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2-07-13  2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磁疗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磁疗设备体积偏大、价格昂贵,难以随身携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磁疗装置,通过简化结构以缩小体积,方便携带。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包括电源线、控制装置、连接线和至少一个磁疗棒;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线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公端头;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与供所述公端头匹配的母端头,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磁疗棒;所述磁疗棒包括外壳、硅钢片、内壳和线圈;所述硅钢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套置在所述硅钢片的外周;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内壳的外周,且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连接线。
6.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设置有ac接口,所述电源线为ac线。
7.所述控制装置内置功率切换功能,并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功率的船型开关。
8.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盖合以形成用于装配所述内壳、线圈、硅钢片的腔体;所述下盖设置有供所述硅钢片的两端定位配合的限位槽。
9.所述硅钢片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部,两个凸出部朝向相同;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相对设置的通孔。
10.所述凸出部呈圆锥形。
11.所述磁疗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侧边,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2.所述磁疗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端部的线卡,所述线卡用于将所述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13.所述磁疗装置还包括旋钮盖,所述旋钮盖与未使用的公端头螺纹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只需将电源线连接至市电,使得线圈通电,硅钢片和线圈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产生交变磁场,使得磁疗棒具有磁疗的功能,方便用户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磁疗棒的分解图;
17.附图标号说明:
[0018]1‑‑‑‑
电源线;
ꢀꢀꢀꢀꢀꢀꢀꢀ2‑‑‑‑
控制装置;
ꢀꢀꢀꢀꢀꢀꢀ
21
‑‑‑
公端头;
[0019]
22
‑‑‑
ac接口;
ꢀꢀꢀꢀꢀꢀꢀꢀ
23
‑‑‑
船型开关;
ꢀꢀꢀꢀꢀꢀꢀ3‑‑‑‑
连接线;
[0020]
31
‑‑‑
母端头;
ꢀꢀꢀꢀꢀꢀꢀꢀ4‑‑‑‑
磁疗棒;
ꢀꢀꢀꢀꢀꢀꢀꢀꢀ
41
‑‑‑
外壳;
[0021]
41a
‑‑
上盖;
ꢀꢀꢀꢀꢀꢀꢀꢀꢀꢀ
41b
‑‑
下盖;
ꢀꢀꢀꢀꢀꢀꢀꢀꢀꢀꢀ
411
‑‑
通孔;
[0022]
412
‑‑
限位槽;
ꢀꢀꢀꢀꢀꢀꢀꢀ
42
‑‑‑
硅钢片;
ꢀꢀꢀꢀꢀꢀꢀꢀꢀ
421
‑‑
凸出部;
[0023]
43
‑‑‑
内壳;
ꢀꢀꢀꢀꢀꢀꢀꢀꢀꢀ
44
‑‑‑
线圈;
ꢀꢀꢀꢀꢀꢀꢀꢀꢀꢀꢀ
45
‑‑‑
温度传感器;
[0024]
46
‑‑‑
线卡;
ꢀꢀꢀꢀꢀꢀꢀꢀꢀꢀ5‑‑‑‑
旋钮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6]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包括电源线1、控制装置2、连接线3和至少一个磁疗棒4;
[0027]
控制装置2的一端与电源线1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公端头21;
[0028]
连接线3的一端设置有与供公端头21匹配的母端头31,其另一端连接至磁疗棒4;
[0029]
磁疗棒4包括外壳41、硅钢片42、内壳43和线圈44;硅钢片42设置在外壳41内;内壳43套置在硅钢片42的外周;线圈44绕设在内壳43的外周,且线圈44的端部连接至连接线3。
[0030]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例。
[0031]
上述控制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ac接口22,电源线1为ac线,也即本实用新型使用交流电进行供电。
[0032]
上述控制装置2内置功率切换功能,并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功率的船型开关 23。
[0033]
上述外壳41包括上盖41a和下盖41b,上盖41a与下盖41b盖合以形成用于装配内壳43、线圈44、硅钢片42的腔体;下盖41b设置有供硅钢片42的两端定位配合的限位槽412。上述通孔411设置在上盖41a上。
[0034]
上述硅钢片42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部421,两个凸出部421朝向相同;外壳41设置有与凸出部421相对设置的通孔411。线圈44通电后,硅钢片42产生磁场,在通孔411处遮挡物少,磁场的强度更强。
[0035]
进一步地,上述凸出部421呈圆锥形,使得硅钢片42产生的磁场更集中在通孔411中,通孔411所对准的人体部位受到磁疗的效果更好。
[0036]
上述磁疗棒4还包括设置在外壳41内的温度传感器45,温度传感器45设置在线圈44的侧边,并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45用于检测线圈 44的实时温度,当磁疗棒4过热时,控制装置2进行断电处理。
[0037]
上述磁疗棒4还包括设置在外壳41端部的线卡46,用于将连接线3的端部固定在外壳41上。
[0038]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旋钮盖5,旋钮盖5与未使用的公端头21螺纹连接,以盖住公端头21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
[0039]
上述磁疗棒4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磁疗棒4依次串联后连接至连接线3,实现电源接头通电后,多个磁疗棒4可以同时工作,以按摩用户的不同部位,或者供多人同时使用。
[0040]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只需将电源线1 连接至市电,使得线圈44通电,硅钢片42和线圈44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产生交变磁场,使得磁疗棒
4具有磁疗的功能,方便用户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0041]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控制装置、连接线和至少一个磁疗棒;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线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公端头;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与供所述公端头匹配的母端头,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磁疗棒;所述磁疗棒包括外壳、硅钢片、内壳和线圈;所述硅钢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套置在所述硅钢片的外周;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内壳的外周,且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连接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设置有ac接口,所述电源线为ac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内置功率切换功能,并设置有用于切换输出功率的船型开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盖合以形成用于装配所述内壳、线圈、硅钢片的腔体;所述下盖设置有供所述硅钢片的两端定位配合的限位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部,两个凸出部朝向相同;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相对设置的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呈圆锥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疗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圈的侧边,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疗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端部的线卡,所述线卡用于将所述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盖,所述旋钮盖与未使用的公端头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磁疗装置,包括电源线、控制装置、连接线和至少一个磁疗棒;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线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公端头;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与供所述公端头匹配的母端头,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磁疗棒;所述磁疗棒包括外壳、硅钢片、内壳和线圈;所述硅钢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套置在所述硅钢片的外周;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内壳的外周,且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连接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只需将电源线连接至市电,使得线圈通电,硅钢片和线圈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产生交变磁场,使得磁疗棒具有磁疗的功能,方便用户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辅助治疗一些疾病。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灵 柴俊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鑫昭晨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