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液型纸袋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9-10  1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袋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液型纸袋。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纸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原料中除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等三大主要成分外,尚有其他含量较少的组分,如树脂、灰份等。相比塑料袋,纸袋子的生产原料是树木,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可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普通的纸袋防液体性能差,遇水、油等后容易开裂或破碎,使得其强度下降。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620075835.8公开了一种快递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设有袋口,所述袋体靠近所述袋口的一端设有一条以上撕开线。所述撕开线为刻拉线或者所述撕开线处的所述袋体的厚度小于所述撕开线以外区域所述袋体的厚度。该快递袋没有采用防水措施,特别是其粘结处,这样的不足会在下雨天气导致袋子进水,损坏到袋子内的物品。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720799005.4公开了一种防水纸袋不仅袋子的整体进行了防水措施,在袋子的粘结处的侧边也设置了防水封边,通过防水封边可以避免水在袋子的粘结处由展开体的截面进入展开体内部,将纸质的展开体打湿,进而损坏袋子的结构,避免水进一步进入到纸袋内将纸袋内的物品损坏。
5.以上的纸袋产品,系应用于快递物流包裹的外包装上,由此可得到启发,可同样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购物、食物打包、垃圾装袋等防漏液型的纸袋制品中,但是,申请人发现,以上防水结构应用于日常纸袋中时,容易在粘合处发生液体渗透现象,目前市场上的纸袋多数如图1所示,其底部由两片折叠成梯形的纸片4’进行封闭,但是两片纸片4’的重叠处存在间隙,所以,即便采用了上述的防水涂层或结构,在包装含液体的物品时,液体容易从该间隙中流出;与此同时,目前的防漏液型纸袋一般采用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液体容易经过纸张的纤维切面渗透,防漏效果不理想;另外,防水纸袋在生产顺序上都是先将纸袋折叠,然后在纸袋的表面、折叠处和粘粘处再分别附上胶水膜,即,先折叠后上胶,这是因为现有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设备先喷胶水,胶水所形成的胶水膜就会在后续折叠的工序中容易受到刮蹭,这就会造成纸袋的折叠处和粘贴处特别容易刮蹭掉胶水,纸袋的粘合后的密封性差,这样就导致防水失效,然而,即使现有的纸袋制造是先折叠后上胶,折叠处经过折叠后是难以上胶的,故制造出来的纸袋的折叠处和粘贴处存在胶水失效的现象,纸袋的粘合后的密封性差,无法真正实现纸袋的不漏性。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漏液型纸袋。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液型纸袋,其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漏液型纸袋包括纸张和防渗透层,所述纸张的内侧面上涂覆有所述防渗透层,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两侧边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侧向开口,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底部边缘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底部开口,以使得所述纸张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
9.较佳地,粘合后的所述侧边通过折叠贴合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外侧面,粘合后的所述底部边缘通过折叠贴合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外侧面。
10.较佳地,所述纸张所形成的袋状结构的侧面向内折叠而形成侧面折痕。
11.具体地,所述侧边之靠近所述底部开口处通过折叠形成三角形折痕。
12.具体地,所述纸张所形成的袋状结构通过折叠形成底部折痕,所述底部折痕与所述三角形折痕的顶点同高。
13.较佳地,所述底部边缘上折叠成型有呈三角形的加固三角块,所述加固三角块向内折叠并粘合于所述底部边缘的外侧面,以加固所述袋状结构的底部。
14.较佳地,所述袋状结构的顶部粘合有提手,所述提手上模切成型有可向上反折的纸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包括纸张和防渗透层,纸张的内侧面上涂覆有防渗透层,防渗透层的设置能够使得纸张的内侧面形成防水防漏,纸张之具有防渗透层的两侧边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的侧向开口,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外翻形成两侧边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的侧向开口,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纸张之具有防渗透层的底部边缘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的底部开口,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外翻形成两底部边缘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的底部开口,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由于纸张通过折叠和粘合密封了其侧向开口和底部开口,这样使得纸张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从而形成防漏液型纸袋,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现有技术的纸袋的立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的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的制备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至图4,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的具体结构,其用于生产
先涂覆胶水层再进行折叠和粘合的防漏液型纸袋100,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包括纸张1和防渗透层2,纸张1的内侧面上涂覆有防渗透层2,纸张1的整个内侧面全涂覆有防渗透层2,防渗透层2的设置能够使得纸张1的内侧面形成防水防漏,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两侧边11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1的侧向开口200a,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1外翻形成两侧边11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1的侧向开口200a,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1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底部边缘12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1的底部开口200b,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1外翻形成两底部边缘12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1的底部开口200b,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1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由于纸张1通过折叠和粘合密封了其侧向开口200a和底部开口200b,这样使得纸张1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200,于本实施例中,袋状结构200通过折叠使其在展开时形成开口朝上的矩形袋,从而形成防漏液型纸袋100,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更为具体地,如下:
23.请参阅图1至图4,纸张1通过折叠形成开口朝上的立式袋状结构200。粘合后的侧边11通过折叠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粘合后的两侧边11共同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和压合可以使得该一体机构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不仅美观,而且避免侧边11凸出而影响使用感,粘合后的底部边缘12通过折叠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粘合后底部边缘12共同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折叠和压合可以使得该一体结构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不仅美观,而且避免侧边11凸出而影响使用感,
24.请参阅图1至图4,纸张1所形成的袋状结构200的侧面向内折叠而形成侧面折痕13,侧面折痕13设置有两个,两侧面折痕13呈对称地设于袋状结构200两侧,侧边11之靠近底部开口200b处通过折叠形成三角形折痕14,纸张1所形成的袋状结构200通过折叠形成底部折痕15,底部折痕15围绕袋状结构的一圈呈水平设置,底部折痕15与三角形折痕14的顶点同高,借由两侧的侧面折痕13、三角形折痕14和底部折痕15使得袋状结构200可以折叠成便于收纳的形状。
25.请参阅图1至图4,底部边缘12上折叠成型有呈三角形的加固三角块16,加固三角块16向内折叠并粘合于底部边缘12的外侧面,以加固袋状结构200的底部,利用加固三角块16能够对袋状结构200的底部进行加固。
26.请参阅图1至图4,袋状结构200的顶部粘合有提手3,提手3上模切成型有可向上反折的纸板,从而便于使用。
27.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包括纸张1和防渗透层2,纸张1的内侧面上涂覆有防渗透层2,防渗透层2的设置能够使得纸张1的内侧面形成防水防漏,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两侧边11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1的侧向开口200a,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1外翻形成两侧边11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1的侧向开口200a,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1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
的优点;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底部边缘12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张1的底部开口200b,本实用新型将具有不漏性的内侧面纸张1外翻形成两底部边缘12并粘合,从而密封纸张1的底部开口200b,即粘合所接触的内侧面均具有不漏性,从而确保了密封性,克服了传统上防水内面与未涂防水层的外面贴合的方式而导致液体容易经过纸张1的纤维切面渗透的现象,具有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由于纸张1通过折叠和粘合密封了其侧向开口200a和底部开口200b,这样使得纸张1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200,从而形成防漏液型纸袋100,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
28.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液型纸袋100的制备流程图,一种防漏液型纸袋100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以上所述的一种防漏液型纸袋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9.(s1)通过纸张1制备一压平的纸筒,该纸筒为矩形筒状结构并具有底部开口200b,纸筒沿其左右方向的侧面各具有侧面折痕13,该纸筒的底部预压出底部折痕15;
30.(s2)沿底部折痕将底部开口200b向上翻折,并打开底部折叠成八边形结构以形成新折痕;
31.(s3)呈交叠地折叠以关闭底部开口200b,以形成另一新折痕;
32.(s4)形成折痕后重新打开底部开口;
33.(s5)打开纸筒的底部开口200b使其展开形成一具有开口的矩形槽;
34.(s6)将纸筒的矩形槽沿纸筒之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向外拉开(拉开方向如图5中箭头f所指方向),压平位于该一体结构的两侧的外侧面,使得该一体结构呈竖直状态,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两底部边缘12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纸筒的底部开口200b,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200,两底部边缘12粘合后形成一体结构,将粘合后且处于竖直状的底部边缘12通过折叠和压平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
35.(s7)通过折叠使得袋状结构200的两侧形成加固三角块16;
36.(s8)点胶,将两侧的加固三角块16向内翻折并粘合于底部边缘12的外侧面;
37.(s9)将袋状结构200从上展开形成纸袋主体;
38.(s10)在纸袋主体的袋口上涂胶粘合提手3得到纸袋成品。
39.如图6,进一步地,步骤(s1)中制备一压平的纸筒包括以下步骤:
40.(s11)选取一带防渗透涂层的纸张1,从纸张1中拉出纸条,在纸张1的侧边11上施以纵向的胶黏剂,依据纸张1的设计尺寸为间隔在纸张1上施以横向的胶黏剂;
41.(s12)依据纸袋主体的袋口的长度、宽度在纸条上压出预压折痕,使得纸袋形成封琴状,如图6的步骤(s12)所示,侧向开口200a呈弧形结构;
42.(s13)通过压合使得侧向开口200a呈竖直状态;
43.(s14)纸张1之具有防渗透层2的两侧边11向外折叠,通过热压使得纵向的胶黏剂融化并封闭侧向开口200a;
44.(s15)沿纸筒之两侧边11上的中心线处的侧面折痕13向内压平,粘合后的侧边11通过折叠和压合贴合于袋状结构200的外侧面;
45.(s16)依据纸袋的设计尺寸为间隔将纸条裁切成段形成呈风琴状的纸筒。
46.进一步地,步骤(s11)中还包括在横向的胶黏剂的施胶处施以水膜覆盖。
47.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100的制备方法通过折叠和粘合密封了纸张1的的侧
向开口200a和底部开口200b,这样使得纸张1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200,从而形成防漏液型纸袋100,这样的方法所制备出来的纸袋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点。
4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纸张和防渗透层,所述纸张的内侧面上涂覆有所述防渗透层,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两侧边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侧向开口,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底部边缘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底部开口,以使得所述纸张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粘合后的所述侧边通过折叠贴合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外侧面,粘合后的所述底部边缘通过折叠贴合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外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所形成的袋状结构的侧面向内折叠而形成侧面折痕。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之靠近所述底部开口处通过折叠形成三角形折痕。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所形成的袋状结构通过折叠形成底部折痕,所述底部折痕与所述三角形折痕的顶点同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边缘上折叠成型有呈三角形的加固三角块,所述加固三角块向内折叠并粘合于所述底部边缘的外侧面,以加固所述袋状结构的底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型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结构的顶部粘合有提手,所述提手上模切成型有可向上反折的纸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漏液型纸袋,其包括纸张和防渗透层,所述纸张的内侧面上涂覆有所述防渗透层,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两侧边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侧向开口,所述纸张之具有所述防渗透层的底部边缘向外折叠并通过相对粘合而密封所述纸张的底部开口,以使得所述纸张通过折叠和粘合形成开口朝上的袋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液型纸袋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型纸袋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型纸袋具有密封性高和防漏效果优良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亚森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1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