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
背景技术:2.目前运动损伤后,人们会立马使用冰敷包对伤患处进行冰敷,而现有的冰敷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持型,另一种则是绑带型,此两种冰敷包在实际使用时,均存在一些缺陷:
3.1、手持型:长时间举拿,不仅手臂易酸痛,而且还会对手部造成不同程度的冻伤。
4.2、绑带型:现有的绑带冰敷包,只能平放绑紧,不具有加压效果,站起来易滑落,还易导致肿胀,另外,当绑在关节处时,患者还无法对关节进行弯曲。
5.综上所述,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解决了现有的冰敷包易滑落,且不具有加压效果,另外,绑在关节处无法弯曲以及长时间手持易冻伤手部的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包括外敷袋,所述外敷袋的内部开设有冰沙袋放置腔,所述外敷袋的边缘且位于冰沙袋放置腔的外侧开设有加压腔,所述加压腔的内部放置有气囊,所述外敷袋的外侧中间处设有弹力布,所述外敷袋的两端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绑带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绑带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魔术贴。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魔术贴为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为刺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相贯通的进气嘴和出气嘴,所述进气嘴和出气嘴的自由端均贯穿外敷袋的侧壁延伸至外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敷袋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第一齿牙链带和第二齿牙链带,所述第一齿牙链带和第二齿牙链带共同通过拉链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嘴和出气嘴的内部均设有密封塞,所述外敷袋为半圆形结构。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通过打开拉动拉链头,可将冰袋放在冰沙袋放置腔中,在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作用下,可将外敷袋绑在运动员损伤位置处,而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设置,不仅保障了绑紧的力度,防止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滑落,而且还解放了双
手,避免对手部造成冻伤,另外,弹力布的设置,即使患者是绑在关节处,也可令关节弯曲,便于手部或腿部活动。
16.2、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通过在加压腔的内部放置有气囊,使其在冰敷过程中,具有对包裹部位进行加压的效果,从而可防止组织积液快速渗出而导致肿胀,进一步提高了冰敷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的结构俯视图;
20.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21.图中:1、外敷袋;2、冰沙袋放置腔;3、加压腔;4、气囊;5、弹力布;6、第一绑带;7、第二绑带;8、第一魔术贴;9、第二魔术贴;10、进气嘴;11、出气嘴;12、密封塞;13、第一齿牙链带;14、第二齿牙链带;15、拉链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技术方案: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包括外敷袋1,外敷袋1为半圆形结构,且质地柔软,外敷袋1的内部开设有冰沙袋放置腔2,在实际使用时,冰沙袋放置腔2中放置一个盛装有冰沙的密封袋,与直接放入冰块相比,冰沙为颗粒状,且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从而提高冰敷时的舒适性,外敷袋1的边缘且位于冰沙袋放置腔2的外侧开设有加压腔3,加压腔3的内部放置有气囊4,外敷袋1的外侧中间处设有弹力布5,外敷袋1的两端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第一绑带6和第二绑带7,第一绑带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魔术贴8,第二绑带7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魔术贴9,第一魔术贴8为毛面,第二魔术贴9为刺面,气囊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相贯通的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的自由端均贯穿外敷袋1的侧壁延伸至外部,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的内部均设有密封塞12,外敷袋1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共同通过拉链头1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通过打开拉动拉链头15,可将冰袋放在冰沙袋放置腔2中,在第一绑带6和第二绑带7的作用下,可将外敷袋1绑在运动员损伤位置处,而第一魔术贴8和第二魔术贴9的设置,不仅保障了绑紧的力度,防止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滑落,而且还解放了双手,避免对手部造成冻伤,另外,弹力布5的设置,即使患者是绑在关节处,也可令关节弯曲,便于短距离行走,另外,通过进气嘴10向气囊4中充气,可使其在冰敷过程中,具有对包裹部位进行加压的效果,从而可防止组织积液快速渗出而导致肿胀,进一步提高了冰敷效率。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拉动拉链头15,将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打开,然后向冰沙袋放置腔2的内部投放冰袋,待填满后,再次拉动拉链头15,重新将
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闭合,此时,可将外敷袋1的内侧贴合在损伤患处,然后通过拉动第一绑带6和第二绑带7,将第一魔术贴8贴合在第二魔术贴9的适宜位置处,直至达到绑紧的效果即可,最后,再取下进气嘴10处的密封塞12,向气囊4中充入气体,使其呈现对损伤处加压的效果后,可将密封塞12重新归位,从而可防止组织积液快速渗出而导致肿胀,若损伤位置在关节处时,弹力布5的设置,使其在绑紧的情况下,关节仍可弯曲,从而便于手部或腿部活动。
技术特征:1.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包括外敷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袋(1)的内部开设有冰沙袋放置腔(2),所述外敷袋(1)的边缘且位于冰沙袋放置腔(2)的外侧开设有加压腔(3),所述加压腔(3)的内部放置有气囊(4),所述外敷袋(1)的外侧中间处设有弹力布(5),所述外敷袋(1)的两端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第一绑带(6)和第二绑带(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魔术贴(8),所述第二绑带(7)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魔术贴(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8)为毛面,所述第二魔术贴(9)为刺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相贯通的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所述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的自由端均贯穿外敷袋(1)的侧壁延伸至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袋(1)的顶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所述第一齿牙链带(13)和第二齿牙链带(14)共同通过拉链头(15)形成固定连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10)和出气嘴(11)的内部均设有密封塞(12),所述外敷袋(1)为半圆形结构。
技术总结一种运动损伤加压冰敷包,涉及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外敷袋,外敷袋的内部开设有冰沙袋放置腔,外敷袋的边缘且位于冰沙袋放置腔的外侧开设有加压腔,加压腔的内部放置有气囊,外敷袋的两端自上而下分别安装有若干组相对称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本结构可将外敷袋快速绑在运动员损伤位置处,不仅保障了绑紧的力度,防止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滑落,而且还解放了双手,避免对手部造成冻伤,而弹力布的设置,即使患者是绑在关节处,也可令关节弯曲,便于手部或腿部活动,另外气囊的设置,可使其在冰敷过程中,具有对包裹部位进行加压的效果,从而可防止组织积液快速渗出而导致肿胀,进一步提高了冰敷效率。步提高了冰敷效率。步提高了冰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凯 杜纪伟 何张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