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15  106



1.实用新型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2.在四氯化钛生产过程中,氯化炉反应产出气态四氯化钛。冷凝工序使用液态四氯化钛吸收气态四氯化钛。冷凝工序一般设置四级吸收塔,上一级未被吸收的四氯化钛进入下一步冷凝继续吸收处理。第一级吸收塔设置温度125℃,接近四氯化钛沸点136℃,易在第一级吸收塔的锥部形成气蚀,气体夹带液体进入第二级吸收塔,降低了第二级吸收塔的吸收效率。
3.因此,目前存在提高吸收塔吸收效率并防止气蚀现象发生的技术改进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提供一种气体冷凝回收的气液分离器及四氯化钛气液分离方法,在第一级吸收塔下料管安装本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降低进入第二级冷凝的液体夹带,提高第二级吸收塔吸收效率,并防止第一级吸收塔的锥部形成气蚀。以及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包括:锥体、气液进管,排液管和排气管,所述锥体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和空腔,其中,所述气液进管和所述排液管与所述锥体侧壁连接且与所述锥体空腔相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锥体顶壁连接且与所述锥体空腔相通,所述锥体侧壁在所述锥体空腔侧上设置有流道。
6.进一步地,所述锥体为圆锥体,锥角为50-70度。
7.进一步地,所述锥体的材质是碳钢。
8.进一步地,所述气液进管设置在所述锥体顶壁和所述锥体底壁之间的所述锥体侧壁中间位置上。
9.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设置在靠近所述锥体底壁的所述锥体侧壁位置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气液进管与所述锥体侧壁切向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锥体空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锥体顶壁上与所述锥体同轴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螺旋布置,所述流道切向向下角度为10-15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材质为金属,所述流道深度为100-300mm。
14.进一步地,所述流道材质为钢板,所述流道深度为100-300mm。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第一级吸收塔下料管安装本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降低进入第二级冷凝的液体夹带,提高第二级吸收塔吸收效率,并防止第一级吸收塔的锥部形成气蚀;本实用新型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设置具有在锥体的竖直方向具有高度差的气液进管和排液管并且在锥体侧壁螺旋设置有流道,使得气液混合物能够在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中流动的过程中完成气液分离,省时省力,并且快速解决了气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气液分离器的剖切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的滑道角度示意图。
21.附图标记为:1-锥体、2-气液进管、3-排液管、4-排气管、5-顶壁、6-侧壁、7-底壁、8-空腔、9-流道、r-竖直方向、r1-气液进入空腔方向、r2-流道切线向下方向、a-r1和r2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一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包括:锥体1、气液进管2,排液管3和排气管4,锥体1包括顶壁5、侧壁6、底壁7和空腔8。气液进管2和排液管3与锥体的侧壁6连接且与锥体的空腔8相通,排气管4与锥体的顶壁5连接且与锥体的空腔8相通,锥体的侧壁6在锥体的空腔8侧上设置有流道9。如图4所示气液混合物沿r1方向由气液进管2进入锥体的空腔内,气液混合物在锥体的空腔8内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其中分离出的液体向下由排液管3排出锥体的空腔8外,除去液滴的气体向上由排气管3排出锥体的空腔8外。
24.沿着锥体1的竖直方向r,气液进管2比排液管3更靠近锥体的顶壁5,也就是说,气液进管2和排液管3在竖直方向r的方向上是具有高度差的,这样从气液进管2进入锥体1的锥体空腔8的气液混合物能够利用重力沿着锥体1侧壁6向下流动。
25.锥体1为中空结构,由气液进入管2锥体的空腔8内的气液混合物,在锥体的空腔8内完成气液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锥体1为圆锥体,锥度为50-70度。
26.在一个实施例中锥体1材质为碳钢。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液进管2连接在锥体的顶壁5和锥体的底壁7之间的锥体的侧壁6中间位置上,气液进管2平行于所述锥体的底壁7切向进入锥体的空腔8内,可选地,气液进管2垂直于锥体的底壁7切向进入锥体的空腔8内。
28.排液管3与锥体的侧壁6连接并与锥体的空腔8相通,在锥体的空腔8内分离出的液相,由排液管3排出到锥体的空腔8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液管3连接在靠近锥体的底部7的
锥体的侧壁6位置上,以便于分离出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锥体的空腔8内流出。
29.排气管4与锥体的顶壁5相连,在锥体的空腔8内分离出气体,由排气管排出到锥体的空腔8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管4与锥体1同轴连接。
30.锥体的侧壁6在锥体的空腔8侧上设置有流道9,气液混合物由气液进管2进入锥体空腔内8后沿流道9向下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道9设置在锥体的侧壁6的锥体的空腔8侧上,且沿气液进入方向从靠近锥体的顶壁5侧螺旋向靠近锥体底壁侧螺旋连续布置,流道9设置为多条且平行,如图4所示r1和r2的夹角角度a为10-15度。流道9的结构形状为嵌入锥体侧壁6的凹槽或突出锥体侧壁6的凸型条状体。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道9材质为钢板制作。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流道9深度为100-300mm。
33.采用附图2所示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气液混合物由气液进管2切向进入锥体的空腔8内,气液混合物沿流道9向下流动,气液混合物在锥体的空腔8内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气液分离,其中分离出的液体向下由排液管3排出锥体的空腔8外,除去液滴的气体向上由排气管3排出锥体的空腔8外。
34.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安装在第一级吸收塔的下料管上,气液进管与下料管连接,排气管3连接至第二级吸收塔。
3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36.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第一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体(1)、气液进管(2),排液管(3)和排气管(4),所述锥体(1)包括顶壁(5)、侧壁(6)、底壁(7)和空腔(8),所述气液进管(2)和所述排液管(3)与所述锥体的侧壁(6)连接且与所述锥体的空腔(8)相通,所述排气管(4)与所述锥体的顶壁(5)连接且与所述锥体的空腔(8)相通,所述锥体的侧壁(6)在所述锥体的空腔(8)侧上设置有流道(9);所述气液进管(2)比所述排液管(3)更靠近所述锥体的顶壁(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1)为圆锥体,锥角为50-7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1)的材质是碳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进管(2)设置在所述锥体的顶壁(5)和所述锥体的底壁(7)之间的所述锥体的侧壁(6)中间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3)设置在靠近所述锥体的底壁(7)的所述锥体的侧壁(6)位置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进管(2)与所述锥体侧壁切向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锥体的空腔(8)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设置在所述锥体的顶壁(5)上与所述锥体(1)同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9)螺旋布置,所述流道(9)切向向下角度为10-15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9)材质为金属,所述流道(9)深度为100-300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9)材质为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气体冷凝回收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包括:锥体、气液进管,排液管和排气管,锥体包括顶壁、侧壁、底壁和空腔,并且气液进管和排液管与锥体侧壁连接且与锥体空腔相通,排气管与锥体顶壁连接且与锥体空腔相通,锥体侧壁在锥体空腔侧上设置有流道;气液进管比排液管更靠近锥体的顶壁。本实用新型的四氯化钛气液分离器能提高气体冷凝回收的效率,并防止气体冷凝回收过程中气蚀现象的发生。象的发生。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苏公昌 胡元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6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