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2.在无纺布生产完毕过程中,需对成片的无纺布进行集卷打包包装,并且需在集卷完毕后的无纺布表层附于透明膜达到防水效果,从而根据无纺布打包装置能够极快的对无纺布进行集卷与打包,以至于提升无纺布成品的生成效率与打包便利性;
3.但现有技术的无纺布打包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无纺布生产打包的场景为极度干燥的情况,在无纺布进入打包装置的打包辊进行集卷过程中,与打包辊相互贴合的端面极易产生静电,进而无纺布所掉落的毛絮则会吸附于打包辊的表层,从而形成打包辊上会沾有大量的毛絮,以至于后续的手工去除与收集则会大幅度的增加劳动力与延长打包的时长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由于无纺布生产打包的场景为极度干燥的情况,在无纺布进入打包装置的打包辊进行集卷过程中,与打包辊相互贴合的端面极易产生静电,进而无纺布所掉落的毛絮则会吸附于打包辊的表层,从而形成打包辊上会沾有大量的毛絮,以至于后续的手工去除与收集则会大幅度的增加劳动力与延长打包的时长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其结构包括:调控台、主机、打包装置、散热端、定位板,所述调控台嵌入于主机的正面并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打包装置安装于主机的侧端,所述散热端与打包装置进行控温活动并处于其的侧边上方,所述定位板固定于主机的下端面并进行定位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打包装置设有旋转阀、集卷辊、限位层、伸缩座、清除器,所述旋转阀嵌入于集卷辊的圆心部位并进行活动配合,所述限位层与集卷辊的侧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座嵌入于限位层的侧方位,所述清除器与伸缩座为同一圆心。
7.更进一步的,所述清除器设有顶杆、实心层、支撑杆、刮板、通孔,所述顶杆嵌入于实心层之中,所述支撑杆固定于实心层之中,所述刮板与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与刮板相通。
8.更进一步的,所述刮板设有导流体、分流管、喷散孔,所述导流体下端与分流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喷散孔的上端与分流管相连接并相通。
9.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包装置进一步改进利用限位层提升无纺布的集卷平衡性,防止持续集卷打包过程所产生的脱落现象,从而伸缩座与清除器配合下能够将集卷辊表层的毛絮通过刮板刮落,同时导流体引导的化纤油均匀的涂抹在集卷辊的表层,使其能够降低无
纺布与集卷辊相互摩擦形成静电效果,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集卷辊表层的粘有大量毛絮并且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打包效率以及降低无纺布的毛絮利用静电吸附于集卷辊之中。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打包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清除器俯视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刮板设有部件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调控台-1、主机-2、打包装置-3、散热端-4、定位板-5、旋转阀-31、集卷辊-32、限位层-33、伸缩座-34、清除器-35、顶杆-351、实心层-352、支撑杆-353、刮板-354、通孔-355、导流体-a1、分流管-a2、喷散孔-a3。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实施例
2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所述打包装置3设有旋转阀31、集卷辊32、限位层33、伸缩座34、清除器35,所述旋转阀31的圆心部位均设有相应的定位块,并且与集卷辊32形成相互连接的状态,从而限位层33为圆盘实心状态所制成,分布于集卷辊32的左右两侧,致使伸缩座34只在左侧限位层33的表层设有一座,清除器35为圆环形状与集卷辊32的形状为一致,所述旋转阀31圆心的定位块可让集卷辊32与旋转阀31实现定点旋转的功能,防止持续活动产生的位置偏差现象,从而限位层33通过自身的状态能够有效的断绝无纺布在集卷辊32持续集卷过程产生的形状变化与脱落情况,致使伸缩座34根据自身设置的位置与清除器35的形状能有效的直接对集卷辊32表层的毛絮进行处理,达到机械处理毛絮的效果,提升打包效率降低人力的优点。
21.其中:所述清除器35设有顶杆351、实心层352、支撑杆353、刮板354、通孔355,所述顶杆351在实心层352之中一共设有四根,并且支撑杆353为直筒不锈钢材质所制成,致使刮板354与支撑杆353一共设有四组且形成圆环形状,所述顶杆351通过自身在实心层352内设有的四根能够有效的控制各部件进行平稳的伸缩位移效果,使其达到稳定去除毛絮的效果,从而支撑杆353通过自身的性能能够将刮板354进行定位在原点防止在执行刮除活动而产生的掉落卡死现象,以至于刮板354与支撑杆353所组成的圆环状态能够有效的与各部件的表层相互贴合,使其能够实现将部件表层的毛絮进行处理。
22.其中:所述刮板354设有导流体a1、分流管a2、喷散孔a3,所述导流体a1具有相应的吸水功能,以及分流管a2与喷散孔a3在导流体a1的下端方位一共设有三组,所述导流体a1通过自身的功能状态能够将相应的化纤油进行吸取到分流管a2当中,使其可将化纤油直接引导到喷散孔a3进行喷出,所使喷散孔a3与分流管a2设有的三组状态下能够实现对各部件进行全方位的喷洒效果。
2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无纺布打包装置可通过定位板5将主机2进行定位在特定的工作地点当中,从而调控台1可直接对主机2与打包装置3进行控制,以至于达到通过打包装置3的集卷辊32对无纺布进行集卷打包,并且散热端4可直接将主机2与打包装置3的多余热量进行散发,维持设备整体的温度平衡性,由于无纺布生产场景为极度干燥的情况,在无纺布进入打包装置的集卷辊32进行集卷过程所相互贴合的端面极易产生静电,进而无纺布所掉落的毛絮则会吸附于集卷辊的表层,从而形成集卷辊32上会沾有大量的毛絮,致使通过打包装置3的进一步改进后,集卷辊32两侧所装有的限位层33可控制无纺布的集卷平衡性,防止脱落现象的产生,并且根据限位层33设有的伸缩座34能够受调控台1的控制将清除器35进行伸出,使清除器35的顶杆351来带动刮板354与通孔355在集卷辊32的表层进行活动,并且利用刮板354的导流体a1能够在活动过程来吸取化纤油,使其可通过喷散孔a3均匀的涂抹在集卷辊32表层之中,并且回位过程清除器35可直接带动集卷辊32表层的毛絮,达到快速处理效果,并且能够从根源上减少毛絮静电的生成,综上所述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后续的手工去除与收集现象,并且进一步的提升打包效率以及减缓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从根源上减少毛絮通过静电来吸附于集卷辊32的表层之中。
2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5.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1.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包括有:调控台(1)、主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打包装置(3),所述调控台(1)的后端面设有主机(2),所述主机(2)的侧方位设有打包装置(3);所述打包装置(3)由旋转阀(31)、集卷辊(32)、限位层(33)、伸缩座(34)、清除器(35)所组成;所述旋转阀(31)嵌入于集卷辊(32)的中心部位用于旋转活动,所述集卷辊(32)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层(33)执行限位功能,所述限位层(33)的表层设有伸缩座(34),所述伸缩座(34)内部设有清除器(35)用于处理集卷辊(32)表层的毛絮;所述清除器(35)设有顶杆(351)、实心层(352)、支撑杆(353)、刮板(354)、通孔(355),所述顶杆(351)嵌入于实心层(352)的四个端点其可带动各部件进行位置的伸缩活动,所述实心层(352)内部设有支撑杆(353),所述支撑杆(353)的顶端设有刮板(354)用于对通孔(355)内部的部件进行刮除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54)设有导流体(a1)、分流管(a2)、喷散孔(a3),所述导流体(a1)下端设有分流管(a2)其可将化纤油进行引流到喷散孔(a3)部位进行喷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2)还包括有散热端(4)、定位板(5)。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打包装置,其结构包括:调控台、主机、打包装置、散热端、定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包装置进一步改进利用限位层提升无纺布的集卷平衡性,防止持续集卷打包过程所产生的脱落现象,从而伸缩座与清除器配合下能够将集卷辊表层的毛絮通过刮板刮落,同时导流体引导的化纤油均匀的涂抹在集卷辊的表层,使其能够降低无纺布与集卷辊相互摩擦形成静电效果,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集卷辊表层的粘有大量毛絮并且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打包效率以及降低无纺布的毛絮利用静电吸附于集卷辊之中。辊之中。辊之中。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顺 江海辉 郑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绿阳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