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4-01  104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的分解、物质的转化和合成,都需要在一定土壤含水率的条件下进行;高原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尤其在生态脆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时,新种植被的根系短,表层土壤中的含水率不能满足植被的需求,造成植被生长缓慢,甚至枯萎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该装置通过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拼接组成,在收集雨水灌溉植被的同时降低蒸发量,提高了土壤含水率,为生态脆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作业提供保障。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由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相对拼接组成,每块集雨结构包括:外沿、填土槽、集雨槽、集水槽、扣板、挡片、护板;所述的集雨槽为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内侧壁成斜坡;内侧壁上设置多个集水槽;集雨槽敞开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半圆缺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垂直设置弧形护板,护板上带有进水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水平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围绕集雨槽未敞开的三个侧壁外部设置填土槽,填土槽外则带有外沿;集雨槽敞开一侧半圆缺口的两侧设置扣板,扣板端部与填土槽外侧壁对齐;所述的扣板经过弯折形成一个直角凸起;两块集雨结构上的扣板相互叠落后,扣压在一起,实现拼接;两个集雨槽上的半圆缺口拼成一个圆形缺口;两块集雨结构拼接后,两块集雨结构的护板之间留有缝隙。
6.优选的,所述的集雨槽的顶部高于外沿。
7.优选的,两块集雨结构上的各扇形挡片的尖部带有缺口,各个缺口围成一个圆形缺口。
8.优选的,为了提高集水的效率,所述的集雨槽敞开一侧的两边设置有挡水板。
9.优选的,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为纸塑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顶面设置反光涂层。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该装置通过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拼接组成,使用方便,易于制造;在收集雨水灌溉植被的同时降低了蒸发量,提高了土壤含水率,为生态脆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作业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的立体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的单块集雨结构的视图;
15.图中:外沿1、填土槽2、集雨槽3、集水槽4、挡水板5、扣板6、挡片 7、护板8。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由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相对拼接组成,每块集雨结构包括:外沿1、填土槽2、集雨槽3、集水槽4、扣板6、挡片7、护板8;所述的集雨槽 3为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内侧壁成斜坡;内侧壁上设置多个集水槽4;集雨槽3敞开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半圆缺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垂直设置弧形护板8,护板8上带有进水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水平设置多个扇形挡片7;围绕集雨槽3未敞开的三个侧壁外部设置填土槽2,填土槽2 外则带有外沿1;集雨槽3敞开一侧半圆缺口的两侧设置扣板6,扣板6 端部与填土槽2外侧壁对齐;所述的扣板6经过弯折形成一个直角凸起;两块集雨结构上的扣板6相互叠落后,扣压在一起,实现拼接;两个集雨槽3上的半圆缺口拼成一个圆形缺口,为植被的枝干留出空间;两块集雨结构拼接后,两块集雨结构的护板8之间留有缝隙。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集雨槽3的顶部高于外沿 1;防止泥土进入集雨槽3,影响集雨的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块集雨结构上的各扇形挡片7 的尖部带有缺口,各个缺口围成一个圆形缺口。方便和植被的枝干贴合,减小挡片7之间的间隙。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集水的效率,所述的集雨槽3敞开一侧的两边设置有挡水板5。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为纸塑结构,便于降解,制造成本低。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顶面设置反光涂层。利于植被的光照,提高植被光合作用。
23.具体使用时,绿化植树时,植被之间按照固定的距离种植,然后将每棵植两侧放置两块集雨结构,两块集雨结构之间通过扣板6相互叠落后,扣压在一起;然后在外沿1、填土槽2上盖上土;各个挡片7与植被枝干贴合,减小集雨装置与枝干之间的缝隙,既而减小蒸发量;
24.植被之间的种植距离应满足集雨装置的放置空间,避免出现叠落,同时尽量减小集雨装置之间的缝隙,使得植被种植区域的整片土壤都得到集雨装置覆盖,提高集雨装置的效果;集雨时,通过集雨槽3、集水槽4将水汇集到护板8外侧,护板8可有效减缓水流,水流通过护板8上的进水口流到挡片7处,沿着挡片7间的缝隙进入植被根系处;集雨槽3外围的水可通过两块集雨结构护板8之间的缝隙沿着挡片7间的缝隙进入植被根系处;随之植被生长,其根系发达后,集雨装置逐渐被降解。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由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相对拼接组成,每块集雨结构包括:外沿、填土槽、集雨槽、集水槽、扣板、挡片、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雨槽为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内侧壁成斜坡;内侧壁上设置多个集水槽;集雨槽敞开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半圆缺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垂直设置弧形护板,护板上带有进水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水平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围绕集雨槽未敞开的三个侧壁外部设置填土槽,填土槽外则带有外沿;集雨槽敞开一侧半圆缺口的两侧设置扣板,扣板端部与填土槽外侧壁对齐;所述的扣板经过弯折形成一个直角凸起;两块集雨结构上的扣板相互叠落后,扣压在一起,实现拼接;两个集雨槽上的半圆缺口拼成一个圆形缺口;两块集雨结构拼接后,两块集雨结构的护板之间留有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雨槽的顶部高于外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集雨结构上的各扇形挡片的尖部带有缺口,各个缺口围成一个圆形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集水的效率,所述的集雨槽敞开一侧的两边设置有挡水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为纸塑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雨装置中每块集雨结构顶面设置反光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式集雨装置,由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相对拼接组成,每块集雨结构包括:外沿、填土槽、集雨槽、集水槽、扣板、挡片、护板;集雨槽为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内侧壁成斜坡;内侧壁上设置多个集水槽;集雨槽敞开的一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半圆缺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垂直设置弧形护板,护板上带有进水口,半圆缺口的边沿上水平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围绕集雨槽未敞开的三个侧壁外部设置填土槽,填土槽外则带有外沿;集雨槽敞开一侧半圆缺口的两侧设置扣板。装置通过两块相同的集雨结构拼接组成,使用方便,易于制造;在收集雨水灌溉植被的同时降低了蒸发量,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提高了土壤含水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龙 张彩霞 卿丽媛 张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俊富生态修复科技(青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29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