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3-20  127



1.本发明涉及棉纺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棉纺行业中,需要使用运输箱进行转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转运,而有些生产车间内部空间比较狭窄,现有的智能机器人转运时,拖着运输箱可能无法进行转向,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人工对棉条桶进行移动,使用时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包括车头,车头一侧设有车身,车身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车身上侧,两个横梁之间滑动连接吸附装置。
5.优选地,横梁一侧装有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一侧装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吸附装置固定在第二滑块之间。
6.优选地,第一滑块一侧装有齿条,吸附装置上装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7.优选地,横梁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倾斜设置的导向板。
8.优选地,车身一侧装有行车雷达。
9.优选地,车身一侧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渡板。
1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通过车头带动车身直线行驶,吸附装置在横梁之间滑动,通过电磁铁将运输箱吸附住,再将吸附装置收回,运输箱就会被拉入至车身上方,在转运过程中无需进行转向操作,不需要很大的转弯跑道,节约厂房空间。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搬运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附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包括车头1,车头1一侧设有车身2,车身2一侧装有行车雷达22。车身2一侧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渡板21。横梁32一端通过连接板310固定连接倾斜设置的导向板311。车身2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搬运装置3,搬运装置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32,横梁32通过支架31支撑固定在车身2上侧,两个横梁32之间滑动连接吸附装置4。横梁32一侧装有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一侧装有第二直线导轨34,第二直线导轨34上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6,吸附装置4固定在第二滑块36之间。第一滑块33一侧装有齿条35,吸附装置4上装有电机38,电机38的主轴上装有齿轮37,齿轮37与齿条35相啮合。在横梁32上装有驱动装置39,驱动装置39能够驱动第一滑块33沿第一直线导轨往复滑动,驱动装置39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描述。
14.吸附装置4包括两个立板41,两个立板41之间固定连接基板42,第二滑块36固定在立板41一侧,基板42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铰接固定板43,基板42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44,固定块44与固定板43之间固定连接拉簧45,固定板43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竖向设置的导向轨道46,导向轨道46上滑动连接导向块47,两个导向块47一侧共同固定连接安装板48,基板42一侧固定连接挡板414,挡板414用于对安装板48进行限位,安装板48一侧设有第二开口,在第二开口处转动连接外板49,外板49一侧装有两个电磁铁410,外板49一侧装有深度相机411,深度相机411位于两个电磁铁410之间,在安装板48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梁412,在基板42一侧设有让位通槽,安装梁412从让位通槽内穿过,安装梁412上铰接电动推杆413,电动推杆413另一端与外板49相铰接。在使用时,车头1带动车身2直线行驶,吸附装置4在横梁32之间滑动,通过电磁铁410将运输箱吸附住,再将吸附装置4收回,运输箱就会被拉入至车身2上方,固定板43与基板42之间相铰接,中间由拉簧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使得电磁铁410能够纵向角度摆动进行调整,以适应运输箱的角度,防止运输箱与地面存在角度时候电磁铁与运输箱发生脱落,由于安装板48能够沿固定板43上下滑动,从而能够调节电磁铁410的高度,进一步防止电磁铁与运输箱发生脱落,通过电动推杆413能够改变外板49的角度,从而能够调整电磁铁410的水平角度,当运输箱倾斜时,也能保证两个电磁铁均能够同时与运输箱接触,进一步能够防止电磁铁与运输箱发生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包括车头(1),车头(1)一侧设有车身(2),其特征在于:车身(2)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搬运装置(3),所述搬运装置(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32),横梁(32)通过支架(31)支撑固定在车身(2)上侧,两个横梁(32)之间滑动连接吸附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2)一侧装有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一侧装有第二直线导轨(34),第二直线导轨(34)上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6),所述吸附装置(4)固定在第二滑块(3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3)一侧装有齿条(35),所述吸附装置(4)上装有电机(38),电机(38)的主轴上装有齿轮(37),所述齿轮(37)与齿条(35)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2)一端通过连接板(310)固定连接倾斜设置的导向板(3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一侧装有行车雷达(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一侧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渡板(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包括车头,车头一侧设有车身,车身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车身上侧,两个横梁之间滑动连接吸附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转运机器人通过车头带动车身直线行驶,吸附装置在横梁之间滑动,通过电磁铁将运输箱吸附住,再将吸附装置收回,运输箱就会被拉入至车身上方,在转运过程中无需进行转向操作,不需要很大的转弯跑道,节约厂房空间。节约厂房空间。节约厂房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能 杨文 年四成 郭小方 吴学栋 刘金珠 罗丹 张庆文 胡杰杰 孔祥然 尚吉星 何杰 崔海葵 宋家亮 王桂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5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