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2.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
3.动物细胞的培养。细胞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内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体内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称为细胞培养,细胞培养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阐释生命现象、发病机理和药物筛选,一般的,细胞培养需要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要求无菌无毒、恒温,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缓冲环境,还需要合适的培养基,要达到这些条件一般要用到细胞培养箱,因此细胞培养箱也是细胞培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4.目前常见的细胞培养箱多为“恒温二氧化碳培养箱”,该种培养箱能满足细胞培养的需求,但存在一些弊端,取放培养皿时需要打开培养箱外界舱门与内层玻璃门,这时培养箱内部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外部环境空气与培养箱内空气直接交流容易造成培养箱内的污染,而且取放培养皿的手(戴手套)直接伸入培养箱内容易带入污染物。
技术实现要素: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箱容易带入污染物的问题。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分区、杀菌等操作避免引入污染物,营造了一个低污染的环境,连续培养过程的培养环境一致性更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培养室和操作室;
7.培养室,所述培养室与所述操作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8.操作室,所述操作室中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设置有移液器;所述操作室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
9.操作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安装有操作手套。
10.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培养室和操作室,避免培养区域直接与外部接触;操作室用于取样或者加样,操作室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通过紫外杀菌可以避免引入污染物。培养皿内部移动通过操作手套完成,使用更方便。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分区、杀
菌等操作避免引入污染物,营造了一个低污染的环境,连续培养过程的培养环境一致性更高。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至少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固定板和隔板错位设置,避免影响隔板上下移动。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对隔板的限位效果更好,避免隔板移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可以推动操作台上下移动,便于移液器取样、加样。
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可以避免培养皿移位,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也不担心培养皿掉落。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液器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头。移液器的吸头一般是一次性的,可拆卸设计更实用。
1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培养室,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置在培养室和操作室,更便于操作。
1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培养室和操作室,避免培养区域直接与外部接触;操作室用于取样或者加样,操作室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通过紫外杀菌可以避免引入污染物。培养皿内部移动通过操作手套完成,使用更方便。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分区、杀菌等操作避免引入污染物,营造了一个低污染的环境,连续培养过程的培养环境一致性更高。
附图说明
19.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箱体内部示意图。
21.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移液器示意图。
22.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操作台移动示意图。
23.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操作台处于高位示意图。
24.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隔板移动示意图。
25.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隔板和固定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6.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隔板和单侧固定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7.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的隔板和第一驱动机构的关系示意图。
28.元件标号说明
29.1-箱体;2-培养室;3-操作室;4-隔板;5-第一驱动机构;6-固定板;7-第二驱动机构;8-移液器;9-紫外灯;10-限位槽;11-吸头;12-操作手套;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1.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2.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培养室2和操作室3;
33.培养室2,所述培养室2与所述操作室3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第一驱动机构5连接;所述隔板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34.操作室3,所述操作室3中设置有操作台15,所述操作台15与第二驱动机构7连接;所述操作室3的顶部设置有移液器8;所述操作室3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9;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所述操作台15上设置有限位槽10;所述移液器8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头11;
35.操作孔,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安装有操作手套12;所述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在所述培养室2,所述第二通孔14设置在所述操作室3;
36.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7均为气缸。
37.上述细胞培养装置的使用过程:打开箱体1大门,将培养皿放置在操作台15上。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上移,通过操作手套12将培养皿放置在培养室2。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下移,使得培养室2和操作室3不再连通。将培养皿在培养室2中继续培养。
38.上述细胞培养装置的加样过程:装入移液器8,开启紫外灯9,预先杀菌消毒。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上移,通过操作手套12将培养皿放置在操作台15。再启动第二驱动机构7使得操作台15上移,按压移液器8,进行加样即可。加样完成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7使得操作台15复位,通过操作手套12将培养皿放置在培养室2。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下移,使得培养室2和操作室3不再连通。
39.上述细胞培养装置的取样过程:装入移液器8,开启紫外灯9,预先杀菌消毒。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上移,通过操作手套12将培养皿放置在操作台15。再启动第二驱动机构7使得操作台15上移,按压移液器8,进行取样即可。取样完成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7
使得操作台15复位,通过操作手套12将培养皿放置在培养室2。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使得隔板4下移,使得培养室2和操作室3不再连通。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在箱体1中设置培养室2和操作室3,避免培养区域直接与外部接触;操作室3用于取样或者加样,操作室3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9,通过紫外杀菌可以避免引入污染物。培养皿内部移动通过操作手套12完成,使用更方便。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分区、杀菌等操作避免引入污染物,营造了一个低污染的环境,连续培养过程的培养环境一致性更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1.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培养室(2)和操作室(3);培养室(2),所述培养室(2)与所述操作室(3)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第一驱动机构(5)连接;操作室(3),所述操作室(3)中设置有操作台(15),所述操作台(15)与第二驱动机构(7)连接;所述操作室(3)的顶部设置有移液器(8);所述操作室(3)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9);操作孔,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安装有操作手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至少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6)。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5)上设置有限位槽(10)。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器(8)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头(11)。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包括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在所述培养室(2),所述第二通孔(14)设置在所述操作室(3)。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7)均为气缸。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污染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培养室和操作室;培养室与所述操作室的连接处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操作室中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设置有移液器;所述操作室的侧壁安装有紫外灯;箱体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安装有操作手套。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箱容易带入污染物的问题。上述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分区、杀菌等操作避免引入污染物,营造了一个低污染的环境,连续培养过程的培养环境一致性更高。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亿家宜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