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4-17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


背景技术:

2.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病人的重要措施。在现有的气管插管手术中,医护人员主要采用“盲插”的方式,由于整个“盲插”过程中不可视,主要依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成功率不高且气管导管的材质较硬,尤其是前端的容易对病人的咽喉和气管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出现了一种可视的气管导管,使气管插管术在可视化下进行,操作快速安全、准确,对人体腔道损伤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是目前的可视气管导管的前端摄像头容易被粘膜液遮挡住镜头,导致图像不清楚,可视气管导管插入时摄像头容易触碰到到人体气管壁导致损伤;
3.在医疗手术操作中,气管导管通常会与封堵器进行配套使用,因此封堵器的外径不易过大,避免阻碍气流的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达到可视效果又不妨碍器械本身功能使用的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
5.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置入顺滑以及可减少病人黏膜损伤的可视气管导管,并采取了如下方案:
6.可视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套囊以及摄像组件,所述的管体长度范围为350-370mm,管体具有远端的病人端与近端的机器端,且管体内形成有自病人端延伸至机器端的气流腔,所述套囊与充气件连接并被配置在管体的病人端,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的操作腔与被限定在管体病人端的摄像头,所述操作腔限定出一摄像通道,所述的摄像通道近端为开口端、远端为密封端,所述摄像头自开口端插设进入摄像通道抵达密封端,所述密封端至少部分为透明部,以允许摄像头能够获取管体病人端进入体内周围环境的成像,本技术方案中,与常规管体长度相比,管体长度更长,临床使用时可紧急插入支气管,进行单肺通气;且配置摄像装置实现可视功能,可即时观察管体病人端所处环境。
7.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管体采用硬度范围在65-68a的软质材料制成,用硬度范围在65-68a之间的软质材料制成,在此区间范围内,硬度不会过高,避免对气管导管插入病人气管内造成损伤,且软质材料有利于导管插入时的塑形。
8.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操作腔内还限定出一冲洗通道,所述冲洗通道与摄像通道临近且隔离设置,所述冲洗通道远端具有朝向透明部且位于操作通道内的冲洗口,所述冲洗通道近端与冲洗接头连接。
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管体病人端断面为斜面,所述的摄像通道自近端延伸至
所述的斜面近端。
10.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斜面近端管壁朝向内侧延伸形成可止挡痰液的止挡部。
11.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止挡部伸出透明部1-1.5mm。
12.作为优选方案的,该导管内部配置有用于支撑管体的钢丝。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气管导管相较于现有的其长度更长临床使用时可紧急插入支气管,进行单肺通气,且同时配备有可视功能,便于操作;进一步地,对可视结构进行限定,将摄像头限定在管体斜面近端,且侧边设有有止挡痰液的止挡部,可有效的保证可视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支气管插管系统,该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5.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插拔通过可视气管导管气流腔的支气管封堵器;所述支气管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本体,所述封堵器总长为730mm-750mm。
16.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支气管封堵器本体包括支气管导管以及设置在支气管导管上的可充气式球囊,所述可充气式套囊长度为23mm-26mm,注气后外径为15mm-20mm;可视气管导管及支气管封堵器长度配套使用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插管偏长,能在紧急情况下,把可视气管导管插入深入到支气管里,打开气囊实现紧急单肺通气,当支气管导管使用。
17.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支气管封堵器还包括设置在支气管封堵器本体上的可视器,所述支气管导管具有导管管壁以及导管管壁围设形成的中空腔,所述可视器包括被限定在封堵器导管管壁外侧的摄像头,且所述支气管导管上还配置有可将摄像头处信号传送至后端显示屏的信号传输元件。
18.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导管管壁自后端至观察窗处部分内陷形成一条凹槽,以容纳信号传输元件;或信号传输元件被粘接在导管管壁外表面。
1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可充气式套囊注气后状为圆柱形。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支气管插管系统,实现可视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的配合使用,同时为保证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可视功能的同时又能防止可视结构阻碍可视气管导管内气流的流通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病人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视气管导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视支气管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管体;2、套囊;3、充气件;4、摄像头;5、摄像通道;6、透明部;7、冲洗通道;8、冲洗接头;9、止挡部;10、支气管封堵器;11、封堵器本体;12、可视器;13、支气管导管;14、可充气式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1
31.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套囊以及摄像组件,所述的管体1长度范围为350-370mm,管体1具有远端的病人端与近端的机器端,且管体1内形成有自病人端延伸至机器端的气流腔,所述套囊2与充气件3连接并被配置在管体1的病人端,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1的操作腔与被限定在管体1病人端的摄像头4,所述操作腔限定出一摄像通道5,所述的摄像通道5近端为开口端、远端为密封端,所述摄像头4自开口端插设进入摄像通道5抵达密封端,所述密封端至少部分为透明部6,以允许摄像头4能够获取管体1病人端进入体内周围环境的成像,本技术方案中,与常规管体1长度相比,管体1长度更长,临床使用时可紧急插入支气管,进行单肺通气;且配置摄像装置实现可视功能,可及时观察管体1病人端所处环境。
32.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采用硬度范围在65-68a的软质材料制成,用硬度范围在65-68a之间的软质材料制成,在此区间范围内,硬度不会过高,避免对气管导管插管置入病人气管内造成损伤,且软质材料有利于导管插入时的塑形;
33.在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腔设置在气流腔内或者设置在管体11管壁上,且操作腔与气流腔隔离设置。
3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操作腔内还限定出一冲洗通道7,所述冲洗通道7与摄像通道5临近且隔离设置,所述冲洗通道7远端具有朝向透明部6且位于操作通道内的冲洗口,所述冲洗通道7后端与冲洗接头8连接,可避免黏液影响透明部6清晰度影响摄像头4的成像;优选的,所述的冲洗通道7设有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摄像通道5的两侧,增强清洁力,可对透明部6进行有效清洗。
35.在更为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管体1病人端断面为斜面,所述的摄像腔自近端延伸至所述的斜面近端,降低插管置入时摄像头4对病人气管的损伤;同时摄像腔远端密封设置,可以减少粘液和痰液对摄像头4造成的影响以及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液
对摄像头4造成腐蚀,缩短摄像头4的寿命;
36.一些优选实施例,管体1病人端在向前插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病人痰液的影响导致影响摄像头4的成像,故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斜面近端管壁朝向内侧延伸形成可止挡痰液的止挡部9,起到排痰作用,也同时避免痰液在透明部6堆积;更进一步地,该止挡部9伸出透明部61-1.5mm,止挡部9的长度在此范围内既可以达到排痰效果又可以防止长度过长遮挡摄像头4的视线。
37.优选的,因管体1采用硬度范围在65-68a的软质材料制成,柔软的材料,有利于导管插入时的塑形;当导管碰到气管壁时,软质材料虽对气管造成的损伤小,但可能因强度不够,造成导管发生压扁、翻折等问题,故该导管内部配置有用于支撑管体的钢丝,加强管体的强度。
38.实施例2
3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插拔通过可视气管导管气流腔的支气管封堵器10;所述支气管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本体,所述封堵器总长为730mm-750mm,所述封堵器本体包括支气管导管以及设置在支气管导管上的可充气式球囊,所述可充气式套囊长度为23mm-26mm,注气后外径为15mm-20mm,能更好对支气管进行堵塞,使支气管不漏气以及可以更好的保护气管不受高压压迫;可视气管导管及支气管封堵器10长度配套使用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插管偏长,是能在紧急情况下,把可视气管导管分别插入深入到左、右支气管里,气囊充气实现紧急单肺通气,当支气管导管插管使用;本实施例中,可视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10的配合方式为可视气管导管管体1后端与支气管封堵器10后端均设有接头实现两结构的固持,且支气管封堵器本体贯穿气流腔。
4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气管封堵器10包括支气管封堵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支气管封堵器本体上的可视器12,所述支气管封堵器10本体包括支气管封堵器导管13,该支气管导管13具有导管管壁以及导管管壁围设形成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前后两端均为开口设计,所述导管管壁前端形成可充气式球囊14,所述支气管可视器12被构造在可充气式球囊14后端;所述可视气管导管的管体1近端与远端均为开口设计,以便于可视支气管封堵器10的插入,同时为避免可视支气管封堵器10的插入会影响气流腔气流的流动,因此可视气管导管的管体1内径大于支气管封堵器10外径,同时可使得可视支气管封堵器10能顺利贯穿管体1。
41.进一步地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气管可视器12包括被限定在导管管壁外侧的摄像头4,且所述支气管导管13上还配置有可将摄像头4处信号传送至后端显示屏的信号传输元件;在可视支气管封堵器10与可视气管导管配合使用过程中,摄像头4始终位于管体1的前端,即未处于气流腔内部,因摄像头4具有一定的直径,若置于气流腔内会影响气流流通;为更好降低可视支气管封堵器10对气流腔内气体流通的影响,在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管壁自后端至前端部分内陷形成一条凹槽,以容纳信号传输元件;或信号传输元件被粘接在导管管壁外表面;
42.在本实施例中,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10的插入均实现可视功能,对于气管导管的插入以及支气管封堵器10前端所达之处都能实现随时监控;同时气管导管管体1的直径不能随意增大,避免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因此,气流腔的大小有限,故支气管封堵器10
的外径大小不宜过大,否则会缩小气流腔的内径,导致气流流通不畅,故为保证可视功能的实现的同时,也能保证气流腔内的气流正常流通,将信号传输元件设置在导管管壁内,或者粘接在气管管壁外表面。
43.优选的,所述可充气式套囊注气后形状为圆柱形,能更好对支气管进行堵塞,使支气管不漏气以及可以更好的保护气管不受高压压迫。
44.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例子。本发明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套囊(2)以及摄像组件,所述的管体(1)长度范围为350-370mm,管体具有远端的病人端与近端的机器端,且管体内形成有自病人端延伸至机器端的气流腔,所述套囊与充气件(3)连接并被配置在管体的病人端,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的操作腔与被限定在管体病人端的摄像头(4),所述操作腔限定出一摄像通道(5),所述的摄像通道近端为开口端、远端为密封端,所述摄像头自开口端插设进入摄像通道抵达密封端,所述密封端至少部分为透明部(6),以允许摄像头能够获取管体病人端进入体内周围环境的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采用硬度范围在65-68a的软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腔内还限定出一冲洗通道(7),所述冲洗通道与摄像通道临近且隔离设置,所述冲洗通道远端具有朝向透明部且位于操作通道内的冲洗口,所述冲洗通道近端与冲洗接头(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病人端断面为斜面,所述的摄像通道自近端延伸至所述的斜面近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近端管壁朝向内侧延伸形成可止挡痰液的止挡部(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部伸出透明部1-1.5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管内部配置有用于支撑管体的钢丝。8.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插拔通过可视气管导管气流腔的支气管封堵器(10),所述支气管封堵器包括封堵器本体,所述支气管封堵器总长为730mm-750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封堵器本体包括支气管导管以及设置在支气管导管上的可充气式球囊,所述可充气式套囊长度为23mm-26mm,注气后外径为15mm-20mm。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封堵器还包括设置在支气管封堵器本体上的可视器,所述支气管封堵器导管具有导管管壁以及导管管壁围设形成的中空腔,所述可视器包括被限定在导管管壁外侧的摄像头,且所述支气管封堵器导管上还配置有可将摄像头处信号传送至后端显示屏的信号传输元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壁自后端至观察窗处部分内陷形成一条凹槽,以容纳信号传输元件;或信号传输元件被粘接在导管管壁外表面。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式套囊注气后形状为圆柱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视气管导管以及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系统,所述可视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套囊以及摄像组件,所述的管体长度范围为350-370mm,管体具有远端的病人端与近端的机器端,且管体内形成有自病人端延伸至机器端的气流腔,所述套囊与充气件连接并被配置在管体的病人端,所述摄像组件包括设置在管体的操作腔与被限定在管体病人端的摄像头,所述操作腔限定出一摄像通道,所述的摄像通道近端为开口端、远端为密封端,所述摄像头自开口端插设进入摄像通道抵达密封端,所述密封端至少部分为透明部,以允许摄像头能够获取管体病人端进入体内周围环境的成像。周围环境的成像。周围环境的成像。


技术研发人员:左明章 朱福斌 王祝硕 张家智 李宏博 王卫东 王桃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