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石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2.判定生石灰质量的好坏,生过烧率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生烧率是石灰石高温煅烧后为完全分解,残留的石灰石;过烧率是石灰石高温煅烧过度,使石灰内的晶粒变大,反应速率和活性度降低,生石灰致密化程度增大。
3.石灰生过烧率的检测原理是:石灰遇水迅速反应生产氢氧化钙,并有放热现象,未发生反应的部分为生烧石灰和过烧石灰,通过称量计重进行计算生过烧率含量的百分比。
4.在电石冶炼行业中,电石炉内的生烧石灰需要进一步煅烧分解成生石灰,消耗大量的热量,导致电石炉电耗升高,并且还会影响炉料的正常配比,打乱电石炉的正常操作。过烧石灰坚硬致密,反应活性度低,降低了与兰炭反应速度,且体积缩小后,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炉料电阻下降,电极上抬,不利于电石炉操作。
5.目前,生过烧率的分析方法普遍采样人工手动分析,用自来水与一定量的生石灰进行充分反应、冲洗,直至水清澈后,将不发生反应的剩余料进行烘干,称量,计算生过烧率。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目测、手掂量的经验来判断生过烧率的大小,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值有相当大的差距,数据的严谨性也相当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解决了现有检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反应水箱,反应水箱的上方设有向下伸入的搅动组件,反应水箱的顶端架设有筛网,筛网的一侧设有延伸台,延伸台上设有振动电机,延伸台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升降组件,壳体内位于反应水箱的一侧设有蒸汽发生机构,蒸汽发生机构上连通有位于筛网上方的蒸汽喷嘴。
8.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9.搅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反应水箱顶端上方的搅动电机,搅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和位于反应水箱内的旋转叶片。
10.升降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沿径向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端位于延伸台底端的纵向升降轴,升降轴外滑动套设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限位滑轨。
11.蒸汽发生机构包括供水水箱,供水水箱的上方通过管道连通有位于壳体内的给水泵,给水泵的出口端设有变频加热器并连通有蒸汽管,蒸汽喷嘴设置于蒸汽管远离给水泵的一端。
12.壳体顶端位于供水水箱上方设有横向的导轨架,导轨架上滑动配合有一端与蒸汽管外壁连接的手柄。
13.筛网相对延伸台的一侧与反应水箱顶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14.反应水箱的底部为圆锥形且设有排水阀。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工作强度和分析检验误差,减少了作业过程中高温烫伤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废水排放数量及周期,具有快速、准确、高效及环保等特点,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的俯视图。
20.图中,1.壳体,2.反应水箱,3.筛网,4.延伸台,5.振动电机,6.蒸汽喷嘴,7.搅动电机,8.旋转轴,9.旋转叶片,10.升降电机,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升降轴,14.限位滑轨,15.供水水箱,16.给水泵,17.变频加热器,18.蒸汽管,19.导轨架,20.手柄,21.合页,22.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反应水箱2,反应水箱2的底部为圆锥形且设有排水阀22。反应水箱2的上方设有向下伸入的搅动组件。反应水箱2的顶端架设有筛网3,筛网3的一侧设有延伸台4,如图4所示,反应水箱2可采用横截面为左上角有缺口的矩形结构,这样可以刚好将延伸台4伸出于反应水箱2以外,方便后续升降组件的容纳。筛网3相对延伸台4的一侧与反应水箱2顶端通过合页21转动连接防止筛网3弹起。延伸台4上设有振动电机5。延伸台4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升降组件。壳体1内位于反应水箱2的一侧设有蒸汽发生机构,蒸汽发生机构上连通有位于筛网3上方的蒸汽喷嘴6。
23.其中,搅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反应水箱2顶端上方的搅动电机7,搅动电机7的输出轴朝下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8和位于反应水箱2内的旋转叶片9。
24.升降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升降电机10,升降电机10的输出轴沿径向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1,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端位于延伸台4底端的纵向升降轴13,升降轴13外滑动套设有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限位滑轨14。
25.蒸汽发生机构包括供水水箱15,供水水箱15的上方通过管道连通有位于壳体1内的给水泵16,给水泵16的出口端设有变频加热器17并连通有蒸汽管18,蒸汽喷嘴6设置于蒸汽管18远离给水泵16的一端。壳体1顶端位于供水水箱15上方设有横向的导轨架19,导轨架19上滑动配合有一端与蒸汽管18外壁连接的手柄20。
26.上述振动电机5、搅动电机7、升降电机10和给水泵16均电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部的按钮,方便进行启动和关停操作。
27.使用时,将一定量已称重的石灰试样倒入反应水箱2的筛网3中,启动搅动电机7,搅动电机7带动旋转轴8和旋转叶片9旋转搅动水流;启动振动电机5带动筛网3振动,试样在筛网3中振荡进行消化反应;启动升降电机10,升降电机10的输出轴旋转运动通过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升降轴13和限位滑轨14组成的连杆机构转化为升降轴13在限位滑轨14内的上下升降运动,升降轴13升起时顶端顶起延伸台4从而带动筛网3上下活动,有助于加速石灰消化反应。启动给水泵16,给水泵16将供水水箱15中的水吸出,通过变频加热器17将水转换成蒸气经蒸汽管18从蒸汽喷嘴6喷出,通过导轨架19上的手柄20移动可伸缩蒸汽管18进行吹扫石灰试样,加快消化反应时间,同时可将附在表面的熟石灰进行冲洗干净,反复操作2-3次,最后通过按钮依次关停给水泵16、升降电机10、振动电机5和搅动电机7,将筛网3中未消化的石灰试样取出称量,可在5-7分钟完成样品分析,样品分析产生的废水可通过排水阀22收集循环利用。
28.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工作强度和分析检验误差,减少了作业过程中高温烫伤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废水排放数量及周期,具有快速、准确、高效及环保等特点,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1.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反应水箱(2),反应水箱(2)的上方设有向下伸入的搅动组件,反应水箱(2)的顶端架设有筛网(3),筛网(3)的一侧设有延伸台(4),延伸台(4)上设有振动电机(5),延伸台(4)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升降组件,壳体(1)内位于反应水箱(2)的一侧设有蒸汽发生机构,蒸汽发生机构上连通有位于筛网(3)上方的蒸汽喷嘴(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反应水箱(2)顶端上方的搅动电机(7),搅动电机(7)的输出轴朝下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8)和位于反应水箱(2)内的旋转叶片(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升降电机(10),升降电机(10)的输出轴沿径向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1),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顶端位于延伸台(4)底端的纵向升降轴(13),升降轴(13)外滑动套设有固定于壳体(1)内壁上的限位滑轨(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机构包括供水水箱(15),供水水箱(15)的上方通过管道连通有位于壳体(1)内的给水泵(16),给水泵(16)的出口端设有变频加热器(17)并连通有蒸汽管(18),蒸汽喷嘴(6)设置于蒸汽管(18)远离给水泵(16)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位于供水水箱(15)上方设有横向的导轨架(19),导轨架(19)上滑动配合有一端与蒸汽管(18)外壁连接的手柄(2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3)相对延伸台(4)的一侧与反应水箱(2)顶端通过合页(21)转动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水箱(2)的底部为圆锥形且设有排水阀(22)。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反应水箱,反应水箱的上方设有向下伸入的搅动组件,反应水箱的顶端架设有筛网,筛网的一侧设有延伸台,延伸台上设有振动电机,延伸台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升降组件,壳体内位于反应水箱的一侧设有蒸汽发生机构,蒸汽发生机构上连通有位于筛网上方的蒸汽喷嘴。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石灰生过烧率分析的辅助反应装置,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工作强度和分析检验误差,减少了作业过程中高温烫伤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废水排放数量及周期,具有快速、准确、高效及环保等特点,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霍文蔚 刘诚诚 何学玲 梁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