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2.枪榴弹是一种将尾管外插在步枪枪管前方,靠枪和枪弹发射的弹药,弥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杀伤距离,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的特点,能够广泛地应用在战场上;
3.但是原有的试验方法,在试验时会浪费部分材料,增加成本的投入,此外按原有的穿靶率分辨图求杀伤半径导致误差较大,影响了试验数据的精度度,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试验时会浪费部分材料,增加成本的投入,此外按原有的穿靶率分辨图求杀伤半径导致误差较大,影响了试验数据的精度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
6.s1、在测试地面上设置中心点,并在中心点外围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且6个扇形靶面与中心点的距离由低到高分别为4米、8米、12米、16米、20米、24米;
7.s2、在中心点安装弹丸,同时在靶板的1/2高度划一水平中心线,使弹丸的安装高度与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8.s3、通过计算出一个能击穿扇形靶板的杀伤破片命中目标的概率,通过p0=1-p1=1-σa计算出不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概率,通过计算出不被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通过1-计算出至少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并且当σa<<1时上式可近似写为
9.s4、观察记录不同距离的靶板上的孔洞,获得不同距离上靶板上破片穿透数量为n块,进而知道分布在整个圆周上的同样高度的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破片数量将为6n,而对于装置在同样圆周上高度为1.5米的靶板来讲,则破片数量减少一半,即为6n/2=3n;
10.s5、通过公式计算得知在这个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标准人形靶的数量,因此距离炸点等于杀伤半径的每块人形靶上,至少应有一块破片,然后假设在半径等
于杀伤半径的圆周高为1.5米的靶板上应该有:4πro=3n0,所以
11.s6、上述公式就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并和横坐标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直线,其斜率为这样便得出某型号枪榴弹的杀伤半径就是上述直线同表示破片数量与炸点距离关系的折线交点的横坐标。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靶板为扇形,6个扇形靶板的圆心角度均为60度,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中心点为弹丸的安装位置,且弹丸在中心点的投影与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6个靶板的高度均为3米,6个靶板的底边均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6个靶板均为松木靶板,6个靶板的厚度均为25毫米。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下放置,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上放置。
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假设a为一个立姿人体的暴露面积,σ(1/m2)在垂直平面内的目标密度,ρ为击穿靶板的破片密度,1/σ为一个目标所占的面积。
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6中标准人形靶的高度为1.5米,宽度为0.5米。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8.1、通过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增加了对弹丸爆炸半径的检测范围,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并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同时选用厚度为25毫米的松木靶板,来模拟动物的腹腔强度,便于模拟出弹丸的威力,保证破片的穿透效果的真实度,进一步增加了试验数据的精准度。
19.2、通过靶板的1/2高度划一水平中心线,作用被试弹丸的安装基准,从而试验次数为奇数时,将弹丸的弹头朝下安装,试验次数为偶数时,将弹丸的弹头朝上安装,对杀伤破片穿透靶板的孔洞进行分离开来,便于进行分开记录,避免出现孔洞数错的现象,保证后续计算的精准度。
20.3、通过标准人形靶对立姿人体的暴露面积进行模拟,从而方便对立姿人体所承受的杀伤破片进行计算,便于得出每个人形靶所承受的杀伤破片,进一步提高枪榴弹的杀伤半径试验数据的精度度,降低误差。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23.图2是本发明靶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杀伤半径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6.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
方法,包括如下:
27.s1、在测试地面上设置中心点,并在中心点外围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且6个扇形靶面与中心点的距离由低到高分别为4米、8米、12米、16米、20米、24米;
28.s2、在中心点安装弹丸,同时在靶板的1/2高度划一水平中心线,使弹丸的安装高度与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9.s3、通过计算出一个能击穿扇形靶板的杀伤破片命中目标的概率,通过p0=1-p1=1-σa计算出不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概率,通过计算出不被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通过1-计算出至少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并且当σa<<1时上式可近似写为
30.s4、观察记录不同距离的靶板上的孔洞,获得不同距离上靶板上破片穿透数量为n块,进而知道分布在整个圆周上的同样高度的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破片数量将为6n,而对于装置在同样圆周上高度为1.5米的靶板来讲,则破片数量减少一半,即为6n/2=3n;
31.s5、通过公式计算得知在这个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标准人形靶的数量,因此距离炸点等于杀伤半径的每块人形靶上,至少应有一块破片,然后假设在半径等于杀伤半径的圆周高为1.5米的靶板上应该有:4πro=3n0,所以
32.s6、上述公式就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并和横坐标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直线,其斜率为这样便得出某型号枪榴弹的杀伤半径就是上述直线同表示破片数量与炸点距离关系的折线交点的横坐标。
3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1中靶板为扇形,6个扇形靶板的圆心角度均为60度,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中心点为弹丸的安装位置,且弹丸在中心点的投影与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
3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1中6个靶板的高度均为3米,6个靶板的底边均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6个靶板均为松木靶板,6个靶板的厚度均为25毫米;
3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3中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下放置,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上放置;
3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4中假设a为一个立姿人体的暴露面积,σ(1/m2)在垂直平面内的目标密度,ρ为击穿靶板的破片密度,1/σ为一个目标所占的面积;
3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6中标准人形靶的高度为1.5米,宽度为0.5米。
3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试验时安装6个不同距离、厚度为25毫米、高度为3米、圆心角为60度的靶板,并使靶板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米、8米、12米、16米、20米、24米,同时使6个靶板的底边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每一距离的靶板的靶长为60
°
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然后将靶板的1/2高度上划一水平中心线,用来作为弹丸的安装高度,当试验次数为奇数时,将弹丸的弹头朝下安装,当试验次数为偶数时,将弹丸的弹头朝上安装;
39.接着,假设一个立姿人体的暴露面积为a,在垂直平面内的目标密度为σ(1/m2),击
穿25毫米原靶板的破片密度为ρ,则一个目标所占面积为1/σ,在1/σ面积内,一个能击穿25毫米靶板的杀伤破片命中目标的概率公式为
40.不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概率公式为p0=1-p1=1-σa;
41.不被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公式为
42.至少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公式为至少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公式为
43.当σa<<1时上式可近似写为
44.最后,通过记录弹丸爆炸后,靶板上孔数得出靶板上破片穿透的数量记做n,由此知道分布在整个圆周上的同样高度的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破片数量为6n,再通过公式计算出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标准人形靶的数量,因此距离炸点等于杀伤半径的每块人形靶上,至少应有一块破片,并假设在半径等于杀伤半径的圆周上高为1.5米的靶板上应该有4πro=3n0,所以该公式就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并和横坐标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直线,其斜率为得出枪榴弹的杀伤半径就是上述直线同表示破片数量与炸点距离关系的折线交点的横坐标。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s1、在测试地面上设置中心点,并在中心点外围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且6个扇形靶面与中心点的距离由低到高分别为4米、8米、12米、16米、20米、24米;s2、在中心点安装弹丸,同时在靶板的1/2高度划一水平中心线,使弹丸的安装高度与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s3、通过计算出一个能击穿扇形靶板的杀伤破片命中目标的概率,通过p0=1-p1=1-σa计算出不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概率,通过计算出不被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通过1-计算出至少被一个杀伤破片命中的概率,此外当σa<<1时上式可近似写为s4、观察记录不同距离的靶板上的孔洞,获得不同距离上靶板上破片穿透数量为n块,进而知道分布在整个圆周上的同样高度的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破片数量将为6n,而对于装置在同样圆周上高度为1.5米的靶板来讲,则破片数量减少一半,即为6n/2=3n;s5、通过公式计算得知在这个无间隔排列的靶板上的标准人形靶的数量,因此距离炸点等于杀伤半径的每块人形靶上,至少应有一块破片,然后假设在半径等于杀伤半径的圆周高为1.5米的靶板上应该有:4πr
o
=3n0,所以s6、上述公式就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并和横坐标形成一定倾斜角度的直线,其斜率为这样便得出某型号枪榴弹的杀伤半径就是上述直线同表示破片数量与炸点距离关系的折线交点的横坐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靶板为扇形,6个扇形靶板的圆心角度均为60度,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中心点为弹丸的安装位置,且弹丸在中心点的投影与6个靶板的圆心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6个靶板的高度均为3米,6个靶板的底边均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6个靶板均为松木靶板,6个靶板的厚度均为2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下放置,当弹丸试验次数为奇数时,试验弹丸弹头朝上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假设a为一个立姿人体的暴露面积,σ(1/m2)在垂直平面内的目标密度,ρ为击穿靶板的破片密度,1/σ为一个目标所占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标准人形靶的高度为1.5米,宽度为0.5米。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枪榴弹杀伤半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S1、在测试地面上设置中心点,并在中心点外围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且6个扇形靶面与中心点的距离由低到高分别为4米、8米、12米、16米、20米、24米,S2、在中心点安装弹丸,同时在靶板的1/2高度划一水平中心线,使弹丸的安装高度与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6个不同距离的靶板增加了对弹丸爆炸半径的检测范围,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并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同时选用厚度为25毫米的松木靶板,来模拟动物的腹腔强度,便于模拟出弹丸的威力,保证破片的穿透效果的真实度。实度。实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喜 杜传通 刘子航 于立峣 刘伟 马翊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6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2.03.17
技术公布日:2022/7/5