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登车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
背景技术:2.登车桥是卸货平台,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汽车的载重吨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随着长途运输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液压登车桥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普通液压登车桥在工作时,因为钢板厚度的原因,其底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较陡,如果载重较高的叉车经过其表面极易导致侧翻,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解决了普通液压登车桥在工作时,因为钢板厚度的原因,其底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较陡,如果载重较高的叉车经过其表面极易导致侧翻,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包括主体登车板,所述主体登车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主体登车板表面固定连接的两块边际板,所述边际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所述边际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板,所述防护框板的表面贯穿有定位杆,所述防护框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登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登车组件,所述引导登车组件包括与主体登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动环板,所述摆动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接地板,所述主体登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盒,所述限制盒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所述卡紧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刹车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所述主体登车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的表面设置强化杆。
7.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所述万向刹车轮的表面设置摩擦纹路。
8.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吸盘,所述液压伸缩吸盘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
9.优选的,所述主体登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形状为方形。
10.优选的,所述引导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表面设置防滑凸点。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通过主体登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登车组件,引导登车组件包括与主体登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侧板,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的中心轴,中心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动环板,摆动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折板,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接地板,主体登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盒,限制盒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卡紧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刹车板,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通过引导登车组件的设置,装置能够通过引导接地板的设置,直接与地面无缝连接,避免叉车从主体登车板直接行驶到地面,提高了行驶的稳定性,另外在使用过后,能够通过操作手动板将引导接地板竖直放置,避免移动主体登车板时导致托底,提高了主体登车板整体的移动便利性。
14.(2)、该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通过主体登车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与主体登车板表面固定连接的两块边际板,边际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边际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板,防护框板的表面贯穿有定位杆,防护框板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装置能够对行驶在主体登车板表面的叉车轮胎进行限位,有效的提高了行驶在主体登车板表面叉车的安全性,另外防护框板能够及时放下,方便较大尺寸叉车行驶,装置整体有效保障了叉车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并且相关结构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和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导登车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钩结构的俯视图。
19.图中:1、主体登车板;2、防护组件;21、边际板;22、卡槽;23、防护框板;24、定位杆;3、引导登车组件;31、侧板;32、中心轴;33、摆动环板;34、折板;35、引导接地板;36、限制盒;37、卡紧弹簧;38、滑动板;39、刹车板;310、手动板;4、移动组件;41、底部支撑架;42、万向刹车轮;43、液压伸缩吸盘;5、引导槽;6、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包括主体登车板1,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包括与主体登车板1表面固定
连接的两块边际板21,边际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22,边际板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板23,防护框板23的表面贯穿有定位杆24,防护框板23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防护组件2的设置,装置能够对行驶在主体登车板1表面的叉车轮胎进行限位,有效的提高了行驶在主体登车板1表面叉车的安全性,另外防护框板23能够及时放下,方便较大尺寸叉车行驶,装置整体有效保障了叉车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并且相关结构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和后期维护。
22.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登车组件3,引导登车组件3包括与主体登车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侧板31,侧板31的表面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2,中心轴3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动环板33,摆动环板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折板34,折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接地板35,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盒36,限制盒36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37,卡紧弹簧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8,滑动板3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刹车板39,滑动板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310,通过引导登车组件3的设置,装置能够通过引导接地板35的设置,直接与地面无缝连接,避免叉车从主体登车板1直接行驶到地面,提高了行驶的稳定性,另外在使用过后,能够通过操作手动板310将引导接地板35竖直放置,避免移动主体登车板1时导致托底,提高了主体登车板1整体的移动便利,主体登车板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包括底部支撑架41,底部支撑架41的表面设置强化杆,底部支撑架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42,万向刹车轮42的表面设置摩擦纹路,底部支撑架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吸盘43,液压伸缩吸盘43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槽5,引导槽5的形状为方形,引导槽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6,挂钩6的表面设置防滑凸点。
23.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4.工作时,将主体登车板1移动至合适位置,万向刹车轮42滚动,移动至合适地点后,液压伸缩吸盘43与地面紧密结合,将货车相关连接件与引导槽5内表面挂钩6连接,下拉手动板310,通过滑动板38带动刹车板39与摆动环板33脱离,同时挤压卡紧弹簧37,围绕中心轴32转动摆动环板33,将引导接地板35放下与地面接触,外拉定位杆24,然后上移防护框板23,继而推动定位杆24,使得定位杆24与边际板21顶部的卡槽22结合,防护框板23被升高固定,叉车开始运行,完全操作完毕后,将装置复原。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包括主体登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与主体登车板(1)表面固定连接的两块边际板(21),所述边际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22),所述边际板(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板(23),所述防护框板(23)的表面贯穿有定位杆(24),所述防护框板(2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登车组件(3),所述引导登车组件(3)包括与主体登车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侧板(31),所述侧板(31)的表面固定连接的中心轴(32),所述中心轴(3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动环板(33),所述摆动环板(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折板(34),所述折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接地板(35),所述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盒(36),所述限制盒(36)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37),所述卡紧弹簧(3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8),所述滑动板(3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刹车板(39),所述滑动板(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310),所述主体登车板(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底部支撑架(41),所述底部支撑架(41)的表面设置强化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42),所述万向刹车轮(42)的表面设置摩擦纹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吸盘(43),所述液压伸缩吸盘(43)的表面经过防锈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登车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槽(5),所述引导槽(5)的形状为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6),所述挂钩(6)的表面设置防滑凸点。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包括主体登车板,所述主体登车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与主体登车板表面固定连接的两块边际板,所述边际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所述边际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板,所述防护框板的表面贯穿有定位杆,防护框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登车桥技术领域。该防侧翻的液压登车桥,通过引导登车组件的设置,装置能够通过引导接地板的设置,直接与地面无缝连接,避免叉车从主体登车板直接行驶到地面,提高了行驶的稳定性,另外在使用过后,能够通过操作手动板将引导接地板竖直放置,避免移动主体登车板时导致托底,提高了主体登车板整体的移动便利性。提高了主体登车板整体的移动便利性。提高了主体登车板整体的移动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贵兰 阮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山川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