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
背景技术:2.玻璃杯(水晶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液体饮品盛装用具。实际情况下,无论是在公共场所使用还是家用,特别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有加热保温饮用玻璃杯内饮品的需要(比如茶楼使用的玻璃茶杯)。由于现有的玻璃杯只具有盛装液体的功能,无法提供加热保温功能,因此其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3.无线充电技术由于充电设备和电源之间无导线连接,可实现为用电设备无线充电,给人们带来了一定便利,因此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充电设备主要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接收端安装在用电设备内部,发射端和充电电源经电源插头等连接,充电时发射端将充电电源转换为无线方式发射出去,一定距离内接收端接收到后、将其转换为用电设备蓄电池所需的直流电源,进而为用电设备直接供电或为其蓄电池充电。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合现有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不但具有普通玻璃杯功能,还能为液体进行保温加热的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玻璃杯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现有普通玻璃杯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加热液体的功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不便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可加热的钢化玻璃水晶杯本体,结合现有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没有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无线方式为和水晶杯本体分离的蓄电池充电,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方便水晶杯本体的清洗,应用中,使用者直接将水晶杯本体放在加热座内,就能自动为液体进行加热及保温,由此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且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包括水晶杯本体、蓄电池、电源开关、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加热座、具有无线发射端及接收端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提示电路;所述加热座上端具有限位环,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分别安装在限位环内下端,且电加热板感温面和电加热板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座的下端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蓄电池、电源开关、提示电路安装在上壳体内;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接收端安装在下壳体内.所述接收端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两极、提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一极和温控开关一端电性连接,温控开关另一端、蓄电池另一极和电加热板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水晶杯本体的外径。
8.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板下端和上壳体上端之间有隔热材料。
9.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板是恒温陶瓷ptc发热片;温控开关是常闭触点温度开关。
10.进一步地,所述提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三端电压监测器、可调电阻、电阻、二极
管、npn三极管、发光二极管,三端电压监测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的输出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三只电阻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一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两只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二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基于可加热的钢化玻璃水晶杯本体,结合现有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没有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无线方式为和水晶杯本体分离的蓄电池充电,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方便水晶杯本体的清洗。当需要为水晶杯本体内的液体加热保温时,使用者直接把水晶杯本体下部放在限位环内并打开电源开关,在温控开关的作用下,电加热板就会自动为水晶杯本体内的液体加热保温,这样人们在寒冷的冬季等就能随时饮用到热饮品(包括茶水等)。本新型中当蓄电池无电时提示电路能及时提示使用者充电(可边充电边加热保温),保证了本新型正常使用。本新型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且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相较于普通水晶杯)。基于上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图1、2中所示,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包括可加热的平底钢化水晶杯本体1(配套有杯盖101)、蓄电池g、电源开关s、电加热板rt、温控开关sk、加热座、具有无线发射端a1及接收端a2的无线充电组件,还具有提示电路3;所述圆形加热座上端具有一个一体成型且上部是开放式结构的环形限位环21,电加热板rt经螺杆螺母安装在限位环21内下端的上中部,温控开关sk安装在电加热板rt左侧端且其感温面和电加热板rt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座的下端中部有一个一体成型的隔离板22将加热座下端分为两个独立的上壳体23和下壳体24;所述蓄电池g、电源开关s、提示电路3安装在上壳体23内的电路板上(并用电路板密封胶密封);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接收端a2安装在下壳体24内下端.
16.图1、2中所示,限位环21的内径大于钢化水晶杯本体1的下端外径2毫米。电加热板rt下端和上壳体23隔绝且电加热板rt下端和上壳体23上端之间垫有圆形隔热玻璃棉25,防止过量温度传入上壳体23内。蓄电池g是型号12v/10ah的锂蓄电池;电源开关s的操作手柄位于上壳体23前端第一个开孔外;电加热板rt是型号b-35的12v/25w铝壳铠装的恒温陶瓷ptc发热片(80℃);温控开关sk是型号ksd301扁状突跳式常闭触点温度开关(45℃);加热座2是防水金属材质;无线充电组件型号是cp61、其发射端a1输入电源是交流220v,接收端a2输出电源是直流12v/27w。提示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微功耗三端电压监测器a3(待机电流5μa)、可调电阻rp、电阻r1及r2、r3、二极管vd、npn三极管q1及q2、发光二极管vl(发光面位于上壳体前端第二个开孔外),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2脚和可调电阻
rp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p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r1一端、发光二极管vl正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输出端1脚和二极管vd正极连接,二极管vd负极和第三只电阻r3一端连接,第三只电阻r3另一端和第一只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q1集电极和第一只电阻r1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负极电源输入端3脚和两只npn三极管q1及q2发射极连接,第二只npn三极管q2集电极和第二只电阻r2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r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vl负极连接。
17.图1、2中所示,接收端a2的电源输出端3及4脚和蓄电池g两极、提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阻r1一端及npn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经导线连接,蓄电池g正极和电源开关s一端经导线连接,电源开关s另一端和温控开关sk一端经导线连接,温控开关sk另一端、蓄电池g负极和电加热板rt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和温控开关、电加热板相连的导线经由上壳体上端开孔引入上壳体内、开孔用密封胶密封。
18.图1、2所示,本新型基于可加热的钢化玻璃水晶杯本体1,结合现有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没有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无线方式为和水晶杯本体1分离的蓄电池g充电,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方便水晶杯本体1的清洗。当需要为蓄电池g充电时,使用者把发射端a1的电源插头插入市电220v电源,将加热座2下端摆放在发射端a1上,发射端a1将220v充电电源转换为无线方式发射出去,接收端a2接收到后将其转换为12v直流电源直接为蓄电池g充电,并可为电加热板rt供电。当需要为水晶杯本体1内的液体加热保温时(盖上杯盖101),使用者直接把水晶杯本体1下部放在限位环21内(玻璃杯本体1下端接触电加热板rt上端受热)、并打开电源开关s。电源开关s打开后,当玻璃杯本体1内液体温度低于45℃时、温控开关sk内部触点闭合,这样12v电源直接进入电加热板rt的电源输入端,电加热板rt得电发热为水晶杯本体1内液体加热及保温;当玻璃杯本体1内液体温度高于45℃时、温控开关sk内部触点开路,这样12v电源不再进入电加热板rt的电源输入端;如果再次玻璃杯本体1内液体温度低于45℃时、温控开关sk内部触点又会闭合,这样12v电源又会进入电加热板rt的电源输入端,电加热板rt又会再次得电发热为水晶杯本体1内液体加热及保温;通过上述,本新型电源开关s没有关闭前,就会一直保持玻璃杯本体1内液体处于合适的温度。
19.图1、2所示,平时蓄电池g电压足够高于12v时(空载可达到14v左右),12v电源经可调电阻rp降压限流后进入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2脚的电压、高于三端电压监测器a3内部的4.75v阈值电压,于是,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1脚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vd单向导通、电阻r3降压限流进入npn三极管q1基极,npn三极管q1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进入npn三极管q2基极,npn三极管q2基极无合适正向偏压处于截止状态,那么发光二极管vl也就不会发光,代表蓄电池g电能足、暂时不需要充电。当蓄电池g因为使用,所蓄电能降低,欠压低于12v时,电源经可调电阻rp降压限流后进入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2脚的电压、低于三端电压监测器a3内部的4.75v阈值电压,于是,三端电压监测器a3的1脚停止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q1截止集电极不再输出低电平进入npn三极管q2基极,npn三极管q2基极经由电阻r1降压限流从蓄电池g正极获得合适正向偏压处于导通状态、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经电阻r2降压限流进入发光二极管vl负极电源输入端,于是,发光二极管vl得电发光直观提示使用者蓄电池g欠压需要充电了,使用者就可及时为蓄电池g充电,保证了本新型正常使用。本新型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且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相较于普通水晶杯)。
20.图2中,三端电压监测器a3型号是an051a;电阻r1、r2、r3阻值分别是47k、1.6k、
20k;二极管vd型号是1n4007;发光二极管vl是红色发光二极管;可调电阻rp型号是8m(生产前技术人员需要确定可调电阻rp的阻值,确定时把蓄电池g断开,电路接入其他略低于12v的直流电源{比如可调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模块},然后反复调节可调电阻rp的电阻值,刚好调节到发光二极管vl得电发光后,可调电阻rp的阻值就调节到需要,然后断开电源测量此刻可调电阻rp的电阻值{比如4.5m},后续批量生产不需要再测定,就可直接采用相同阻值的固定电阻代替可调电阻rp,或者生产前直接将可调电阻rp的阻值调节到位);npn三极管q1、q2型号分别是9014、9013。
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1.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包括水晶杯本体、蓄电池、电源开关、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加热座、具有无线发射端及接收端的无线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提示电路;所述加热座上端具有限位环,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分别安装在限位环内下端,且电加热板感温面和电加热板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座的下端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蓄电池、电源开关、提示电路安装在上壳体内;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接收端安装在下壳体内.所述接收端的电源输出端和蓄电池两极、提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一极和温控开关一端电性连接,温控开关另一端、蓄电池另一极和电加热板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其特征在于,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水晶杯本体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板下端和上壳体上端之间有隔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板是恒温陶瓷ptc发热片;温控开关是常闭触点温度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其特征在于,提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三端电压监测器、可调电阻、电阻、二极管、npn三极管、发光二极管,三端电压监测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的输出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三只电阻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和第一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一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三端电压监测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两只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二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
技术总结一种可无线供电加热的水晶杯,包括水晶杯本体、蓄电池、电源开关、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加热座、无线充电组件,还具有提示电路;加热座上端具有限位环,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分别安装在限位环内下端,加热座的下端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蓄电池、电源开关、提示电路安装在上壳体内;无线充电组件的接收端安装在下壳体内,蓄电池、电源开关、电加热板、温控开关、加热座、无线充电组件、提示电路电性连接。本新型使用者可通过无线方式为和水晶杯本体分离的蓄电池充电,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方便水晶杯本体清洗,应用中,使用者直接将水晶杯本体放在加热座内,就能为液体进行加热及保温,由此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且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汇乐比玻璃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