涂料体系中添加对应的颜填料,具体地,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涂料还包括颜填料1-3份,颜填料在本技术功能性表面助剂的作用下可以与该涂料体系混合均匀。
2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27.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
28.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
29.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即得。
30.其中,搅拌速率为2000-3000r/min。
31.以下给出本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目的不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3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给出的数值是尽可能精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由于不可能避免的测量误差和实验操作问题,每一个数字都应该被理解为约数,而不是绝对准确的数值。
33.实施例1
34.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5.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5份、丙烯酸树脂1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5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0份以及水15份。
36.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37.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38.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39.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40.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3.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7份、丙烯酸树脂12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6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5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5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2份以及水17份。
44.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45.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46.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47.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48.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49.实施例3
50.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51.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52.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53.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54.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55.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56.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57.实施例4
58.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59.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2份、丙烯酸树脂17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8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5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5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7份以及水23份。
60.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61.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62.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63.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64.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65.实施例5
66.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67.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5份、丙烯酸树脂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9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3份、功能性表面助剂3份、甲基化三聚氰胺20份以及水25份。
68.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69.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70.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71.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72.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
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73.实施例6
74.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75.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76.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77.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3: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78.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79.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80.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81.实施例7
82.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83.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84.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85.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5: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86.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87.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88.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89.实施例8
90.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91.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92.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
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93.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94.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1:1组成。
95.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96.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97.实施例9
98.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99.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100.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101.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102.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3:1组成。
103.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104.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105.实施例10
106.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07.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108.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0℃下反应1h后,降温至40℃,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109.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110.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111.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112.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113.实施例11
114.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15.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116.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60℃下反应1h后,降温至50℃,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117.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118.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byk111与solsperse 32000按照质量比2:1组成。
119.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120.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121.实施例12
122.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23.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124.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125.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126.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为byk111。
127.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128.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129.实施例13
130.本实施例中,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31.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5份以及水20份。
132.其中,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的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5℃下反应1h后,降温至45℃,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4:0.4。
133.其中,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
134.其中,功能性表面助剂为solsperse 32000。
135.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为:
136.按上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搅拌速率为2500r/min;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2500r/min,即得。
137.分别将实施例1-13所制备得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喷涂于汽车盖板上,涂抹厚度为20
±
2μm,在150℃上烘烤15分钟,得到实施例1-13对应的涂料板样品,对所得涂料板样品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参照标准gb/t9286-1998进行静态附着力测试、参照标准gb/t1731-1993进行柔韧性测试、参照标准gb/t1865-1997进行耐老化性测试以及参照标准as/nzs1580.403.1-1999进行干抗刮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38.表1
139.[0140][0141]
综上,从表1可知,本技术实施例1-13通过对聚酯涂料的原料种类以及配比、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所制备得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在应用与汽车盖板时,具有优异附着性,柔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能够适应于复杂恶劣环境,同时,保持高光泽度,能够维持汽车外表的美观性。
[0142]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5-6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5-9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3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3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0-20份以及水15-2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苯基硅树脂与聚酯树脂进行缩合反应,得有机硅改性聚酯;将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与马来酸酐置于温度为150-160℃下反应0.5-1h后,降温至40-50℃,并加入2-氨基-2-甲基-1-丙醇,调节ph至中性后,即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改性聚酯、马来酸酐以及三乙胺的质量比例为10:(0.3-0.5):(0.3-0.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3-5):1的硬丙烯酸类单体与软丙烯酸类单体共聚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质量比为4: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共聚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表面助剂是由分子量<1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与分子量>20000的功能性表面助剂按照质量比(1-3):1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性硅改聚酯材料6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7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2份、功能性表面助剂2份以及水20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涂料还包括颜填料1-3份。9.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将聚四氟乙烯微粉蜡、水性膨润土增稠剂、功能性表面助剂以及水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得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与水性硅改聚酯材料、丙烯酸树脂、甲基化三聚氰胺于室温下进行高速搅拌混合,即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性硅改聚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速率为2000-3000r/min。
技术总结本申请适用于涂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水性硅改聚酯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性硅改聚酯材料55-65份、丙烯酸树脂10-20份、聚四氟乙烯微粉蜡5-9份、水性膨润土增稠剂1-3份、功能性表面助剂1-3份、甲基化三聚氰胺10-20份以及水15-25份。将本申请涂覆于汽车表面,附着力好,光泽度高,且耐老化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性能优异,能够适应于复杂恶劣环境。境。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民 顾进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