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是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
背景技术:2.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为了施工时的安全,在工地现场通常都会架设相应的防护栏,建立于安全行走区或危险防护区,以避免施工人员误入危险区而发生安全风险。
3.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防护栏大多为临时建设设施,当施工完成或者随着施工地点的改变,防护栏的位置也会产生相应改变,在此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防护栏的拆卸和组装,而现有的防护栏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整体防护栏在进行拆卸时,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导致拆装操作十分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侧壁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主体远离第一矩形槽的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主体位于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槽口,两个所述第一槽口的内部共同设置有u型固定杆,所述u型固定杆贯穿过主体一端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固定环。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通过卡槽对警示板进行位置的限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均卡和连接有l型固定块,两个所述l型固定块远离卡槽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警示板,通过警示板进行提醒人们该区域的情况。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均匀开设有第三矩形槽,通过第二支撑板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支撑和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与主体卡和连接,通过底座对主体进行位置的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外径尺寸与第一矩形槽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撑板外径尺寸与第二矩形槽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多个所述固定板
外径尺寸和位置均与第三矩形槽内径尺寸和位置相匹配,通过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位置的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提供安装与工作的空间,通过底座和主体相互配和将主体进行固定并提供支撑,通过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位置的固定,通过向第一槽口内部插入u型固定杆并将固定环进行拧紧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加固,且便于拆卸和组装,通过多个固定板插入第三矩形槽防止物体进入施工现场,达到避免因自然因素的物体进入施工区域,通过警示板进行提醒人们该施工区域的情况,在夜间时,通过警示灯提醒人们该区域为施工区域禁止入内。使用本装置,操作简便,有效提高拆卸和组装的效率,避免整体防护栏在进行拆卸时,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不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警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体;101、警示灯;2、第一槽口;3、第一矩形槽;4、u型固定杆;401、固定环;5、第二矩形槽;6、第一支撑板;601、固定板;602、卡槽;7、警示板;701、l型固定块;8、第二支撑板;801、第三矩形槽;9、底座;901、连接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包括主体1,主体1侧壁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主体1远离第一矩形槽3的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矩形槽5,主体1位于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5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槽口2,两个第一槽口2的内部共同设置有u型固定杆4,u型固定杆4贯穿过主体1一端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固定环401。
21.其中,第一矩形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6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1,第一支撑板6顶部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02,通过卡槽602对警示板7进行位置的限定;两个卡槽602的内部均卡和连接有l型固定块701,两个l型固定块701远离卡槽602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警示板7,通过警示板7进行提醒人们该区域的情况;第二矩形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8的顶部均匀开设有第三矩形槽801,通过第二支撑板8对第一支撑板6进行支撑和固定;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101,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卡槽901,连接卡槽901与主体1卡和连接,通过底座9对主体1进行位置的固定;第一支撑板6外径尺寸与第一矩形槽3的内径尺寸相匹配,第
二支撑板8外径尺寸与第二矩形槽5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多个固定板601外径尺寸和位置均与第三矩形槽801内径尺寸和位置相匹配,通过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5对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进行位置的固定。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时,只需将本装置置于合适位置,手动将底座9和主体1相互配和可对主体1进行固定并提供支撑,接着手动使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5对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进行位置的固定,向第一槽口2内部插入u型固定杆4并将固定环401手动进行拧紧对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进行加固使其稳定,由多个固定板601插入第三矩形槽801可防止物体因自然因素进入施工现场,当有人员经过防护栏区域时,随着警示板7进行提醒人们该施工区域的情况,在夜间有人员经过防护栏区域时,警示灯101提醒人们该区域为施工区域禁止入内。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侧壁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所述主体(1)远离第一矩形槽(3)的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矩形槽(5),所述主体(1)位于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5)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槽口(2),两个所述第一槽口(2)的内部共同设置有u型固定杆(4),所述u型固定杆(4)贯穿过主体(1)一端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固定环(401),所述第一矩形槽(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1),所述第一支撑板(6)顶部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槽(602)的内部均卡和连接有l型固定块(701),两个所述l型固定块(701)远离卡槽(602)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警示板(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8)的顶部均匀开设有第三矩形槽(8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101),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卡槽(901),所述连接卡槽(901)与主体(1)卡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外径尺寸与第一矩形槽(3)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撑板(8)外径尺寸与第二矩形槽(5)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多个所述固定板(601)外径尺寸和位置均与第三矩形槽(801)内径尺寸和位置相匹配。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护栏技术领域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可拼接防护栏,包括主体,主体侧壁的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一矩形槽,主体远离第一矩形槽的底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矩形槽,主体位于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槽口,两个第一槽口的内部共同设置有U型固定杆,U型固定杆贯穿过主体一端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固定环,第一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支撑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使用本装置,操作简便,有效提高拆卸和组装的效率,避免整体防护栏在进行拆卸时,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不便。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不便。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不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帅男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