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
背景技术:2.由于学员的身材不同,腰部尺寸也略有差异,现有的作训空姐服腰部通常不具备有弹性,而作训时会有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在面对一些穿着作训服腰部较为紧绷的学员时,不仅在动作上较难完成,其连接处也很容易出现开线、崩开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衣物穿着的舒适度,进而也不利于作训的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利用腰部所设置的松紧带,能够使作训服腰部连接处的布料进行柔性连接,使其具备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提高学员的舒适度,使其能够完成不同幅度的动作,以提高作训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包括第一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以及第三连接布,所述第一连接布的一侧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布的上端部缝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布的另一侧上端部与第三连接布的上端部缝制连接,还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松紧带将第一连接布与第二连接布进行弹性连接,另外一组所述松紧带将第一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进行弹性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布的前侧朝向于第三连接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外环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第三连接布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卡扣。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与连接扣位于同一横轴线上,且所述卡扣设置为多列,并等距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布的前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条朝向于第三连接布的一端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与卡扣相适配,所述连接条通过卡槽与卡扣卡接在第三连接布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布、第二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相连接并形成一个领口,所述第一连接布与第二连接布相连接并形成一个袖口,所述第一连接布与第三连接布相连接并形成另外一个袖口,且所述袖口均开设在松紧带的上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的前侧下端部均设置有口袋,所述第三连接布的上端部设置有名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连接布的上端部依次与第二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相缝制连接,且在第一连接布两侧的下端部分别与第二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通过松紧带进行弹性连接,而松紧带所处位置为学员穿着时的腰部的位置,利用腰部所设置的松紧带,能够使作训服腰部连接处的布料进行柔性连接,使其具备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提高学员的舒适度,使其能够完成不同幅度的动作,以提高作训的效率;
12.而由于第二连接布前端安装连接扣,且连接扣上安装连接条,且连接条上开设卡槽,第三连接布前端安装卡扣,且卡扣为多列并等距分布,并与卡槽相适配,当学员穿着作训服后,可将第二连接布在松紧带的弹力作用下,向第三连接布的方向拉动,使连接条上的卡槽与第三连接布前侧对应位置上的卡扣进行卡合,从而完成作训服的穿着,以便于一些腰部较为宽松的学员进行穿着。
附图说明
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等轴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松紧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连接布;2、松紧带;3、第二连接布;4、第三连接布;5、领口;6、袖口;7、名牌;8、口袋;9、连接条;10、连接扣; 1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如图1-3所示,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包括第一连接布1、第二连接布3以及第三连接布4,所述第一连接布1的一侧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布3的上端部缝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布1的另一侧上端部与第三连接布4的上端部缝制连接,还包括松紧带2,所述松紧带2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松紧带 2将第一连接布1与第二连接布3进行弹性连接,另外一组所述松紧带2将第一连接布1和第三连接布4进行弹性连接;
21.所述第二连接布3的前侧朝向于第三连接布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扣10,所述连接扣10的外环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条9,所述第三连接布 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卡扣11;
22.所述卡扣11与连接扣10位于同一横轴线上,且所述卡扣11设置为多列,并等距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布4的前侧,可根据腰部的尺寸,将第二连接布3 在适当位置上与第三连接布4进行连接,从而以便于不同腰围的学员进行穿着;
23.所述连接条9朝向于第三连接布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与卡扣11相适配,所述连接条9通过卡槽与卡扣11卡接在第三连接布4上,以便于学员完成作训服的穿着;
24.所述第一连接布1、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相连接并形成一个领口 5,所述第一连接布1与第二连接布3相连接并形成一个袖口6,所述第一连接布1与第三连接布4相连接并形成另外一个袖口6,且所述袖口6均开设在松紧带2的上方,穿着时,将第二连接布3扣于第三连接布4上,颈部位于领口5内,手臂处则穿过袖口6;
25.所述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的前侧下端部均设置有口袋8,所述第三连接布4的上端部设置有名牌7,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前侧的口袋 8,能够随身放置一些小物
品,例如纸巾、笔等,而第三连接布4上所设置的名牌7,可区分衣物的主人,不易与他人混淆,以便于学员快速找到自己的衣服。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于第一连接布1的上端部依次与第二连接布3 和第三连接布4相缝制连接,且在第一连接布1两侧的下端部分别与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通过松紧带2进行弹性连接,而松紧带2所处位置为学员穿着时的腰部的位置,利用腰部所设置的松紧带2,能够使作训服腰部连接处的布料进行柔性连接,使其具备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提高学员的舒适度,使其能够完成不同幅度的动作,以提高作训的效率;
27.而由于第二连接布3前端安装连接扣10,且连接扣10上安装连接条9,且连接条9上开设卡槽,第三连接布4前端安装卡扣11,且卡扣11为多列并等距分布,并与卡槽相适配,当学员穿着作训服后,可将第二连接布3在松紧带2的弹力作用下,向第三连接布4的方向拉动,使连接条9上的卡槽与第三连接布4前侧对应位置上的卡扣11进行卡合,从而完成作训服的穿着,以便于一些腰部较为宽松的学员进行穿着。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技术特征:1.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包括第一连接布(1)、第二连接布(3)以及第三连接布(4),所述第一连接布(1)的一侧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布(3)的上端部缝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布(1)的另一侧上端部与第三连接布(4)的上端部缝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松紧带(2),所述松紧带(2)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松紧带(2)将第一连接布(1)与第二连接布(3)进行弹性连接,另外一组所述松紧带(2)将第一连接布(1)和第三连接布(4)进行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布(3)的前侧朝向于第三连接布(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扣(10),所述连接扣(10)的外环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条(9),所述第三连接布(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卡扣(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与连接扣(10)位于同一横轴线上,且所述卡扣(11)设置为多列,并等距分布于所述第三连接布(4)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9)朝向于第三连接布(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与卡扣(11)相适配,所述连接条(9)通过卡槽与卡扣(11)卡接在第三连接布(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布(1)、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相连接并形成一个领口(5),所述第一连接布(1)与第二连接布(3)相连接并形成一个袖口(6),所述第一连接布(1)与第三连接布(4)相连接并形成另外一个袖口(6),且所述袖口(6)均开设在松紧带(2)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布(3)和第三连接布(4)的前侧下端部均设置有口袋(8),所述第三连接布(4)的上端部设置有名牌(7)。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训服款式的空姐服,属于空乘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以及第三连接布,所述第一连接布的一侧上端部与第二连接布的上端部缝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布的另一侧上端部与第三连接布的上端部缝制连接,还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设置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松紧带将第一连接布与第二连接布进行弹性连接,另外一组所述松紧带将第一连接布和第三连接布进行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腰部所设置的松紧带,能够使作训服腰部连接处的布料进行柔性连接,使其具备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提高学员的舒适度,使其能够完成不同幅度的动作,以提高作训的效率。以提高作训的效率。以提高作训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 吴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盛明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