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2.航空发动机是一种自重较轻且动力十分大的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工作的能源来自航天汽油,在航空发动机上通常需要连接多种管道,现有的管道在与航空发动机连接时通常不够稳定,管道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管道泄漏甚至与发动机脱离,造成麻烦,且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扇叶在转动时容易造成较大的噪声,从而容易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有效提高了上管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隔音层组的设置可以较好的对噪声进行削弱,避免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4.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壳和连接于其上面中部的支撑板;
6.所述支撑板上面连接有与所述机壳内部相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嵌入有上管,所述上管外部连接有位于所述连接管外部的外管,所述外管外部设有与支撑板连接的锁紧构件;
7.所述机壳左面开有左槽,所述左槽内部安装有扇叶,所述左槽内壁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组。
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部下端连接有内环,所述内环上端呈漏斗状并插入所述上管内部下端。
9.优选的,所述外管下端开有斜槽,所述连接管上端螺纹连接至所述斜槽内部。
10.优选的,所述锁紧构件包括侧板、弧形板、连接板和紧固螺栓,所述侧板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外部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面左右两侧。
11.优选的,所述弧形板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侧板下方,所述弧形板下端插入相邻的所述连接板内部并贯穿出其前后端,所述弧形板靠外的一面开有螺栓孔,所述紧固螺栓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块所述连接板靠外的一端且拧入相邻的所述螺栓孔内部。
12.优选的,所述隔音层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音层、有机纤维隔音层、泡沫隔音层、第二隔音层和聚酯纤维隔音层。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音层内部和第二隔音层内部分别开有若干个隔音腔一和若干个隔音腔二。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者需要连接上管时,首先将上管插入连接管内部,拧动外管便可以使得连接管上端与外管内部的斜槽螺纹连接,随着外管的向下拧动,连接管上端便可以挤压斜槽,从而使得连接管与外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从而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上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外管向下拧动的同时弧形板便可以随着一起转动,在外管拧紧后将紧固螺栓拧入螺栓孔内部对弧形板进行限位,从而对外管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外管和上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上管与发动机连接的稳定性;
15.通过聚酯纤维隔音层、第二隔音层、泡沫隔音层、有机纤维隔音层和第一隔音层依次对噪声进行削弱,避免噪声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机壳101、左槽102、扇叶103、支撑板104、连接板105、连接管106、外管107、上管108、内环109、斜槽110、侧板111、弧形板112、紧固螺栓113、螺栓孔114、第一隔音层115、隔音腔一116、有机纤维隔音层117、泡沫隔音层118、第二隔音层119、隔音腔二120、聚酯纤维隔音层121。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壳101和连接于其上面中部的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上面连接有与所述机壳101内部相通的连接管106,所述连接管106内部嵌入有上管108,所述上管108外部连接有位于所述连接管106外部的外管107,所述外管107外部设有与支撑板104连接的锁紧构件;
22.所述连接管106内部下端连接有内环109,所述内环109上端呈漏斗状并插入所述上管108内部下端,所述外管107下端开有斜槽110,所述连接管106上端螺纹连接至所述斜槽110内部;
23.在使用者需要连接上管108时,首先将上管108插入连接管106内部,此时上管108外部的外管107便可以套接于连接管106外部,此时拧动外管107便可以使得连接管106上端与外管107内部的斜槽110螺纹连接,随着外管107的向下拧动,连接管106上端便可以挤压斜槽110,从而使得连接管106与外管107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管108与连接管10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4.在外管107向下拧动的同时上管108下端便可以插在内环109外部,随着外管107继续向下拧动内环109便可以对上管108内部下端进行挤压,使得内环109与上管108内部下端之间的贴合便可以更加紧密,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环109与上管108之间的密封性,连接管106与上管108之间的密封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
25.所述锁紧构件包括侧板111、弧形板112、连接板105和紧固螺栓113,所述侧板111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107外部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105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4上面左右两侧;
26.所述弧形板112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侧板111下方,所述弧形板112下端插入相邻的所述连接板105内部并贯穿出其前后端,所述弧形板112靠外的一面开有螺栓
孔114,所述紧固螺栓113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块所述连接板105靠外的一端且拧入相邻的所述螺栓孔114内部;
27.在外管107向下拧动的同时外管107外部的侧板111便可以随着一起转动,此时弧形板112便可以随着一起转动,在外管107拧紧后紧固螺栓113与螺栓孔114互相对应,将紧固螺栓113拧入螺栓孔114内部,紧固螺栓113便可以对弧形板112进行限位,从而对外管107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外管107和上管10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上管108与发动机连接的稳定性;
28.所述机壳101左面开有左槽102,所述左槽102内部安装有扇叶103,所述左槽102内壁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组,所述隔音层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音层115、有机纤维隔音层117、泡沫隔音层118、第二隔音层119和聚酯纤维隔音层121,所述第一隔音层115内部和第二隔音层119内部分别开有若干个隔音腔一116和若干个隔音腔二120;
29.在扇叶103转动时,扇叶103发出的噪声便可以从左槽102内部向外传播,由于聚酯纤维隔音层121具有较好的吸收噪声的能力,噪声首先经过聚酯纤维隔音层121进行初步削弱,由于第二隔音层119内部开有若干个隔音腔二120,隔音腔二120便可以对噪声进行进一步的削弱,由于泡沫隔音层118和有机纤维隔音层117的隔音效果较好,被第二隔音层119进一步削弱的噪声可以先后经过泡沫隔音层118和有机纤维隔音层117进行更进一步的削弱,由于第一隔音层115内部开有若干个隔音腔一116,噪声最后经过第一隔音层115时便可以被隔音腔一116削弱,通过隔音层组的设置可以较好的对噪声进行削弱,避免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技术特征:1.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壳(101)和连接于其上面中部的支撑板(10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4)上面连接有与所述机壳(101)内部相通的连接管(106),所述连接管(106)内部嵌入有上管(108),所述上管(108)外部连接有位于所述连接管(106)外部的外管(107),所述外管(107)外部设有与支撑板(104)连接的锁紧构件;所述机壳(101)左面开有左槽(102),所述左槽(102)内部安装有扇叶(103),所述左槽(102)内壁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6)内部下端连接有内环(109),所述内环(109)上端呈漏斗状并插入所述上管(108)内部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7)下端开有斜槽(110),所述连接管(106)上端螺纹连接至所述斜槽(110)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构件包括侧板(111)、弧形板(112)、连接板(105)和紧固螺栓(113),所述侧板(111)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管(107)外部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105)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4)上面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12)设有两块并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侧板(111)下方,所述弧形板(112)下端插入相邻的所述连接板(105)内部并贯穿出其前后端,所述弧形板(112)靠外的一面开有螺栓孔(114),所述紧固螺栓(113)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块所述连接板(105)靠外的一端且拧入相邻的所述螺栓孔(114)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隔音层(115)、有机纤维隔音层(117)、泡沫隔音层(118)、第二隔音层(119)和聚酯纤维隔音层(1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层(115)内部和第二隔音层(119)内部分别开有若干个隔音腔一(116)和若干个隔音腔二(120)。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壳和连接于其上面中部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面连接有与机壳内部相通的连接管,连接管内部嵌入有上管,上管外部连接有位于连接管外部的外管,外管外部设有与支撑板连接的锁紧构件,机壳左面开有左槽,左槽内部安装有扇叶,左槽内壁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组,连接管内部下端连接有内环,内环上端呈漏斗状并插入上管内部下端,外管下端开有斜槽,连接管上端螺纹连接至斜槽内部;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上管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隔音层组的设置可以较好的对噪声进行削弱,避免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免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免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郑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奎梁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