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正压肝素帽。
背景技术:2.肝素帽是临床留置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械,其将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导管外端封闭住使导管内保持无菌,然而留置针留在患者体内,患者在运动时,留置针软管往往容易振动,此时人体内的静脉压力会使血液回流到导管内,回流至导管内的血液也容易凝固导致导管阻塞,而如果要强行将阻塞导管疏通,不仅容易使患者感觉到疼痛,也容易造成血管栓塞。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压肝素帽,能调节肝素帽的压力,保持正压的同时,根据需要缓慢将药液压入血管内,防止血管栓塞形成。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正压肝素帽,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储液腔、位于壳体上端的进液部件及位于壳体下端的连接头,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与弹性气囊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节第一气体通道气体流速的调节部件。
6.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安装槽底部相连的固定盘、与固定盘相贴的活动盘及带动活动盘转动的连接杆,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与第一气体通道相对的第一通孔,所述活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带动活动盘转动调节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相对位置。
7.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活动盘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一端与第一连接段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贯穿定位片并与定位片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片与第一连接段、活动盘及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渡腔,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环形过渡腔的第二气体通道。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延伸至安装槽外一端连接的拨动盘,所述拨动盘圆周上设置有一外凸的锥形拨动片。
9.更进一步地,所述拨动盘与活动盘同轴设置,且拨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定位标记或凹槽。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体与下盖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设置在下盖体上,所述弹性气囊设置为环形,且弹性气囊上设置有一与下盖体密封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头为与下盖体中部,所述下盖体中部设置有一连接槽,所述下盖体内侧均布有若干自边缘延伸至连接槽内的引流槽,所述连接槽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头连通的出液通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压肝素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调节第一气体通道内的气体流速,从而控制弹性气囊的恢复速度,在保持正压,防止血液倒流的同时,能将肝素钠等药液按照一定速度推入血管,防止血管栓塞。
附图说明
13.图1是肝素帽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圈a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拨动片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下盖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1-上盖体,12-下盖体,13-进液部件,14连接头,15-弹性气囊, 16-连接槽,17-出液通道,18-第一气体通道,19-连接口,20-固定盘,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活动盘,24-定位片,25-环形过渡腔,26-连接杆,27-拨动盘,28-第二气体通道,30-拨动片,31-第三通孔,32-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一体地连通;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
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正压肝素帽,请参见图1所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储液腔、位于壳体上端的进液部件13及位于壳体下端的连接头14,进液部件13与现有的肝素帽一样,方便密封或者将药液推注到储液腔内,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15,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与弹性气囊15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18,其中,弹性气囊15可以为能自动恢复形变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节第一气体通道18气体流速的调节部件,通过调节部件可以调节进入第一气体通道18 内的气体流速,从而控制弹性气囊15的恢复速度,以对储液腔内的药液的推注速度进行控制,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22.在留置针输液结束后,可以将用于防血栓等的药液,例如肝素钠通过进液部件13送入储液腔内,此时弹性气囊15处于压缩变形状态,然后通过调节部件调节第一气体通道18的气体流速,随后,在弹性气囊15的恢复力下,外界气体缓慢通过第一气体通道18进入弹性气囊15内,使得弹性气囊15缓慢恢复原状,从而以一定的速度缓慢将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留置针推注到患者体内。
23.作为第一调节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图3所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安装槽底部相连的固定盘20、与固定盘20相贴的活动盘23及带动活动盘23转动的连接杆26,其中固定盘20可以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上,而活动盘23紧贴在固定盘20外侧,并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所述固定盘20上开设有与第一气体通道18相对的第一通孔21,所述活动盘2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配合的第二通孔22,即气
体只有通过第二通孔22后才能进入第一通孔21,因此需要活动盘23与固定盘20之间较好地贴合,所述连接杆26带动活动盘 23转动调节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的相对位置,其中,连接杆26端部可以延伸至安装槽外,以便拨动连接杆26带动活动盘23转动,调节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 2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气体通道18的进气速度。当然对于活动盘23的位置限制,可以是在活动盘23下方设置与安装槽壁粘接的定位片24,利用定位片24来对活动盘23的位置进行限制,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或结构的部件,只要固定在活动盘23下方对活动盘23的位置进行限制,而又不会影响活动盘23转动即可。其中,为了便于外界的气体能到达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出来的气体能顺利排出至外界,可以使连接杆26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活动盘23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所述定位片24一端与第一连接段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贯穿定位片24并与定位片24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片24与第一连接段、活动盘23及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渡腔25,所述连接杆26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环形过渡腔25的第二气体通道28,从而使得其能较好地进出,而活动盘23及连接杆26的位置也能得到较好的限制。
24.而为了方便转动连接杆26进行调节,请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段延伸至安装槽外一端连接的拨动盘27,所述拨动盘27圆周上设置有一外凸的锥形拨动片 30,即可以使拨动盘27与拨动片30之间形成水滴状的盘体,勾住拨动片30即可带动拨动盘27转动,从而使得调节更为方便。当然为了更直观地看到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的位置情况,进行更好地调节,可以使所述拨动盘27与活动盘23同轴设置,且拨动盘27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2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31,所述定位片24 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位置相对的定位标记或凹槽,定位标记或凹槽当然与第一通孔21的形状位置适配,在调节时,直接通过第三通孔31及定位标记或凹槽,就可以看出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配合的情况。
25.作为壳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5所示,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体11与下盖体12,胶粘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均可,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8设置在下盖体12上,所述弹性气囊15设置为环形,且弹性气囊15上设置有一与下盖体12 密封连接的连接口19,即连接口19突出弹性气囊15外,可以在下盖体12内侧设置一环形的槽体,将连接口19的边壁插入槽体内,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下盖体12 上,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8与连接口19连通,所述连接头14为与下盖体12中部,所述下盖体12中部设置有一连接槽16,所述下盖体12内侧均布有若干自边缘延伸至连接槽16内的引流槽32,所述连接槽16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头14连通的出液通道 17,当然环形气囊的中部的空腔与连接槽16相对,引流槽32将储液腔内的液体有效引入连接槽16内,并通过弹性气囊15将液体压出,通过留置针管进入患者体内。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正压肝素帽,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储液腔、位于壳体上端的进液部件(13)及位于壳体下端的连接头(1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15),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弹性气囊(15)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18),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节第一气体通道(18)气体流速的调节部件;所述壳体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安装槽底部相连的固定盘(20)、与固定盘(20)相贴的活动盘(23)及带动活动盘(23)转动的连接杆(26),所述固定盘(20)上开设有与第一气体通道(18)相对的第一通孔(21),所述活动盘(2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配合的第二通孔(22),所述连接杆(26)带动活动盘(23)转动调节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肝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6)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活动盘(23)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定位片(24),所述定位片(24)一端与第一连接段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贯穿定位片(24)并与定位片(24)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片(24)与第一连接段、活动盘(23)及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环形过渡腔(25),所述连接杆(26)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环形过渡腔(25)的第二气体通道(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压肝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延伸至安装槽外一端连接的拨动盘(27),所述拨动盘(27)圆周上设置有一外凸的锥形拨动片(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肝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盘(27)与活动盘(23)同轴设置,且拨动盘(27)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2)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31),所述定位片(2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位置相对的定位标记或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肝素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体(11)与下盖体(12),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8)设置在下盖体(12)上,所述弹性气囊(15)设置为环形,且弹性气囊(15)上设置有一与下盖体(12)密封连接的连接口(19),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8)与连接口(19)连通,所述连接头(14)为与下盖体(12)中部,所述下盖体(12)中部设置有一连接槽(16),所述下盖体(12)内侧均布有若干自边缘延伸至连接槽(16)内的引流槽(32),所述连接槽(16)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头(14)连通的出液通道(17)。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压肝素帽,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储液腔、位于壳体上端的进液部件及位于壳体下端的连接头,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与弹性气囊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节第一气体通道气体流速的调节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压肝素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调节第一气体通道内的气体流速,从而控制弹性气囊的恢复速度,在保持正压,防止血液倒流的同时,能将肝素钠等药液按照一定速度推入血管,防止血管栓塞形成。管栓塞形成。管栓塞形成。
技术研发人员:牟秋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泸州市中医医院(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泸州市江阳区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