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5-16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红外线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


背景技术:

2.现代科技日益进步,各式3c产品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产物,在过度沉迷于3c产品带来的娱乐及便利下,往往让人忽略了自身的生理需求,无形间对身体早造成了损害却不自知,一直延误到各文明病的症状明显、疼痛无法自止时,才惊觉身体早已发出的求救讯号,其中文明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为头晕、偏头痛,由于长时间都保持同一姿势,再加上坐姿不正确,容易使颈部及头部的血液循环变差,进而引发恶心、末梢血液循环不佳及各种头部不适的病症,长期下来更会导致脑部慢性缺氧,人体脑部长期缺氧初期虽仅具有打哈欠、过敏或记忆力下降之轻微症状,但若不及时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时间久了便会有高血压或身体各器官发生异常的状况。
3.近年来,以远红外线照射增加身体血液循环的改善方式已非常普及,远红外线为安全且高穿透力的不可见光,在某一特定波长内的远红外线可被人体内水分子和有机分子吸收,转换成共振方式将能量传入体内,对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且市面上具有远红外线的设备,其设备的结构设计大多是用于照射肢体及躯干的特定部位,如四肢、肩颈部、下背处或腰椎部,较少设备是用于照射头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86962u所述之红外线热敷机用红外设备,若要用于照射人体头部,使用者必须以手握灯管组下方圆杆手持的方式使用,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包括中空本体、开口、远红外线加热装置、陶瓷元件和多频开关,所述中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中空本体的内部固装有远红外线加热装置,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朝向开口,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的表面设置有陶瓷元件,所述陶瓷元件表面开设有导热孔,所述中空本体的外表面固装有多频开关,所述多频开关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中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套设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表面,所述导流环表面设置有渐扩部,所述渐扩部的外侧开设有导流孔。
7.优选的,所述中空本体外表面设置有定时开关,所述定时开关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由底座、陶瓷元件、导热环、加热环、风扇和控制电路板构成,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送风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底座的另一
侧分别固装有陶瓷元件、导热环和加热环,所述加热环设置在陶瓷元件的外侧,所述导热环设置在加热环的外侧,所述风扇与底座的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全断电装置,所述第一安全断电装置与供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断电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保险丝,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全断电装置,所述第二安全断电装置与供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安全断电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测元件。
10.优选的,所述中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表面设置有枢纽部。
11.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外侧固装有外罩组件,所述外罩组件包括有第一外罩与第二外罩,所述第一外罩与中空本体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罩与第二外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外罩组件的外侧套设有全身罩。
13.优选的,所述中空本体的表面位于开口的另一侧固装有顶罩,所述顶罩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换气孔,所述顶罩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换气孔,所述顶罩与中空本体之间设置有换气空间,所述气空间与第一换气孔、第二换气孔和装配口相连通。
14.优选的,所述顶罩的顶面开设有凹斜部,所述凹斜部的内部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一换气孔开设于斜面,所述顶罩的顶面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的一端与该斜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气孔位与凸肋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中空本体,以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时,能够得到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以及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效果,以便使用者对头部进行照射,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顶罩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的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23.图例说明:
24.10、中空本体;11、装配口;12、开口;13、供电组件;14、导流环;141、渐扩部;142、导
流孔;15、多频开关;16、定时开关; 17、调整组件;171、枢纽部;20、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1、底座; 211、送风孔;212、安装杆;22、陶瓷元件;23、导热环;24、加热环;25、风扇;26、控制电路板;27、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8、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1、温度感测元件;30、顶罩;31、凹斜部;32、斜面;33、凸肋;34、第一换气孔;35、第二换气孔;40、外罩组件; 41、第一外罩;42、第二外罩;43、导流片;50、全身罩。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包括中空本体10、开口12、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陶瓷元件22和多频开关15,中空本体10呈上窄下宽的圆柱状,中空本体10外径较小的一侧开设有装配口11,中空本体10外径较大的一侧形成有一开口12,装配口11与开口12呈相望设置,中空本体10的内部固装有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朝向开口12,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表面设置有陶瓷元件22,陶瓷元件22表面开设有导热孔,该陶瓷元件22沿轴向贯穿有复数个蜂巢状的导热孔,意即各该导热孔呈六角形,此六角孔的结构设计使该陶瓷元件22结构更稳定,于长时间加热后不易产生龟裂的状况,该蜂巢状的导热孔可增加该陶瓷元件22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不仅能大量产生热空气,大幅缩短加热时间,能于产生热空气后加快冷热空气的对流速度中空本体10的外表面固装有多频开关15,多频开关15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电性连接,远红外线为太阳光线中的不可见光,其能量就占了太阳光能量之一半以上,其中波长介于6~14μm之远红外线对生物生长较有益,而又以陶瓷元件22加热至42℃~50℃所释放波长为9~9.5μm的远红外线,最能与人体水分子与骨骼产生共振及共鸣。
29.中空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导流环14,导流环14套设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表面,导流环14表面设置有渐扩部141,渐扩部141的外侧开设有导流孔142,导流环14呈圆盘状且环设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陶瓷元件22,导流环14内侧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形成一渐扩部 141,渐扩部141的最外侧向水平方向延伸,并开设有复数个长条状的导流孔142。
30.中空本体10外表面设置有定时开关16,定时开关16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电性连接,定时开关16可以使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于指定的一段时间后关闭,实用新型中,该定时开关16为机械式的发条装置,该定时开关16亦可为机电式或电子式的,以上定时开关16的种类均属于本创作之范围。
31.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由底座21、陶瓷元件22、导热环23、加热环 24、风扇25和控制
电路板26构成,底座21呈正方块状,且中间区域开设有一贯穿底座21的送风孔211,底座21的一侧邻近四端角处且沿轴向插设有复数个安装杆212,底座21的另一侧分别固装有陶瓷元件22、导热环23和加热环24,加热环24设置在陶瓷元件22的外侧,导热环23 设置在加热环24的外侧,导热环23用于将电流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加热环24,导热环23是由铁金属材料所制成,加热环24是由铜金属材料所制成,导热环23及加热环24亦可利用银、铜、铁、铝、锡或其他金属材料所制成,以上金属材料均属于本创作之范围,风扇25与底座21 的安装杆212固定连接,风扇25可于启动后输出气流,该风扇25与一般市售具有通风或散热功效的风扇25相同,控制电路板26与供电组件 13电性连接。
32.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与供电组件13电性连接,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的内部设置有保险丝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与供电组件13电性连接,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 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测元件281,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与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是用于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装设于该底座21与风扇25之间,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具有温度感测元件281,该温度感测元件281为一探针,该探针设于底座21且正对于陶瓷元件22,在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危险值的状况,该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的保险丝会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而该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的温度感测元件281,若侦测到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加热温度过高,也会切断电流以避免温度太高对使用者造成烫伤。
33.中空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调整组件17,调整组件17的表面设置有枢纽部171,使用者可以由该枢纽部171可调整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 的照射角度。
34.开口12的外侧固装有外罩组件40,外罩组件40包括有第一外罩41 与第二外罩42,第一外罩41与第二外罩42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片43,第一外罩41与中空本体10相连接,顶罩30的顶面开设有凹斜部31,凹斜部31的内部设置有斜面32,第一换气孔34开设于斜面32,顶罩30 的顶面设置有凸肋33,凸肋33的一端与该斜面32固定连接,第一换气孔34位于凸肋33之间。
35.中空本体10的表面位于开口12的另一侧固装有顶罩30,顶罩30 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换气孔34,顶罩30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换气孔35,顶罩30与中空本体10之间设置有换气空间,气空间与第一换气孔34、第二换气孔35和装配口11相连通,使热空气可以流通,防止使用者感觉过热。
36.实施例二
37.请参阅图6,外罩组件40的外侧套设有全身罩50,该全身罩50的一侧套在该外罩组件40,另一侧向地面方向延伸至地板,该全身罩50 的长度足以覆盖使用者的全身,在使用时,可通过搭配该全身罩50 的使用,让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所释放的远红外线能照射至全身,并避免热风至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吹出后发生逸散的情形,使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所吹出的热风能刺激身体的各部位,进而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功效。
38.工作原理:本创作所选用之第一实施例于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将该第一外罩41向上扳开,并于坐在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正下方后,将该第一外罩41向下拉至靠合该第二外罩42,接着开启该多频开关15及该定时开关16,选择适当的加热强度及加热时间,于启动二开关后,该供电组件13即开始将电流传递至二该导热环23,再由二该导热环23传递
至二该加热环24,使二该加热环24对该陶瓷元件22进行均匀加热,并对使用者释放远红外线,再由该风扇25将热空气吹出,让使用者受到远红外线及热风的刺激,进而达到加速新陈代谢及促进血液循环之目的,于该陶瓷元件22系由陶瓷材料所制成的,因此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便会开始释放远红外线,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效用,该陶瓷元件22沿轴向贯穿有复数个蜂巢状的导热孔,意即各该导热孔呈六角形,此六角孔的结构设计使该陶瓷元件22结构更稳定,于长时间加热后不易产生龟裂的状况,该蜂巢状的导热孔可增加该陶瓷元件22 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不仅能大量产生热空气,大幅缩短加热时间,能于产生热空气后加快冷热空气的对流速度,且该导热孔因呈六角形,能平均反射远红外线,加快远红外线的扩散效果,远红外线的渗透力高,可穿透表皮层刺激人体的深层肌肉,能促进新陈代谢及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进而达到缓解肩颈肌肉酸痛之目的,且远红外线对于人体的加热是属于温和不刺的加热,即便加热温度为65℃~75℃时,使用者也不会因高温而感到不适。使用者以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照射一段时间后,能放松自律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具有缓解头痛及帮助睡眠的功用,且若头部具有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干眼症、耳鸣或嗅觉不灵敏,也能于血液循环顺畅后得到改善,其他如鼻子的过敏或鼻涕倒流亦能得到舒缓,以及能减少脑中风的危险因子,而由于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内,装设有该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及该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因此在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 20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危险值的状况,该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的保险丝会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而该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的温度感测元件281,若侦测到该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加热温度过高,也会切断电流以避免温度太高对使用者造成烫伤,于该导流环14具有该渐扩部141,因此当该陶瓷元件22受热释放远红外线时,该导流环14的渐扩部141能扩大远红外线的照射范围,使得除了陶瓷元件22正下方以外的区域,都能均匀的照射到远红外线,让使用者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能受到远红外线的刺激。
3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包括中空本体(10)、开口(12)、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陶瓷元件(22)和多频开关(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10)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2),所述中空本体(10)的内部固装有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朝向开口(12),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表面设置有陶瓷元件(22),所述陶瓷元件(22)表面开设有导热孔,所述中空本体(10)的外表面固装有多频开关(15),所述多频开关(15)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导流环(14),所述导流环(14)套设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表面,所述导流环(14)表面设置有渐扩部(141),所述渐扩部(141)的外侧开设有导流孔(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10)外表面设置有定时开关(16),所述定时开关(16)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由底座(21)、陶瓷元件(22)、导热环(23)、加热环(24)、风扇(25)和控制电路板(26)构成,所述底座(21)的表面开设有送风孔(211),所述底座(2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杆(212),所述底座(21)的另一侧分别固装有陶瓷元件(22)、导热环(23)和加热环(24),所述加热环(24)设置在陶瓷元件(22)的外侧,所述导热环(23)设置在加热环(24)的外侧,所述风扇(25)与底座(21)的安装杆(21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6)与供电组件(13)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所述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与供电组件(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安全断电装置(27)的内部设置有保险丝,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所述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与供电组件(1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安全断电装置(28)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感测元件(28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10)的表面设置有调整组件(17),所述调整组件(17)的表面设置有枢纽部(17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的外侧固装有外罩组件(40),所述外罩组件(40)包括有第一外罩(41)与第二外罩(42),所述第一外罩(41)与中空本体(10)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罩(41)与第二外罩(42)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片(43),所述外罩组件(40)的外侧套设有全身罩(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10)的表面位于开口(12)的另一侧固装有顶罩(30),所述顶罩(30)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换气孔(34),所述顶罩(30)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换气孔(35),所述顶罩(30)与中空本体(10)之间设置有换气空间,所述气空间与第一换气孔(34)、第二换气孔(35)和装
配口(11)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30)的顶面开设有凹斜部(31),所述凹斜部(31)的内部设置有斜面(32),所述第一换气孔(34)开设于斜面(32),所述顶罩(30)的顶面设置有凸肋(33),所述凸肋(33)的一端与该斜面(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气孔(34)位于凸肋(3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头部改善脑血管阻塞眼压鼻过敏肩颈疼痛养生机,涉及远红外线加热技术领域,包括中空本体、开口、远红外线加热装置、陶瓷元件和多频开关,所述中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中空本体的内部固装有远红外线加热装置,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朝向开口,所述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的表面设置有陶瓷元件,所述陶瓷元件表面开设有导热孔,所述中空本体的外表面固装有多频开关,所述多频开关与远红外线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该中空本体,以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时,能够得到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以及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效果,以便使用者对头部进行照射,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雄 李信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朝雄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3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