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14  1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


背景技术:

2.点火器,作为点燃炊具的常用工具,常用于家庭或户外炉灶使用。
3.在现有技术中,点火器的使用主要通过驱动移动的撞击柱撞击晶石,以在晶石受到作用力时产生电压以点燃输入的燃气而实现点火功能。
4.但是目前的点火枪由于结构简单,对于撞击柱的驱动移动的限制难度大,进而在驱动时,令撞击柱难以以沿着晶石的轴线方向撞击晶石,从而影响到点火器的点火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点火头部,并在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套筒;所述主体内插接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点火头部之间的晶体,所述移动套筒内插接撞击柱,所述撞击柱套接有撞击套,所述撞击套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移动套筒的内侧壁匹配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撞击柱在撞击套的限位下,位于移动套柱内移动,以实现显著提升撞击柱的移动稳定性,并在撞击柱与晶体碰撞产生电压时,令多个点火头部产生相应的焰火,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套筒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盖,所述导向盖内插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撞击套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撞击柱上的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盖起到连接移动套筒和驱动轮的同时,令驱动轮在导向盖的限位下驱动撞击套在移动套筒内移动,从而降低该多头出火点火器的驱动难度,以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撞击套朝向所述导向盖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槽,所述连接环槽与所述弹簧的相应一端匹配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盖卡扣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槽起到连接弹簧的作用,以使得弹簧在驱动的驱动下做朝向晶体的运动时,弹簧受力拉伸,以形成弹簧回复力,并在点火完成后,撤掉施加在驱动轮上的作用力后,弹簧将驱动撞击柱复位,从而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撞击套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朝向晶体一端的弹性扣
体并形成v状卡接环槽,所述撞击柱的端部与所述卡接环槽匹配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扣体起到显著降低撞击柱和撞击套的连接固定难度的效果,并使得撞击柱与撞击套具有连接结构稳定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内插接有承撞柱,所述承撞柱的一端与所述晶体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撞击柱碰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撞柱用于与撞击柱直接碰撞,再将受力传送至相邻的晶体以形成电压,具有有效保护晶体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点火头部设置有三个,且所述主体内插接有两个晶体,并在所述晶体远离所述移动套筒的一端均设置有承接柱,所述点火头部内插接有跳火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点火头部起到同时点火的作用,以显著提升该多头出火点火器的使用效果,并通过承接柱实现保护晶体的目的,以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轮驱动撞击套移动,使得撞击套带动撞击柱在移动套筒的限位下做朝向晶体移动,并具有通过弹簧复位的效果,以在撞击柱与承撞柱抵接时,承撞柱将受力传送至多个晶体,以实现有效点火的效果,并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1、移动套筒;12、点火头部;2、承接柱;3、晶体;4、承撞柱;5、跳火头;6、撞击套;61、连接环槽;62、弹性扣体;7、撞击柱;8、弹簧;9、导向盖;10、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1。在主体1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点火头部12,并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套筒11。其中,在主体1内插接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点火头部12之间的晶体3,并在移动套筒11内插接撞击柱7。撞击柱7套接有撞击套6,且撞击套6的外周侧壁与移动套筒11的内侧壁匹配抵接。因此,该多头出火点火器的撞击柱7在撞击套6的限位下,位于移动套柱内移动,以实现显著提升撞击柱7的移动稳定性,并在撞击柱7与晶体3碰撞产生电压时,令多个点火头部12产生相应的焰火,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24.需要提及的是,主体1内插接有承撞柱4。承撞柱4的一端与晶体3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撞击柱7碰撞。承撞柱4用于与撞击柱7直接碰撞,再将受力传送至相邻的晶体3以形成电压,具有有效保护晶体3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点火头部12设置有三个,且主体1内插接有两个晶体3,并在晶体3远离移动套筒11的一端均设置有承接柱2,点火头部
12内插接有跳火头5。因此,多个点火头部12起到同时点火的作用,以显著提升该多头出火点火器的使用效果,并通过承接柱2实现保护晶体3的目的,以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25.如图1所示,撞击套6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朝向晶体3一端的弹性扣体62并形成v状卡接环槽。撞击柱7的端部与卡接环槽匹配连接。其中,弹性扣体62起到显著降低撞击柱7和撞击套6的连接固定难度的效果,并使得撞击柱7与撞击套6具有连接结构稳定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套筒11远离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盖9。导向盖9内插接有驱动轮10,并在驱动轮10和撞击套6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撞击柱7上的弹簧8。导向盖9起到连接移动套筒11和驱动轮10的同时,令驱动轮10在导向盖9的限位下驱动撞击套6在移动套筒11内移动,从而降低该多头出火点火器的驱动难度,以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与此同时,撞击套6朝向导向盖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槽61,连接环槽61与弹簧8的相应一端匹配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盖9卡扣连接。连接环槽61起到连接弹簧8的作用,以使得弹簧8在驱动的驱动下做朝向晶体3的运动时,弹簧8受力拉伸,以形成弹簧8回复力,并在点火完成后,撤掉施加在驱动轮10上的作用力后,弹簧8将驱动撞击柱7复位,从而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26.综上,本技术通过驱动轮10驱动撞击套6移动,使得撞击套6带动撞击柱7在移动套筒11的限位下做朝向晶体3移动,并具有通过弹簧8复位的效果,以在撞击柱7与承撞柱4抵接时,承撞柱4将受力传送至多个晶体3,以实现有效点火的效果,并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
27.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点火头部(12),并在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套筒(11);所述主体(1)内插接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点火头部(12)之间的晶体(3),所述移动套筒(11)内插接撞击柱(7),所述撞击柱(7)套接有撞击套(6),所述撞击套(6)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移动套筒(11)的内侧壁匹配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筒(11)远离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盖(9),所述导向盖(9)内插接有驱动轮(10),所述驱动轮(10)和所述撞击套(6)之间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撞击柱(7)上的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套(6)朝向所述导向盖(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槽(61),所述连接环槽(61)与所述弹簧(8)的相应一端匹配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盖(9)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套(6)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朝向晶体(3)一端的弹性扣体(62)并形成v状卡接环槽,所述撞击柱(7)的端部与所述卡接环槽匹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插接有承撞柱(4),所述承撞柱(4)的一端与所述晶体(3)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撞击柱(7)碰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头部(12)设置有三个,且所述主体(1)内插接有两个晶体(3),并在所述晶体(3)远离所述移动套筒(11)的一端均设置有承接柱(2),所述点火头部(12)内插接有跳火头(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头出火点火器,涉及点火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呈圆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周侧壁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点火头部,并在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套筒;所述主体内插接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点火头部之间的晶体,所述移动套筒内插接撞击柱,所述撞击柱套接有撞击套,所述撞击套的外周侧壁与所述移动套筒的内侧壁匹配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撞击套对撞击柱的限位,使得撞击柱稳定地在移动套柱内移动,以实现显著提升撞击柱的移动稳定性,并在撞击柱与晶体碰撞产生电压时,令多个点火头部产生相应的焰火,使得该多头出火点火器具有结构稳定和驱动便捷的效果。便捷的效果。便捷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韦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光隆兴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