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4-01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


背景技术:

2.钎焊金刚石孔钻在工作时高速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对金刚石钻头降温,持续上升的温度会使钻头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经检索,申请号为“cn211135663u”的“一种带加强筋的钎焊金刚石孔钻”的实用新型,包括有金刚石孔钻本体、磨削区、加强筋,虽然能够减少制造材料浪费的问题,在保证钻孔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金刚石孔钻的制造成本,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
3.1、现有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又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导致孔钻受热影响其使用寿命。
4.2、现有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的底部长期与物品接触,磨损严重,钻头对位一体化结构,不能对钻头底部磨损严重的地方进行更换,进而不仅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包括钻体;所述钻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钻体的底部通过卡合机构卡合连接有钻头,钻体的表面开设有导料槽;
7.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导热片、导热板和散热板,所述导热片的内部安装在钻体的内腔中,钻体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导热板,钻体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板;
8.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有固定杆、固定槽、弹簧、卡杆和卡槽,所述固定杆的等间距安装在钻体的底部,固定杆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卡杆,卡杆的外侧设置有卡槽。
9.优选的,所述钻体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
10.优选的,所述钻体与连接杆的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螺孔,螺孔与连接块的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孔。
11.优选的,所述钻头的底部开设有水孔,钻头的一侧开设有锯齿。
12.优选的,所述钻头的表面钎焊有金刚石层,钻头的底部设置有齿块。
13.优选的,所述齿块等间距安装在钻头的底部,齿块的横截面呈倒三角结构。
14.优选的,所述钻头的表面与钻体底部的固定杆对应位置开设有放置槽,固定杆与放置槽内侧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
15.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外侧于钻头的外壁处于同一平
面。
16.优选的,所述钻体的表面上下开设有两组导料槽,钻体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导料槽。
17.优选的,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呈椭圆状结构,散热板的横截面呈环状结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在打孔的过程中,钻体的表面与物体摩擦产生热量,通过钻体上的热量会有传递到导热片的上方,利用其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然后通过导热片传递到导热板的表面,将传递到散热板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本身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将导热板吸收的热源导入至大气内部,进而可以对钻体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对整个钻体进行散热降温,进而延长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体的底部通过卡合机构卡合连接有金刚石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钻头的表面和底部会被摩擦损坏,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需要将对钻头进行更换,将密封盖由卡槽的内部取出,然后按压卡杆,将卡杆按压至固定杆的内部,将钻头与钻体的底部分离,对钻头进行更换,从而不仅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钻体;101、安装槽;2、钻头;201、水孔;202、锯齿;203、放置槽;3、连接杆;301、螺孔;4、连接块;401、安装孔;5、散热机构;501、导热片;502、导热板;503、散热板;6、导料槽;7、金刚石层;8、齿块;9、卡合机构;901、固定杆;902、固定槽;903、弹簧;904、卡杆;905、卡槽;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包括钻体1;钻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5,钻体1的底部通过卡合机构9卡合连接有钻头2,钻体1的表面开设有导料槽6;
30.散热机构5包括有导热片501、导热板502和散热板503,导热片501的内部安装在钻体1的内腔中,钻体1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的内部安装有导热板502,钻体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板503;
31.卡合机构9包括有固定杆901、固定槽902、弹簧903、卡杆904和卡槽905,固定杆901的等间距安装在钻体1的底部,固定杆901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槽902,固定槽90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903,固定槽902的内部安装有卡杆904,卡杆904的外侧设置有卡槽905;
32.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装置时,首先将钻头2顶部的放置槽203与钻体1底部的固定杆901对应,按压卡杆904,将卡杆904按压至固定槽902的内部,将固定杆901插入至放置槽203的内部,当固定杆901两侧的卡杆904与放置槽203两侧的卡槽905对应时,在固定槽902内部的弹簧903的弹性作用下将卡杆904弹入至卡槽905的内部,将钻头2固定在钻体1的底端,此时,将钻机输出端的轴杆插入至安装孔401与螺孔301的内部,将钻体1固定在钻机的输出端,利用钻机带动钻体1转动,进行打孔工作,在打孔工作时,将钻头2的底部放置到需要打孔物体的表面时,钻机带动钻头2转动,对物体进行打孔工作,利用钻头2底部的齿块8来减小物体的接触面,从而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在打孔时,钻体1与钻头2会与物体表面摩擦会出现大量废屑,所以在钻体1的表面上下设置的两组导料槽6,在打孔作业时产生的废屑来不及由钻体1表面下侧的导料槽6排出时,在钻体1向下打孔运动的过程中,废屑往钻体1内腔的顶部聚集,则钻体1内腔顶部的废屑会有钻体1顶部的导料槽6中自动排出,在打孔的过程中,钻体1的表面与物体摩擦产生热量,通过钻体1上的热量会有传递到导热片501的上方,利用其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然后通过导热片501传递到导热板502的表面,将传递到散热板503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503本身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将导热板502吸收的热源导入至大气内部,进而可以对钻体1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对整个钻体1进行散热降温,进而延长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钻头2的表面和底部会被摩擦损坏,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需要将对钻头2进行更换,将密封盖10由卡槽905的内部取出,然后按压卡杆904,将卡杆904按压至固定杆901的内部,将钻头2与钻体1的底部分离,对钻头2进行更换,从而不仅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节约资源。
33.进一步,钻体1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4;
34.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钻体1的顶部通过连接杆3和连接块4中心的螺孔301与安装孔401与钻机输出端的轴杆连接,利用钻机带动装置进行钻孔工作。
35.进一步,钻体1与连接杆3的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螺孔301,螺孔301与连接块4的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孔401;
36.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将钻机输出端的轴杆插入至安装孔401与螺孔301的内部,将钻体1固定在钻机的输出端,利用钻机带动钻体1转动,进行打孔工作。
37.进一步,钻头2的底部开设有水孔201,钻头2的一侧开设有锯齿202;
38.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钻头2的底部通过锯齿202来提高打孔的工作效率。
39.进一步,钻头2的表面钎焊有金刚石层7,钻头2的底部设置有齿块8;
40.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钻头2可以通金刚石层7来增强外壁与物体接触时的强度,从而增强钻头2的使用寿命。
41.进一步,齿块8等间距安装在钻头2的底部,齿块8的横截面呈倒三角结构;
42.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当钻头2的底部接触到物体时,通过齿块8增强钻头2的尖锐度,在钻头2对物体进行打孔工作时,钻头2底部的接触点与物体的接触面变小,从而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
43.进一步,钻头2的表面与钻体1底部的固定杆901对应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03,固定杆901与放置槽203内侧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905;
44.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钻头2的顶部表面等间距开设的放置槽203,将钻头2顶部的放置槽203与钻体1底部的固定杆901对应,使固定杆901插入至放置槽203的内部进行卡合,将钻头2安装在钻体1的底端,进行打孔工作。
45.进一步,卡槽90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的外侧于钻头2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
46.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当钻体1与钻头2通过卡合机构9卡合完成后,将密封盖10卡入至卡槽905的内部,能够对钻头2内侧的卡槽905进行保护,避免装置打孔的过程产生的废屑进入至卡槽905的内部,对放置槽203内部的固定杆901造成损坏。
47.进一步,钻体1的表面上下开设有两组导料槽6,钻体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导料槽6;
48.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在钻体1的表面上下设置的两组导料槽6,在打孔作业时产生的废屑来不及由钻体1表面下侧的导料槽6排出时,在钻体1向下打孔运动的过程中,废屑往钻体1内腔的顶部聚集,则钻体1内腔顶部的废屑会有钻体1顶部的导料槽6中自动排出。
49.进一步,导料槽6的横截面呈椭圆状结构,散热板503的横截面呈环状结构;
50.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在装置进行打孔作业时,打孔时产生的废屑会通过钻体1表面上开设的导料槽6内部排出,能够避免钻体1内腔中废屑过多,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散热板503的环形结构,能够将钻体1在打孔作业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排出。
51.工作原理:在使用装置时,在打孔工作时,将钻头2的底部放置到需要打孔物体的表面时,钻机带动钻头2转动,对物体进行打孔工作,利用钻头2底部的齿块8来减小物体的接触面,从而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在打孔时,钻体1与钻头2会与物体表面摩擦会出现大量废屑,所以在钻体1的表面上下设置的两组导料槽6,在打孔作业时产生的废屑来不及由钻体1表面下侧的导料槽6排出时,在钻体1向下打孔运动的过程中,废屑往钻体1内腔的顶部聚集,则钻体1内腔顶部的废屑会有钻体1顶部的导料槽6中自动排出,在打孔的过程中,钻体1的表面与物体摩擦产生热量,通过钻体1上的热量会有传递到导热片501的上方,利用其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然后通过导热片501传递到导热板502的表面,将传递到散热板503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503本身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将导热板502吸收的热源导入至大气内部,进而可以对钻体1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对整个钻体1进行散热降温,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钻头2的表面和底部会被摩擦损坏,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需要将
对钻头2进行更换,将密封盖10由卡槽905的内部取出,然后按压卡杆904,将卡杆904按压至固定杆901的内部,将钻头2与钻体1的底部分离,对钻头2进行更换,从而不仅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节约资源。
5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53.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包括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5),钻体(1)的底部通过卡合机构(9)卡合连接有钻头(2),钻体(1)的表面开设有导料槽(6);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有导热片(501)、导热板(502)和散热板(503),所述导热片(501)的内部安装在钻体(1)的内腔中,钻体(1)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的内部安装有导热板(502),钻体(1)的顶部安装有散热板(503);所述卡合机构(9)包括有固定杆(901)、固定槽(902)、弹簧(903)、卡杆(904)和卡槽(905),所述固定杆(901)的等间距安装在钻体(1)的底部,固定杆(901)内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槽(902),固定槽(902)的内部安装有弹簧(903),固定槽(902)的内部安装有卡杆(904),卡杆(904)的外侧设置有卡槽(9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与连接杆(3)的中央位置处贯穿安装有螺孔(301),螺孔(301)与连接块(4)的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孔(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的底部开设有水孔(201),钻头(2)的一侧开设有锯齿(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的表面钎焊有金刚石层(7),钻头(2)的底部设置有齿块(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8)等间距安装在钻头(2)的底部,齿块(8)的横截面呈倒三角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2)的表面与钻体(1)底部的固定杆(901)对应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03),固定杆(901)与放置槽(203)内侧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90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90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的外侧于钻头(2)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的表面上下开设有两组导料槽(6),钻体(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导料槽(6)。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6)的横截面呈椭圆状结构,散热板(503)的横截面呈环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排屑换热的金刚石薄壁小孔钻,包括钻体;所述钻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钻体的底部通过卡合机构卡合连接有钻头,钻体的表面开设有导料槽;在打孔的过程中,钻体的表面与物体摩擦产生热量,通过钻体上的热量会有传递到导热片的上方,利用其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然后通过导热片传递到导热板的表面,将传递到散热板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本身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将导热板吸收的热源导入至大气内部,进而可以对钻体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对整个钻体进行散热降温,进而延长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庄政伟 庄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锋菱超硬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