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排涝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地球气候异常,旱涝灾害频繁,低洼建筑、地下建筑以及人防工程进水,特别是地下隧道、地下车库等重灾区往往不能及时将水排出,造成大量财产及设备受损,产生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亟需大排量的排涝特种车辆,排涝水带直径达到300mm,靠人工对水带进行收放,消防官兵在收放水管时异常吃力,也不利于救灾的快速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能实现快速自动收放水带,缩短救援时间,节省人力。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包括相隔若干距离的两个机架,所述两个机架固定在底盘的上方,所述两个机架的上部通过四杆机构与绞盘支架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四杆机构用于绞盘支架平稳升降;所述绞盘支架上设置多组绞盘机构,所述绞盘机构用于水带的自动收放,每组绞盘机构均包括动力机构、两个绞盘和多根支撑杆,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绞盘支架上,其中一个绞盘安装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动力机构使绞盘旋转,所述多根支撑杆沿圆周均匀设置于两个相对的绞盘之间,水带缠绕在多根支撑杆上。
6.进一步地,所述四杆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液压油缸,所述连杆一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一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上的连接板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二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二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上的连接板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底端固定在下端的销轴一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杆的末端固定在上端的销轴二上。
7.进一步地,所述绞盘机构的数量为纵向上下两排,每排两组,共四组。
8.进一步地,所述每组绞盘机构包括两个绞盘,分别是绞盘一和绞盘二。
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上,所述液压马达支架固定在绞盘支架上,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小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通过多个螺栓与绞盘一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每组绞盘机构还包括连轴,所述连轴穿过绞盘二、绞盘一和大齿轮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和绞盘支架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多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绞盘一和绞盘二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固定在车辆底盘的上方,整个绞盘支架在
液压油缸推力的作用下以及四杆机构限位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90
°
,在旋转过程中绞盘支架始终保持水平,此时绞盘由高位降到低位,方便消防官兵从绞盘支架上取水带。
14.2、当需要使用水带时,控制液压马达启动,液压马达带动齿轮组旋转,从而带动绞盘旋转,进而缠绕在支撑杆上的水带旋转而出。当使用完毕后,控制液压马达反转,液压马达带动齿轮组向相反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绞盘反转,进而使放出的水带收拢起来,这种自动收放装置能够实现快速收放水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有利于排涝工作的快速反应。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的侧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的正视图。
17.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
18.1.机架,2.绞盘支架,3.绞盘一,4.支撑杆,5.连杆一,6.连杆二,7.液压油缸,8.销轴一,9.连接板,10.销轴二,11.液压杆,12.绞盘二,13.液压马达,14.大齿轮,15.小齿轮,16.液压马达支架,17.连轴,18.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包括相隔若干距离的两个机架1,所述两个机架1固定在底盘的上方,起到固定整个装置的作用,并可随着底盘移动。所述两个机架1的上部通过四杆机构与绞盘支架2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四杆机构用于绞盘支架2平稳升降;所述绞盘支架2上设置多组绞盘机构,每组绞盘机构实现一组水带的自动收放,本实例中采用四组绞盘机构,为纵向上下两排,每排两组分布。每组绞盘机构均包括动力机构、两个绞盘和多根支撑杆4,每组绞盘机构均包括动力机构、两个绞盘和多根支撑杆4,优选的,采用六根支撑杆4,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绞盘支架2上,其中一个绞盘安装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动力机构使绞盘旋转,所述多根支撑杆4沿圆周均匀设置于两个相对的绞盘之间,水带缠绕在多根支撑杆4上。两个绞盘分别是绞盘一3和绞盘二12。
21.具体的,所述四杆机构包括连杆一5、连杆二6和液压油缸7,所述连杆一5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一8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2上的连接板9和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二6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二10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2上的连接板9和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7的底端固定在下端的销轴一8上,所述液压油缸7的液压杆11的末端固定在上端的销轴二10上;在液压油缸7推力的作用下,连杆一5和连杆二6一起向左摆动,实现绞盘支架2的平稳下降,便于消防官兵取水带。
22.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马达13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4和小齿轮15,所述液压马达13通过螺栓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16上,实现液压马达13的固定,所述液压马达支架16固定在绞盘支架2上,所述液压马达13的输出轴与小齿轮15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14通过多个螺栓与绞盘一3固定连接;所述每组绞盘机构还包括连轴17,所述连轴
17穿过绞盘二12、绞盘一3和大齿轮14并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18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16和绞盘支架2上,实现绞盘一3、绞盘二12以及大齿轮14的固定。所述多根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绞盘一3和绞盘二12固定连接。液压马达13为绞盘一3和绞盘二12输送动力,使其能够旋转,便于水带收放。
23.工作原理如下:
24.首先将机架1固定在底盘的上方,整个绞盘支架2在液压油缸7推力的作用下,连杆一5和连杆二6一起向左摆动,绞盘从高位降到低位;控制液压马达13启动,液压马达13带动齿轮组旋转,从而带动绞盘旋转,进而缠绕在支撑杆4上的水带旋转而出;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依次卸下1~4组水带使用;当使用完毕后,控制液压马达13反转,液压马达13带动齿轮组向相反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绞盘反转,进而使放出的水带收拢起来,这样便完成水带的自动收放。
25.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隔若干距离的两个机架,所述两个机架固定在底盘的上方,所述两个机架的上部通过四杆机构与绞盘支架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四杆机构用于绞盘支架平稳升降;所述绞盘支架上设置多组绞盘机构,所述绞盘机构用于水带的自动收放,每组绞盘机构均包括动力机构、两个绞盘和多根支撑杆,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绞盘支架上,其中一个绞盘安装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动力机构使绞盘旋转,所述多根支撑杆沿圆周均匀设置于两个相对的绞盘之间,水带缠绕在多根支撑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杆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液压油缸,所述连杆一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一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上的连接板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二的上下端通过销轴二分别与固定在绞盘支架上的连接板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底端固定在下端的销轴一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杆的末端固定在上端的销轴二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机构的数量为纵向上下两排,每排两组,共四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绞盘机构包括两个绞盘,分别是绞盘一和绞盘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上,所述液压马达支架固定在绞盘支架上,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小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通过多个螺栓与绞盘一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绞盘机构还包括连轴,所述连轴穿过绞盘二、绞盘一和大齿轮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液压马达支架和绞盘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绞盘一和绞盘二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排涝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带绞盘自动收放装置,包括相隔若干距离的两个机架,所述两个机架固定在底盘的上方,所述两个机架的上部通过四杆机构与绞盘支架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四杆机构用于绞盘支架平稳升降;所述绞盘支架上设置多组绞盘机构,所述绞盘机构用于水带的自动收放,每组绞盘机构均包括动力机构、两个绞盘和多根支撑杆,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绞盘支架上,其中一个绞盘安装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动力机构使绞盘旋转,所述多根支撑杆沿圆周均匀设置于两个相对的绞盘之间,水带缠绕在多根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快速自动收放水带,缩短救援时间,节省人力。节省人力。节省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马鸿军 李保峰 郭俊丹 任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森源鸿马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