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货载量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
背景技术:2.随着近年来国家公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实时载荷数据的采集与应用逐渐成为了整个物流运输生态链的重要核心之一。各行各业可以通过对车辆实时载重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在超载治理、货物流向、安全监管、环境卫生、车队管理,以及运费结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近年来车载称重产品在市场上大规模地投入与使用,对于车载称重产品本身而言,其使用可靠性、测量精度和方案成本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3.但是现有的现有的车载称重产品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载称重产品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承重梁上且与车厢刚好接触,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驱动器与所述显示器均安装在车辆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驱动器和所述显示器依此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或s型压力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为数字型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
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至少为四个,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车辆承重梁的四角对称安装。
10.进一步的,所述车厢包括底板和负载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负载板机械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套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车辆承重梁上通过所述套孔与所述负载板刚好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锁扣,所述底板与所述负载板通过所述活动锁扣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承重梁上还设有弹性支垫。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型打印机,所述微型打印机设置在车辆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承重梁上且与车厢刚好接触,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与显
示器均安装在车辆上,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器依此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智能载重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智能载重仪电路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与弹性支垫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智能载重仪车车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与车厢底板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板受力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压力传感器;11-车辆承重梁;12-底板;13-负载板;131-负载板受力点;14-套孔;15-活动锁扣;16-弹性支垫;2-信号放大器;3-a/d转化器;4-中央处理器;5-显示驱动器;6-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对于具有时序流程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不必理解为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对于装置结构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也不存在对重要程度、位置关系的区分等。
27.此外,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28.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包括压力传感器1、信号放大器2、a/d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显示驱动器5和显示器6,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车辆承重梁11上且与车厢刚好接触,信号放大器2、a/d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显示驱动器5与显示器6均安装在车辆上,压力传感器1、信号放大器2、a/d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显示驱
动器5和显示器6依此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智能载重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9.请参阅图3至图5,车厢包括底板12和负载板13,底板12和负载板13机械连接,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车辆承重梁11上与底板12刚好接触,接触点不能有空隙,因为在秤量时弹性位移很小,否则秤量误差较大;底板12上设有套孔14,套孔14的位置与压力传感器1在车辆承重梁11上的位置相对应,套孔14的孔径大小也与压力传感器1的大小相适应,压力传感器1通过套孔14与负载板13接触;车辆承重梁11上还设有弹性支垫16,使得负载板13可以上下运动。当负载板13上没有货物时在弹性支垫16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1和负载板13同时恢复平衡位置,显示器6的读数为“0”,当放置货物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负载板13向下发生微位移与压力传感器1接触,在负载板13上形成负载板受力点131,压力传感器1向外输出位移变化的电信号。
30.底板12上设有活动锁扣15,活动锁扣15可以锁定也可以手动开启,底板12与负载板13通过活动锁扣15连接,为了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严重颠簸晃动损坏压力传感器1,在车厢边缘处安装多个活动锁扣15,货物装好后将负载板13通过活动锁扣15安装在车厢底板12上或弹性支垫16上,使负载板13与车厢固定成一体,需要秤量时将车辆停止行驶,保持车身水平平衡,然后打开活动锁扣15使压力传感器1随同负载板13恢复平衡状态。
31.具体的,由于压力传感器1是安装在底板12和车辆承重梁11之间,所以压力传感器1优选数字型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或s型压力传感器,因为轮辐式传感器高度小便于安装,而电阻传感器比较灵敏精确,数字型可以实现遥控同时还可以起到检测方便的好处。
32.每个压力传感器都有自己的量程范围,如同车辆一样,不同的车辆载重量大小不同,为了负载板13的平衡、测量的准确,在同一辆车上可以对称的安装几个压力传感器1或对称的几组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1的总和量程应该根据车辆的载荷量大小选择,量程应稍大于负荷量。
33.当需要几组压力传感器1对应安装时,线路组装比较复杂,可以根据现有规范的传感器接线盒接线,如:4组、6组、8组等按照说明书接线,同时接通电源;压力传感器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车辆承重梁11上补加。
34.测量最终的载重量数据可通过led或lcd显示屏6显示,显示器6附带有开关或密码锁,同时配一微型打印机,微型打印机设置在车辆上与中央处理器4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信号放大器2、a/d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显示驱动器5、显示器6和微型打印机均可以组成集成电路板安装在驾驶室内,供驾驶员随机查看,打印凭证,不需要时自动关闭。
35.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也与中央处理器4电连接,蓝牙模块可以实现遥控操作。
36.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载货汽车、手推板车或载货火车上,若安装在载货汽车上,新车可按照安装要求制做车厢,若是旧车需要重新改造车厢地板,设计电路;若安装在载货火车上,因为载货火车有多节车厢,在安装载重仪时以每个货厢为单位安装压力传感器,其原理与汽车相同。
37.在安装显示器6时也可以分三种情况:
38.(1)可以分散安装,每节车厢安装一套测量系统,显示器6安装在车厢适当位置;
39.(2)汇总安装,将每节车厢与测量的信号编序后汇总在一个电路上输送到驾驶室安装一个总显示器,因为是数字控制,所以可以查看任意一节车厢的载货量;
40.(3)混合安装,分散安装和汇总安装同时存在,即可以在驾驶室查看,也可以在车厢旁边查看。
41.本实用新型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载货底板下,压力传感器与底板紧贴。当货物放到车上时负载板受到压力后迫使压力传感器随同发生微位移,从而使内部可变电阻感应片发生微位移,电路中阻抗发生改变,致使原来平衡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发生改变,由欧姆定律i=u/r知,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不论是正比或反比总之都成线性关系。所以通过仪表测出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或电流这一变量的大小就达到测量目的了。
42.因为压力传感器传出的信号很微弱并且是模拟信号,所以必须通过信号放大器放大,将放大的模拟信号传输到a/d转化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送到中央处理器,经过中央处理器处理后输送到显示器显示结果。
43.以上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4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显然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显示器、微型打印机和蓝牙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承重梁上且与车厢刚好接触,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驱动器与所述显示器均安装在车辆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a/d转换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驱动器和所述显示器依此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至少为四个,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车辆承重梁的四角对称安装;所述车辆承重梁上还设有弹性支垫;所述微型打印机设置在车辆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车厢包括底板和负载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负载板机械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套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车辆承重梁上通过所述套孔与所述负载板刚好接触;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锁扣,所述底板与所述负载板通过所述活动锁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智能载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或s型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智能载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为数字型轮辐式电阻压力传感器。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智能载重仪,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承重梁上且与车厢刚好接触,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与显示器均安装在车辆上,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中央处理器、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器依此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智能载重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林 王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耀林
技术研发日:2022.01.0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