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2.随着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也随之高速发展,很多的手机逐渐采用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通过充电器底座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器的壳体1多呈圆形,壳体1上的线束保护套2穿过壳体1后,通过一个铆环21与壳体1的弧形内壁直接焊接固定,为了与壳体1的弧形内壁相配合,铆环21两侧的固定翼211设计为弧形,这使得铆环21不便于生产加工,且弧形的固定翼211不利于治具进行压合,容易导致虚焊,导致无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品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充电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及线束保护套,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线束保护套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线束保护套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铆环,所述铆环侧边设有固定翼,所述壳体侧壁向内凸出形成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翼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呈平板状,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为平面。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翼对称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线束保护套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的中部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避位槽。
8.进一步的,所述避位槽连通所述连接座的顶面。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向下延伸,连接所述壳体底壁,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壳体底壁的顶面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翼与所述连接座胶粘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无线充电器结构新颖、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可广泛用于为各种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合。本无线充电器中用于固定线束保护套的铆环两侧的固定翼呈平板状,可直接剪裁成型,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平板状的固定翼有利于治具压合,不易产生不良品,进而降低了无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器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电器中的线束保护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标号说明:
18.1、壳体;11、底壁;12、侧壁;121、通孔;13、连接座;131、内表面;132、避位槽;
19.2、线束保护套;21、铆环;211、固定翼;22、卡接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1.请参照图2至图4,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1及线束保护套2,所述壳体1包括底壁11和环绕所述底壁11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上设有通孔121,所述线束保护套2贯穿所述通孔121设置;所述线束保护套2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铆环21,所述铆环21侧边设有固定翼211,所述壳体1侧壁12向内凸出形成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固定翼2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211呈平板状,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为平面。
2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通过在壳体1侧壁12上设置具有平直的接触面的连接座13,使得铆环21两侧的固定翼211可随之设计为平板状,有利于便生产加工及治具压合更紧密。
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无线充电器结构新颖、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可广泛用于为各种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合。本无线充电器中用于固定线束保护套2的铆环21两侧的固定翼211呈平板状,可直接剪裁成型,加工工艺简单,且平板状的固定翼211有利于治具压合,不易产生不良品,进而降低了无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
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通孔121的轴线垂直。
25.由上述描述可知,治具可沿着平行于通孔121的轴线方向压合固定翼211,使得治具在压合过程中不易碰撞线束保护套2伸入壳体1的一端。
2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翼211对称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座13相对所述线束保护套2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13的中部设有连通所述通孔121的避位槽132。
27.由上述描述可知,对称结构可保证无线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在连接座13上设置避位槽132可以避开线束保护套2伸入壳体1的一端。
28.进一步的,所述避位槽132连通所述连接座13的顶面。
29.由上述描述可知,避位槽132连通连接座13的顶面有利于壳体1的注塑成型或切削成型,降低了生产加工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3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13向下延伸,连接所述壳体1底壁11,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壳体1底壁11的顶面相连。
31.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接座13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受外力作用而弯折;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壳体1底壁11的顶面相连,即连接座13与壳体1底壁11之间没有空隙,有利于加
工成型。
3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侧壁12的内壁面相连。
33.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侧壁12的内壁面相连可提高连接座13和侧壁12的结构强度,减少壳体1受外力作用而变形的风险。
3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翼211与所述连接座13胶粘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35.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翼211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
36.实施例一
37.请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无线充电器,可广泛用于为各种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合。
38.本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1及线束保护套2,所述壳体1包括底壁11和环绕所述底壁11的侧壁12,所述侧壁12上设有通孔121,所述线束保护套2贯穿通孔121设置;所述线束保护套2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铆环21,所述铆环21侧边设有固定翼211,所述壳体1侧壁12向内凸出形成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固定翼2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211呈平板状,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为平面。
39.为了方便治具压合的工作路线规划,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通孔121的轴线垂直。
40.具体的,通孔121轴线平行于底壁11的顶面。治具压合时,可沿着平行于轴线,即平行于底壁11顶面的方向移动,使得治具的移动路线规划简单高效,且治具不易碰撞到底壁11和线束保护套2深入壳体1的一端。
41.所述固定翼211对称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座13相对所述线束保护套2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13的中部设有连通所述通孔121的避位槽132。具体的,线束保护套2伸入壳体1的一端设有环绕的卡接凸台22,以防止线束保护套2因远离壳体1的一端受外力拉扯而脱离壳体1;避位槽132与卡接凸台22的形状相适应,以避开卡接凸台22。
42.请参照图3,为了方便加工成型,所述避位槽132连通所述连接座13的顶面。本实施例中,避位槽132优选为上方开口的矩形槽。具体的,壳体1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若壳体1由金属制成,则避位槽132的形状有利于从上方下刀切削成型;若壳体1由塑料注塑形成,则避位槽132有利于设计模具的凸模。
43.为了增强连接座13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座13向下延伸,连接所述壳体1底壁11,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壳体1底壁11的顶面相连。
44.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座13和侧壁12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座13的内表面131与所述侧壁12的内壁面相连。
45.所述固定翼211与所述连接座13胶粘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翼211与连接座13焊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由于壳体1的壁厚较薄,固定翼211与壳体1的侧壁12焊接后,容易在壳体1的外表面上出现焊印,导致产品外观不良。设置连接座13,可增加侧壁12在焊接部位的厚度,以防止壳体1外表面上出现焊印,进而提高产品良率。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结构新颖、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装配,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可广泛用于为各种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合。本无线充电器中用于固定线束保护套的铆环两侧的固定翼呈平板状,可直接剪裁成型,加工工艺简单,且平板状的固定翼有利于治具的压合紧密,使接触面不易
产生空隙,造成虚焊现象,进而降低了无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及线束保护套,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线束保护套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套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设有铆环,所述铆环侧边设有固定翼,所述壳体侧壁向内凸出形成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翼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呈平板状,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为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对称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线束保护套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的中部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避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连通所述连接座的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向下延伸,连接所述壳体底壁,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壳体底壁的顶面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与所述连接座胶粘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及线束保护套,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线束保护套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线束保护套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铆环,所述铆环侧边设有固定翼,所述壳体侧壁向内凸出形成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翼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呈平板状,所述连接座的内表面为平面。本无线充电器结构新颖、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可广泛用于为各种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合。无线充电器中用于固定线束保护套的铆环两侧的固定翼呈平板状,可直接剪裁成型,加工工艺简单,进而降低了无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线充电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鸿 张杰 任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