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9-06  144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泥脱水,就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一般来说,采用机械脱水可以获得20%-30%的含固率,所形成的污泥也被称为泥饼。泥饼的含水率仍然较高,具有流体性质,其处置难度和成本仍然较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减量。此时,在自然风干之外,只有通过输入热量形成蒸发,才能够实现大规模减量,采用热量进行干燥的处理就是热干化。
3.目前市面上的脱水设备,每次运行都只能对污泥进行一次热干化脱水,若要进行深度脱水,就需要人工不断将脱水设备排出的污泥的重复的加入脱水设备,循环脱水,脱水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支架、脱水箱、热风送气管、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和电热板,脱水箱设于支架上,脱水箱底壁为倾斜结构设置,热风送气管连接于脱水箱的底壁上,与外部热气供应系统连接,对脱水箱内的污泥加热脱水,电热板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电热板设有若干组且对称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同行设置的电热板呈漏斗型结构设置,电热板可对落在电热板上的污泥加热脱水,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设于脱水箱中且与电热板配合设置,借助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可延长污泥在脱水箱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依次热干化脱水的效率,减少循环脱水次数。
6.优选的,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包括往复驱动件、滑板和连接板,滑板滑动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连接板设有若干组且与电热板交替设置,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滑板侧壁上,往复驱动件设于支架上且连接于连接板,借助往复驱动件驱使滑板上下滑动,进而使对称设置的连接板进行下凹和上凸交替运动,连接板下凹时将污泥内兜,使污泥在连接板上滚动,连接板上凸时将污泥外推,使污泥沿连接板移动至连接板下层的电热板上,以此往复,层层下移,最终落在脱水箱底壁上,延长污泥在脱水箱中的停留时间,使污泥充分干燥。
7.优选的,往复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摆杆、连接杆和滑柱,滑柱的顶端设于滑板底壁上,滑柱的底端滑动贯穿脱水箱底壁设置,伺服电机设于支架上,摆杆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设于摆杆上,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滑柱的底壁上,伺服电机运行,驱使摆杆偏转,进而借助连接杆驱使滑柱上下移动,最终使滑板上下移动,驱使连接板内凹、上凸交替进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板对称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滑槽内滑
动设有凸柱,凸柱的另一端固定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借助滑槽与凸柱配合,可使连接板与脱水箱内侧壁活动连接,进而方便连接板偏转。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脱水箱内侧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滑板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块,借助滑块与限位槽配合,可使滑板保持垂直滑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脱水箱顶部设有进料口和排气管,排气管可将废气导出送入后续处理工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脱水箱底部侧壁设有排料管,可将脱水后的污泥排出。
12.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热风送气管与电热板配合,可对脱水箱内进行加热,电热板与连接板交替配合设置,可使污泥沿自重下移,同时可改变热风流向,使污泥受热更为均匀,在伺服电机驱动下,滑板上下移动,驱使连接板呈下凹、内凸交替运动,使污泥自重下沿连接板移动,有助于延长污泥在脱水箱中的停留时间,提高脱水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支架,2、脱水箱,3、热风送气管,4、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5、电热板,6、往复驱动件,7、滑板,8、连接板,9、伺服电机,10、摆杆,11、连接杆,12、滑柱,13、滑槽,14、凸柱,15、限位槽,16、滑块,17、进料口,18、排气管,19、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支架1、脱水箱2、热风送气管3、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4和电热板5,脱水箱2设于支架1上,脱水箱2底壁为倾斜结构设置,热风送气管3连接于脱水箱2的底壁上,电热板5设于脱水箱2内侧壁上,电热板5设有若干组且对称设于脱水箱2内侧壁上,同行设置的电热板5呈漏斗型结构设置,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4包括往复驱动件6、滑板7和连接板8,滑板7滑动设于脱水箱2内侧壁上,连接板8设有若干组且与电热板5交替设置,连接板8的一端活动设于脱水箱2内侧壁上,连接板8的另一端铰接于滑板7侧壁上,往复驱动件6包括伺服电机9、摆杆10、连接杆11和滑柱12,滑柱12的顶端设于滑板7底壁上,滑柱12的底端滑动贯穿脱水箱2底壁设置,伺服电机9设于支架1上,摆杆10设于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杆11的一端转动设于摆杆10上,连接板8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滑柱12的底壁上。
19.连接板8对称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滑动设有凸柱14,凸柱14的另一端固定设于脱水箱2内侧壁上。
20.脱水箱2内侧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15,滑板7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15相配合的滑块16,脱水箱2顶部设有进料口17和排气管18,脱水箱2底部侧壁设有排料管19。
21.具体使用时,热风送气管3与外部热风供气系统连接,同时将电热板5通电,将泥饼从进料口17送入脱水箱2中,驱动伺服电机9运行,借助摆杆10和连接杆11驱使滑柱1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滑板7上下滑动,驱使连接板8下凹和上凸交替进行,延长污泥在脱水箱2中的停留时间,下凹时将污泥向滑板7一侧内兜,使污泥沿连接板8移动,上凸时将污泥外推,使污泥向下移动至电热板5,对污泥加热脱水,如此往复,最终污泥落在脱水箱2底壁,并沿排料管19排出,连接板8与电热板5交错排布,不断改变热风流向,使污泥充分受热,进而提高脱水效率。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脱水箱、热风送气管、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和电热板,所述脱水箱设于支架上,所述脱水箱底壁为倾斜结构设置,所述热风送气管连接于脱水箱的底壁上,所述电热板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所述电热板设有若干组且对称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同行设置的所述电热板呈漏斗型结构设置,所述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设于脱水箱中且与电热板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包括往复驱动件、滑板和连接板,所述滑板滑动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设有若干组且与电热板交替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滑板侧壁上,所述往复驱动件设于支架上且连接于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伺服电机、摆杆、连接杆和滑柱,所述滑柱的顶端设于滑板底壁上,所述滑柱的底端滑动贯穿脱水箱底壁设置,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支架上,所述摆杆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设于摆杆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滑柱的底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的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另一端固定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内侧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板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顶部设有进料口和排气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底部侧壁设有排料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支架、脱水箱、热风送气管、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和电热板,所述脱水箱设于支架上,所述脱水箱底壁为倾斜结构设置,所述热风送气管连接于脱水箱的底壁上,所述电热板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所述电热板设有若干组且对称设于脱水箱内侧壁上,同行设置的所述电热板呈漏斗型结构设置,所述内兜外扩延时分散组件设于脱水箱中且与电热板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郑依平 严兰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蕉岭伟态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