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9-10  172



1.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自1850年以来,全球温度上升近1.5℃,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hfc类物质主要作为制冷剂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冷冻冷藏和商用冷水机组等场合,其中家用空调年产量近1.5亿台,主要制冷剂为r32和r410a,r32更是占比60%以上,其最新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gwp(温室效应潜值)为771,减排空间巨大。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无法同时保证低gwp值和高热力性能(包括 cop和容积制冷量等)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存在无法同时保证低gwp值和高热力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5.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其中:
6.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三氟碘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58%,所述二氟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0-96%,所述1,1-二氟乙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2%。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组分,所述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三氟碘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54%,所述二氟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0-94%,所述1,1-二氟乙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0%,所述反式-1,3,3,3
‑ꢀ
四氟丙烯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6%。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86:0.12;或者,
11.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96:0.02;或者,
12.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8:0.88:0.04;或者,
13.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0:0.84:0.06。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6:0.72:0.10;或者,
15.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0:0.70:0.10;或者,
16.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8:0.66:0.06;或者,
17.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36:0.58:0.06。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0:0.52:0.08;或者,
19.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8:0.50:0.02;或者,
20.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4:0.42:0.04;或者,
21.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8:0.40:0.02。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80:0.02:0.16;或者,
23.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94:0.02:0.02;或者,
24.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8:0.80:0.04:0.08;或者,
25.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14:0.76:0.04:0.06。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18:0.70:0.10:0.02;或者,
27.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4:0.64:0.08:0.04;或者,
28.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6:0.68:0.02:0.04;或者,
29.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0:0.64:0.02:0.04。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6:0.56:0.04:0.04;或者,
31.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4:0.52:0.02:0.02;或者,
32.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8:0.44:0.04:0.04;或者,
33.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54:0.40:0.02:0.04。
3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运行工况为:蒸发温度为263.15 k-293.15k k,冷凝温度为303.15k-323.15k,蒸发器出口的气相为过热状态,过热度为0~10k,冷凝器出口的液相为过冷状态,过冷度为0~10k。
3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三元或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和使用环保混合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即将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 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还可以包括反式
ꢀ‑
1,3,3,3-四氟丙烯(r1234ze(e))),该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gwp值低于7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应用所述制冷剂机组的能力和能效与使用r32制冷剂的机组相当,安全等级与r32基本相当
甚至更优,使用该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得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较小,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空调系统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可燃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38.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其中:
39.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 (r13i1),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r32),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 (r152a)。
40.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三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和使用环保混合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即将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 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还可以包括反式
ꢀ‑
1,3,3,3-四氟丙烯(r1234ze(e))),该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gwp值低于750,具备明显的环保优势,应用所述制冷剂机组的能力和能效与使用r32制冷剂的机组相当,安全等级与r32基本相当甚至更优,使用该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得混合工质的滑移温度较小,排除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其中空调系统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可燃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41.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三氟碘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58%,所述二氟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0-96%,所述1,1
‑ꢀ
二氟乙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2%。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2-58%的三氟碘甲烷(r13i1)、40-96%的二氟甲烷(r32)和 2-12%的1,1-二氟乙烷(r152a)。在上述三种组分满足上述质量比的情况下,该环保混合制冷剂的热力性能(cop、容积制冷量)好,且gwp较低,两方面的综合性能最优。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包括第四组分,所述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
‑ꢀ
四氟丙烯(r1234ze(e))。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r13i1),所述第二组份为二氟甲烷(r32),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所述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2-54%的三氟碘甲烷(r13i1)、40-94%的二氟甲烷(r32)、2-10%的1,1-二氟乙烷(r152a) 和2-16%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44.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家用空调的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是将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
‑ꢀ
四氟丙烯(r1234ze(e))按照其相应的质量配比在常温液相状态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各组元物质的基本参数见表1。
45.表1混合工质中各组元物质的基本参数
[0046][0047]
所述三元或四元混合制冷剂gwp小于750,且应用所述制冷剂机组的能力和能效与使用r32制冷剂的机组相当,安全等级与r32基本相当甚至更优。优选组合质量配比如下:
[0048]
表2优选混合物质量配比
[0049]
[0050][0051]
优选地,
[0052]
实施例1(配方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 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86:0.1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 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02:0.86:0.1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3]
实施例2(配方2),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96: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02:0.96: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4]
实施例3(配方3),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8:0.88: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08:0.88: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5]
实施例4(配方4),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0:0.84:0.06,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10:0.84:0.0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6]
实施例5(配方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6:0.72:0.10,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 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16:0.72:0.10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7]
实施例6(配方6),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0:0.70:0.10,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20:0.70:0.10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8]
实施例7(配方7),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8:0.66:0.06,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28:0.66:0.0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59]
实施例8(配方8),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36:0.58:0.06,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36:0.58:0.0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0]
实施例9(配方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 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0:0.52:0.08,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 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40:0.52:0.0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1]
实施例10(配方10),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8:0.50: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48:0.50: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2]
实施例11(配方11),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4:0.42: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54:0.42: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3]
实施例12(配方12),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8:0.40: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三种组分按0.58:0.40: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4]
实施例13(配方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 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80:0.02:0.16,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按0.02:0.80:0.02:0.1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5]
实施例14(配方14),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94:0.02: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02:0.94:0.02: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6]
实施例15(配方15),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8:0.80:0.04:0.08,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08:0.80:0.04:0.08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7]
实施例16(配方16),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14:0.76:0.04:0.06,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14:0.76:0.04:0.06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8]
实施例17(配方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 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18:0.70:0.10: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按0.18:0.70:0.10: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69]
实施例18(配方18),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4:0.64:0.08: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24:0.64:0.08: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0]
实施例19(配方19),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6:0.68:0.02: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26:0.68:0.02: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1]
实施例20(配方20),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0:0.64:0.02: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30:0.64:0.02: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2]
实施例21(配方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 1,1-二氟乙
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6:0.56:0.04: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按0.36:0.56:0.04: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3]
实施例22(配方22),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4:0.52:0.02:0.02,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44:0.52:0.02:0.02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4]
实施例23(配方23),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8:0.44:0.04: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48:0.44:0.04: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5]
实施例24(配方24),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
ꢀ‑
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54:0.40:0.02:0.04,即三氟碘甲烷(r13i1)、二氟甲烷(r32)、1,1-二氟乙烷(r152a)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 四种组分按0.54:0.40:0.02:0.04的质量比进行物理混合均匀得到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0076]
本发明的三元或四元混合制冷剂用以替代r32,所选取的设计工况为:蒸发器蒸发温度(蒸发器入口温度和对应压力下露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为 263.15k-293.15k(优选283.15k),冷凝器冷凝温度(冷凝器中露点和泡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为303.15k-323.15k(优选313.15k),蒸发器出口的气相为过热状态,过热度为5k,冷凝器出口的液相为过冷状态,过冷度为5k,压缩机的绝热效率为0.75。分别使用上述实施例和r32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性能参数进行理论计算,物性数据均取自refprop 10.0,比较了其中的 gwp(按质量百分比线性加和计算),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qv(与r3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值),相对性能系数cop(与r32的性能系数比值),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压比和安全等级,安全等级按照ashrae 34-2019分类,分为a(低毒),b(高毒),1(无火焰传播),2l(微燃),2(可燃)和 3(易燃),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7]
表3各性能指标对比
[0078]
[0079][0080]
qv和cop都反应制冷能力,但是一种优良的制冷剂需要同时满足有较低的gwp、较高的qv和cop,本发明是在降低gwp的同时,保障qv和cop 均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比例由于gwp降幅较大,使得容积制冷量指标过低,不能作为一种替代制冷剂在家用空调中使用。
[0081]
由上表可知,所有制冷剂配方的gwp均小于750,具有较好的环保特性;所有制冷剂配方的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不低于0.9,相对性能系数均不低于0.95,温度滑移不高于5k;所有制冷剂配方的压缩机压比和排气温度均与r32相近,安全等级与r32相当甚至更优。若三种组分中某种不在本技术提供的质量占比内,对比例1-对比例6的容积制冷量偏低,均低于r32的80%,对比例2-对比例6的温度滑移偏大,均大于5k。
[0082]
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工质能够较好的对r32制冷剂进行替代。
[00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三氟碘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58%,所述二氟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0-96%,所述1,1-二氟乙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组分,所述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三氟碘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54%,所述二氟甲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40-94%,所述1,1-二氟乙烷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0%,所述反式-1,3,3,3-四氟丙烯占据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质量比为2-1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86:0.1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2:0.96:0.0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08:0.88: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0:0.84:0.0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16:0.72:0.10;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0:0.70:0.10;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28:0.66:0.06;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36:0.58:0.0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0:0.52:0.08;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48:0.50:0.0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4:0.42: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和1,1-二氟乙烷的质量比为0.58:0.40:0.02。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80:0.02:0.16;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2:0.94:0.02:0.0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08:0.80:0.04:0.08;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14:0.76:0.04:0.06。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
0.18:0.70:0.10:0.0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4:0.64:0.08: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26:0.68:0.02: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0:0.64:0.02:0.04。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36:0.56:0.04: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4:0.52:0.02:0.02;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48:0.44:0.04:0.04;或者,所述三氟碘甲烷、二氟甲烷、1,1-二氟乙烷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质量比为0.54:0.40:0.02:0.04。1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冷剂的运行工况为:蒸发温度为263.15k-293.15k,冷凝温度为303.15k-323.15k,蒸发器出口的气相为过热状态,过热度为0~10k,冷凝器出口的液相为过冷状态,过冷度为0~10k。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钟权 赵桓 黄宇杰 吴敏庭 李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1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