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膜用水刺非织造布,尤其是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肤的保养和美容,使得面膜这种护肤品从最初的特殊护理品成为如今的日常快消品,占据了美容化妆品市场的重要份额。面膜按其产品形态可分为面膜贴(可剥离面膜)、啫喱面膜、膏(乳)状面膜、粉状面膜四类,其中面膜贴又分为由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基布面膜和以凝胶状基质加工成片状的凝胶面膜。基布面膜由面膜基布和精华液组成,面膜基布作为介质载体吸附精华液,由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快捷又能长期保存,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面膜种类,占了面膜市场的70%以上。
3.基布面膜使用时敷在面部10-20min,使精华液中的有效成分缓慢渗透并吸收;其作用原理为:短时隔绝空气和外界污染,使肌肤温度升高,毛孔扩张,养分通过毛孔由表皮层进入肌肤细胞间隙;同时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含氧量上升,以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多余的油脂。面膜基布作为精华液的载体要求有:一定的机械性能,承受裁切成型时的拉伸强度和面膜贴服面部时的拉拽调整;柔软性,即面膜的服帖性,更好的贴合面部;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保证氧气与水蒸气顺畅的通过面膜基布,避免肌肤过敏等应激反应;较高的带液率,面膜基布吸收精华液的持液能力高,为肌肤提供一定浓度有效成分。
4.现有的面膜技术追求“轻薄无感”,要求面膜质轻柔顺,即在保证面膜基布基本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面膜基布的克重。这就造成面膜基布的持液能力不足且持液时间不长,虽然大部分面膜在制备过程的挂液步骤中被挂上了自身质量十倍以上的精华液,但是该瞬间的持液保液能力并不能持久。并且现有面膜在使用过程中,在浸渍了精华液后,由于是常温下是液体,并且水的导热系统较高,导致人体面部皮肤热量的流失。即使在夏天使用时,也会让人面部皮肤降低温度,使得皮肤毛孔闭合,精华液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如何将面膜基布既具有良好的持液能力,还能让面部皮肤可以吸收更多的精华液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保持精华液的能力,还可以吸湿发热提高面部皮肤的温度,可以更好的吸收精华液。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包括经水刺复合的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水无纺布层;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所使用的是壳聚糖改性竹炭粘胶纤维;所述抑菌层所使用的是竹原纤维,所述拒水无纺布层所使用的是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表面附着有拒水剂;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
水无纺布层的面密度均为10-15 克每平方米。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抑菌层是平行铺网而成的竹原纤维网,所述拒水无纺布层为经交叉铺网而成的涤纶纤维网。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发热层所使用的是吸湿发热性纤维,所述吸湿发热性纤维具有表层部和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包括并列设置且丙烯腈含有率不同的第一丙烯腈系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腈系聚合物。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竹原纤维表面附着有纳米氧化锌粉末。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发热层与抑菌层之间设置一层负离子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采用竹炭粘胶纤维层其吸湿性性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等特点和与棉相似的舒适感,消除了棉絮可能引起的过敏风险,并且竹炭粘胶纤维具有多孔隙、多沟壑结构,能提高纤维对液体的储存量,利用纤维表面及纤维间的毛细作用及孔隙、沟壑结构达到吸液保液的效果;由于竹炭粘胶纤维对液体分子的束缚力为物理吸附作用,作用强度适中,使得面膜基布的放湿性能好,平衡保液与放湿能力,不会因吸附作用过强导致肌肤无法吸收有效成分、面膜基布出现倒吸现象。
13.并且所设置的吸湿发热层可以在浸渍精华液后发热,可以提高整个湿态面膜的温度,进而提高面部皮肤的温度,使得面部皮肤毛孔张开,有利于精华等有益成分的吸收。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吸湿发热性纤维截面示意图。
17.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竹炭粘胶纤维层;2-吸湿发热层;3-抑菌层;4-拒水无纺布;5-负离子水刺非织造布;11-表层部;12-中心部;121-第一丙烯腈系聚合物;122-第二丙烯腈系聚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包括经水刺复合的竹炭粘胶纤维层1、吸湿发热层2、抑菌层 3和拒水无纺布层4;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1所使用的是壳聚糖改性竹炭粘胶纤维;所述抑菌层3所使用的是竹原纤维,所述拒水无纺层4所使用的是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表面附着有拒水剂;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水无纺布层的面密度均为10-15克每平方米。
21.所使用的竹炭粘胶纤维是在在粘胶纤维纺丝液中加入竹炭浆液,竹炭浆液中的纳米竹炭粉具有孔径在2nm以下的多孔隙结构,比表面积达到600-700m2/g,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将其加入粘胶纤维纺丝液一同纺丝,得到的竹炭粘胶纤维具有多孔隙、多沟壑结构,
能提高纤维对液体的储存量,利用纤维表面及纤维间的毛细作用及孔隙、沟壑结构达到吸液保液的效果;由于竹炭粘胶纤维对液体分子的束缚力为物理吸附作用,作用强度适中,使得面膜基布的放湿性能好,平衡保液与放湿能力,不会因吸附作用过强导致肌肤无法吸收有效成分、面膜基布出现倒吸现象。同时,纳米竹炭粉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抗紫外线、发射负离子和防辐射的作用,使得面膜基布具有良好的抗菌保湿、美肤保健等的功能作用。
22.竹炭粘胶纤维毡为芯材,通过整理改性,使得竹炭粘胶纤维表面附着壳聚糖与明胶的混合涂层。壳聚糖的大分子结构使其具有抗菌除螨、消炎化脓、止痛、去疤痕、减少创面液体析出和利于创伤部位愈合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23.所述抑菌层是平行铺网而成的竹原纤维网,所述拒水层为经交叉铺网而成的涤纶纤维网。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进一步的,竹原纤维表面附着有纳米氧化锌粉末,使其抗菌性能更佳。
24.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发热层所使用的是吸湿发热性纤维,所述吸湿发热性纤维具有表层部11和中心部2,所述中心部12包括并列设置且丙烯腈含有率不同的第一丙烯腈系聚合物121和第二丙烯腈系聚合物122。表层部11具有交联结构及na盐型或k盐型羧基。并且吸湿发热性纤维的横截面中表层部所占的面积为5%以上且小于20%,而且20℃、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的饱和吸湿率为20%以上。
25.实施例二
26.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湿发热层2与抑菌层3之间设置一层负离子纤维水刺非织造布5。
2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经水刺复合的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水无纺布层;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所使用的是壳聚糖改性竹炭粘胶纤维;所述抑菌层所使用的是竹原纤维,所述拒水无纺布层所使用的是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表面附着有拒水剂;所述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水无纺布层的面密度均为10-15克每平方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是平行铺网而成的竹原纤维网,所述拒水无纺布层为经交叉铺网而成的涤纶纤维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发热层所使用的是吸湿发热性纤维,所述吸湿发热性纤维具有表层部和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包括并列设置且丙烯腈含有率不同的第一丙烯腈系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腈系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纤维表面附着有纳米氧化锌粉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发热层与抑菌层之间设置一层负离子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竹炭粘胶纤维面膜水刺非织造布,包括经水刺复合的竹炭粘胶纤维层、吸湿发热层、抑菌层和拒水无纺布层;竹炭粘胶纤维层所使用的是壳聚糖改性竹炭粘胶纤维;抑菌层所使用的是竹原纤维,拒水无纺布层所使用的是涤纶纤维,涤纶纤维表面附着有拒水剂。采用竹炭粘胶纤维层其吸湿性性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多孔隙、多沟壑结构,能提高纤维对液体的储存量,利用纤维表面及纤维间的毛细作用及孔隙、沟壑结构达到吸液保液的效果;并且所设置的吸湿发热层可以在浸渍精华液后发热,可以提高整个湿态面膜的温度,进而提高面部皮肤的温度,使得面部皮肤毛孔张开,有利于精华等有益成分的吸收。利于精华等有益成分的吸收。利于精华等有益成分的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互生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