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及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2.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卷烟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细支烟、短支烟、雪茄烟等异形烟销量增长迅速。目前,烟草行业普遍采用分线处理,异型烟存在二次分拣,送货交接繁琐,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等。烟草行业亟需一种既能适应标准烟,又能适应异型烟的分拣配送系统,实现“异标共线”。
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218255.4)公开了一种自动开箱机,但该开箱机不能适应多种规格异型烟的烟箱以及处理内部胶点的作用。
4.目前市场上尚无一种既能适用于异形烟,又能适用于标准烟的烟箱且能高效、快捷、安全地对处理烟箱表面封胶带和内部点胶自动开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及开盖装置,通过吸盖组件与撑盖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不同规格箱体的箱盖撑开,实现货物拆卸的自动化,且开盖过程高效、快捷。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撑盖组件;所述撑盖组件包括撑盖元件和撑盖驱动装置,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箱盖开口处的封胶被破坏后,吸盖组件吸附住箱盖,撑盖组件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的缝隙处插入,吸盖组件复位,撑盖组件随开盖对中部件打开,使箱盖被完全掰开,实现货物拆卸的自动化。
9.进一步地,所述吸盖组件包括吸盘、吸盘驱动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所述吸盘驱动装置可带动吸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抽真空装置与吸盘连接,并在吸盘与箱盖之间产生真空,使吸盘吸住箱盖。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箱盖与吸盘连接,结构简单、能耗低,且不会破坏箱盖。
11.进一步地,所述吸盘驱动装置与吸盘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均布有若干吸盘。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确保箱盖完全打开,避免撑盖元件在插入时与箱盖之间发生碰触导致箱盖折叠。
13.进一步地,所述撑盖元件为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楔形刀板。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刀板在插入箱盖与箱体的缝隙时,更加便捷。
15.一种划箱机开盖装置,包括划箱机开盖机构,在输送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划箱机开
盖机构,所述划箱机开盖机构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撑盖组件;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两侧的箱盖可以同时在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作用下打开,实现高效、快捷地开盖。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开盖对中部件,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可限制箱体于输送装置中位,两个划箱机开盖机构分别连接于开盖对中部件,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可带动划箱机开盖机构移动至箱盖处。
18.箱体在随输送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处于中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盖对中部件限制箱体,确保吸盖组件和撑盖组件找正箱盖的位置。
19.进一步地,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包括对中元件、对中导向装置、对中驱动装置和逆向装置,所述对中导向装置与内机架连接,两个所述对中元件通过逆向装置与对中导向装置连接,所述逆向装置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对中元件做同步反向直线运动,对中元件可相互配合限制箱体并对中定位。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中驱动装置作为动力,在逆向装置作用下实现对中元件的同步反向直线运动,以同步夹抱的形式实现箱体的对中定位。
21.进一步地,还包括开盖测高部件,所述开盖测高部件设于箱体上方且与内框架连接,所述开盖测高部件包括压板和对高组件,所述对高组件带动内框架沿竖直方向相对输送装置运动,所述对高组件上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内框架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变化量为固定比值。
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板与内框架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变化量为固定比值,可将比值设置为2:1,不管何种高度箱体,吸盖组件和撑盖组件都能随动找到箱体中缝。
23.进一步地,包括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所述箱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开上盖工位连接有与上箱盖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上盖工位的吸盖组件作用于上箱盖、撑盖组件可插入上箱盖与箱体缝隙处并使上箱盖撑开;所述开下盖工位连接有与下箱盖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下盖工位的吸盖组件作用于下箱盖、撑盖组件可插入下箱盖与箱体缝隙处并使下箱盖撑开。
2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可以防止对应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相互干涉;箱体经过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后,上箱盖和下箱盖分别被撑开,开盖便捷、高效。
25.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位于箱体相对的两侧,每侧箱盖至少与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分别匹配。
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确保箱体每侧的上箱盖和下箱盖都可在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作用下打开。
2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箱体,并使箱盖被完全撑开,实现货物拆卸的自动化。
29.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箱盖与吸盘连接,结构简单、能耗低,且不会破坏箱盖。
30.3、本实用新型可确保箱盖完全打开,避免撑盖元件在插入时与箱盖之间发生碰触
导致箱盖折叠。
31.4、本实用新型撑盖元件为楔形刀板,更便于插入箱盖与箱体之间的缝隙。
32.5、本实用新型设置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可以防止对应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相互干涉。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主视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侧视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下盖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主视图;
39.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俯视图
40.图8是本实用新型开上盖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侧视图。
41.图中标记:1-吸盖组件,2-撑盖组件,3-开盖对中部件,4-开盖测高部件,5-内框架,6-外框架,7-箱体,8-输送装置,101-吸盘,102-吸盘驱动装置,103-抽真空装置,104-连接件,201-撑盖元件,202-撑盖驱动装置,701-上箱盖,702-下箱盖,703-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4.如图1所示,本发明使用的箱体7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箱体7,适宜的箱体7长宽高的范围为:270~585mm(l)x430~570mm(w)x230~330mm(h);所述箱体7为两端开口,在对箱体7进行开盖操作时,使箱体7侧躺于输送装置86上,箱体7封口的两端朝向输送装置8的两侧。此时,所述箱体7两端的盖页的打开方向为分别向上和向下打开,称向上打开的盖页为上箱盖701,向下打开的盖页为下箱盖702。箱体7两盖页通过胶带703密封,同时胶带703两端再粘贴到胶带703两端对应的两侧箱体上。箱体7上下两盖页与内部的左右盖页之间通过胶点粘接在一起。箱体7两盖页之间被胶带703封住的中缝和侧缝在上一工序中被划箱机破坏。
45.实施例1
46.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如图2-7所示,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7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1,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7缝隙处的撑盖组件2;所述撑盖组件2包括撑盖元件201和撑盖驱动装置202,所述撑盖驱动装置202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具体地说,在箱盖开口处的封胶被破坏后,吸盖组件1吸附住箱盖,撑盖组件2沿箱盖与箱体7处产生的缝隙处插入,吸盖组件1复位,撑盖组件2继续沿插入方向运动,使箱盖被完全撑开,实现货物拆卸的自动化。
47.所述吸盖组件1包括吸盘101、吸盘101驱动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103,所述吸盘
101驱动装置可带动吸盘101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抽真空装置103与吸盘101连接,并在吸盘101与箱盖之间产生真空,使吸盘101吸住箱盖。具体地说,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箱盖与吸盘101连接,结构简单、能耗低,且不会破坏箱盖。
48.所述吸盘101驱动装置与吸盘101之间设有连接件104,所述连接件104上均布有若干吸盘101。具体地说,确保箱盖完全打开,避免撑盖元件在插入时与箱盖之间发生碰触导致箱盖折叠。
49.所述撑盖元件201为可插入箱盖与箱体7缝隙处的楔形刀板。具体地说,楔形刀板在插入箱盖与箱体7的缝隙时,更加便捷。
50.实施例2
51.一种划箱机开盖装置,如图2-7所示,包括划箱机开盖机构,在输送装置8两侧分别设有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划箱机开盖机构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7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1,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7缝隙处的撑盖组件2;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201沿竖直方向运动。具体地说,相对两侧的箱盖可以同时在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作用下打开,实现高效、快捷地开盖。
52.还包括开盖对中部件3,所述开盖对中部件3可限制箱体7于输送装置8中位,两个划箱机开盖机构分别连接于开盖对中部件3,所述开盖对中部件3可带动划箱机开盖机构移动至箱盖处。具体地说,箱体7在随输送装置8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处于中位,通过开盖对中部件3限制箱体7,确保吸盖组件1和撑盖组件2找正箱盖的位置。
53.所述开盖对中部件3包括对中元件、对中导向装置、对中驱动装置和逆向装置,所述对中导向装置与内机架连接,两个所述对中元件通过逆向装置与对中导向装置连接,所述逆向装置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对中元件做同步反向直线运动,对中元件可相互配合限制箱体7并对中定位。具体地说,对中驱动装置作为动力,在逆向装置作用下实现对中元件的同步反向直线运动,以同步夹抱的形式实现箱体7的对中定位。
54.还包括开盖测高部件4,所述开盖测高部件4设于箱体7上方且与内框架5连接,所述开盖测高部件4包括压板和对高组件,所述对高组件带动内框架5沿竖直方向相对输送装置8运动,所述对高组件上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内框架5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变化量为固定比值。具体地说,由于压板与内框架5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变化量为固定比值,可将比值设置为2:1,不管何种高度箱体7,吸盖组件1和撑盖组件2都能随动找到箱体7中缝。
55.包括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所述箱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箱盖701和下箱盖702;所述开上盖工位连接有与上箱盖701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上盖工位的吸盖组件1作用于上箱盖701、撑盖组件2可插入上箱盖701与箱体7缝隙处并使上箱盖701撑开;所述开下盖工位连接有与下箱盖702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下盖工位的吸盖组件1作用于下箱盖702、撑盖组件2可插入下箱盖702与箱体7缝隙处并使下箱盖702撑开。具体地说,设置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可以防止对应的划箱机开盖机构相互干涉;箱体7经过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后,上箱盖701和下箱盖702分别被撑开,开盖便捷、高效。
56.所述箱盖位于箱体7相对的两侧,每侧箱盖至少与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分别匹配。具体地说,确保箱体7每侧的上箱盖701和下箱盖702都可在划箱机开盖机构的作用下打开。
57.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
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1.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撑盖组件;所述撑盖组件包括撑盖元件和撑盖驱动装置,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箱机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盖组件包括吸盘、吸盘驱动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所述吸盘驱动装置可带动吸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抽真空装置与吸盘连接,并在吸盘与箱盖之间产生真空,使吸盘吸住箱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箱机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驱动装置与吸盘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均布有若干吸盘。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划箱机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盖元件为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楔形刀板。5.一种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划箱机开盖机构,在输送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划箱机开盖机构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撑盖组件;所述撑盖组件包括撑盖元件和撑盖驱动装置,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对中部件,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可限制箱体于输送装置中位,两个划箱机开盖机构分别连接于开盖对中部件,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可带动划箱机开盖机构移动至箱盖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对中部件包括对中元件、对中导向装置、对中驱动装置和逆向装置,所述对中导向装置与内机架连接,两个所述对中元件通过逆向装置与对中导向装置连接,所述逆向装置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对中元件做同步反向直线运动,对中元件可相互配合限制箱体并对中定位。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测高部件,所述开盖测高部件设于箱体上方且与内框架连接,所述开盖测高部件包括压板和对高组件,所述对高组件带动内框架沿竖直方向相对输送装置运动,所述对高组件上还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内框架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变化量为固定比值。9.如权利要求5-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所述箱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开上盖工位连接有与上箱盖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上盖工位的吸盖组件作用于上箱盖、撑盖组件可插入上箱盖与箱体缝隙处并使上箱盖撑开;所述开下盖工位连接有与下箱盖匹配的划箱机开盖机构,所述开下盖工位的吸盖组件作用于下箱盖、撑盖组件可插入下箱盖与箱体缝隙处并使下箱盖撑开。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划箱机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位于箱体相对的两侧,每侧箱盖至少与开上盖工位和开下盖工位分别匹配。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划箱机开盖机构及开盖装置,涉及自动分拣技术领域,包括可使箱盖与箱体处产生缝隙的吸盖组件,以及可插入箱盖与箱体缝隙处的撑盖组件;所述撑盖组件包括撑盖元件和撑盖驱动装置,所述撑盖驱动装置可带动撑盖元件沿竖直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划箱机开盖机构及开盖装置通过吸盖组件与撑盖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不同规格箱体的箱盖撑开,实现货物拆卸的自动化,且开盖过程高效、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法 徐超 马立新 蔺应晓 舒云军 张大勇 邓志达 柳智磊 连小嫚 孙新军 王浩旭 周伶俐 赵俊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