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2.玻璃瓶属于包装容器的一种,玻璃瓶装的啤酒、饮料等占据饮品销售中很大的份额,而相对于易拉罐装,玻璃瓶类的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更低,能够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但是现有的玻璃瓶回收过程中,不能快速去除标签,并进行筛选,降低了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具备可快速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玻璃瓶回收过程中,不能快速去除标签,并进行筛选,降低了回收效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包括除标箱,所述除标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除标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除标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除标箱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所述除标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除标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搅拌杆与过滤网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出料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所述除标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所述输送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输送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输送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选箱,所述分选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涡流传感器,所述分选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械手,所述分选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分选板,所述分选箱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
5.优选的,所述除标箱与分选箱内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倾斜角度为三十至四十五度之间。
6.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与毛刷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除标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表面连通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提升机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8.优选的,所述分选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与输送箱连通。
9.优选的,所述电涡流传感器与夹持机械手交错设计,所述分选箱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料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标箱、进水管、搅拌杆、过滤网、出料箱、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毛刷、第一斜板、输送箱、提升机、液位传感器、抽水泵、分选箱、电涡流传感器、滑台气缸、夹持机械手、分选板与输送带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去除玻璃瓶表面的标签,并对玻璃瓶是否出现破损进行检测筛选,提高回收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玻璃瓶回收过程中,不能快速
去除标签,并进行筛选,降低了回收效率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斜板,能够方便排废液或物料,通过设置通孔,使水能够透过通孔,方便搅拌杆旋转,通过设置下料箱,能够方便输送玻璃瓶,通过设置电涡流传感器与夹持机械手,能够快速检测玻璃瓶是否出现破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除标箱;2、进水管;3、搅拌杆;4、过滤网;5、出料箱;6、温度传感器;7、加热装置;8、毛刷;9、第一斜板;10、输送箱;11、提升机;12、液位传感器;13、抽水泵;14、分选箱;15、电涡流传感器;16、滑台气缸;17、夹持机械手;18、分选板;19、输送带;20、第二斜板;21、下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包括除标箱1,除标箱1与分选箱14内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20,第二斜板20的倾斜角度为三十至四十五度之间,通过设置第二斜板20,能够方便排废液或物料,通过设置通孔,使水能够透过通孔,方便搅拌杆3旋转,通过设置下料箱21,能够方便输送玻璃瓶,通过设置电涡流传感器15与夹持机械手17,能够快速检测玻璃瓶是否出现破损,除标箱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2,除标箱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3,搅拌杆3与毛刷8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除标箱1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表面连通有阀门,除标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除标箱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5,除标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除标箱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7,搅拌杆3与过滤网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毛刷8,出料箱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9,除标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10,输送箱10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11,输送箱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2,输送箱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3,抽水泵1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2连通,提升机1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输送箱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选箱14,分选箱14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箱21,下料箱21与输送箱10连通,分选箱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涡流传感器15,电涡流传感器15与夹持机械手17交错设计,分选箱14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料管,分选箱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气缸16,滑台气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械手17,分选箱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分选板18,分选箱14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19,通过除标箱1、进水管2、搅拌杆3、过滤网4、出料箱5、温度传感器6、加热装置7、毛刷8、第一斜板9、输送箱10、提升机11、液位传感器12、抽水泵13、分选箱14、电涡流传感器15、滑台气缸16、夹持机械手17、分选板18与输送带19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去除玻璃瓶表面的标签,并对玻
璃瓶是否出现破损进行检测筛选,提高回收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玻璃瓶回收过程中,不能快速去除标签,并进行筛选,降低了回收效率的问题。
19.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将水注入除标箱1中,加热装置7将水加热,玻璃瓶放入除标箱1中,热水可快速浸透标签,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3转动,毛刷8对标签进行清除处理,第一斜板9将除标后的玻璃瓶输送至输送箱10,通过输送箱10输送至提升机11,提升机11将玻璃瓶输送至下料箱21,玻璃瓶通过下料箱21落至分选板18上,电涡流传感器15检测玻璃瓶是否出现破损,夹持机械手17将破损的玻璃瓶剔除,最后完整的玻璃瓶落在输送带19上,向右侧输送。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包括除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标箱(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除标箱(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3),所述除标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所述除标箱(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5),所述除标箱(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除标箱(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7),所述搅拌杆(3)与过滤网(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毛刷(8),所述出料箱(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9),所述除标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箱(10),所述输送箱(10)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11),所述输送箱(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输送箱(1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3),所述输送箱(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分选箱(14),所述分选箱(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涡流传感器(15),所述分选箱(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台气缸(16),所述滑台气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械手(17),所述分选箱(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分选板(18),所述分选箱(14)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标箱(1)与分选箱(14)内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板(20),所述第二斜板(20)的倾斜角度为三十至四十五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与毛刷(8)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除标箱(1)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表面连通有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1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2)连通,所述提升机(1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箱(14)顶部的左侧连通有下料箱(21),所述下料箱(21)与输送箱(1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涡流传感器(15)与夹持机械手(17)交错设计,所述分选箱(14)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料管。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用玻璃瓶回收设备,包括除标箱,所述除标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除标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除标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除标箱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箱,所述除标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标箱、进水管、搅拌杆、过滤网、出料箱、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毛刷、第一斜板、输送箱、提升机、液位传感器、抽水泵、分选箱、电涡流传感器、滑台气缸、夹持机械手、分选板与输送带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去除玻璃瓶表面的标签,并对玻璃瓶是否出现破损进行检测筛选,提高回收效率。高回收效率。高回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瀛河香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